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曖昧三國

卷四 第一百九十七章 陷陣營 文 / 歐陽五禽

    第一百九十七章陷陣營

    「快說嘛!」

    黃舞蝶見他不答,嘟著嘴巴,推了韓進幾下。抬頭看去,卻見韓進淚流滿面,一副呆傻的模樣。嚇了一跳。

    慌忙問道:「夫君,怎麼了?」

    韓進不說話,忽然一把抱住黃舞蝶,低聲嗚咽了起來。

    這些年,表面上,他過的很風光,高官得做,駿馬得騎,醉臥美人膝,醒掌殺人權!可是誰又能理解他心中的苦悶與哀愁呢?

    放浪形骸中的無奈,空虛無聊時的落寞。身邊朋友知己無數,卻找不到一人能一訴心事。當真是相識滿天下,知己無一人!

    想到前世種種,一時間,不免有些感懷身世。

    黃舞蝶擁著韓進,輕輕拍著他貌似結實的肩膀。強顏笑道:「怎麼,娶了我,不高興啊!你還沒有和我和交杯酒呢!」

    事實上,與韓進自小青梅竹馬的她,隱猜出了些什麼,韓進在人前笑臉相迎,獨自一個人的時候,長長莫名的發呆。她不知道韓進有什麼心事。

    但她從他的眼神中,讀懂了一種感覺,叫做寂寥與無奈。

    韓進這時候已經緩過神來了,在她雪白的頸間輕輕一吻。拉著她纖纖玉手走到桌前,笑了一笑,緩緩倒了兩杯酒。

    「來,老……蝶兒,咋們喝酒!」說完暗暗咋舌,幾乎沒收住口,將老婆喊了出來。

    「夫君,請!」

    一杯酒下肚,黃舞蝶兩頰閃過一抹潮紅。

    燈下看美人,愈加美艷不可方物。

    韓進挑起黃舞蝶圓潤光滑的下巴,將頭緩緩靠近……

    黃舞蝶心中嬌羞不已,輕輕閉上眼睛,一副任君採擷的樣子。

    就在這時,韓進眼角感覺燈光一閃,眼角一瞥,就看見門外似有黑影晃動,心下一動。

    忽然在黃舞蝶耳邊輕輕低語了幾個字,就見他快如閃電般走到門口,一把拉開房門。

    「哎呦……」

    幾個人影同時跌進屋內。

    「二弟,奉孝,莫不是今天喝的不痛快,不如進來再喝幾杯!」

    門外的正是韓碩。郭嘉張飛等人,他們正側耳傾聽,不防韓進忽然開門,頓時跌了進去。

    「啊……哈哈,外面風大,我等擔心主公著涼,故而過來看看,哈哈,既然主公沒事,我等告退,主公繼續,繼續……」郭嘉耍完嘴皮子,率先逃去。後面幾人各自打了個哈哈,也急忙轉頭逃之夭夭。

    韓進曬然一笑,最自己這個寶貝弟弟,是在有些無語。

    「娘子,咋們可以安歇了吧!」

    韓進看著黃舞蝶,壞壞一笑,在黃舞蝶驚叫聲中,將其報上床去……

    第二天,二人早起,與其他三人向韓母敬了茶,才算罷了。

    此後,半月內,韓進奔波於四女床幃之間,享受著齊人之福。一時間,竟忘了正事。

    四月,正是春光散漫的季節,百花齊放,異常春雨過後,空氣中到處瀰漫著春的氣息。

    韓進正與婉兒在花園調笑,小龍子忽然匆匆走來。

    「主公,軍師和幾位將軍有請!」

    韓進隨手採了一朵桃花,插在婉兒發間,仔細看了看,讚道:「果然是人面桃花相映紅啊!婉兒,你先下去吧,我和軍師談點事情!」

    「婉兒乖巧地答應了一聲,淺淺一笑,轉身離去。

    韓進轉身拍了拍手,伸了個懶腰,道:「去,請軍師和幾位將軍前來!」

    不一時,一陣腳步聲響起,三人從另一邊走了出來,帶頭的正是戲志才,身後跟著郭嘉與高順。

    他一身白衣,挽著髮髻,臉上洋溢著春一般的散漫笑容,和後面的郭嘉說說笑笑,甚是歡愉。

    「呵呵,今天終於可以見到主公了,主公所謂的蜜月可渡完了?」

    郭嘉的戲謔,讓韓進微微臉紅,前幾天,幾人來找他,他一句度蜜月應付了過去,後來幾人研究了半天,牙沒想出來所謂的蜜月是什麼東西。

    「呵呵,既然是蜜月,那起碼也得一個月啊,哎……好好的婚期,想清閒幾天都不行,本將生就一副勞碌命啊!說罷!今天找本將有什麼事情!」

    幾人撇撇嘴,你這勞碌命,世上不知道有多少人翹首以待,卻可望而不可求呢!

