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曖昧三國

卷四 第二百二十六章 窮則變 文 / 歐陽五禽

    第二百二十六章窮則變

    賈詡點了點頭,低聲說道:「耗子來報,這兩天他們交往頻繁,神神秘秘的。」

    韓進巋然一歎,忽然有些意興闌珊,將手中的連弩交給戲志才,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啊,志才,你去秘密製作寫這二個東西,越多越好,順便把那個馬鞍馬鐙也打造好,一個月內,給所有騎兵配上這個,高順的陷陣營,本將的親衛營還有王越特種兵那裡悠閒配備,多餘的……就配給玄甲精騎吧!」

    戲志才一一記下,忽然抬頭道:「主公既然知道他們為禍,為何不早日除掉!」

    韓進身子蹲下,拔起地上一根草,笑道:「春天來了,萬物復甦了,這草也冒出頭了拔出來竟然嗨喲土,不過好在跟也出來了,倒省的以後在讓下人修建。你說是不是?」

    戲志才點了點頭道:「主公深謀遠慮,忠佩服之至,只是不知道他們要怎麼做?」

    韓進卻不答,反而看了周圍幾人道:「你們猜猜,他們要怎麼玩,誰猜出了,本將重重有賞!」

    郭嘉哈哈一笑道:「主公出手,必定不凡,既然如此,我可得搶先了。」背負雙手原地轉了兩圈,眼看大家都看著他,這廝嘿嘿一笑道:「王老兒要作亂,無非兵諫,而要行此策,缺不了上面那位的配合,既如此,他奉昭命,聯合一些臣子,掌握朝堂,此其一。之後他要奪兵權,可是朝廷的兵權現在都在主公手上,唯一一支例外的只有那隻老虎。因此。若是嘉沒喲猜錯,他必然會聯絡那隻老虎一起起事。」

    李儒點了點頭道:「奉孝所言極是,那隻老虎一向忘恩負義,見利忘義,以儒只見,王老兒必然誘之以利,利用他的勇猛突然一擊,也許直搗將軍府,將主公家人拿下以為人質,到時候,主公即便得得以逃脫,也投鼠忌器,也是受制於人。」

    韓進本來還微微笑著,聽到這裡,才猛然一驚,暗道:以王老兒的狠心,暗害我家人,幾乎是必然的,我幾乎忘了此事額,當真該死,幸好有文優提醒。要不然就以恨終身了,想到這裡,他看了一眼李儒,這個姐夫,在去年年底,李儒終於迎娶了自己的姐姐,所以兩人也算一家人了。

    「他們二人說完了,文和不在補充一點嘛!」戲志才笑著說道。

    賈詡摸了摸自己的小鬍子,微笑道:「話都被他們說完了,我還說什麼,不過呂布此人靜臥調查,這段時間還算乖巧,但是也發現了此人一個特點。」

    說道這裡忽然不說了,韓進笑罵道:「賈文和,下次你要是還敢在這樣吊本將的胃口,本將就找幾個五大三粗的寡婦和你一起關進屋子。」眾人哄堂大笑,一時間,氣氛活躍了起來。

    賈詡急忙說道:「主公,呂布此人極為好色,他府中女人,但凡有點姿色的女人,都被他玩弄過了,聽說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一個女子,隨後到處打聽,翻遍恩啦整個長安,最後才知道,對方是天雨樓的一個妓女,此人大半晚上就忍不住去找,結果那女人當時在陪客,雙方一時打了起來,主公,你知道那男子是誰嘛,竟然是王老兒的兒子。」

    「王允的兒子,呵呵,這可真是巧的,看起來真有好戲看了,只是不知道那位貂蟬姑娘到底如何?」韓進說著說著聲音越來越低,但最後一句還是讓旁邊的的張飛聽見了。

    他眼珠子一轉問道:「主公,那貂蟬是誰?竟然讓主公這般惦記!」

    韓進瞪了她一眼,沉聲道:「休要胡說,你這黑廝,本將家中嬌妻個個都是美女,還用的著惦記別人嗎,下去好好練兵去,過些日子可要排上用場了,你要是給本將丟了面子,本將要你好看。」

