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賈寶玉新傳

第七卷 滿江紅 第二十章 男女專員(下) 文 / 空空道人

    第二十章男女專員(下)

    「以多鐸單槍匹馬入明營的勇氣換回滿清所有人質」是王燃當初提出來的一個條件,雖然這個條件有些過時的嫌疑,但王燃還是堅持履行了協議……多鐸同志進入明營沒一柱香的功夫,王燃就令人先將營外侯斬的十個人交由多鐸的親兵一道發回了德州城以示誠信。

    至於其餘的人質,王燃也是滿口答應交還,與多鐸親兵一同前往德州城下的明軍戰士在城下高聲宣佈了王燃的決定,「兩方交戰,老百姓是無辜的,也是最受苦的,我大明以仁德二字播於天下,絕不會為難他們……我們將本著最快的原則盡早送他們前來與他們的骨肉親人團聚……」

    「仁德?兩軍交戰還講什麼仁德?!簡直是可笑!」德州城內,豪格背負著手一邊踱著步一邊自言自語道:「賈寶玉這廝又在搞什麼花樣?真的要把人全部送回來?」

    應該說,豪格雖然不希望看到多鐸這個人取得如此「大」的成果,但也僅僅是因為取得成果的人是多鐸而不是他自己,豪格對這個成果本身並不排斥,而且與那些普通的士兵一樣,對這個結果相當興奮。

    一則,對豪格來說,以現在的局勢,即便是多鐸加入多爾袞等人一起回來也無法再悍動他的權利與地位。憑他現在的實力,完全可以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豪格吸收了自己與多鐸的教訓,等關寧軍引發的緊張情勢稍一緩和便採用了較為鐵血的手段,將作為軍隊骨幹的八旗隊伍已經全部換上了自己的親信。當然,對於那些雜牌軍們,豪格的動作並不大,主要是以安撫為主。在豪格看來,那些雜牌軍們都屬於勢利眼,誰得勢就跟誰,雖然他們當初都是向多鐸或是多爾袞投的降,但現在也未必肯認這個帳。

    二則,如果這次明軍真的依約歸還所有的人質,那也可以解決豪格目前面臨的大問題。「歸還所有的人質」意味著要歸還的人當中,不僅僅是一些像多爾袞這樣的讓豪格不喜歡的王公貴族,更多的是那些處於明軍控制地域的滿族人。滿族人這次可謂是全族入關,除在老本營盛京除了一部分人外,幾十萬的族人都隨同多爾袞一起入了關。這部分人目前大都落在了明軍的手裡。而把這些人要回來,不僅可以讓士兵安心,免除後顧之憂,更重要的是,豪格完全可以從這些族人中獲取大量的兵員補充。

    說起來,雖說清軍目前重兵佔據了德州至濟南一線,控制的區域並不小,但想要補充兵員卻是不容易。

    這一地區一直處於交戰狀態,就沒太平過幾天。在謝啟光控制時期倒是太平了一段日子,但這沒幾天的好日子隨著洪承疇的進駐很快重又陷入混亂。一會兒是滿清打過來、一會兒是明軍攻過來、間或再有些義軍搗搗亂,地區的控制者說一日三變也不誇張。至於壯丁,更是這家征完那家拉,除了一些特安分守已的百姓外,稍微有些想法的不是琢磨著逃難逃荒就是直接上山拉起了大旗。再加上王燃的北伐軍在佔據這一線後又玩了一手陰的,將這一帶的人口大量遷往了青州以東,造成了這一線的普通人口嚴重不足,壯丁也只能從十歲以下、六十歲以上選拔的局面……這倒不是王燃不帶他們一同拆遷,這些留下來的人大都是堅持「故土難離」的人。當然在清軍的治理下,這部分人中已經有很多再也離不開故土,除非把他們的墳墓遷走。

    話說回來,這部分人便是被清軍抓了壯丁,沒有個一年半載也形不成什麼戰鬥力,王燃把他們遷走的目的更多是是讓他們能有機會躲過這兵災**。

    因此在多鐸大軍佔領這一線後,說這裡是空城有些誇張,除了部分老弱外也還有許多盜賊土匪在……可不管哪樣,別說是拉壯丁,連自身的補給都快成問題。這也正是豪格熱切地希望迎回自己族人的重要原因……提供兵員、穩定軍心、供應補給。

    雖然迎回自己的族人有著千般好處,但話說回來,豪格也明白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話……牛金星、吳三桂血淋淋的事實擺在面前,豪格不是傻瓜,雖然他想不明白明軍為什麼會突然放棄手中的籌碼,但他對王燃所說「做生意就要講誠信」這句話同樣是疑惑重重。

