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賈寶玉新傳

第六卷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第八章 人格宣言(上) 文 / 空空道人

    第八章人格宣言(上)

    明正天皇可說是東瀛歷史上少有的幾個沒什麼政治野心的天皇之一,但沒有野心並不代表她缺少心機,十三年的天皇經驗磨礪,身處天皇一脈與德川幕府暗流洶湧中心,相較於她不通謀略的父親和年輕衝動的弟弟,明正天皇更早地便已感覺到了此次階級鬥爭運動的可怕之處。

    現在,東瀛老百姓的上下尊卑觀念完全被顛覆,整個國家的統治基礎遭到了徹底的破壞。現在就是中華志願軍和幕府同時讓步,把權力歸還給天皇一脈,想再回來以前那種天皇高高在上時代也已是不可能。

    明正天皇對權力的追求相當淡泊,這也是德川幕府能夠容忍天皇存在的重要原因,可惜繼位的後光明天皇打破了這一微妙的平衡,使德川幕府下決心從後台走向前來。為保住天皇一脈的性命,明正天皇不得已引進了「外援」,但正如後光明天皇所說,這驅虎吞狼之策同樣遺禍無窮

    很明顯,中華志願軍的手段比起德川幕府要高明的多……一支外族軍隊走到哪都能在最短的時間裡獲得最大程度的支持,本身就說明了這一問題。令天皇一脈哭笑不得地是,在現在的佔領區,中華志願軍與天皇的關係與當初幕府與天皇的關係相當類似。

    但與上次幕府不同的是,這次天皇再無「援兵」無用……中華志願軍自登入東瀛以來,憑借自己近乎無敵的軍事實力,不僅擊侉了幕府,也順帶拔除了忠於天皇的勢力。說白了,天皇就是光桿司令一個。

    不過明正天皇現在卻是顧不上後悔自己的「引狼入室」……她心裡明白,如果任由事態進一步發展下去,中華志願軍很快就再也用不著打著天皇的旗號行事,到那時,事情就不會像自己安慰父親和弟弟說的那樣「性命無憂」。

    「陛下,必須要趁現在中華志願軍還需借用『天皇』名義之時與他們達成協議,保證天皇一脈的利益……」木村拓荒向準備約見王燃的明正天皇建議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可要怎麼與他們達成協議呢……」明正天皇秀氣的嘴角彎起一絲苦笑:「他們開出的條件實在太高了……《人格宣言》……這等於是從根本上否定了我們天皇一脈的價值……」

    《人格宣言》並不是王燃的創意,在王燃原本時空的歷史中,二次大戰結束後,美軍為推行自己的佔領政策,就曾逼迫日本裕仁天皇發表了《人格宣言》,向全日本申明天皇是「人「而不是「神」,思想上給一向視天皇為「現人神」的日本國民以巨大衝擊,動搖了日本的信仰基礎,據說當時有很多日本人便因承受不了這個心靈痛苦而選擇了剖腹。只是當時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並沒有再施後手,才使得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根源有了休生養息之機。

    「別的條件都可以考慮,唯獨這《人格宣言》不行……答應了這個條件,便完全喪失了主動,便等於給老百姓發動階級鬥爭留下了借口,天皇一脈可就保不住了……很多人不敢或不願對天皇一脈動手,就是因為『神』的原因……」木村拓荒堅決地說道:「陛下也不必過於擔心,現在的局勢並不穩定,中華志願軍還需要繼續借用『天皇』的名義行事……這《人格宣言》只是他們的漫天要價,我們完全可以就地還錢……」

    木村拓荒據說在東瀛也是數得著的談判高手,可惜碰到王燃卻是一點辦法沒有……原因很簡單,雙方根本不在同一個層面上,頗有些秀才遇著兵的意思。

    「還什麼錢?這可沒什麼討價還價的餘地,」王燃臉上掛著笑容,不過話語的含義卻是直接斷了明正天皇和木村拓荒的念頭:「這《人格宣言》也是為了你們著想……只有真正融入到廣大人民群眾當中,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況且,做『人』有什麼不好的?」

