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賈寶玉新傳

第六卷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第十六章 寧國雙姝(下) 文 / 空空道人

    第十六章寧國雙姝(下)

    夜深的大觀園裡還亮著燈,在這個本該享受溫柔的時候,王燃卻在一臉鬱悶地與他的鶯鶯燕燕們討論問題。

    話題的確讓人不愉快……任何一個人得知自己的「家人」被「刑訓逼供、栽贓陷害」都不會有什麼好心情。

    牽涉到賈氏一門嫡傳子弟的安危及榮辱,榮國府上下都是深為關注,王熙鳳與秦可卿兩人自然是天天淒淒慘慘慼慼,便是老太君和王夫人等人,也是經常派人前來催問事情的進展狀況。

    「鳳丫頭成日家說嘴,霸王似的一個人,現在卻被唬得如此可憐……你哥哥和侄兒的處境可想而知!……朝廷的大事我們不過問,但不管怎麼樣也得先把人從黃得功手裡救出來再說……」,這是老太君和王夫人等人每次見到王燃必說的一句說。

    在她們心裡,賈珍、賈璉、賈蓉三人定然是每天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朝不保夕,恨不得王燃第二天就把他們救到眼前才好,當然對她們這種愛護子侄之心,王燃自然可以理解。

    說心裡話,王燃已經開始適應起自己在這個時空中的身份,「賈寶玉」這三個字帶給他的不僅僅是親情、友情、愛情,對這個家庭的責任感也在不斷的積累中……儘管他與寧國府根本沒什麼接觸,但心底還是順理成章地有一種親切感。

    身為賈家家主,「替寧國府出頭」自然是王燃推不掉的責任,而王燃也沒有想推的意思。更重要的是,王燃也有著其它不能推的理由。可話說回來,此次想要「出頭」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寧國府這件事出的還真不是時候……」薛寶釵輕歎道。

    薛寶釵說的不錯,這也正是讓王燃感到頭疼之處……認真說來,這件事在人物、時間、地點三要素方面都有問題。

    人物方面,一邊是是賈家,是目前以王燃為家主,要王燃負責任的宗族之地,事情的另一邊則是黃得功這一支實力強勁、排行榜上僅次於王燃的南明軍事力量……王燃與黃得功顯然沒有什麼交情,甚至可以說有點捌扭……王燃來了江北四鎮中的三鎮,黃得功有兔死狐悲之感及暗中提防之心也無可厚非。

    時間方面,現在正值王燃全力運作「總體戰略」的關鍵時刻,根本沒有心思用在別的方面,後院起火是目前的王燃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而如果此事處理不好,顯然會影響他計劃的實施。

    地點方面,一來黃得功與王燃可說是分別守著南京的兩個方向,王燃防範的是滿清,黃得功則卡著左夢庚西下的要衝,雙方的形勢有些類似於靠背而守,王燃北上,黃得功就等於在他的背後,如果出事,後果自然嚴重。二來此事不是發生在金陵,據王熙鳳所言,賈珍三人已被扣押在黃得功軍營,想解決這件事,光在路途上就要耗去不少時間。

    可以說,此事換個時間或是地點或是人物,王燃都不至於這麼為難……雖然王燃已經派人去調查此事的前因後果,但不論此事的是非曲直如何,王燃都將面對一個兩難的境地。

    如果調查回來的結果證實王熙鳳所言是真,黃得功「刑訓逼供、栽贓陷害」屬實,在這個時候討要說法也不是一件容易下決心的事情。

    黃得功既然敢抓人,肯定就不可能在你三言兩語之下輕易地把人交出來……如此虎頭蛇尾不符合黃得功的習慣,黃得功在軍中綽號「黃闖子」,其性格的武勇不懼可見一斑。

    很明顯,想讓黃得功放人,沒有拿得出手的說法、不使出一些過硬的手段根本不可能!否則,王熙鳳她們自己就可以辦妥,哪還用找到金陵來?!