    「何洛會,」豪格轉身面向站在自己面前的幕僚:「你說賈寶玉這小子是被燒壞了腦子還是原本腦子裡就進了水?」

    何洛會是豪格手下的親信重臣,此人也頗為有才。按王燃原本時空中的歷史,這位何洛會可算是豪格最親信的人,而豪格也正是死於這位親信之手。在豪格與多爾袞的矛盾衝突中,正是由於何洛會的反水告密給了多爾袞廢掉豪格的理由,至於何洛會反水的原因倒也好理解,做為一個有才能的人自然想著投靠更有前途的主子。

    當然,這段本該發生的故事在王燃介入後自然已經產生的變化。也許在這個時空,豪格與何洛會還可以繼續上演君君臣臣、相濡以沫的故事。

    何洛會此次本是被列入德州城下待殺十人中的一個,不過由於多鐸的「勇氣」,何洛會逃過了一劫。正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的主子既然成了清軍的統領,何洛會一入城自然就受到了重用。

    「王爺,依奴才看來,這賈寶玉不像是個糊塗主兒……」何洛會撫了撫自己的鬍鬚,沉吟了片刻說到:「奴才這陣子在北京城聽說了不少賈寶玉的事兒,什麼滿家洞千騎破三萬、睢州城八百俘五千、寧波府空城滅海盜等等等等……這些事兒雖然經過演義並不可全信,但也不可不信……更何況此次他搞得這出北伐更是有聲有色,什麼聲東擊西、什麼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什麼圍魏救趙,一計接一計,連環不窮……打得咱們的『睿親王』顧頭不顧尾,連北京城都給丟了!真是丟盡了祖宗的臉面!」

    豪格與多爾袞一向不和,身為豪格的親信之人,何洛會自是知道將多爾袞描繪的不堪是不會讓豪格生氣的。

    「奴才這可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何洛會看了一眼豪格接著說道:「奴才算了一下,自賈寶玉起兵北上起,不管黃得功、李巖兩部,咱們大清單單折損在賈寶玉手上的人馬可已經接近了四十萬人馬……北京城有一萬多、山海關起碼有四萬、山西有十萬、再加上洪承疇原本駐紮在山東的六萬餘,還有這兩次換人損失掉的十七萬人,咱們已經被賈寶玉吃掉了近四十萬人馬!……賈寶玉的總人馬也不過是二十萬,而現在不僅沒有損失,反而越打越多!……若說賈寶玉會昏頭,打死奴才也不能相信!」

    「幸虧您果斷、及時地接過了兵權,要是讓多爾袞和多鐸兄弟兩人再繼續這樣折騰下去,咱們大清非毀了不可!」何洛會並沒有忘記在發表自己的見解的同時讚揚豪格,這是為人臣子必須要做到的一點。

    豪格矜持地點了點頭表示贊同。何洛會說的這些事應該說都基本屬實。對於前一階段清軍取得的慘敗,從理論上分析與自己並無多大關係,在被攻下北京城之前,軍事主要是由多爾袞指揮。在被北京城攻下之後,責任重心當然是由多鐸來承擔。雖然其中有豪格的一部分「功勞」,但相較於多爾袞兄弟的業績,豪格這一點自是可以完全忽略。

    「因此在奴才看來,賈寶玉的腦子既然是既沒燒壞也沒進水,歸還所有人質的後果他不可能不清楚!」何洛會總結了一句:「那麼賈寶玉這麼做如果不是真的像他所說的是『信守承諾、誠信交易』就肯定是另有所圖!」

    「歸還滿清所有的人質,這麼嚴重的後果大人能看不出來?……兵員、軍心、補給,這足以改變明、清雙方的作戰態勢,對目前元氣大傷的清軍而言可實在太重要了……」燕山一臉的興奮:「老莊,我跟你打賭,大人肯定不會就這麼輕易地放棄這批棋子,這裡面絕對是另有玄機……」

    「誰不知道這裡面是另有機關?……不過大人既然提出歸還,那肯定是另有算計,咱們大人什麼時候做過賠本的生意?」莊子固笑著看向燕山道:「小燕子,你天天說已經得到了大人的真傳……那你能不能說說大人這麼做究竟有什麼算計?」

    「這個……也許是想在歸還人質之時混些內應,對我德州城來個裡應外合,也許是想借此慢我軍心士氣,也許是賈寶玉還想著借此繼續挑動我內亂……」德州城內,豪格與何洛會也在分析王燃可能的意圖,但分析來分析去也總覺得沒有抓住要領,何洛會輕歎一口氣說道:「賈寶玉這傢伙行事不依常理,奴才一時也想不透……但依奴才看來,賈寶玉前兩次只用了十幾個人便換去我們十七萬人馬,這次既然捨得放棄這麼重的一片棋子,其圖謀必然不小!」

    「可他的圖謀到底是什麼呢?若只是你所說的那幾點擔心倒也好說……」豪格說道:「內亂?如今我已是手握軍權,就是多爾袞回來也翻不起什麼浪……內應?而只要小心提防、詳加盤問,奸細也不容易混進來……軍心?若是全族老少團聚,軍心自會鞏固……」

