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曖昧三國

卷二 大風起兮雲飛揚 第五十章 俠客行 文 / 歐陽五禽

    第五十章俠客行

    此時,張讓也反應過來,急忙上前扶住靈帝身子,靈帝這才反應過來。連忙下令撤離。

    就在眾人忙碌之時,突聽得城外一陣雷聲滾滾,片刻之間,一道道歡呼聲響起。

    靈帝等人只道敵人已經殺到皇宮,頓時嚇得渾身發抖。

    就在此刻,忽見遠方一對軍士簇擁著一人而來,當先一人,一身金甲,腰懸寶劍,面如冠玉,踏步而來。

    宮衛正要喝斥,聽得何進大叫。「本初來的正好,快快護送陛下離開!」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救兵已至。陛下無憂矣!」袁紹單膝跪地,得意洋洋。

    何進聽得一怔,不等皇帝發話,上前抓住袁紹手臂,問:「本初說什麼,哪兒來的救兵?」

    袁紹答道:「正是救兵到來,乃是西涼韓進率兵勤王。」

    靈帝早已明白過來,也不管這韓進是何人,只想著援兵到來,自己不用逃離了。

    且說馬元義左等右等,等到二更時分,看西門城上火光閃閃,隨即喊殺聲大起,不一時,就見城門緩緩而開,當即揮軍而進。

    只是此時官兵也反應過來,趕到城門,於是雙方在西門拉開了肉搏戰。畢竟黃巾軍人多,不一時,就攻下城門,正要揮軍只殺入洛陽,忽聽得身後雷聲整天,連綿不絕。

    有經驗的士兵馬上明白,是騎兵,頓時不知所以,隨即,一桿大纛飄飛過來,上書yi個斗大的韓字,字跡龍飛鳳舞,如一條張牙舞爪的龍在肆虐一樣。

    爾後,兩萬騎兵鋪天蓋地而來時,馬元義心頭一黑,一股熱血噴出。

    老天給了他希望,洛陽城破在即,卻又讓他絕望,騎兵的冷兵器時刻就是無敵的代名詞。又是在洛陽城下,廣闊的場地給了韓進一個赤誠的餘地。

    在最後的時刻,韓進趕上了,不顧疲勞。雙手一揮,兵分三路而出,左手黃忠帶五千鐵騎殺出,右路龐德摔五千鐵騎從右包抄,韓進自靈一萬騎兵,只撲對方中軍。

    左手張飛,右手典韋,二人如狼入羊群,一桿丈八蛇矛,一雙鑌鐵大戟。如絞肉機一樣收割著敵兵的生命。韓進大刀翻飛,血光濺起,灑落無數。

    自上次殺人之後,韓進心裡早沒了負擔,此刻動起手來,直覺心隨意動,氣血沸騰,他渾身鮮血,渾然不覺,一身亮銀甲,坐下棗紅馬,手中望月刀,縱橫疆場,直覺平生未有之快事,忽地想起一首詩來。

    一時熱血上湧,大聲吼了出來。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紫霓生。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三軍將士聽了,直覺熱血沸騰,他們本就是西涼邊關人士,見慣了嗜血的場面,幾年的訓練,更是讓他們心裡憋了一股子的勁。

    躍馬挺槍,搭弓上箭,遠射近砍。氣勢頓時大漲,分擊合圍,八人一小隊,百人一大隊,把黃巾軍分割開來。形成一個個漩渦,收割著條條生命。

    城中士兵聽得援兵到來,也是士氣大振,集優勢兵力殺了出來,兩下夾擊,黃巾軍頓時大亂,馬元義看得心頭滴血。情急之下,大聲叫扯。

    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馬元義書生意氣,自詡知兵,殊不知此聲令下,讓這五萬大軍死無葬身之地。

    步兵又怎麼能跑的過騎兵呢?

    馬元義湊巧不巧,被張飛這殺神看到,單人獨騎,匹馬單槍當即殺去。韓進怕他有失,急急讓一對人馬跟了過去。

    當東方出現魚白之時,戰鬥的塵埃落定,是夜,馬元義為張飛所斬,五萬黃巾軍,三萬被殺,俘虜一萬,其餘逃散。

    雖說打了勝仗,韓進手下三軍都是累的夠嗆,不及打掃戰場,就都個個累的掉下馬來,趴在地上動也不動,韓進也是無法,只得下令安營紮寨。還未歇息,早有宮中來人,宣韓進進宮面聖。

    皇帝相招,韓進不及洗漱,便匆匆而去。

    此時朝堂之中,百官齊聚,個個面露四色。

    靈帝劉宏此時也滿臉喜色,聽著下面一眾官員的逢迎拍馬。

    「陛下洪福齊天,真乃真命天子下凡」

    「聖上聖明,做朝堂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皇上英明神武,臨危不懼,坐鎮宮中,指揮若定,可比堯舜禹湯,有高祖之風,今建此大業,實有漢武雄風。」