    但是真要動手,就必然要擔起刀兵相見的風險,黃得功部隊的戰鬥力不容小視,雖然拼不過王燃,但給王燃帶來的損失也將不小,這還是小事,影響到王燃整個「總體戰略」的推進可就讓人追悔莫及了。

    「可怎麼看這黃闖子也不像是一個會栽贓陷害的人……」寇媚放下手中的《風月寶鑒》,帶著點遲疑說道。

    這《風月寶鑒》是為王燃上次南巡準備的材料,上面記錄的都是各地名流的小檔案。按起初的計劃,王燃的南巡之旅包括前往銅陵黃得功處犒軍,因而對他的資料倒也收集了不少。

    說實話,黃得功可以說是原江北四鎮中唯一一個讓王燃讚佩的將領……當然這不算日後成為農業專家的劉澤清,劉澤清在農業方面的成果能被評為國家一等獎,足以說明他對人民的貢獻。

    黃得功出身行武,自少從軍於遼陽,作戰勇敢。據傳黃得功曾有為部將復仇而單槍匹馬殺入敵營槍挑敵號稱無敵之主將的傳奇故事,且不論此故事是真是假,他的武勇卻是天下皆知,這也是他之所以被人被稱為「黃闖子」的重要原因。

    同時黃得功在作戰方面也相當有一套,他在與張獻忠、革左五營等部義軍以及諸多明廷叛將的交戰中屢屢獲勝,並因戰功而不斷晉陞至靖南伯。

    當然,這些都是老黃歷。不過即便是在王燃到這個時空以後,這位黃得功表現得也很是不俗……王燃在江北、金陵等地力頂滿清,而黃得功在銅陵也以十萬兵力擊敗了號稱八十萬眾的左夢庚部,拱衛了金陵的安全,雖說成果不如王燃那麼耀眼奪目,但絕對可算得上南明的一支中堅力量。

    更讓王燃欣賞的是黃得功部嚴明的軍紀,在他的轄區絕少出現騷擾百姓的事情,這不僅與當初的其餘三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便是放在整個明廷的軍隊中也一樣不多見。從理論上看,一個能如此約束自己手下的將領顯然與「栽贓陷害」扯不到一塊兒。

    而黃得功在政治方面的眼光顯然也不錯,當年便是因擁立弘光帝的「定策」之功而得以封侯。

    認真說來,儘管當時有許人對當年擁立弘光帝有很多意見,認為他雖然按血脈與崇禮禎帝最近,但卻是庸碌驕奢,史可法就曾列出了他的「七不可立」,主張擁立血脈雖遠但卻有賢名的潞王。不過在王燃看來,在當時一片混亂的情況下「捨親而就賢」顯然是不適合的,別的原因不說,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就是以親疏論次序,而且有賢名的藩王們多了,你能立,我自然也能立,人人都想當皇上,整個南明還不亂了套?!

    而此後的事實也證明了所謂「賢名」完全是瞎扯,依據王燃原本時空的記載,清軍南下後,庸碌的弘光兵敗被俘殺,素有賢名的潞王則在繼任監國後立即安排全國的投降。

    因此王燃對當時立下決心擁立昏庸的弘光帝即位之舉還是贊同的,即便是現在以王燃的實力完全可以把隊伍拉出去自立為王或是扶植一個傀儡皇帝,但王燃卻不願意可這樣一來,必然會造成整個南明的動盪,所以王燃雖有此心,但目前顯然還不到時機。

    應該說,從這些方面來看,寇媚的話很有道理,但如果調查回來的結果證實賈珍三人確有「謀財害命」之實,黃得功有一定的理由,這也同樣讓王燃頭疼。

    雖然在王燃看來,對賈珍等人性命的擔憂只是老太君等人無根據的猜測,情況不會那麼糟糕……黃得功畢竟在官場裡混了這麼多年,越權抓人也就罷了,越權殺人之事肯定是不敢輕易嘗試的……況且賈珍等人雖無實缺,卻也是有世襲的官職在身……更重要的是,黃得功在南明畢竟只排第二,跟排名第一的王燃還有很大的差距……只要有些理智,便斷不會作出如此絕然之事。

    而這最後一點也正是讓王燃不得不暫緩蘇州之行的主要原因……黃得功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此舉將會得罪到當今灸手可熱之南明權臣王燃,可他依然動了手,還是「越權」動手,心中必然是有所倚仗,其中也必然事出有因……是僅僅想向自己示威?還是別有打算?……不把這件事調查清楚,王燃怎可能放下心來去實施他的「總體戰略」?

    依據王燃本來的打算,在實施自己「總體戰略」之前及期間,對黃得功這一不能被自己完全掌握的力量所擬定的總體方針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換句話說就是「井水不犯河水」,一切等外敵之事分出了上下再說。

    可現在這件事卻把王燃的全部思路都打亂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