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未來接收器

第一卷 第587章 貧困的村莊 文 / 大秦騎兵

    第587章貧困的村莊

    對於康永恆提出來的對策,劉士卿全部找準,讓他和總公司那邊商量著辦。他現在反正是沒有閒工夫操心這些事情了。

    五一長假,劉士卿也沒有辦法休息,他決定到抽幾天時間,到隴西省省會金城市好好的實地考察一番。這裡是中央劃撥出來的「提取大氣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的試驗田,有必要事先對這裡進行一番瞭解,好針對性的在科研攻關的時候,做出一些適當的調整。

    劉士卿把他的想法跟盧永祥一說,盧永祥非常的支持,決定親自陪著劉士卿他們去一趟隴西省。同行的除了跟劉士卿密不可分的郭倩蓉、楊諾婷等人之外,還有郭倩蓉的二奶奶宣桂芳。老太太可不是為了陪劉士卿、郭倩蓉,而是到隴西省出差。

    宣桂芳不是科學院的院士,而是工程院院士,而華夏農業科學院才是她的工作單位。農科院是國家級農業科研機構,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研究的任務。

    宣桂芳是農科院的高級研究員,以她為首的課題組專門從事小麥、青稞良種的培育和繁殖。農科院在金城市下屬的一個縣,搞了一個農業試點,三四千畝地專門種的是宣桂芳他們培育出來的「神農一號」小麥。宣桂芳這次就是前往金城市,考察一下小麥的生長情況,並對當地的種植戶做出一些必要的指導。因為是神農一號小麥,首次在隴西省進行種植,所以宣桂芳非常的重視,非要親自去當地進行實地考察不可。正好趕上劉士卿他們要去金城市,也就搭伙一塊兒去了,相互之間,也好有個照應。

    一行人乘坐飛機,從首都機場,順利的抵達了隴西省金城市。金城市政府的領導事先得到了消息,專門趕到機場進行迎接,然後市領導親自把劉士卿他們安排到了金城市最好的賓館住下。

    中央把金城市定位試驗田的決定,早就從中央下達到了隴西省,隴西省又將這個決定通知到了金城市。金城市的領導們對這個消息是喜憂參半,喜得是銀河實業這個財神爺終於開始光顧他們金城市了,憂的是中央把金城市定為試驗田,肯定是因為金城市的污染問題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在中央首長們的腦海中,都掛了號。要不然的話,中央也不會不選別的城市,而偏偏選中了他們。

    金城市做為隴西省的省會,其地理位置十分的獨特,是華夏西北區域中心城市,位於華夏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城而過,具有帶狀盆地城市的特徵。

    金城市也是西北工業重鎮,這裡重工業廠礦企業密集,造成當地污染源太多,再加上氣候乾燥,地理環境又是典型的河谷形盆地,金城西南的青藏高原阻擋空氣的流動,導致金城市的空氣流通不暢,以至於金城市的大氣污染問題,是全國出了名的。已經連續多年,金城市是空氣質量是全國最差、污染全國最重的城市了。

    「盧院長,劉總,你們這次搞得科研項目,我們也略有耳聞,只要能夠把我們金城市的空氣污染問題解決掉,你們要什麼,我們給什麼。錢、人、地、政策什麼的,你們儘管開口,只要是政策允許的,我們斷無不允的道理,哪怕是超出了政策允許的範圍,我們也要想辦法替你們辦成。」金城市的市長張棟樑許下了豪言。

    「張市長,我們這次過來,主要是先瞭解一些金城市的污染問題有多嚴重,然後好對症下藥,進行相應的科研攻關。你也先不必忙著許下什麼諾言,需要你們幫忙的時候,我們一定不會客氣的。我也相信張市長和金城市三百萬市民一樣,也都希望能夠重新生活在藍天之下,而不是飽受空氣污染之苦。」盧永祥笑著說道。

