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二百七十七章 血腥屠殺 文 / 橫耳

    第二百七十七章血腥屠殺

    「什麼秘密事項?」肯特問道。

    「請借一步說話。」恩帕羅賊眉鼠眼地朝四周望了望,神秘地道。

    恩帕羅所說的秘密,便是提奧拉被貶往達拉尼亞之前,留給他的那一套卷宗。當年提奧拉調查歐蘭元帥被刺一案,獲得不少線索,但他無法進入聖蘇菲大教堂搜索證據,只得放棄調查。恩帕羅得知近日傳得沸沸揚揚的皇宮刺殺案,他打聽到一些行刺軍官的身份,便知這事與教廷脫不了干係。教廷秘密組建聖殿騎士團時,恩帕羅便已經刺探到部份名單,但彼時權臣們大勢已去,他雖然知道一些教廷的秘密,也無法防止教廷政變。這一次,行刺阿瑞芬的某些人正是他所知道的聖殿騎士團成員,再聯想到以前教廷對待霍青和阿瑞芬的態度,他立即斷定行刺的事必與教廷有關。

    要在新王朝復出,就得有給掌權者的見面禮,恩帕羅便把點子打到了提奧拉留下的這份卷宗上。大君堡諸重臣個個事忙,唯有肯特出宮閒逛,恩帕羅便盯上了他。

    肯特看過卷宗,他雖有點笨但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這份卷宗是在說教廷策劃了刺殺歐蘭事件嗎?」

    「雖然缺少關鍵證據,但矛頭是指向教廷的。」恩帕羅答道。

    「但這對我又有什麼用呢?又不是有關最近發生的行刺事件。」肯特道。

    恩帕羅見他不開竅,只得耐心地解釋道:「公爵殿下想必已經知道,不久前發生的行刺事件必然和教廷有關係。雖然這份卷宗與這次行刺事件無關,但公爵殿下如果要報復教廷的話,可以借歐蘭元帥被刺案件的由頭,來達到報復的目的。」

    「哈哈,你果然不愧是人稱老狐狸的恩帕羅,連這種辦法出想得出來。」肯特哈哈大笑。

    「作為忠心於帝國的臣子,我想我還是有點用處的。」恩帕羅聽他當面提起自己的外號,有些尷尬地回答道。

    「我看這份卷宗有點用處。這事歸格昆管,我立即帶你去見他。」肯特道。

    此時格昆雖自己說要一個月內查明行刺事件,但他心中還是沒底。宮廷侍衛和士兵只抓住了十幾名刺客,這些人自小受教廷洗腦式教育,個個死硬無比,任憑格昆用了無數酷刑,就是不開口招供。在荷莫斯軍團中的調查也遇到難題,經過大戰亂,軍官檔案丟失無數,很多證人也死於戰爭或流落他處,無法摸清刺客們的來歷。正在困難之時,恩帕羅和肯特帶來的這份卷宗讓他眼前一亮。

    當年由於歐蘭被刺事件影響極大,帝國的密探們小心謹慎,物證、供詞搜羅得十分全面,相關檔案全存放在提奧拉的原市府密室中,證人也關押在大君堡重犯監獄,這兩處地方在戰爭中皆未受到損失。也就是說,歐蘭被刺案各條線索依然存在。最關鍵的,還是有人曾招供出一條信息:在聖蘇菲大教堂的某處密室中,存放了教廷大量秘密文書,歐蘭被刺的有關證據便放在那裡。提奧拉在得到這個消息時,由於坦提烏斯擊敗了加雷爾,教廷的勢力如日中天,他根本就不敢憑此供詞去搜查聖蘇菲大教堂,這份供詞也就湮沒至今。

    老格昆可不是提奧拉,提奧拉當年不敢做的事,他完全有實力做。出於謹慎,他親自調閱了提奧拉密室中的各類證據,提審了重犯監獄中的證人,一切心中有數了,然後稟報阿瑞芬。阿瑞芬當即同意了對聖蘇菲大教堂的大搜查。

    此時,南歸的克林斯堡大軍已經接近大君堡。為完全避免教廷暗中潛藏的勢力,老格昆向阿瑞芬請了軍令,調先期到達的鱗甲騎士營參加此次行動。小切肯親率鱗甲騎士營戰士千人提早出發,趁夜入城,沒有驚動大君堡民眾一絲一毫。

    第二天清晨,完成了對聖蘇菲大教堂全面包圍的鱗甲騎士營戰士分作數路,撞開大門、翻越圍牆,湧入大教堂中。老格昆與小切肯親自指揮此次行動,由於事前老格昆作了大量過細的準備工作,地圖、嚮導一應俱全,戰士們在不到十分鐘內,便控制住了老格昆指定要搜查的幾個重點區域。阿列士四世、布克等一幫人尚未清醒過來,便大勢已去。聽得有教士慌張來報,軍隊已經駐守在密室門口,阿列士四世心如死灰,一切都完了。

    打開密室,老格昆率月夜寒光一班人逐一檢閱教廷歷年來的秘密檔案。眾人雖知道教廷中藏著無數黑暗,但到此時方知教廷的黑暗到底有多深多重。這裡面最小的一件案子,都足夠一個大教區主教級別人物上火刑台的。

