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揚威異域之東方大公爵

龍騰世紀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多羅河北岸之戰 文 / 橫耳

    第二百四十四章多羅河北岸之戰

    「快看快看,米開朗大師為祝賀聖蘇菲大教堂落成十年慶典,精心製作的一組大理石雕塑,底座上有大師本人的簽名。十件套一百金幣,一年前你出這個價連看上一眼的機會都沒有現在,只要您拿出請一次客的錢,這稀世珍寶就歸您了……」

    「今日教廷隆重推出一件極具收藏價值的文物。請看,著名的教皇薩蘭薩拉一世在布瑞克因的演說文稿,教皇陛下親筆書寫,任何一個收藏家都知道這篇文稿的歷史價值,因為它標誌著鄂斯人全面接受神教。十個金幣,十個金幣,只要十個金幣……」

    「吐血價跳樓價自殺價第一任教皇彼得一世從阿索海岸邊步行至洛瑪城傳道時用的法杖,別看它外表上只是一根普通的柳木杖,實際上,這是神子親手為彼得一世做的,受過神子的法力加持,這是神聖之杖十個金幣您可以拿去……現在是八個金幣的價格了……五個金幣有人要嗎?……二十個銅幣?您老人家不會是正好缺根趁手的枴杖吧?……」

    大君堡數十座教堂裡,諸般值錢物品被羅掘一空,彷彿被強盜洗劫了一般。終於在第十天上,湊夠了八十萬枚金幣,布克押著金幣直奔城外,此時,匈人大軍已經渡過第斯裡河,到達了大君堡以東五十哩處。

    布克獻上金幣,俄提洛看著幾大車鼓鼓囊囊的錢袋子,吩咐道:「不必清點了,直接送往後方。」

    布克磕著頭問道:「不知大單于何時退兵?」

    俄提洛呵呵笑道:「退兵?我為什麼要退兵?大君堡指日便可拿下,你讓我退兵,我不是太虧了麼?」

    布克駭然叫道:「大單于,我們之前說好的……」

    「你太天真了吧?」俄提洛不屑地道,「帝國已經落到如此境地,肉在嘴邊還想著我能放過?讓你送金幣過來,不過是免得我們自己去收還多費一番手腳罷了。你回去吧,你不過是個廢物,我不殺你。回去告訴阿列士,讓他趁早獻城投降,不然的話,我必將帝國所有的教士一概屠戮。到了那時,你們可不要怪我下手太狠。」

    布克失魂落魄,滾回大君堡。阿列士四世聽了他的報告,二人大眼瞪小眼,無計可施。

    兩天之內,匈人大軍已經雲集於大君堡城下,二十萬大軍陣營鋪天蓋地排開數十哩,將大君堡一座孤城圍得水洩不通。

    俄提洛剛剛到達城下,便有人來求見。這次來的,是三皇子格洛斯特。

    格洛斯特剛剛從因瑪哥來到大君堡不遠,匈人大軍便已經圍住了大君堡。聽說匈人已經打到了,原先跟隨他來的家族騎士頓時跑了一大半。格洛斯特大罵這幫膽小鬼,自信滿滿地道:「跑的人都是傻蛋。現在,我是帝國唯一的繼承人,只要我捨得出價,滿足了俄提洛,帝國還不是君坦諾斯家的天下。」

    格洛斯特親自來面見俄提洛,一開口便把大半帝國賣給了匈人。東半部第斯裡河以北,西半部多羅河以北,全部劃給匈人。他本以為,俄提洛得了大半帝國,足可滿意了。但俄提洛聽了他開出的條件,毫無興趣。

    「你雖是皇子,但現在皇子這個身份已經一錢不值了,還抱著帝國繼承人這個幻想不放,倒是可笑。」俄提洛冷笑道,「帝國已經完全在我手中,你說給我的,本就在我囊中,還需要你給嗎?」

    格洛斯特叫道:「你們是遊牧民族,難道不該呆在草原上嗎?牧民在草原上,農民在平原,漁民在海邊,這是神的安排,你不能違背神的旨意」

    「那是你們的神,祂安排不了匈人的生活」俄提洛喝道,「匈人是長生天眷顧的民族,天生高貴,你們這幫帝國賤民有什麼資格與我們平分天下?你們只配給我們做奴隸,趴在地上舔乾淨我們的馬靴」

    匈人侍衛見大單于動怒,個個刀劍出鞘,同聲威喝。

    格洛斯特見了頭頂上十幾把寒光閃閃的刀劍,頓時嚇軟了腿,心下後悔起自己為什麼要來跟蠻人講道理。他洩氣地道:「好吧,我回因瑪哥去,帝國我不要了還不成嗎?」

    俄提洛哈哈大笑:「你既然來了,便省得我們去因瑪哥請你。我正要借你的人頭,詔告帝國四方,君坦諾斯家已經沒有後人,不必再夢想復國了。你就這顆人頭還值點錢,我買了,付的錢就算你的喪葬費吧。」