    正當下面炒作一團時,太傅袁隗聯合不其侯伏完、吳子蘭、種輯、王子服等人齊奏道:「陛下,臣等有本奏。」

    「哦!眾卿所奏何事?」靈帝正自高興,樂呵呵地心情不錯。

    適逢大難,一度生死茫茫,靈帝看起來老了許多。隨之,心境也有了些許的變化。

    「陛下,臣等奏請,清剿宮中餘孽,張讓趙豐等人糾結反賊封諝,陷陛下於危難之地。罪當萬死!」袁隗正聲答道。

    旁邊張讓聽得大怒,面不變色,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陛下,臣等冤枉啊!那封諝造反,臣等實在不知,陷陛下與危難之境,是臣等不查,被賊人蒙蔽,識人不明,請陛下降罪!」

    靈帝忙扶起張讓,道:「讓父何出此言,若讓父是叛賊,朕的頭顱早就丟了,至於封諝奸賊,那是狼子野心,豈能怪的了你。」

    隨即怒道:「不過朕臥榻之側,竟有人叛逆,讓父卻也難逃失察之責!」

    想了想,下令:「傳旨,罰列侯俸祿兩年,著大將軍捉拿封諝亂臣賊子,車裂午門,吊屍三日,以儆傚尤。並誅滅九族!」

    書記官急速記下。

    袁隗等人聽得皇帝避重就輕,有饒恕張讓等人的意思,相思一眼,待要重奏。

    外面小黃門奏報:「稟聖上,漢陽郡太守韓進韓大人覲見!」

    靈帝大喜:「哦!快傳!」

    朝中諸人眼睛齊齊向外瞅去。

    韓進一身銀甲,面色徐徐,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凌烈之氣。

    「微臣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哈哈哈,好好好,韓愛卿果不負朕望,快快起來!」

    「謝陛下!」

    靈帝看了看韓進,直覺越看越喜,道:「不想韓愛卿除了吟詩之外,還能將軍,果然大才,今日救駕大功,你要何賞賜啊?」

    「陛下,臣救駕來遲,讓聖上受驚,已是死罪,更何苦反賊未滅,豈敢請求賞賜!」雖然心下早有打算,但此刻卻不敢居功而驕。

    預先取之必先予之。便是這個道理。

    漢靈帝果然大喜,道:「韓愛卿果是忠心之人,即使如此,且待剿滅叛賊之後,在行賞賜罷!」

    話剛說完,忽又有人進來想皇帝遞上折子,皇帝看了,當即大喜。

    「諸公,皇甫愛卿來報,已大破穎川敵軍,斬首十餘萬,賊弟張寶一死。」

    靈帝剛說完,下面便嗡嗡私語不已。隨即又是一番歌功頌德。

    當日早朝韓進本是要奏請出兵廣宗剿滅叛賊的,不想靈帝經此一事,嚇破了膽子,死活不肯,只是讓他守衛洛陽。

    皇帝發話,韓進即便想著功勞,也別無他法,更何苦,這第一功已經被自己拿下了。隨即便一心護衛洛陽,閒暇之餘,走門串戶,拜訪幾位昔日舊識。此次進京,不同往日,洛陽城中,韓進一時成了香餑餑,這家宴請,那家賓客。

    韓進不厭其煩,以軍務繁忙為由,都推了。

    只是讓他遺憾的是,蔡邑遭皇帝罷黜,早已還鄉。想到哪如水蓮花般不勝涼風嬌羞的容顏,韓進便是一陣心熱。卻不知何時才能在見。想到此處,不禁有些難耐,當下打定主意,帶此次事情一了,便即向蔡邑求婚。

    且說,那皇甫嵩打破波才之後,和朱俊兵分兩路。

    皇甫嵩掛念盧植那邊情況危急,就打發劉備帶了一千人馬去光宗支援他師傅盧植。到得半路,只見一簇軍馬,護送一輛檻車,車中囚著一人,卻是盧植。

    劉備大驚失色,慌忙下馬見禮,求問緣故,盧植長歎一聲,道:「我大軍圍困住張角,眼看就要打破敵軍,不想拿張角一妖術害人,我軍一時不能取勝,朝廷遣小黃門左豐來查探軍情,那左豐貪婪,索要賄賂,為師清貧,那裡有多餘的錢財獻給他。不想拿左豐記仇,在皇上面前說為師高磊戰強,故意怠慢軍心;因此聖上震怒,派遣中郎將董卓來代我用兵,捉拿為師回京問罪。」

