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謀定三國

第八卷 第790章 風雲再起(二) 文 / 避世的麒麟

    第790章風雲再起(二)

    公元217年初夏,劉備派人分別將聖旨傳到在五丈原、天水屯兵的關羽和張飛兩個人的手裡,同時他還下令讓秦州牧法正也領兵三萬協助關羽、張飛等人,讓他們兵分三路伐魏,這一個伐魏的出兵路線是由諸葛亮、龐統、徐庶三人聯合制定的。

    先是張飛率領五萬人,由西路地道進軍,以牽制駐守在沓中的於禁的的主力,接著法正也率領三萬,進攻武都,切斷於禁的退路;而身為主帥的關羽則親自帶領十萬大軍,趁虛取下漢中,接著揮兵直逼成都。

    他們不知道的是,他這個討伐魏國的路線,和歷史上鄧艾、鍾會等人滅蜀國的路線是一樣的。

    劉備的聖旨到關羽、張飛、法正等人的手上時,消息就已經分別傳到了司馬懿和林若的手中了。

    司馬懿看到這消息,當下忍不住仰天大笑,他終於可以領兵了。如今曹洪和曹休兩個人在南中平定李典等人的混亂,根本沒有辦法搬兵回來救援,而在蜀地能夠領兵對付關張的人,只怕就剩下自己了。

    廟堂之上,郭女王看到了探子傳來的消息,她當下心驚膽戰。

    在經過一番思量之後,郭女王將所有的文臣武將都召集來了。她一臉憂心忡忡地看向眾位文武說道:「諸位,如今曹休和曹仁兩位將軍正在南中平定南蠻之亂,只怕無法回軍救援,而關張二人的武藝不差,絕對能稱得上是當時數一數二的武將,不知道諸位誰人能夠領兵替哀家分憂解難?」

    廟堂之上的臣子們,你看我,我看你,一個個都不出聲。

    關羽、張飛這兩個人的勇武,那可是當時罕見的,若是讓自己帶兵去和這兩個人對戰,那麼不是找死嗎?況且,精兵都讓曹洪、曹休兩個人帶去南中平亂了,如今朝廷能用的兵不過三萬,這三萬人能打得過號稱三十萬的劉軍嗎?

    何況誰知道,這次那個林若又沒有在軍中?

    郭女王看到這些大臣們,你看我,我看你的都不出聲,她當下憤怒了,她冷目掃視了一下諸位大臣,然後憤怒地說道:「你們都是我魏國的官吏,吃朝廷的俸祿,跟隨先帝多年,身受先帝和高祖的厚恩,如今魏國有難,你難道就不能為魏國盡忠嗎?」

    這個時候,司馬懿的老搭檔,華歆華司徒走了出來,他鞠躬拜道:「啟稟太后,老臣推舉一人,此人一定可以平定劉漢的三十萬大軍。」

    郭女王當下驚喜地說道:「何人?」

    「就是太傅大人司馬懿。」華歆當下說道,「有此人領兵,必然可退劉漢大軍。」

    郭女王這些年和司馬懿華歆等人沒少明爭暗鬥的,她自然知道司馬懿的為人如何,因此他聽到華歆這麼一說,她不由皺眉頭,然後說道:「太傅大人自然可以退敵。可是太傅大人,乃是我魏國忠臣,又是文官,不適合領兵作戰。此事不妥。」

    司馬懿當下有些憤怒地看向郭女王,都這個時候,還防著我,不給我領兵作戰嗎?你難道真的要坐視曹魏的滅亡嗎?

    這個時候,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將軍走了出來,他當下抱拳看向郭女王說道:「微臣願意為太后分憂!」

    這個時候,眾多人都看向眼前這個跪在堂上的年輕將軍,一個個都發出了驚歎。此人是誰?此人正是曹真之子曹爽。說起來,曹真被林若俘虜之後,林若並沒有殺曹真,而是將曹真軟禁了。

    曹真的兒子曹爽知道父親被劉備抓了,如今還關著,他視為奇恥大辱,因此他這些年來一直遍尋名師,努力學習兵法,希望有一天能夠抓住劉備的某些親密的大將換回父親。曹爽的奮發努力,一直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

    那些大臣們看到跪在地上的是曹爽,不少人嘩然了。

    曹爽知道這些人為什麼嘩然,這些年來,他曹爽雖然表面上是官職猛地陞遷,可是他並不是依靠能力陞遷的,而是依靠他是曹家的子孫這個皇親國戚的關係陞遷的。背後有不少人議論,說曹真會不會真的是曹操的私生子?林若當年在并州放出的留言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些人甚至還惡意地在想,曹爽是不是郭女王的私寵。

    「這曹爽是武衛將軍,倒也合適帶兵出征。而且他還是曹家的人,絕不會跟司馬懿勾結。他父親曹真被俘在劉漢那麼多年,他對劉漢的憤恨也夠。絕不會投降的。只是他不到三十歲,讓他來對方關羽和張飛兩個人,他搞得定嗎?」郭女王有些猶豫了。

    她知道這個曹爽熟讀兵,和眾多武將文臣討論兵法和用兵之道,推演兵陣,沒有人可以趕得上他。可是郭女王也知道一個道理,紙上談兵的事情總歸還是有的,萬一這個曹爽就是另外一個趙括,那麼自己讓他領兵去對付關羽和張飛兩個人,那不是自尋死路嗎?

