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賈寶玉新傳

第八卷 遍地姻脂濃 第七章 交換公主(三) 文 / 空空道人

    第七章交換公主(三)

    王燃讓欽差帶回南京的信雖然不是熱情洋溢,但也明確地表示了自己對與朝鮮和親的贊同。不論是朝鮮還是南京等的就是這麼一個答覆。

    立刻,明、朝之間的復盟被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朝鮮密使在大大鬆了一口氣之餘也隨即轉職為明使,於收到王燃回復的第二天正式向南京提交了國書。

    本來朝鮮密使並不打算現在就「拋頭露面」地公開此事……從朝鮮的角度而說,在正式達成與明廷的和解以及締結軍事結盟並付諸相應的軍事準備之前,過早地與關外滿清劃清界限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成功與明廷秘密結盟然後打關外滿清一個措手不及對高麗人來說才是最理想的選擇。

    只不過現在想「保密」卻是根本不可能。

    雖然《人民日報》的主編林黛玉正在趕往北京城的路上,於最近的新聞報道、時事評論方面有所延遲,但在「朝鮮派使者入朝參拜並希望達到與我大明的軍事聯盟,共同對付滿清……」一事上仍保住了「第一新聞」的榮譽。幾乎是在朝廷接到王燃覆信的當天,《人民日報》便在頭版頭條花大篇幅對此事進行了報道。

    而清流主辦的《光明日報》也與當天出了一份「號外」,對此事進行了證實。而經過與《人民日報》長期「艱苦卓絕」的競爭,《光明日報》也早已不是那種只會刊登之乎者也的報紙,於如何抓住讀者心理一道也整理出了不少心得……政治、軍事方面被《人民日報》搶了頭籌,《光明日報》則率先披露了明、朝和親並交換公主之事。現在可說滿大街的人都知道了高麗人來朝一事。至於明、朝和親並交換公主之事更成了老百姓最津津樂道的話題。

    想當然,在自己的抵達時間、來使目的、使團構成以及自己的姓名、身高、住所等詳盡信息均被曝光,甚至連自己的相貌也被繪影之後,朝鮮「密」使也只能主動揭開自己的面紗。

    對於此等「機密」的外洩,朝鮮人雖有幾分明白,但也只能接受。其實他們也明白天下沒有白拿好處而不用出力的好事……想尋求人家的諒解與支持,自然要付出一些代價。幸虧此刻的滿清已不復當年血洗高麗的實力,憑朝鮮的軍力尚可與之一搏。朝鮮密使確實是個聰明人,一方面在派人提醒李溰加強軍事戒備,一方面乾脆借勢大力宣揚朝鮮對明廷的「忠誠」之心,以進一步推動相關協議的進行。

    南京政府對這一「洩密」現象倒是持樂見其成之意。上至弘光帝下到文武百官,在經歷了諸多外夷欺凌、藩屬叛離之後,面對此「萬邦來朝」的前兆自是激動不已,早就想著大力宣揚了,誰會去追究此事?況且,誰不知道《人民日報》的背景?

    「聽說那個叫金太俊的高麗密使分別接受了《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的獨家專訪……」北京城中,閻應元笑著說道:「這個棒子確實有點口才,先是回憶什麼朝鮮與我大明的友好歷史,然後又把自己搞得特無奈、特可憐,不僅把責任都推到了滿清頭上,剩下的也被他安到了兩國關係的分化上,意思很明顯,兩國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拜託,兩家報紙還叫什麼『獨家專訪」?老閻,你也太老土了……」王燃笑著說道。

    「棒子們這是急了……」張煌言聽到朝鮮的消息就壓不住的興奮:「他們『秘密』來使一事被曝了光,關外滿清肯定要跳翻了腳……高麗可是他們的大後方……大人,您這一招可是把他們趕上了架子……嘿嘿,鷸蚌相爭,得利的自然是我們……待他們拚個兩敗俱傷,我們再出來收拾殘局……」

    王燃並沒有隱藏自己「洩漏機密」的主使身份,根據他一貫的風格,大家自然能想出他這樣做的理由。

    「不過這一招固然可以斷了高麗人的其它念頭,但也打亂了我們的既定計劃……」堵胤錫沉吟著說道:「我們原定計劃是以關內為主,對滿清僅以牽制為主。而從此事的進展來看,我大明與高麗達成軍事同盟、共同應對關外滿清一事已成定局……朝廷用兵關外滿清的興趣遠遠高於關內,而高麗人也不是傻瓜,在決策出兵之前肯定會盡力說動朝廷要求我大軍出關協同作戰……就算我們可以隔山觀虎鬥,但也妨礙了我們用兵關內的計劃,逼得我們必須在關外投入大量的兵力和時間……」

    「不錯,估計朝鮮來使的消息很快就可以傳到豪格耳裡……如果他狗急跳牆,集全族兵力傾力出擊,沒有我們的策應,單憑朝鮮的實力怕是熬不過三個月……」閻應元說道:「此事關連兩國,一旦達成同盟,我們肯定不能袖手旁觀……想要坐山觀虎鬥怕是不行,除非我們下定決心擔負一個背盟的惡名,犧牲掉朝鮮……」

    「犧牲掉朝鮮有什麼大不了的?」張煌言不屑地說道:「大人不早就說過了嗎?為了國家利益,該犧牲的也只能犧牲……大人不也準備犧牲掉自己的親妹妹嗎?」

    張煌言的話很實際,想讓高麗人徹底下定決心與滿清決裂,和親之舉是必不可少!可以說,在整個事件的進程中,「和親」將成為一個關鍵點。

    和親的成功與否自然將成為明、朝兩國結盟成功與否的風向標,不論是高麗、大明抑或是關外滿清必然都會以此做為自己決策的基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