    張飛嘟嚕道:「明明聽見說貂蟬了,還不承認。」嘴裡說著卻離開了。諸人看住張飛的背影同時嚥了口口水,心下卻已經才猜測著貂蟬是誰了。

    韓進看出諸人神色不對,索性說明道:「這貂蟬是王允一個奴婢,長相極為艷麗,說天下無出其右也不為過。若是本將沒有料錯,王允會用此人來算計呂布。」

    眾人心中頓時好奇起來,旁邊的李儒與郭嘉卻相視一笑。

    戲志才忽然道:「主公,諸位,王允就算聯合呂布,可是就憑這點人手,想要奪權,如撼大山,更本就沒用,他又怎麼會採取這辦法呢,以某之間,王老兒必有後手啊。」

    賈詡鼻子哼了一聲道:「有什麼後手,無非是打著擒賊擒王的打算,只要抓住主公,或者抓住主公家人,逼迫主公交權。」

    「可是他憑什麼來抓主公呢,難道就憑呂布手下那點人手嗎,那也太兒戲了。」戲志才道。

    郭嘉淡淡說道:「這個無非號召外面的諸侯前來勤王,在內部分化主公將領,引起兵變,如此而已。」

    韓進忽然抬起手搖了搖道:「不管如何,奉孝你們都要盯緊他們,對外面那幾個人也不要放鬆。」

    幾人齊聲答應一聲,退了下去。

    第二天早朝。一聲皇上駕到中,獻帝姍姍來遲。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獻帝的聲音顯得懶洋洋的,這也難怪,但作為一國之君,卻沒有一國之君應該有的權利與尊嚴,這對於心高氣傲的他是無論如何都嚥不下的。

    「陛下,微臣有事啟奏!」韓進大步跨出,躬身一禮。

    獻帝嘴角擠出一絲笑容,道:「韓愛卿有事奏來!」

    韓進道:「陛下,臣有兩件事情啟奏,第一件,是關於聖上的大婚之事,天子為萬民之主,乃是天,皇后乃是後宮之主,母儀天下,如今陛下年紀漸長,正當大婚。」

    韓進話音剛落,群臣紛紛進言,即便王允也站出來道:「陛下,大將軍所言正是,皇上當選秀女,充實後宮,繼而正式掌管天下,親政為民。」

    皇帝也沒想到韓進在這個時候會提出這種事情來,愣了一下,心思卻轉了起來。若是娶了皇后,自己倒是多了一個倚仗,這倒是對自己有利,只是選誰為後呢?

    「不知道大將軍認為何人可以為後呢?」王允心中盤算著怎樣拉下這個籌碼,故意先探探韓進的口氣。

    韓進搖搖頭說道沒有,爾後繼續道:「為我皇皇后者,必然賢良淑德,多才多藝,溫柔知禮,有母儀天下之風範,教化四方之才德,王大人可有這樣的人選?」

    王允默默不語,過了一會兒忽然笑道:「大將軍,老夫確實想到了一人,付完伏大人有一女,名伏壽。自小溫文爾雅,熟讀詩書,有大家風範,可為天子良配。」

    韓進心裡微微冷笑,果然如此,這老賊都是穿一條褲子出來的,不過我讓你說出來,又豈會怕你們聯合在一起。對於那位傳說中的伏皇后,韓進還是很欽佩的。據《後漢書》記載:獻帝伏皇后諱壽,琅邪東武人,大司徒湛之八世孫也。父完,沉深有大度,襲爵不其侯,尚桓帝女陽安公主,為侍中。

    而對伏皇后的評價極高,《後漢書皇后紀》:「贊曰:坤惟厚載,陰正乎內《詩》美好逑,《易》稱歸妹。祁祁皇孋,言觀貞淑。媚茲良哲,承我天祿。班政蘭閨,宣禮椒屋。既雲德升,亦曰幸進。身當隆極,族漸河潤。視景爭暉,方山並峻。乘剛多阻,行地必順。咎集驕滿,福協貞信。慶延自己,禍成誰釁。」