    「主公,大喜啊!」被韓進一提醒,幾人頓時想起此來的目的。

    韓進一怔,「有什麼喜事?」

    韓進剛問完,眼角忽然瞥見高順,心中一頓,立時瞪大了眼睛,猛地站起。指著高順,激動地問道:「莫非……高司馬大功告成了?」

    高順拱手一輯,「蒙主公洪福,高順幸不辱命,三千甲士,已經具備雛形,特請主公指點觀摩!」

    高順的聲音還是那麼平和,不悲不喜。

    當日,韓進讓他自選三千悍卒,訓練一支軍隊,如今整整一年過去,終於有了消息,韓進焉能不喜。

    「哈哈哈,果然是好消息,走走走,本將看看去!」

    韓進說著,竟有些急不可耐。經過自己的指點,配上這個時代最好的裝備,不知道,高順會訓練出怎樣一支強軍?是否比歷史上的陷陣營更厲害?這讓他心中充滿了期待。

    眾人騎馬,不一時來到城外的軍營。

    高順並沒有讓韓進失望,只憑感覺,眼前這支軍隊,絕對可以稱之為精銳。

    三千甲士,清一色的裝備,腰懸長劍,身穿魚鱗甲,左手持高約七尺的塔盾,右手緊握丈二長矛,站在下面,不動如山,無形中有一股凌烈之氣。

    這三千人都是高順從數萬大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不但個頭要求都在一米八以上,年齡氣力,都有嚴格的要求。

    「高司馬,看起來不錯,只是本將怎麼覺得這其中……少了點什麼東西呢?」韓進皺了皺眉頭,努力回想曾經陷陣營的記憶。

    高順搖搖頭,「主公,強兵鍵卒,盡在陷陣,若非百煉餘生的老卒,在多的訓練也徒然無用,這三千甲士,雖然經末將訓練了一年,但終究缺乏戰場的磨練,要成為真正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無敵雄師,只有一途,那就是戰場!到時候,這三千甲士,怕只能留下千人,才稱精銳!」

    韓進點了點頭,高順話中的意思,他自然明白。

    「不錯,他們現在確實很不錯,但是少的就是殺氣,這殺氣可不是訓練出來的,嗯!高司馬,下月,本將要對西域用兵,你帶他們隨軍聽令吧!」

    高順大喜,「多謝主公!」

    身為軍人,戰場才是他們的天地,這一點,高順尤其理解。而韓進話中的意思,是讓高順親自帶領他們,這讓他欣喜若狂。

    「主公,這三千甲士訓練已成,請主公命名!」

    韓進沉吟了一下,忽然笑道:「高司馬也說,強兵鍵卒,盡在陷陣,莫不如就叫陷陣營吧!希望這只精銳能披堅執銳,斬將奪旗,為我大軍登鋒陷陣!」

    「陷陣營……」高順喃喃念叨了兩聲,眼睛一亮。

    「主公好名字,兒郎們,以後咋們就叫陷陣營!」高順望著下面三千兒郎,眼睛一陣濕潤,辛辛苦苦一年,總算沒有白費心思。

    「陷陣陷陣陷陣……」

    三千陷陣營士兵同時高呼了起來,雖然只有三千人,但其呼聲卻堪比萬人高呼,聲浪一層蓋過一層。

    韓進揚了揚手,讓他們停了下來。

    「將士們,本將賜名陷陣,就是希望你們他日能為本將衝鋒陷陣,故此,陷陣絕不是一個名號,他……更代表的是一種榮譽,是一種軍魂,因此,我不希望這陷陣營中,出現孬種,廢物!你們明白嗎?」

    「願為將軍願為將軍先登,衝鋒陷陣!」

    三千陷陣營的表現,讓韓進心中甚為滿意。

    身後幾元將領有些羨慕地望著高順,看的出來,主公對這支軍隊抱有很大的希望。

    這其中,典韋的壓力最大,他身為親衛統領,掌管的三千鐵衛,一直是三軍中最強的存在,此時,似乎受到了威脅。

    他看了高順一眼,眼中露出一陣不服,剛巧被轉過頭得韓進看見。

    韓進拍拍典韋的肩膀,轉身下了點將台,口中有意無意說道:「老典,不要給本將丟臉。好好跟高將軍學學,怎樣治軍帶軍!」

    韓進說完,自己卻曬然一笑,他也知道,論勇猛作戰,個人勇猛,高順不是典韋的對手,但說道練軍治軍,是個典韋也比不上一個高順。

    一句話,他就不是那個料。學再多,也整不出個花樣來!看來,有必要給典韋找個幫手啊!