    再來的路上,劉士卿就跟盧永祥說好了,和當地政府打交道的事情,全都交給他了,誰讓他是華夏科學院的院長呢,德高望重,身份顯赫,還是讓自己這個不起眼的晚輩,省點力氣,少點應酬,多做一些實事吧。

    盧永祥對劉士卿的說法,很沒有脾氣。老頭子年紀大了,卻不糊塗,歷經人情世故的他很清楚,在地方官員眼裡,自己遠遠沒有劉士卿受歡迎。劉士卿能對當地進行投資,為當地增加就業機會,增加稅收,自己就沒有那個本事了。

    張棟樑也是知情知趣的人,陪著劉士卿他們聊了半個多小時後,便借口讓劉士卿他們好好休息,就告辭了。張棟樑一走,劉士卿就開始安排人手,對金城市不同地點的大氣進行抽樣化驗,測大氣成分,測污染物類型、污染程度等等。

    這些事情自然有盧永祥安排人來做,華夏科學院這次派了不少人跟著老院長一起過來,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打雜,劉士卿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

    等到安排好所有人的工作後,劉士卿和郭倩蓉準備親自把宣桂芳送到青城縣。青城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位於金城市東郊。該縣一共有四十多萬人口,一百多萬畝的耕地。由於這裡的氣候原因,年降水量只有年蒸發量的三分之一,水資源嚴重不足,導致這裡的糧食產量一向不是很好,這也是這裡的人比較貧窮的主要原因之一。

    劉士卿在水木大學的同學佘勝民就是青城縣的人。宣桂芳過來的時候,事先沒有和青城縣的縣領導打招呼,怕他們報喜不報憂。這種事在華夏的官場屢見不鮮了,像宣桂芳這種做科研工作的,最怕的就是遇到這樣的官員了。如果他們不能夠獲得真實的情況,就不知道神農一號小麥是否適合在青城縣大規模的推廣種植,一旦做出了錯誤的決定,不管是對當地的百姓來講,還是對農科院來說,都會造成非常大的損失。

    劉士卿從金城市出來的時候,從當地一家租車行租了三輛車,一輛四驅越野車,一輛中巴,還有一輛轎車。在駛入青城縣地界之後,在前面開道的陳俊瑋就詢問該往什麼地方走。

    陳俊瑋為了劉士卿這次金城市的實地考察,特地把婚期往後推遲了幾天。畢竟他和昆鈺結婚,劉士卿要是不能夠在婚禮露面的話,那就是在是太遺憾了。

    宣桂芳告訴陳俊瑋,她要去的地方是下關村。下關村是青城縣最貧困的村莊之一,村民人均年收入連一千五百塊都沒有。村裡的很多壯年勞力,全都跑到外地去打工了,村裡面留下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婦孺。即便是體格比較壯的婦女,也不是很多。

    農科院當初選定下關村的耕地進行耕種實驗,也是想盡自己的努力,幫下關村村民一把,不但免費給他們提供良種、農藥、化肥,還提供必要的耕種機器給他們。

    下關村沒有挨著馬路,車隊從公路上下來後,路就變得非常的難走,崎嶇不平,格外的顛簸。劉士卿還好一點,郭倩蓉卻是從來沒有在這種狀況的路上走過,只覺得自己快要散了架了。車隊走了半個多小時,這才看到前往不遠處,有一片村落。遠遠看過去,就可以發現這個村落和富裕挨不上什麼邊兒。

    一眼望去,基本上看不到什麼新房子,全都是那種老式的低矮的房屋,異常的陳舊。家家戶戶的圍牆就沒有一個是磚砌的,好點的用泥土混合麥秸,做成土磚,然後砌起來,或者乾脆就用泥土混合麥秸夯起來一道牆,這還算是好的,大部分都是用枯枝、荊棘之類的東西,圍起來的籬笆牆。這樣的村莊,在武靈市早就絕跡很多年了,郭倩蓉自小就生活在城裡,除了在電視上見過之外,還是頭一次看到活生生的現實版。

