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曖昧三國

卷三 定涼州 第一百一十八章 萬事俱備 文 / 歐陽五禽

    第一百一十八章萬事俱備

    同一時間,長沙太守孫堅也帶著四個家將,帥兵三千,匆匆而至。

    而此時,遠在金城的韓遂也聽到了朝廷要討伐他的消息,他拿著探子帶來的消息,看了又看,忽而放下,大笑了起來。

    「朝廷大軍征討在即,主公緣何發笑?」旁邊一位文士打扮的青年人突然開口問道。

    此人姓成名公英,那是韓遂請的智謀之士,其人在鄉少有名氣,雖然年輕,卻是智謀百出,乃是西涼不可多得的人才。

    韓遂久聞大名,於是上門親自請,成公英雖然不看好韓遂,但是念在韓遂態度誠懇,一方面難卻盛情,另一方面也保不準對方記仇,給自己一家老小吃絆子,不得已只得來了。

    「公英,老夫不笑他人,只笑韓進小兒,年少無知,不知兵爾!大軍征伐,當行軍從速,所謂疾如風徐如火,要是韓某,自當秘密調兵,隨即神不知鬼不覺,大軍自長安而下,秘密潛行,沿途拿下過望百姓,不出幾日,突然兵從天將,試問老夫毫無防備,金城被圍,大軍定然驚慌失措,人心渙散,這就叫攻其不備,那時候,嘿嘿……可是這韓進小兒,偏要賣弄,弄得滿天下皆知,如此,老夫豈能不防!」

    成公英聽了點了點頭,巋然長笑,道:「朝廷將如此大事交予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兒,可見這大漢是真的沒人了,主公此次正好以逸待勞,在這金城乘機一雪前恥,也好敲山震虎。」

    「公英所言不錯,不過被動挨打,卻並不是老夫的風格!」

    成公英聽的心中一驚,腦中靈光一閃,隨即出聲問道:「主公之意,某非是……主動出兵?」

    「不錯!老夫正是此意,哈哈,公英覺得如何啊?」

    韓遂說完,端起茶几上的杯子,喝了一杯茶後,看著成公英笑意盈盈地問道。

    成公英暗自思量一番,猛然抬頭笑道:「主公英明,此計果然大妙,我涼州大軍,多為騎兵,善攻不善守,主公此時出擊,不但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也是以攻代守,如此一來,士兵士氣必然大增,同時,那朝廷大軍也未料到主公此時尚敢主動出擊吧!

    如是,若能一鼓作氣,大軍秘密潛行,數日後,突然降兵長安,定然讓朝廷大吃一驚,說不好一舉攻下長安呢!當真是一舉三得,妙計啊!」

    「哈哈哈,還是公英知我啊!不錯!老夫就是這意思,不過在此之前,卻還有一事要勞煩公英了!」韓遂說著捋了捋自己那短短的鬍鬚,起身沉聲說道。

    「願聽主公差遣!」成公英躬身說道。

    「嗯……公英啊,你也知道韓進勢大,如今老夫帥大軍而出,只怕未必能建大功,你可去一趟武威,將老夫的意思和清姑娘說一說,就說老夫請她助一臂之力!」

    「是,主公,只是那清姑娘一介女子,手下無兵無將,如何出兵?他有哪裡來的兵呢?」成公英在韓遂手下從事已經月餘,自然知道清姑娘是何人。

    「她會的,哼哼!邊章死於韓進之手,她等著一報大仇,有此良機,以她的個性,絕對會出兵的,至於有沒有兵嘛!呵呵呵,公英,你還是不知道邊小姐在羌人中的影響啊,不錯,她的確是無兵,但是你不要忘了,她在羌人中的聲望,而且……還有一個人呢!」

