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圍海造田
「二奶奶,你所說的是全社會的問題,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夠改變的。不過呢,我倒是可以做點工作。銀河實業已經籌備組建了科研基金會,這是一個側重國內,面向全世界的科研風險投資基金。我們接受任何有想法的人,不管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有要想法,有實施計劃,並且能夠提供某種形式的、可控的擔保,我們願意根據實際情況,提供數額不等的科研經費。科研基金會暫時由康永恆負責,你以後要是再碰到類似的情況,可以讓他們向銀河科研基金會提出申請,或許能夠讓他們提前實現自己的夢想,早日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科研成果,造福社會。」
劉士卿知道自己此時應該做些事情了,不僅僅是為了幫老頭兒老太太分憂,也不僅僅是為了對那些高校、科研機構以及自由的科研工作者進行支持,同時也是為了擴大銀河實業的影響,並採用一種「廣撒網,重點捕撈」的策略,從資助的那些科研工作者中尋找有潛力的項目,將之收攏到銀河實業旗下。
「找康永恆?我又不認識他,找你行不行呀?」宣桂芳問道。
劉士卿笑道:「二奶奶,你這話說得,你是院士,農科院的高級研究員,國家小麥改良計劃項目組的帶頭人,別人怎麼缺少研究經費,你也很難會缺少研究經費呀。」
宣桂芳笑道:「搞科研的,誰會嫌錢多燙手呀。你就說要是二奶奶朝你伸手,你給不給吧?」
劉士卿想了想,「二奶奶,咱們在商言商。這樣吧,要是五百萬以下,我從我個人賬戶裡面,抽調出來,以我個人的名義借給你。你什麼還,都沒有問題,我也不跟你要利息。不過要是超過了五百萬,咱就得走正式的程序,不管是從我這裡借,還是從科研基金會走賬,都要簽署一個合同。」
郭仕達哈哈一笑,「還行,士卿,至少我和你二奶奶這張老臉,在你這裡還值五百萬。」
郭倩蓉嗔道:「二爺爺看你說的,士卿不是這個意思。你和二奶奶也要理解他,他雖然有些錢,但是銀河實業的攤子鋪的也大,需要錢的地方很多……」
沒等郭倩蓉說完,郭權舟就笑著擺了擺手,「都說女生外向,蓉蓉,你還沒有嫁給士卿,這就處處幫著他說話了,二爺爺跟他說句玩笑話,都不行了?」
宣桂芳笑著拍了拍郭倩蓉的手,「蓉蓉,二奶奶不是真的缺錢,只是想試探一下士卿是不是真的財大氣粗?士卿啊,二奶奶這裡有個人,這人有個非常瘋狂的想法,不知道你對他的想法是不是感興趣?」
劉士卿頓時來了興致,宣桂芳可是工程院的院士,即便是有某個想法被她稱之為「瘋狂」,但是並不代表沒有可行性。相反,宣桂芳能夠如此鄭而重之的提出來,代表著她在一定程度上認同了那個想法,覺得那個想法有一定的可行性,要不然的話,她是不會當著劉士卿的面說出來的,畢竟她和劉士卿也算是一家人了,害劉士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二奶奶,你說。我聽著呢。」劉士卿露出認真傾聽的表情。
宣桂芳露出了淡淡的哀傷,「說起來我要跟你說的那人,是我的一個學生,很有才華,也非常有想法,他的許多想法都是天馬行空、無拘無束,有的時候,真的會非常的給人靈感,他做我學生的那幾年,確實給了我不小的幫助。不過他這個人,或許是才華過於橫溢了,人的性格有點偏執,容易鑽死胡同,就算是撞了南牆,也未必肯回頭。
他的碩士、博士學位都是我帶出來的,畢業後,到了渤遼省農科院工作。他在跟著我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一個雛形,到了渤遼省農科院之後,又進一步的把他的科研計劃進行完善,之後向院裡面的領導提出了科研申請,希望能夠獲得支持,得到科研經費。因為性格的問題,他和單位同事、領導處的並不是很好。再加上他的計劃實在是有點瘋狂,可想而知,他的申請根本就不可能獲得通過。
我這個學生不死心,非要做這個計劃,一天到晚追在領導屁股後面,遊說,甚至還威脅單位領導要是不支持他的話,就到上面告人家去,最後把領導給惹急了。以院裡面的人員超編為借口,解除了他的勞動合同,給他多發了兩個月工資,就把他轟出了渤遼省農科院。」
