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新呂布

第1卷 第70章 和連舉國來報仇,劉焉異心薦州牧 文 / 黑石頭

    第70章和連舉國來報仇,劉焉異心薦州牧

    劉宏也急道:「快……快念下去。」

    張讓又念到:「幸得吾皇洪恩浩大,臣一戰功成,斬首蠻奴三十萬有餘,掠回牛羊百萬口……」

    群臣一聽大讚之聲此起彼伏,尚書令盧植讚道:「好啊。呂奉先當真神武如斯。」

    議郎何顒也讚道:「真吾大漢洪福也。」

    張讓見眾臣高興,忙道:「先別急,還有呢。」於是又念道:「臣此舉乃斷鮮卑和連之根本,和連回牙帳見滿城屍首,必然舉傾國之力來報血海深仇。臣於北疆五地之地,兵員不過三萬餘。和連來報血仇必死戰,臣恐兵力不足,一旦長城關隘被攻破,鮮卑血恨,勢必長驅直入,那時後果不堪設想。故臣懇請皇上,為國家安寧,社稷安危,速調援軍往北疆。以防鮮卑破關而入。」

    軍報念完,殿下一片死靜。呂布滅和連根本,和連必然來報血仇,那時後果怎麼樣,不用想誰都知道。先前的歡喜一下全沒了,群臣都當心長城關破,後果不堪設想。

    時被降為太僕的袁逢湊到:「呂布違抗上令,私自出關,今遭來大禍,罪該當斬。」

    盧植對袁逢恨到:「袁太僕,呂布一戰滅和連之根,其功甚高。如今和連必來報血仇,呂布乃北疆猛將,可阻和連,太僕此言何意也?!如斬呂布,誰人去阻鮮卑。長城關破何人去阻鮮卑狼騎。」隨後盧植又上奏道:「皇上,如今之計唯當速調軍馬往北疆支援呂將軍,如呂將軍守關不住,鮮卑南下必然腥風血雨。」

    新任司空楊彪也道:「呂布悍勇,未必便守不住關隘,臣亦以為當再調軍馬以助呂布。今和連根斷,只需守住關隘,和連破關不得,必然實力劇降,鮮卑之禍可一舉而除也。」

    議郎鄭泰也道:「呂布一戰而滅和連根本,此乃舉世之功,皇上,當重賞呂布,以安其心,可再調兵馬往去支援。只需守住關隘,鮮卑不得支援,今已入冬,大雪一來,鮮卑便是不滅族,亦將離散也。」

    此時朝廷中也盡數知道關隘能否守住已成定局之勢。守住關隘,鮮卑便離滅族不遠,便是不滅族,也必然分散。若守不住關隘。鮮卑一路南下,心報血仇而來,後果必然不堪設想。

    於是廷議後皇帝便升封呂布為神武縣侯,食萬戶。以曹操為校尉,領北軍五千騎往北疆輔助呂布守關。

    且說和連率中東西三部鮮卑大人去寇掠漢邊,西部鮮卑大人乞伏落羅,及段宴荔游部去寇敦煌、酒泉二郡。拓跋推寅帶其子拓跋曰律連接胡羌去寇張掖及南匈奴。東部慕容闕機、宇文莫槐連接烏恆去寇漁陽、右北平及遼西。還教說玄菟高句麗造反,去犯遼東。和連自帶中部鮮卑去寇朔方。此時正帶兵攻擾雞鹿寨,寇掠臨戎縣。卻還不知自己牙帳被呂布攻破,滿城遭到屠殺。

    說那被呂布放跑的跛腳鮮卑漢子也知道和連正在西面,便一路向西逃去,跑出數十里遇上一鮮卑部落,急叫人求救。

    自此鮮卑人才知道牙帳遭到偷襲,急叫人一路護送跛子來見和連。只是和連遠在朔方,離雁門數百里。至和連從跛子口中得知呂布偷襲牙帳,已逃入雁門關時,呂布已回關內數日了。

    和連得知牙帳遭呂布偷襲,氣得一口惡氣聚於胸口,忙叫人往東西兩部鮮卑大人處報警,急回牙帳看個究竟。

    寇邊鮮卑得和連急報,急忙收兵往牙帳而來。幽、並、涼三州鮮卑之禍逐不救自解。和連軍卒知道呂布偷襲牙帳,個個當心牙帳家小安危,不用和連催促,也拚命的日夜往牙帳趕來。

    和連日夜趕回牙帳,離牙帳十里處便見牙帳方向上空一片血紅。和連怒氣攻心,暴喝一聲:「啊……」策馬狂鞭直撲牙帳而來。

    大軍離牙帳三里處,一股血腥之味便迎面撲來。和連軍中士卒已猜到幾分,紛紛咆哮著向牙帳狂奔而去。

    鮮卑兵趕至牙帳,但見牙帳城外滿地屍首,蚊蟲飛舞,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嬰兒、牛羊、馬匹橫屍遍野,到處是人和牲畜的屍體。鮮卑兵紛紛狂吼著去尋找自己的親人。

    和連此時滿眼通紅,策馬奔進牙帳城中。眼前所見儘是一片暗紅,滿地都是人和牲畜的屍首。此時和連已癲狂得連濃濃的血腥味都聞不到,身體也已無知覺,不知疲餓。

    和連策馬奔至王庭宮院,但見宮門大開。門口東倒西歪的儘是死人屍首,腳下一步一步的走進宮院內。宮院中依舊是到處是女人的屍體。和連的兒子、女兒、妻妾、老母盡數死在宮院內。