    搜查不到半天,有關歐蘭案件的秘密檔案便已經找到,格昆向管理檔案的教士出示這些證據,當場將他嚇癱了。格昆一番威逼利誘,這名教士當不起上火刑台的威嚇,如實供出了宮廷行刺案的一些線索。月夜寒光和鱗甲騎士營戰士再接再厲,又搜出了宮廷行刺案的秘密檔案和聖殿騎士團名單。格昆拍著這厚厚的十餘份檔案,心中鬆了一口氣,終於在一個月內破獲了宮廷行刺案,沒有違背自己對阿瑞芬的承諾。

    阿列士四世尚未作出反應,聖蘇菲大教堂便已被完全控制,他有氣無力地抗議了兩聲,聽人來報士兵已經進入密室,便知自己再也無力回天。在絕望之下,阿列士四世躲入自己的辦公室內,將一壺聖油倒在身上,自殘了。等到教士和士兵們跑來營救時,他早已燒成半截焦炭。

    搜查聖蘇菲大教堂,這是一場震動整個西大陸的重大事件,阿瑞芬的怒火終於有了發洩之處。一場大逮捕大審訊開始了。在各處密室的檔案中,各個案件的涉及面極廣。由老格昆主持,月夜寒光為主力,無數士兵參加,但凡是與教廷有關的人物無不遭到審訊。一樁樁案件迅速公佈於眾,整個帝國都驚呆了。行刺克林斯公爵、刺殺歐蘭元帥、為坦提烏斯製造假戰功、秘密成立刺殺團體……這就是高高在上、代神牧民的教廷所幹的事?不過一個月的功夫,民眾們對教廷的整個印象全顛倒了,帝國無數的教士成了過街老鼠,無時無地不遭受民眾的鄙視。

    神歷502年一月底,阿瑞芬率眾安葬了洛麗絲夫人、格涅斯和老皇帝。這是一場血腥的葬禮,在安魂曲奏響之時,被俘的聖殿騎士、按教廷中搜出的名單抓捕的教廷刺殺團體人員、被判有罪的教士、投靠教廷的舊官員老貴族,總共三百名,或是在火刑台上慘叫,或是在十字架上掙扎。紅衣大主教布克被釘在十字架上,整整兩天才斷氣。五世皇后的屍體被焚為飛灰,餘燼被灑進糞池。

    但這一切還是剛剛開始,阿瑞芬的怒火並沒有因此而平息,他要以更多的鮮血來祭奠母親。母親的死,讓他心理中的陰暗面極度暴發。「凡是跟教廷有牽連的,沒有一個不該死。」這是他的原話。二月初,又有上千人被處死,無數的教堂修道院被沒收甚至於拆平,教士們成了喪家之犬,成批逃亡。帝國三百年歷史,整個國家和教會的關係錯綜複雜,沒有哪一個貴族和教會沒有聯繫,甚至於平民,也和普通教士不無關聯。隨著案件越查越多,牽涉進來的人不可勝數,月夜寒光的人手不夠用了,普通刑事官員也參與進來。人人都知道克林斯公爵殿下痛恨教士,官員們便將逮捕屠殺教士和相關人員當作政績,但凡教士一有小過,便緊緊抓住不放,四下牽連,往往一個案件便有上百人被捕。在二月中旬時,情勢已經處於失控的邊緣。帝國人心惶惶,連普通平民也害怕哪一天被牽扯進教會的案件裡,無辜丟了性命。

    此時,辦案的老格昆已經是憂心忡忡。查的案子已經太多了,十幾萬人涉案,被處死的已有上萬人,另外有五六萬人被判處入獄,全國各地監獄暴滿,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在埋頭處理各類案件。牽涉面從高級教士,到高等貴族、普通教士,直至低層貴族甚至於平民,恐慌心理的民眾中蔓延,奧伯溫和艾克德已經不滿地指出,這種情況已經大大影響到整個國家的戰後恢復。

    但阿瑞芬對格昆等人的憂慮充耳不聞,他的復仇心理仍然充塞大腦,凡是申報上來的教會案件,全都批上了一個「殺」字。老格昆勸諫數次,全無效果,後來卻是發覺,肯特竟奉了阿瑞芬的命令,參與到案件審理中來,自己反倒有被架空之勢了。

    到二月下旬,安德羅、格林、傑德、奧伯溫、艾克德與格昆諸重臣都已經感到事態不妙,再任由阿瑞芬這樣發洩下去,帝國就要發生危機了。但各人的勸諫無法打動阿瑞芬,唯有指望遠在北方的霍青能夠說服他了。

    一月初,霍青率兩萬聯軍從基沃城出發,取道涅伯河沿岸,向西北進軍。西北方是冰海南部海岸,據鄂斯草原北方的牧民情報,匈人殘部正在向那裡逃竄。由於匈人匆匆踏上逃亡之路,霍青料定他們帶不了多少糧食,必會先到冰海南部海岸北方蠻族人的聚居處謀取口糧,再轉向東北進入冰原。牧民的情報是可信的。

    離開基沃城二百哩,霍青此時才知德羅維奇等人說得不錯,鄂斯草原北部寒冬裡的艱苦,不是常人可以想像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