    兩個侍衛把嚇傻了的格洛斯特拖出帳外,一刀削下人頭,第二天便掛在了大君堡城外。阿列士四世在城頭上見了滴血的人頭,嚇得一屁股坐倒。

    「布克,我們現在該怎麼辦?神已經拋棄了我們嗎?」

    布克也沒了主意,「陛下,沒有辦法了,城裡只有不到一萬禁衛軍,可匈人有二十多萬。我們投降吧。帝國人民總是要有信仰的,只要他們有信仰,教廷就有辦法生存,你就還是他們的教皇。」

    「只能這樣了,」阿列士四世失神地道,「你安排一下吧,想想辦法給教廷留點顏面,不能讓信徒們覺得教廷是在向異教徒投降。」

    瓊馬克聽說大君堡已經被圍,密茨的海軍又遲遲不來,正想南下躲避到希略山區去時,卻有人來報:「漢克士行省司法官安德羅伯爵駕到。」

    「安德羅?克林斯堡出兵了?」瓊馬克叫道,「快請他進來,我們有救了」

    安德羅伯爵快馬加鞭,四天內便趕到了瓊馬克目前所在的黃金海峽西岸小城威蘭阿,與瓊馬克密談半天,商定了有關事項,便又直奔海邊,去與密茨聯絡。瓊馬克與安德羅談過之後,立即派人西去與克林斯堡大軍聯絡,同時向克林斯公爵與霍青請罪。當年他可是帶了大軍去攻打過克林斯堡,如今為保小命,不得不俯首認罪請求寬恕。

    留守於戴克羅克的匈人左骨嘟侯阿拉力格得知克林斯堡大軍殺到的消息,急忙集結分o散於各地追剿帝**殘部的軍隊,但克林斯堡人馬來得太快了,軍力尚未集結完畢,一支克林斯堡騎兵便殺到了戴克羅克附近。此時留守於戴克羅克的匈人部隊不足萬人,而且多是鄂斯奴隸兵,阿拉力格不敢妄動,一面穩守城池,一面傳令各地部隊向戴克羅克集結。

    克林斯堡的這支騎兵也不進攻戴克羅克,只是在杜羅根中西部四處截殺分散的匈人,同時收攏帝國被打散的殘兵。在戴克羅克陷落後,帝國西北三行省守備軍團被打散了,殘部四散奔逃,有不少人潛藏於杜羅根的鄉間,匈人一時也搜殺不盡。斯伯特大軍一到,這些殘部紛紛從隱藏處現身投靠,沒幾天便多出三四千人來。斯伯特將這些人編成一個步騎混編營,命令他們南下與霍青的主力會合,自己仍於戴克羅克附近游擊襲擾。

    霍青主力軍抵達多羅河與威涅沙河交匯點後,便止步不進。各部軍馬已經長驅直進五百多哩,需要暫時休整,等候斯伯特的軍情報告,以待決戰時刻到來。

    莫吞的信使到達戴克羅克,傳達了莫吞要求阿拉力格立即率軍南下接應渡河的命令。阿拉力格本不願在兵力尚未完全集結的情況下增援南方,但莫吞的命令下得極為嚴厲,如果克林斯堡的船隊東進到西中央特別區東部,那麼莫吞這支渡過河的部隊將無法退回。多羅河下游水面寬廣,被克林斯堡船隊攔河截住,莫吞哪有過河的機會?

    阿拉力格無奈之下,留五千人守戴克羅克,自己率剛剛集結起來的三萬騎兵迅速南下。斯伯特的偵察兵探得匈人軍隊南下,立馬飛報霍青。

    主力軍才休整一日,霍青便得到戴克羅克匈人南下的消息,隨即傳令:以東哥昂騎兵為中鋒,鱗甲騎士營、哥安斯騎兵營為兩翼,親衛隊為中軍,重騎兵營、重錘騎士營為後軍,向北迎敵。磐石重步兵營與剛剛投奔來的帝國步騎混編營留於水上看守船隊。

    兩軍在多羅河以北八十哩處相遇。這是一場雙方都有預備的騎兵遭遇戰,克林斯堡方面人數略佔優勢。霍青開戰伊始,便充分發揮人數優勢,特雷伯王子率三萬東哥昂人全軍撲上,力圖糾纏住匈人,不讓他們輕易脫離戰場。小切肯的鱗甲騎士營和克魯克因的哥安斯騎兵左右兩側遊走,與匈人兩翼以弓箭接戰。雙方混戰良久,阿拉力格終於發現,這支敵軍與帝**,與曾經交過手的鄂斯人、以往的哥昂人都大為不同。他們嫻熟於騎射,與匈人相比竟絲毫不落下風。而在騎兵衝陣的能力上,卻吸收了帝國重騎兵的長處,竟比匈人更加強悍。交戰三個小時,雙方陣形俱皆混亂,戰線犬牙交錯,雙方咬得死死地拚殺。

    霍青遠望戰陣,看到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匈人再要撤退,只怕是不死也得脫層皮了。中軍戰鼓擂響,代表重騎兵營和重錘騎士營的利矛旗和戰錘旗緩緩斜傾,威爾遜、威斯瑞德遙遙看到中軍指令,各舉矛錘,大喝一聲:「前進破陣」五千重騎兵分左右兩路,從鱗甲騎士營、哥安斯騎兵營與東哥昂人中鋒軍交界處殺入匈人陣中,頓時掀起滔天血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