    關羽聽了,心中大怒,便要殺了押送軍人,救出盧植。劉備趕忙制止,道:「師尊之事,朝廷自有公論,二弟豈可義氣用事!」

    說完又交代了幾句旁邊看押的軍士,囑咐照看好盧植,那軍官看關羽凶狠,連連點頭答應。即便去了。

    目送車隊遠去,關羽向劉備說道:「大哥,既然盧大人去職,我等在無相識,不若去涿郡罷!劉備稍一思考,點頭答應,遂帶著兩千餘人上路,行了不到兩日,路過一座大山,忽聽得山後喊殺聲震天,隨即看到官軍敗退,大批黃巾軍在後趕殺。劉備關羽二人急忙出兵相救。

    殺退敵兵,才知救得是代盧植的中郎將董卓,董卓看二人英雄了得,便帶回軍中設宴款待。

    席間,董卓笑呵呵問道:「不知二位英雄現居何職?」

    劉備雙頰微紅,隨即面不改色道:「稟將軍,吾二人仍是白身。」

    這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也,官拜河東太守,向來驕橫慣了,聽了劉備的話,面色一變,隨即不管二人,只和手下幾人說笑。

    劉備看了無趣。便以軍務為由,拉著關羽告辭離去,董卓只相謝了兩聲,也不管他。

    二人出來商量了一會兒,就投奔陽城朱俊而去。

    這時,皇甫嵩和曹操正與張梁大戰於曲陽,大破敵軍,三軍將士還沒歇息,朝廷又來傳旨,以董卓無能,難勝賊兵,命皇甫嵩代之。

    皇甫嵩不敢怠慢,連忙大起三軍,只撲廣宗,一路上,山間層林盡染,滿山紅遍。

    不想等他趕到時,那張角已經病死,張梁統御餘部,這張梁豈是皇甫嵩的對手,大戰十餘場,屢戰屢敗,最終被皇甫嵩斬殺。皇甫嵩令人挖出張角的棺木,戮屍梟首。送到京師。皇帝大喜,命皇甫嵩等人進京受封。這時,朱俊也連平數郡,後得吳郡富春人也姓孫堅相助,大破宛城,黃巾軍首領韓忠、趙弘、孫仲盡皆戰死。

    數日後,皇甫嵩、朱俊等人回京洛陽,見了韓進,自是一番感歎。昔日小兒,如今已是功成名就。

    第二天,皇帝早朝,大封群臣,韓進雖然只是一戰,但救駕與聖上危難之時,在韓進的各方打點之下,皇帝加封為征西將軍,領涼州牧,皇甫嵩為車騎將軍,冀州牧,朱俊詔封為車騎將軍,河南尹,曹操為濟南相,孫堅被朱俊保舉,除別郡司馬上任去了。

    那董卓卻也奸猾,將屢戰屢敗改了過來,變成屢敗屢戰。又賄賂了張讓等人,也官復原職,拜河東太守。

    隨後皇甫嵩又報奏盧植有功無罪,韓進等人也是努力說情,皇帝讓盧植官復原職。

    早朝散後,韓進與百官扯了會兒家長裡短的就急急出來,這些人的熱情之讓他受不了。

    朝中結黨營私,清流與大將軍各自為政,只是暫時宦官勢力太大,所以聯合在一起,倘若有朝,利益相反,他們的鬥爭也就開始了。那作為新進的韓進也就成為他們互相拉攏的對象了。

    心情不錯,走在路上也感覺腳下踏著春風,陽光明媚,風和日麗。

    黃巾軍主力被平,餘部大多竄入山間深林,洛陽城中到處一片歡慶之氣,大街上人群湧動,奔走相告,全沒了前幾日戰前的死氣沉沉。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韓進征西將軍,統籌雍、涼二周軍事,已有開府的權利。韓進陞官,手下諸將也跟著水漲船高,黃忠等人都被封為校尉之職,都在韓進手下任職。

    和諸將領出了慶祝酒宴,韓進為避免閒人的騷擾,打算去軍營居住,路過西大街,快要出城時,迎面走來二人,當然一人面如冠玉、雙臂過膝,憂愁滿面。後面一人長鬚飄飄,臥眉風母。紅面威軀,身高九尺。端的不凡。

    韓進見了,立時一呆,錯身之際,心下一動,韓進攔問:「二位兄台且慢!」

    那二人轉過頭來,卻是劉備關羽二人。

    原來二人也算是立了大功之人,那關羽更是親自斬殺波才張寶。二人殺敵無數、戰功赫赫,卻在來京之後,由於太監左豐索賄不成,故意在皇帝面前將他們的功勞去了,二人舉目無親,在這京師之地,既沒門路,又沒實力,如何上的天聽。這日在客棧待得煩了,聽得早朝已散,便想出來打聽消息。不想正遇到韓進一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