劉士卿點了點頭,人的性格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一萬個人或者就會有一萬種性格,倒也說不上那種性格好,那種性格壞,不過人終究是要和別人打交道的,像宣桂芳學生這種相處方式,就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了。當然,劉士卿此時也就是感慨一下,他更感興趣的是宣桂芳學生提出的究竟是什麼樣的「瘋狂想法」。對劉士卿來講,他根本就不管某個員工是什麼樣的性格,最主要的是他一定要有才,尤其是做科研的,天賦潛質實在是太重要了。
「二奶奶,你那個學生究竟冒出了什麼樣的念頭呀?」劉士卿問道。
「圍海造田。」宣桂芳的口中冒出來四個稀鬆平常的字。
劉士卿不免有些失望,圍海造田根本就不是新鮮事。位於歐洲西北部的荷蘭,早在13世紀就築堤壩攔海水,再用風動水車抽乾圍堰內的水。幾百年來荷蘭修築的攔海堤壩長達1800公里,增加土地面積60多萬公頃。如今荷蘭國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來的。另外一個圍海造田比較有名的國家是阿聯酋,迪拜酋長國耗資一百四十億美元,圍海造田,打造出了世界聞名的棕櫚島。
從這些國家的行動中也可以看出來,圍海造田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至少在近海圍海造田,對現代人來講,難度並不是很大。宣桂芳的那個同學如果僅僅是提出這樣一個計劃,宣桂芳實在是有點高抬他了。
宣桂芳含笑看著劉士卿,又看了看郭倩蓉,「士卿,蓉蓉,你們是不是覺得很失望?還別急的失望,聽我把話說完。我說的這個圍海造田,可不是向海洋要土地的那個圍海造田,而是一種農業生產上的圍海造田。你們都應該知道無土壤栽培技術吧?」
所謂無土栽培又稱水培,也稱「營養液栽培」、「無菌栽培」。一種不以土壤和有機質提供營養,而以無機營養液直接向植物提供必需營養元素的栽培方式。有水培、氣培、礫培、砂培、蛭石培、岩棉培和玻璃纖維培等多種形式。無土栽培為農作物生產的工廠化運作,提供了先決條件。
無土栽培,在華夏很多地方都有應用,甚至有些人在用池塘養魚的時候,也會在池塘的水中,種植一些蔬菜之類的農作物,實現池塘的多層次利用,增加經濟效益。
「我那個學生提出的圍海造田,是無土栽培技術的一種擴大版,他想把無土栽培的應用範圍,從陸地上,推廣到廣袤無垠的海洋中,在海洋的表面,種植有經濟價值的作物。」宣桂芳說起這個計劃來,也有些興奮,「華夏的海洋面積大概有三百萬平方公里,哪怕是其中只有千分之一的面積,適合來做這個計劃,那就相當於我們多了三千平方公里,也就是四百五十萬畝的土地,可以用來種植作物。你們想想,這個計劃一旦成功,對咱們華夏來說,是一件多麼利國利民的事情。」
劉士卿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個計劃初聽起來有些瘋狂,別的不說,在海洋表面種植農作物,有太多的技術難題需要解決了。作物如何固定在海面上,讓它免受風吹浪打的侵襲,讓它不隨著海洋的暗流湧動?大部分農作物都是需要被子植物,是需要開花授粉的,當它們種植到海洋表面上的時候,授粉問題如何解決?昆蟲是否會遠渡重洋,飛到海洋中,為這些作物授粉呢?
這都還是小問題,最重要的是海水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多組分水溶液,說的白一點,海水給人的感覺是鹹的,這種水質根本不適合大部分植物的生長需要,要不然的話,海水中的植物種類就不會那麼少了,而且多以藻類為主。這個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
不過這個計劃瘋狂歸瘋狂,但是它確實有實現的可能性的。根據劉士卿用信號接收器在未來世界互聯網查閱到的資料,在五六十年後,日本一位科學家率先提出了這個概念,然後日本多家企業聯合投入巨資,進行相關技術的研發,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上千億美元的投入,最終成功的開發出了該項技術,在全球的農業市場中,開闢了新的領域,成了全世界範圍內的海洋農業的領頭羊。
這項技術的全部資料,劉士卿可以從銀河聯邦農業網上搜索到。劉士卿只是沒有想到早在二十一世紀初,就有華夏人提出要搞這項研究了,整整比日本人提出的時間早了半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