    「閻行!」

    「不錯!正是他!閻行此人在羌人之中極有威名,而清姑娘在閻行心中更是神一般的存在,只要他們二人登高一呼,那麼湟中義從,先零羌族等人必然響應,到時候呵呵呵……」

    看著韓遂的笑的陰森,成公英突然打了個冷顫。看到韓遂突然變冷的臉色,不敢多問,只得遵命退下。

    長安,征西將軍府。

    朝廷各路大軍已經陸續到來,河東太守董卓率兵二萬,帳下大將數員,馬騰督軍一千,這還是他個人親兵。

    韓進讓他們將大軍駐紮在城外後,親自將他們迎進府中,大擺筵席,以為二人接風。席間,韓進才有時間仔細觀察二人,馬騰,字壽成,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原是東漢時代伏波將軍馬援後人,馬援傳到馬肅時,馬肅和姜女結婚,生下了兒子馬騰。

    三國時蜀漢驃騎將軍馬超的父親。其人身體洪大,面鼻雄異,身材即使魁梧,在原歷史上,馬騰也曾經是西涼一方諸侯,但其人一向忠心與大漢。曹操當權的時候,曾一度奉漢獻帝之命,與劉備等人簽下衣帶詔,合謀曹操性命,最後事情敗露後,逃回西涼,與韓遂結義為兄弟,據守一方,可惜後來為曹操誘殺。

    不過如今既然在自己麾下做事,那自然不會讓一切都發生了。至於董卓,二人早有一面之緣,自然認識。

    不得不說,在某些方面,二人還有著共同點,比如都算是張讓一派的人,雖然韓進心裡從來不這樣認為。另一方面,兩人都是有野心的人,只是這個當然拿不到檯面上來說。只是讓韓進感興趣的是,與董卓一同到來的一人,此人就是傅燮。

    傅燮長得非常魁梧,「身長八尺,有威容」。他本字幼起,後改字為南容,就是決心要學孔子門生南宮子容高潔的品行。後來傅燮被舉孝廉為官,而舉薦的伯樂就是北地郡的太守范津。

    范津字文淵,南陽人,是一個慧眼識英雄的好官,作為二十萬中選一的英才傅燮,進京準備做官是,卻決定為剛剛病逝的范津棄官守喪三年,以報道范津的知遇之恩。

    從此北地郡靈州賢士傅燮便為天下人所知。黃巾起義爆發,其人被皇甫嵩征為護軍司馬,立下大功,只是其人後來感慨於宦官弄權,於是上書靈帝,查辦張讓等人。

    在孩子面前說他爹娘的壞話,結果當然可想而知。

    不漢靈帝也算知道此人是一個忠臣,並沒有治他的罪,只派傅燮擔任安定郡(今甘肅鎮原)的一個武官都尉。月前,韓進請命西征,皇帝准奏,宦官早就看他不順眼,於是表奏他為隴西太守。

    此來,正好遇到韓進西征,他久仰韓進名聲,當下就來見見韓進。

    韓進雖然不記得此人在原來的歷史上究竟如何,但在這一世,此人不論名聲,還是本人才幹,都是上上之選,對他來說,皇帝打發此人到了這裡,簡直是肉包子打狗,額!比喻錯誤,總之是有來無回的好買賣。

    嘿嘿……想到向來只賺不賠的漢靈帝此次竟然送來這樣一位大才,他自然高興異常。

    於是一場酒席,在韓進刻意交往拉攏之下,賓主盡歡。過了三日,長沙太守孫堅率兵來到。

    對於這位韓進早就惦記的江東猛虎,韓進給予了很高規格的待遇,親自迎出城門相接。

    遠遠望去,數千人馬急速而來,前面一桿大纛,大書一個孫子。當先一人,身著鎧甲,胯下駿馬,手提一把古錠刀,威風凜凜。看到城門口的韓進等人,身後向後低語了幾聲後,打馬急速向前。

    「來著可是長沙太守孫文台?」韓進大聲喝問。

    「不才正是孫堅,前面可是韓征西?」「哈哈哈,不錯,某家就是韓進!」孫堅一聽,急忙滾身下馬,早有小卒上前接過馬韁。

    「末將孫堅見過韓將軍,有勞將軍前來迎接!孫堅感激不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