    韓進早就想見一面了,可惜一直沒有機會,當下笑道:「伏大人與長公主的掌珠,必是好的,皇上以為呢?」韓進說著看向獻帝,心中卻好笑,按後世的說法,獻帝娶的就是他姑姑的女兒,更特殊的一點是,還是位大他四歲的表姐,當然韓進不會傻的去說你們是近親結婚。

    獻帝凝目沉思了片刻,道:「此事全憑大將軍與王司徒做主!」

    韓進點點頭笑道:「王大人,韓進年輕識淺,對這事不太瞭解,以後還請王大人多多指點,多多擔待。」

    王允絲毫沒有料到韓進竟然這麼乾脆的同意自己的見解,一時之間,自己反而沒了主意,只是點了點頭道:「大將軍客氣了,我大漢誰不知道大將軍年紀雖小,到哪自由聰明絕頂,熟知天文地理,通曉陰陽五行,乃是一等一的大才子大英雄,就連我兒子都一直以大將軍為榜樣呢?」

    韓進嘴角一撇,你兒子是將我當目標,不過是當箭靶子的目標吧!

    「韓愛卿所言第二件事情,又是什麼事情?」獻帝打了個呵欠,似乎昨晚沒有睡好。韓進心中一動,仔細看了一眼獻帝,果然見他臉色蠟黃,雙頰低沉,精神不振的樣子,心中暗道,難道這小子昨晚上偷吃。可是轉眼一想,不對啊,他才十一歲,怎麼可能有那功能,只是在仔細探查一番後,只得服氣,這傢伙絕對是早熟,昨晚肯定禍害了那個宮女了。哎,那句話說的果然有道理啊,上帝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奪了他的權利,卻給了他超越被人的早熟。

    這一走神,竟然將獻帝問話沒聽見,直到身旁的皇甫嵩提醒了幾聲,才反應過來。尷尬一笑道:「陛下贖罪,微臣剛剛在思考一件事情,所以有些走神了。陛下,微臣所要啟奏的是,請陛下變革朝制。」

    什麼?變革?文武百官齊齊愕然地看著韓進,一臉的不可思議。

    韓進點點頭道:「是的,陛下,放今天下大亂,諸侯各霸一方,朝廷政令止於雍涼,正是我大漢生死存亡之際,皇上想要重振朝廷,揚威內外,唯有變革。」

    說完,見眾人都看著自己,韓進踱步而出,大手一揮道:「想昔年,我朝高祖斬蛇起義,以一個亭長的身份,斡旋與諸侯,最後打敗楚霸王而得天下。後光武中興一來,豪門士族霸權,以至於內亂不斷,不是外戚就是宦官,讓朝廷爭鬥不休,及至先帝,終於爆發黃巾之亂,以微臣看來,黃巾之亂雖然平靜,但是禍害依然。」說道這,韓進嚥下一口口水,鬆了鬆嗓子繼續道:「黃巾之亂對於我朝的政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來先帝放權給各地方,讓他們平定鎮壓起義,可是這些人假公濟私,私下積蓄實力,使得黃巾之亂無法快速的蔓延至全國,雖在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我朝的危機。但是卻造成了地方輕視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將領或是官員,藉著在黃巾之亂的兵力割據地方,因此,朝廷要崛起,必然大興改革變法,富國強民,才能擺脫尾大不掉之勢。」

    韓進說完,朝堂一陣沉默,隨即怯怯私語起來,半晌後,種拂當先出來,大喊道:「大將軍,祖宗之法豈可變,當年商鞅前車之鑒,大將軍難道看不見嗎?」

    韓進冷笑一聲,道:「若無商鞅,秦皇怎麼得到天下?,祖宗是用來尊重的,卻不是我們循規蹈矩一成不變走向滅亡的理由,窮則變,變則通。種大人墨守成規,豈是進取之道。」

    種拂一時無語,只得退下。黃婉這時候也跳了出來,喊道:「大將軍所言極是,我朝如今確實內外交困,外有諸侯紛爭不斷,內有天災**。只是變法不成,大將軍不怕反為禍端嗎?」