    和連看見王位大座後留有一行字,和連受過漢人教育,認得漢字。但見鮮卑王座後用鮮血赫然寫著:殺人者,呂布。右下角還有一行小字寫到:閻羅王到此一遊。

    和連一把拔出佩刀,狠狠的砍在『呂布』二字血字上,竭斯底裡的咆哮道:「呂布……我必生吃你的肉……扒你的皮……抽你的脛……喝你的血……啊……」

    隨和連後趕來的各部大人及各部首領,無不被眼前的慘景嚇呆了。他們及鮮卑上下數萬兵士心中唯一的念頭便是去找呂布報仇。

    和連緩緩走出王庭宮院,眼前儘是滿眼通紅的鮮卑士兵,他們個個看著和連。西部大人乞伏落羅,東部大人慕容闕機,中部大人彌加已帶著部族首領迎在面前,等候號令。此時鮮卑空前的團結。

    只見和連眼神空洞,口氣先而淡莫,隨而狠厲的說道:「傳令整個鮮卑,十三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男子集合,隨我南下。有抗命者。滅……滿……門……」

    和連失去牙帳,急招三部鮮卑十三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男丁盡數南下,共計三十五萬餘口。一路尾隨呂布丟棄的牲畜屍骨,來雁門關找呂布報仇雪恨。

    呂布得知和連舉兵三十五萬來報血仇,急再向朝廷告急。朝廷得呂布再急報,皇帝劉宏驚恐。時為宗正的劉焉心有異意,便乘機上奏皇上劉宏說道:如今各地刺史、太守,貨賂為官,割剝百姓,以致有黃巾、羌蠻離叛。如今北疆鮮卑之禍又臨近,呂布縱使神武,然各地太守只圖私利,難免不為軍命。今可選清名重臣以為牧伯,鎮安方夏。幽州正遇凶蠻逞行之時,可遷呂布為幽州牧,方可保全北疆一線。臣也願為皇上分憂。

    劉宏早被鮮卑之禍嚇壞了膽。於是便聽劉焉的話。再遷呂布為幽州牧,舉幽州之力以阻鮮卑。劉焉也趁機做了益州牧。

    和連軍馬奔行至雁門關下,前頭遠遠看見雁門關北門高立著兩桿大纛旗,一旗書寫『漢』字,一旗書寫『呂』字。鮮卑人看見那『漢』字還好些,一看見『呂』字。不等和連命令,前頭數以千計的鮮卑兵便像著了魔一般,策馬向關門衝來,口中狂叫不止。

    呂布見鮮卑人殺來,急命兵士準備應戰。一時間長城烽火台上滾滾狼煙再次升起,一個個烽火台,一個接一個的點燃起來。

    雁門關前呂布早已叫民壯挖了十幾條數百丈長的陷馬坑,鮮卑人踩入陷馬坑即使不被坑中木刺刺死,也被後面跑過來的騎兵踩死。很快。陷馬坑便被數千條鮮卑士兵及馬兒的生命填埋起來。

    一波鮮卑兵填滿了陷馬坑,第二波鮮卑兵又衝了過來,離雁門關三百步。雁門關上有歐質子所造巨弩車、拋石機便依次準備就緒。

    歐質子所造利器射程達二三百步,鮮卑兵弓箭有效殺傷力不過百餘步。需要靠近才能射箭。而且呂布擅於守城,關上擋箭牌,防火牛皮應有盡有。鮮卑便是衝近百步,也很難射傷關上漢軍。

    鮮卑兵離關二百五十步,拋射手一聲令下,弩車、拋石機盡數拋出。那手臂大小的巨弩箭呼嘯著向關下射去,弩箭接連貫穿數人身軀,而後又貫穿一匹馬兒才將弩箭釘在地上。

    數十台巨弩車一次發射數十支巨弩箭便能射死一二百人。拋石機更是厲害,每台一次能拋射出二三十塊拳頭大小,或鵝卵大小的碎石。幾十台拋石機一次便拋射一千多塊碎石,雖然碎石不是每塊都能砸中人。可是拋石機拋射出的碎石成散射狀,一次也能砸死砸傷成千數百人。

    拋石機、巨弩車一次發射後便需要時間再來拉弦填裝。此時便見各部隊長、屯長號令一下。城牆關上弩射手便向關下鮮卑人射去。呂布近衛騎所持質子弩殺傷力驚人,一弩三箭,一次發射數千成萬支弩箭。鮮卑騎奔馳而來,便是離關下百餘步就是靠近不得,白白死去一二萬人。

    和連越看越氣,吼叫道:「進攻……全數進攻……」

    命令一下,鮮卑兵向螞蟻一般蜂擁而來。關上漢軍見鮮卑蜂擁而至,不及瞄準,弩車、拋石機、弩射手便一起發射。關下鮮卑兵密密麻麻,根本不需要瞄準,隨便亂射也能射到人。鮮卑兵成片成片的倒下,卻依舊悍不畏死。鮮卑兵見到關上那『呂』字大旗,便如著魔一般。呂布的旗號死死的吸引著鮮卑兵前赴後繼的紛擁過來。

    由於鮮卑人多,雖然關上箭雨如蝗,碎石如雨,巨弩如箭一般射來,可是還是有鮮卑兵奔馳到關下。只是關下城牆高厚,雁門關城門早被關內民壯用土袋填埋堵死,鮮卑兵根本衝不進關。多有鮮卑兵一時氣惱,便蒙住馬眼,死拍馬臀,連人帶馬盡撞城門城牆,要與呂布共亡。

    一波狂攻過後,雁門關紋絲不動。和連丟下四五萬屍首卻望關無奈,氣得和連哇哇大叫。

    時和連身邊有一文士,卻是漢人,對和連說道:「大汗,呂布奸險,我從朔方回牙帳的路上便見長城狼煙四起。想來呂布早有準備,不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