    郭女王看到曹爽跪在地上,當下不由說道:「昭伯,你可知道,對方可是劉漢的兩員大將,他們分別是關羽和張飛兩個人。」

    「啟稟太后,臣父當年在并州兵敗被擒,此乃臣畢生之大辱,臣願意親自領兵掃平這個恥辱。活抓關羽、張飛換回父親。」曹爽當下站起來,抬眼看向郭女王說道,「還請太后恩准臣領兵抗擊劉漢大軍。」

    看到曹爽如此鄭重其事,郭女王都不由動容了,她當下說道:「劉備命關羽、張飛二人,分別領東西兩路大軍。其中以關羽的大軍最為多,有二十萬之多,而張飛的大軍也有十萬。三十萬人馬,你一人之力,只怕不足以領兵作戰。這樣吧,哀家就封你為大都督,總領全軍,而太傅司馬懿就為監軍和隨軍出發,昭伯,你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就向司馬太傅請教,司馬太傅雖然是文臣,可是其謀略不差。」

    曹爽當下應聲說道:「是!」

    司馬懿冷笑了,就憑一個曹爽就想要制衡我嗎?監軍?監軍好啊!等著看好戲吧,郭太后,你會看到一場好戲的。

    司馬懿的心裡雖然不服郭女王,可是卻絲毫沒有表現出來,他當下站出來應聲說道:「臣領旨!」

    郭女王當下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曹爽,你即可出發吧!」

    曹爽當下抱拳離去了。

    整個朝堂之上議論紛紛,不少司馬懿的人都紛紛為司馬懿抱不平,司馬懿怎麼說也是一個太傅,身為三公之一,竟然要為一個不滿三十的小兒當監軍,做下手,這簡直就是太過分了。這個郭女王分明就是擺明了,不信任司馬懿,不想給司馬懿領兵。

    不過司馬懿卻安慰那些人說道:「只要能夠解曹魏的危機,我個人受點委屈算什麼?你們不必擔心了。這次我們魏國的軍隊,一定會取得勝利的。」

    司馬懿說了這話,他的嘴角已經露出了笑容。這個笑容是一種志在必得的嘲笑,是一種讓人覺得害怕的笑容。

    林若接到這個消息後,當下讓人找來蜀地的地圖。當年他和郭嘉兩個人曾經為爭奪漢中,進行過激烈的較量。對於蜀地的山山水水,林若還是很熟悉的。

    「奉孝,你若是司馬懿,你會怎麼樣防守呢?」林若看著地圖,然後轉臉看向郭嘉問道。他很想知道,郭嘉究竟是怎麼想的。

    郭嘉看了林若一眼,然後說道:「言心,我是曹孟德的謀士。你如果問我的話,我什麼也不會說的。」

    林若當下白了郭嘉一眼,然後說道:「好,好,我的二哥忠貞不二。文和,那你呢?你會怎麼做?」林若看向旁邊的賈詡問道。

    已經七旬有餘的賈詡摸著鬍子,看向地圖,他思考了一會兒說道:「其實最為關鍵的還上時間問題。只有時間夠快,就能夠將敵人打個措手不及,來不及反應。」

    林若當下笑著說道:「沒錯。不過我想,司馬懿肯定也知道這件事情了,畢竟他們司馬家的密探和暗哨那麼多,這麼大的事情,只怕是瞞不住的。如今唯有比動作的迅速了。」

    賈詡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其實要快速地拿下蜀地,避免人員的尚未,最為關鍵的三點。第一個,東路大軍一定要爭先奪下咽喉險道斜谷、駱谷、子午谷。司馬懿這個人最愛兵行險招,他用計陰毒老辣。若是讓他先拿下這個斜谷、駱谷、子午谷這一塊,就會像是一把利劍那樣死死地掐住我們三路大軍的喉嚨。到時候,我們進退兩難。」

    林若當下點了點頭:「沒錯。拿下了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兵分幾路,齊同並進,直入漢中。」

    「第二個,中路大軍一定要搶先拿下陰平關,並且守住陰平關,使駐守在沓中屯田的於禁和毛玠等人的軍隊沒有辦法回軍救援。」

    林若當下不由地說道:「於禁和毛玠有將近十萬的屯田兵,這些人馬雖然看起來都是泥腿子,可是都是當年曹丕清除一系列他不信任的武將裁下來的兵,這些人馬很多人都是跟隨曹操打仗多年的老兵。因此決不能讓這些人回救成都。」

    這個時候,賈詡用手指指向了最為關鍵的地方,那就是進成都唯一的一條路,那就是劍閣。

    「最關鍵的地方,還是要拿下劍閣,否則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白做的。」賈詡當下說道。「這個地方,司馬懿肯定讓重兵把守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