    「怕就怕有什麼是我們還沒想到的……這麼大的一次行動,賈寶玉能動手腳的地方太多了……要想防住賈寶玉施詭計,除非……」何洛會欲言又止。

    「除非什麼?」豪格眼睛一亮,看向何洛會。

    「除非我們不答應交易!」何洛會沉吟著說道:「其實按我們目前的實力,如果不管賈寶玉的條件直接北進,一路打過去,這兵員、軍心、供給也同樣可以獲得!」

    按何洛會的說法……山東的兵員不足、一片蕭條,但往北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滿清秉承原本「洗劫一空、搶完就走」的原則,什麼兵員、士氣、供給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緩解。況且當初滿族人是幾十萬人一同入關,人員散居在京城周邊各個地區,如果豪格聚集所有兵力一力向北,以目前明、清雙方的兵力對比,必然是一個會戰北京城的局面。而那時,散居各處的青壯滿州子弟必然會望風而來,清軍不僅可以獲得一部分壯丁漢軍,更可獲得弓馬嫻熟的騎兵補充。

    至於滿族老弱婦孺包括那些被關在北京城內的滿清權貴的生死,並不在何洛會這份計劃的考慮範圍內,只要能補充了滿州的青壯,拿下了北京城,什麼都會有的。

    「不答應?」從表情上的反應看,豪格對何洛會的分析還是比較認可的,但他很快便搖了搖頭:「那士兵們還不反了天?」

    應該說,何洛會的想法與原本豪格的想法不約而同。豪格自接手兵權後,曾花費了大量功夫「改造」士兵們的思想,讓他們重新樹立起「用武力解決一切」的思想。可這一努力伴隨著明軍傳令官城下的叫喊與明軍表示誠意的活動而煙消雲散……不用拚命就能達到目的,誰還願意拚命?

    事實上,明軍這兩天都在不斷地往德州城遣送回人,雖然人數不多,每天不過百人,都是在明軍駐紮地附近的滿族老百姓,但卻讓清軍看到了真切希望……按明軍的說法,大部隊的人質回送正在緊張的進行中。

    「是啊,賈寶玉提出的這個條件實在太有誘惑力了……」何洛會歎出一口長氣:「想不答應都不行……」

    「在此我不得不再次重申一遍『陽謀』的本質……就是讓你明知道這是一個陷阱,也不得不往裡跳……」燕山說道:「對清兵來說,兵員、士氣、補給,哪樣不是他們急需的?他怎麼可能不往裡跳?!」

    「管他娘的!」豪格一拍桌子下了決定:「既然天上掉下了餡餅,就賭它一賭,賭它沒毒!」

    「想要徹底擊敗賈寶玉,單憑現在的兵力肯定有問題!……打仗靠那些雜牌軍肯定不行,蒙古人的戰鬥力倒是沒說的,可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發兵!……想打勝仗還得靠我們自己!」豪格為自己的決定做了一些註解:「只要這塊餡餅沒毒……什麼兵員、士氣、補給統統沒問題!……一個月內我就能再組織起十萬訓練有素的八旗部隊!」

    豪格的想法相當實際,面對明軍強大的火力優勢,想打勝仗除了一些必備的漢軍炮灰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強大的騎兵突擊力量,在這方面,從小生活在馬背上的滿族人只要稍加訓練便可成為一名優秀的戰士。而如果真的在一個月內建立起了二十萬八旗,「攘外」自然是多了幾分把握,「安內」就更不用說,現有的那些雜牌軍也會死了反水的心。

    「王爺英明!……俗話說『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敵』,有二十萬八旗在手,不管賈寶玉耍什麼花招,都可以讓他偷雞不成蝕把米!」

    何洛會臉上雖然閃過一絲擔憂,但隨即隱了起來,大聲說道:「只要我們小心提防,就一定能保證這塊餡餅沒有毒!……就是有毒,我們也能想辦法給他解了!」

    何洛會這倒不是無原則的奉迎上司,俗話說,士可鼓而不可洩……不提接收人質會帶來的好處,單就說存在的風險,現在到底有什麼危險都還沒分析清楚,只是由於擔心害怕就放棄,絕對會影響整支部隊的戰鬥力。那樣的話,不用打這支部隊也已經輸定了!

    何洛會臉上一變……這是不是也是明軍的陰謀之一呢?

    「答應賈寶玉,」豪格一轉身,越過何洛會看向遠方的目光透著定下決心後的堅毅:「就委任多鐸做此次的全權大使吧……接回來更好,接不回來也可以把責任全都算到他的頭上!」

    「那聖母皇太后的要求……」何洛會小心地說道。

    「她不過是想借這個由頭去見她的姘頭多爾袞罷了……」豪格冷冷一笑:「無所謂,就讓她去和多鐸做個搭檔一同去接人,也好過天天在我面前看著煩心!看她能翻起什麼大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