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臭拉想到這裡,不禁被自己夢想中的光榮所迷醉。.止背叫卓追擊,將加雷爾叛軍聚殲於安托奧城下一一他信心滿滿地向君坦諾斯五世提出了請求。但斯拉沃軍團的三個師長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加雷爾叛軍雖然損失不但遠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現在全軍追擊過於冒險。應當趁叛軍主力離開之時。伺機讓海峽西岸的兩個軍團渡海上岸。進一步增強了夫君堡軍力之後再行追擊。安托奧是一座堅城。有兩個軍團把守應當可以堅持到帝**兵出夫君堡的那一刻。
但提奧拉已經被自己的幻想沖昏了頭腦。在鵬年的戰爭中。面臨匈人進逼夫君堡,提奧拉的怯懦已經傳遍了整個帝國,任誰都知道他是一個不敢上戰場的懦夫。如今,一個洗刷恥辱的「大好機會」擺在面前。這怎能不讓提奧拉動心?
由於皇帝也對相持了一個多月的攻守城戰感到了無比厭煩,在提奧拉的堅持下。三個師長的意見被忽視了。七月初,提奧拉率領斯拉沃軍團三萬人和僱傭兵一萬人,總共四萬兵力。東出夫君堡向安托奧前進。
一聽到提奧拉率軍出擊,加雷爾萬分慶幸。如果帝**堅持固守城池,等待各地援軍來到之後再作反擊,自己的軍隊人數再多,也頂不住帝國傾國之兵。加雷爾叛軍東進的目的,就是要將夫君堡的守軍誘出城池。與之開展野戰。叛軍在行進到東中央特別區與安托奧行省的交界處時,加雷爾命令全軍停止前進,佔據有利地形,準備在此與帝國大軍舉行會戰。此地離安托奧城還有兩百多哩。安托奧和威科勒兩個行省的守備軍團來不及趕過來增援;而夫君堡距此也有三百哩,提奧拉也不可能退回夫君堡了。
在夫君堡守城戰中,阿列士四世一直陷於鬱悶之豐。刺殺了歐蘭,但似乎情況更糟,在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提奧拉硬著頭皮接下了軍隊指揮權。阿列士四世以為在他的指揮下,夫君堡不可能守得住。阿列士四世並不關心帝國政權是否會因此覆亡,換個人做皇帝,也不會動搖教廷的根基。如果坦提烏斯率北方軍團南下。驅逐了加雷爾的話。教廷將直接掌握政權,這正是阿列士四世一直夢想的局面。誰知加雷爾太不給力了,攻城戰打了一個月,沒攻下城竟然退兵了。
阿列士四世的鬱悶心情,一直到七月初坦提烏斯寄來一封密信才得以緩解。遠在葉爾尼北部山區的坦提烏斯。也在不斷地關注夫君堡的戰事。作為一名長期從軍的大將。坦提烏斯雖遠在北方,但對戰事大局的認識比在夫君堡的那些人看得更清。他在信中向阿列士四世提到。如果加雷爾叛軍撤退,一定要提醒朝廷不能馬上追擊,因為這十有**是加雷爾設下的陷阱。帝國守城的主力是斯拉沃軍團。而斯拉沃軍團的戰士已經相當疲憊。守城戰還能堅持。但野戰必然擋不住人數佔優的加雷爾叛軍。
阿列士四世讀過這封信一絲希望的曙光顯現在他眼前。他並沒有像坦提烏斯在信中所建議的那樣向朝廷發出警告實際上他現在巴不得提奧拉戰敗一一而是立即向坦提烏斯發出密信,命令他立即率領北方軍團秘密迅速南下。沒有朝廷的命令調動邊防部隊進入內地。這是謀逆的罪名。但阿列士四世已經呵出去了。他這是在賭博。賭的是坦提烏斯的眼光。果真如坦提烏斯所說,提奧拉出戰必敗,那麼趕回來的坦提烏斯將是拯救帝國的英雄,到時候。不由得皇帝不讓坦提烏斯掌握軍權。
七月上中旬之交,帝**和加雷爾叛軍在兩個行省交界處的一片開闊地進行了一場決戰。提奧拉對這一場戰役毫無心理準備,他完全沒有想到加雷爾竟然會在這裡擺出一付迎擊帝**的架勢。而三位師長由於不同意東進追擊加雷爾,在行軍時也不願意在提奧拉所在的中軍,而是各自回到自己的師中。加雷爾叛軍大隊人馬突然在前方出現。提奧拉一時之間無法判斷,這是加雷爾的阻擊部隊還是反擊部隊,或者只是虛張聲勢的疑兵。他瞪著眼朝前張望,只見加雷爾叛軍一隊隊人馬錯落有致,有疾奔的,有佇立的。有蹲伏的。兵馬調動讓人眼花繚亂。可憐提奧拉如同一個棋盲在看高手下棋一般。完全不理解叛軍這番調動是在幹什麼。反映了什麼情況。是進?是退?提奧拉心中轉過無數的念頭,但沒有一個是能決定得了的。
沒有軍事經驗的他。考慮得再多。也不過是毫無根據的瞎猜。三位師長在各自的部隊中。見中軍遲遲不下命令,而叛軍已經在加緊調動,從他們的動向來看,這很明顯是一次有預謀的伏擊。側方的叛軍已經佔據地勢的高處,隱隱有大隊騎兵和重裝步兵。如果不早下決斷,還處於行軍陣形的帝**將被截為數段。那將是全軍崩潰之局。師長們不約而同地派出聯絡官,前去催促提奧拉快下迎敵的命令。
提奧拉聽到聯絡官的請示。這才明白過來,現在是加雷爾叛軍有預謀的反擊,但他明白了也沒用。怎樣佈陣打仗,他心裡一點底也沒有……該怎麼迎敵呢?」提奧拉反問前來請示命令的聯絡官,「各位師長有什麼建議嗎?。
聯絡官們大眼瞪小眼。軍中主帥竟向小小聯絡官請示如何打仗。這也是千古導聞了。
見聯絡官們不吭聲。提奧拉煩躁地道:。還不快回去問你們的長官,讓他們好好討論一下如何打贏這一仗」。
大戰迫在眉睫。現在哪還有時間來討論?聯絡官們一致道:「現在讓長官們討論,肯定已經來不及了。請您立即下令吧!」
提奧拉一瞪眼:「下什麼命令?不認真討論,怎麼確保下的命令是正確的?」
聯絡官們看看現在這情況,哪還有功夫跟他爭辯,急忙離去。提奧拉現在也覺得危險在即,但自己實在是不知道如何應付,師長們又不在身邊給自己出主意。只得胡亂地命令道:「中軍大隊朝後方的小樹林裡前進;第一師向前。在那條河溝後面布下防線;僱傭兵讓開大道。在麥田里布方稀
帝**開始緩緩地行動起來小但誰也不明白提奧拉是打算幹什麼。是撤退,是防守,還是主動進攻。斯拉沃軍團的官兵們有較高的紀律性。雖然不明白指揮官的意圖。但還是遵照命令在運動。而僱傭兵們則不然,他們一向是跟在正規軍後面撿便宜。現在提奧拉命令他們在正面防守。讓他們感到一陣慌亂。有些對提奧拉的能力沒有信心的,已經在悄悄向後撤退,提奧拉命令他們布下的方陣自然也無從執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