    在車隊進入村子的時候,村口有幾個老翁正在曬太陽,這幾個老頭老太太全都是乾瘦乾瘦的,滿臉的皺紋,身上的衣服也都相當的陳舊,有的還能夠看到打補丁的痕跡。每個老人的眼睛都很渾濁,眼神茫然,看不出什麼對生的留戀,說句不好聽的,他們過得就是一種混吃等死的日子。

    看看這個好像活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村莊,再想想燕京城的高樓大廈,汽車洋房,每一個活在燕京的人,都是衣著光鮮,穿著最差的,也比下關村的村民強幾倍。再想想燕京市的老人,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了,遍佈各小區的健身器材、老年活動室、老幹部活動中心、數十家公園等等。兩相對比,簡直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郭倩蓉以前不是沒有想像過全國最貧困縣的最貧困村莊究竟會是個什麼樣子,可是當她真正看到的時候,發現這裡的貧困程度比電影電視劇裡面演的更加的清苦。「士卿,我們一定要幫幫他們。」

    宣桂芳說道:「蓉蓉,扶貧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國家每年都會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對這些貧困地區進行扶持,可是他們還是走不出窮困的圈子。這裡面的原因很複雜,不是說你想幫,就一定能夠幫好的。當然,你們要是實在想幫的話,我倒是可以給你們出個主意,從改變村民的精神面貌入手,最主要的就是能夠給他們興建一些希望小學,這裡的孩子太苦了。走,咱們下車,我帶你們去下關村小學看看。」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這是很多地方喊出來的口號,不過同樣有很多地方,把這句口號僅僅是停留在了口號的階段。不過在下關村,這句口號卻不僅僅是停留在口號階段,而是實實在在的事實。

    下關村小學是一所村辦小學,卻有著全村唯一一座磚瓦房,紅色的磚瓦,在這片也黃色、黑色為背景的村莊中,顯得格外的醒目。這座磚瓦房看起來歷史不短了,顯得有些陳舊,所有的玻璃窗,鮮少能找到幾塊完整的。那些玻璃碎了的地方,都被人用塑料布蓋了起來,代替玻璃履行遮風擋雨的職責。

    小學的院牆不高,十幾歲的孩子,站在院牆外面,能夠看到裡面的動靜。院子的地面修建的很平整,沒有什麼荒草,在磚瓦房前面,豎著一根高高的旗桿,旗桿頂上飄揚著一面已經褪了色的國旗,站在旗桿下,網上仰望,會發現這面國旗,不是買的那種現場的,而是用一塊紅布,自己做的。風吹日曬之下,褪色眼中不說,上面還有好幾個補丁。但是即便是這樣,這面國旗依舊非常的完整,沒有一處口子,在驕陽下,高高飄揚,靜靜的護佑著下關村的村民們。

    走到磚瓦房的根兒下,從窗戶處往裡面張望,會看到裡面的桌椅板凳,又髒又破,缺胳膊斷腿的,比比皆是,幾乎找不到一個完整的。講桌上,擺著一個小盒子,盒子的裡面放著幾個粉筆頭,那粉筆頭已經很短很短了,隨便找個花生米都比它們大。

    「士卿,我們上次過來的時候,農科院的同志本來打算在下關村捐建一所希望小學,本來錢已經捐了出來,已經打到了青城縣的賬上。誰知道青城縣最好把那筆捐款給挪用了,修建鄉中學給用掉了。搞得我們很沒有脾氣。」宣桂芳很是無奈的說道。

    青城縣挪用資金是不對,但是他們挪用資金是辦的正事。何況,修建村辦小學,和修建鄉鎮中學相比,顯然後面的重要性更大一些。

    劉士卿歎了口氣,「給青城縣捐獻資金,興建希望小學,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我就怕小學建好了,這麼貧困的地方,根本就別想招收到好的老師。沒有好老師過來,青城縣的孩子們,想通過學習改變他們的命運,也是很困難的事情。」

    郭倩蓉說道:「士卿,不管怎樣,希望小學一定要捐獻的。不捐,我們良心上過不去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