    韓進邊走便問道:「志才,你與奉孝跟本將回去,好好討論討論西域之戰!本將估摸著,這其中的情形也不樂觀啊!這西域強兵道是沒有多少,可那裡地形難測,環境惡劣,氣候變化異常,而且語言等不通,困難不小啊!所以這些事情提前都要準備好!」

    「是,主公,兩個月前,忠已經命人四處打探那邊的消息,如今他們陸續返回中,想必等下月出兵前,一切都能就緒吧!」

    「嗯,那就好!」

    韓進點點頭,和二人說說笑笑,就到了帥帳。

    西域,最早於《史記》記載,泛指玉門陽關到歐洲。

    早期,共有三十六國,這些年下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互相吞併之後,有些國家已經成為歷史的代名詞了。

    這些國家位於烏孫以南,匈奴以西,西羌以北,即今新疆全境。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餘里。其人,或城郭、或遊牧,各自不同。孝武以前,皆役於匈奴,匈奴王領其地,置校尉。其種族素弱,徒不能獨立,不及胡與羌之強悍,孝武欲伐匈奴,及先開西域以斷匈奴與西羌通道,於是西域諸國終漢之世,皆服於漢室。

    中平四年五月,漢,鎮西大將軍韓進率大軍五萬,西出陽關,兵發西域。

    手下大將黃忠,典韋,張飛,甘寧,徐晃,高順,趙雲相隨,文臣中戲志才,郭嘉,成公英三人跟隨,其餘人等留守長安。

    大軍始發之日,韓進宰三畜祭旗,以徐晃為先鋒,甲士三千,逢山開道,遇水搭橋。

    自出玉門,第一站,是一個叫羌國的小國,這個國家戶四百五十,口千七百五十,兵五百。隨畜逐水草,民不田作,地勢偏僻,道路複雜之極。

    徐晃大軍行行走走,歇歇停停,十日後終於到達羌國。

    羌國與其說是一個國家,倒不如說是一座城池。

    徐晃眼見這般小城,也沒了安營紮寨的興致,大斧一揮,縱馬上前,大喊:「我大漢天兵已到,爾等化外小民,還不開城投降!」

    徐晃話音方落,身後三千甲士齊聲大吼:「開城投降!免爾一死!」

    三千悍卒如同三千猛虎,齊聲發喊,大地震動。城中國王激靈靈打了顫,多少年了,這東邊的狼……又來了啊!

    「開城投降!」國王好不猶豫,舉國投降。

    笑話,舉國之兵,不足五百,如是反抗,拿什麼來拯救我的王國?

    第二日,韓進大軍到達,看著這躍馬能過的丈餘城牆,韓進一聲苦笑,這個世界正狂妄,屁股大點的地方,也敢稱王國。真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

    好歹安慰了那國王幾句,大軍馬不停蹄,繼續攻城略地。

    羌國西北就是傳說中的樓蘭國,樓蘭,在後世,是一個傳說,也是一段悲劇。這時代的樓蘭,僅有戶千五百七十,人口萬四千一百,兵二千九百十二人,地處沙漠。

    居民大多南行畜牧,逐水草,與若羌同,當地漢人連西方大道。西行七百里至末且國,戶二百三十,口千六百一十,兵三百二十。南行三日至小宛。自且末以往,皆城郭之國。西南曰小宛國,戶百五十,口千五十,兵二百人。

    鑒於西域小國,沒有什麼強大的敵人,韓進兵分三路以黃忠為將軍,帶兵一萬,殺向西北樓蘭國。

    以張飛為將軍,帶兵一萬,殺向西邊末且國,以甘寧為將軍,率兵一萬,殺向南方小宛國,韓進自帶三萬兩萬大軍向西進發,大軍所過之處,諸國望風而降。

    西域三十六國,獨有大小月氏,大宛國,南兜國,龜茲國堪可一戰,其餘,並不過數千,講不過數員,兵馬戰甲不全,如何都打得過這些虎狼之師。

    韓進大軍一路馬不停蹄,直擊前方大月氏。

    月氏為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後一世紀一個民族名稱。早期以遊牧為生,住在北亞,並經常與匈奴發生衝突,其後西遷至中亞。這時,月支開始發展,慢慢具有國家的雛型。由於大月氏位處於絲綢之路,控制著東西貿易,使它慢慢變得強大。到後來被匈奴攻擊,一分為二:西遷至伊犁的,被稱為大月氏;南遷至今日中國甘肅及青海一帶的,被稱為小月支。

    不久,大漢出兵的消息傳到大月氏王宮,國王龜功正在床上,聽的手下稟報,心中嚇得抽了一抽,身子一軟,盡然萎了。

    媽的,為深埋受傷的總是我?

    歸功心下嚎道:「自從被匈奴人擊敗後,這些年來,為了建設和諧社會,打造和平世界,潛心發展,忍氣吞聲,忍辱負重,將一切仇恨深埋心底,積極學習漢語,偷窺他們先進文化,養精蓄銳,等待機會,一朝報仇雪恨。以便重現我大月氏昔日的光芒,為此,我王國大搞生育計劃,鼓勵多生多養,為了富國強民,族人不惜學習其他語言,甚至搞出了個語言等級,從文憑上將國民分為三六等,惹得天怒人怨。你們還來欺負我,我……我容易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