    韓進沉聲道:「豈能因噎廢食,為了我大漢重揚國威,我韓進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這一刻,韓進想起了後世猶豫滿清政府的無能,導致中國人被欺負了幾十年,殘殺了不知幾百萬的百姓,直到二十一世紀,仍然被人壓的抬不起頭來,我大漢泱泱大國,什麼時候淪落到需要安別人的眼色行事呢。想到這裡,韓進越發的下定決心了。

    士孫瑞出奏道:「大將軍拳拳愛國之心,天日可鑒,只是這祖宗之法,萬萬不可變,我朝自高祖至今四百餘年,雖有動盪,但每每逢凶化吉,若是將軍變法,則吉凶難辨,大將軍還請三思啊!」

    韓進也知道這些人不會輕易同意的,在他們心中,法代表的就是祖宗,變法就是冒犯祖宗。尤其會答應,更何況,自己變法,受損最大的恩就是世族,因此為公為私,自己都必將站在他們的對立面。

    想到這裡,他不再猶豫,從懷裡逃出早就寫好的折子交給小黃門,拱手道:「皇上,這是微臣寫的變法內容,皇上欲興大漢,唯有依次而行,天下方可有救。」

    漢獻帝接過看了片刻,時而皺眉時而高興。他雖然年紀不大,但對於天下大事也有自己的看法,韓進上面所列條例都是利國利民的想法,有一些確實讓他滿意之極,但一想到這是韓進提出來的時,他心中就一陣牴觸,合上奏章,沉思了一下開口道:「大將軍,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韓進搖搖頭道:「陛下,臣說過了,欲興天下,唯有變法,還請陛下早做決定。免得耽擱大事。」

    獻帝點了點頭道:「大將軍放心,寡人會好好考慮此事的,今日定會找大將軍商議。」

    下朝後,郭嘉匆匆趕上韓進,嬉皮笑臉地道:「主公,你那上面都寫了寫什麼東西,嘉為何從不知道。」

    跟隨韓進越久,他對於韓進所提出來的東西,也越來越信服,此事,他的好奇心再次爬上來了。

    韓進笑了笑道:「你啊,前天讓你來商議此事,志才說你去天雨樓風流快活去了,是以你不知道。不過你那身板以後可注意了,別弄個出師未捷身先死,本將養了你幾年可就虧大了。其實本將這個方案只是初稿,試行一下,若是效果良好,以後在多多改善。」

    郭嘉尷尬地一笑道:「主公,嘉會小心的,只是那變法之事,主公還需說說。」

    「此事你問文和吧!」韓進指了指身後的賈詡,揚長而去。郭嘉張口結舌,只得轉身向賈詡看去。賈詡搖搖頭細細說了一遍韓進變法的內容,基本上都是韓進經過後世的一些見解,和幾大謀士討論的結果。

    首先是機構法,包括市場交易法,保甲法。第二是改革稅賦,分「方田」與「均稅」兩個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縣長舉辦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為五等,「均稅」是以「方田」丈量的結果為依據,制定稅數。方田均稅法這一法則會清出豪強地主隱瞞的土地,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也減輕了農民負擔,當然會損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第三是新修水利法。

    這三則法則實際上是韓進將後世王安石變法的一部分內容找了出來。至於軍隊改革,由於大軍鄭子昂整訓,也沒法子改革,科舉,韓進倒是想,可惜現在**印刷還沒出世,老百姓連書都沒法看,那裡談得上科舉,更何況,變法的難度,韓進還是知道的,他嘴裡雖然說的強硬,但是也知道這其中的困難,所以只能一步步走。

    卻說王允回到家裡,想到韓進在朝堂上的囂張一時大怒不已,找來極為老友,秘密商議了一會兒,卻一個法子都想不出來。

    而韓進呢,此時卻在大街上閒逛去了,偷得浮生半日閒,所在在其位謀其政。他做了大將軍才真正體會到職位越高責任越大的含義。難得今日有興致,他被郭嘉鼓動著出來逛大街了。

    只是他不知道,異常有預謀的艷遇正向他而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