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瑤姬
純血脈的巫族們見了,都心寒了,這樣下去,遲早巫族會徹底滅族的,巫族便不再參與兩者之間的大戰了,不過蚩尤和手下八十一個巫人也很難抵擋。
後來,黃帝請來龍和其它奇怪的猛獸助戰。蚩尤的兵士雖然兇猛,但是遇到黃帝的軍隊,加上這一群猛獸,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逃。
衝出迷黃帝帶領兵士乘勝追殺,忽然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天上下起暴雨,黃帝的兵士無法繼續追趕。原來蚩尤請來了「風伯」和「雨師」來助戰。黃帝也不甘示弱,請來天上的「女魃」幫忙,驅散了風雨。一剎那之間,風止雨停,晴空萬里。蚩尤又用妖術製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利用天上北斗星永遠指向北方的現象,造了一輛「指南車」,指引兵士衝出迷霧。活捉蚩尤。
經過許多次激烈的戰鬥,黃帝先後殺死了蚩尤的八十一個兄弟,並最終活捉了蚩尤。黃帝命令給蚩猶帶上枷鎖,然後處死他。因為害怕蚩尤死後作怪,將他的頭和身子分別葬在相距遙遠的兩個地方。蚩尤戴過的枷鎖被扔在荒山上,化成了一片楓林,每一片血紅的楓葉,都是蚩尤的斑斑血跡。蚩尤死後,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也用來恐嚇敢於和他作對的部落。後來,黃帝受到了許多部落的支持,成為了人族共主,而因為是通天教主教導皇帝,故而沒有像後世一樣御女三千,只有嫫母一位妻子。
三皇之中,天皇給人族帶來了文明,地皇給人族帶來了豐裕,而人皇則給人族帶來了力量,經歷了三皇之後,人族氣運已經大漲,五帝也只是錦上添花,基本上沒有什麼功德了,眾位聖人也不再爭奪了,黃帝在位九十八年後,壽終正寢,同樣被接到了火雲洞,而通天教主也因為皇帝獲得了不小的功德,而且截教的氣運也是大漲,蓋過了人教和闡教。
黃帝身為三皇之末,也是五帝之首,起了一個承前啟後的作用,黃帝之後,顓頊繼位,姓姬,號高陽氏,居住河南濮陽縣一帶,相傳是黃帝的兒子昌意的後代。二十歲時,黃帝將帝位傳給了他。古***載:「高陽氏有才子八人」,可能這是八個氏族。即位後,進行政治改革,顓頊又進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黃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顓頊時,仍信奉巫教,雜拜鬼神。顓頊禁絕巫教,強令他們順從黃帝族的教化,促進了族與族之間的融合。後來,有個部落的首領共工對顓頊非常不滿。傳說他憤怒地用頭撞倒了不周山。頓時,撐著天空的柱子斜了,拴者大地的繩子斷了。於是天向西北傾斜,日月星辰移動;地在東南窪陷,江河隨之東流。顓頊在位78年,死時90多歲。顓頊子孫很多,屈原就是自稱顓頊的後裔。
而在顓頊之後,帝嚳繼位,帝嚳姓姬,號高辛,黃帝的曾孫。父親叫矮(jiao矮)極,顓頊是他的堂房伯父。帝嚳在位時人才濟濟,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嚳在位70多年。相傳帝嚳生於窮桑(西海之儐),母握裒因踏巨人足跡而生。帝嚳少小聰明好學,十二三歲便有盛名,十五而佐顓頊,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商丘),實住帝丘(今濮陽),三十而得帝位,遷都毫邑(今河南偃師縣西南),享壽百歲。死後葬於濮陽頓丘城南台陰野之秋山。
堯帝,姓尹祁,號放勳。因封於唐,故稱「唐堯」,由於他德高望重,人民傾心於帝堯。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團結如一家,和睦相處。堯為人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自然得到人民的愛戴。只是堯帝在位之時,洪水滔滔,堯命鯀負責領導與組織治水工作。鯀採取『水來土擋『的策略治水。鯀治水失敗後由其獨子禹主持治水大任。禹接受任務後,首先就帶著尺、繩等測量工具到全國的主要山脈、河流作了一番周密的考察。
他發現龍門山口過於狹窄,難以通過汛期洪水;他還發現黃河淤積,流水不暢。於是他確立了一條與他父親的『堵『相反的方針,叫作『導『,就是疏通河道,拓寬峽口,讓洪水能更快的通過。
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定海神針,治水期間,有不少水中妖魔鬼怪阻擋大禹,但是任何妖魔都擋不住他的決心,而大禹身邊,最大的功臣,卻是一隻渾身白色的猴子,這隻猴子雖然年紀不大,但是控水之能據說已經超過了當年的水神共工,大禹治水完成之後,赤尻馬猴白智獲得了其四成的功德,道行也是大漲,而自此,三皇五帝全都歸位,人族大興。
玉皇大帝有一個妹妹,名為瑤姬,天庭十分的冷清,瑤姬受不了天庭的冷清,便私自下凡間,而在人間,認識了學富五車的楊天業,兩人一見鍾情,不到一年,便談婚論嫁,瑤姬也成為了楊天祐的妻子,甚至,為楊天祐生下了三個孩子,長子名為楊業,次子楊戩,最小的女兒楊蓮,一家人本來過的很好,但是此事卻被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的妹妹竟然和一個凡人成親,實在是丟了仙界的臉面,
盛怒之下,玉皇大帝派出了天兵天將前往捉拿瑤姬,而遠在東海的趙紫龍卻是看向了天庭,趙紫龍自然聽過楊戩劈桃山救母的故事,而能夠救楊戩的玉鼎真人現在還是個凡人呢,不過玉皇大帝竟敢派兵干擾凡間秩序,看來這個玉皇大帝最近過的太消停點了,想著趙紫龍眼中露出一絲寒光,傳音道:「公明,你前往灌江口,那裡有一戶人家,玉帝派人干擾凡間秩序,你去將那些人拿下,丟到南天門門口吧。」趙公明聽了,點點頭,道:「弟子遵命。」隨即趙公明便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