    木村拓荒糾纏了半天,最後也只換來王燃略帶玩笑的話語:「便是我朝的皇帝,也沒說過自己不是人,我們也從未不把他們當做人……權焰沖天之人也只會說自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不管怎麼說,依後光明天皇陛下的脾氣,只怕是寧可玉碎,也不會同意……」木村拓荒只好咬咬牙打出自己最大的一張牌……中華志願軍還需要繼續借用『天皇』的名義行事,是他們唯一的依仗。

    「後光明天皇不同意,可以由後水尾天皇來說……後水尾天皇不同意,可以由明正天皇來說……如果幾位天皇都不同意,」王燃淡淡地笑了笑:「我想後醍醐天皇的後人肯定非常感興趣……」

    明正天皇和木村拓荒立刻變了臉色,木村拓荒身體前傾,雙手猛然按在了地上,兩眼盯向王燃:「賈大人怎能與偽朝來往?」

    「偽朝?」王燃笑了笑:「我只知道南朝、北朝,至於誰是偽朝那得看老百姓的意思……『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的道理大家總會明白吧……」

    東瀛與中國一樣也有過一個南北朝時代,鐮倉幕府時期,皇室內部就因為爭奪皇位分裂成持明院派和大覺寺派兩大派別,開始的時候,這兩派在鐮倉幕府的安排下輪流作莊。但到室町幕府時期,足利尊氏卻打破了這種制度,廢了應該上莊的大覺寺派後醍醐天皇,擁立持明院派光明天皇即位。

    後醍醐天皇自己不會甘心,逃出京都後便潛入京都以南的吉野山,重開朝政。從此,京都光明天皇的朝廷稱北朝,吉野山後醍醐天皇的朝廷稱南朝,雙方均自稱正統,稱對方是「偽朝」,開始了南北朝之間長達數十年的對立。

    只不過後來由於南朝被室町幕府第3代將軍足利義提出的「交替繼承皇位」所騙,將象徵皇權的三神器(鏡、玉、劍)和皇位讓給北朝,此後日本天皇均出自北朝天皇后裔,但南朝天皇一派雖然慢慢勢微,但其子孫並沒有放棄鬥爭,圖謀「光復」之舉依然屢見不鮮。

    很明顯,王燃此時提起後醍醐天皇這件事當然帶有強烈的威脅之意……並不是只有你們一家是天皇,你們不願意,自然有人會願意……反正都是天皇一脈,老百姓才不會去關心到底誰才是正宗呢……

    明正天皇與木村拓荒心裡都明白,只要有中華志願軍的強橫實力作後盾,完全可以編造出一段合情合理的「北朝篡位的陰謀史」、「南朝沉冤待雪的血淚史」。

    「賈大人,你們這麼做太不講信義了……」木村拓荒脹紅了臉:「當初我們請你們來是想讓你們幫助我們的,可不是讓你們……」

    「不講信義?」王燃輕笑一聲:「我們當初一來東瀛就挑明了我們的來意,『維護天皇利益』、『剷除幕府』、『保護老百姓』……不知我們哪一條沒講信義?」

    王燃顯然有偷換概念的意思在內,「剷除幕府」、「保護老百姓」這兩條當然不用說,「維護天皇利益」也並沒有說要維護哪個天皇的利益,而且用王燃對舟與水的分析,維護老百姓的利益自然就等於維護了天皇的利益。

    「我們這次到東瀛,一沒用你們的錢,二沒用你們的人……反而白白搭上許多兄弟的性命,耗費了我們許多的彈藥……」王燃臉上的笑意不變,聲音卻還是淡然:「你們有何資格跟我們講條件?」

    王燃這麼說明顯有點強詞奪理,就人員損傷和物資消耗而言,比起中華志願軍的收穫簡直就微不足道。

    海戰、登陸、長途奔襲、攻城、野戰、守城、打伏擊,所有事先規劃的科目都練了個遍,已經初步達到了此次兵發東瀛的最大目標,下面再練也就是對過程的再熟悉。

    而且中華志願軍也沒有僅僅局限於練兵,可謂是名利雙收……那些打武士分得的財產、糧食至少有一半落入了中華志願軍的手裡,不僅保證了自己的供應,還能拿出一部分低價處理給當地的百姓,加上對那些不動產的處理,中華志願軍狠狠賺了一票。

    而帶過來的十萬人馬也是不減反多,東瀛有許多被改造了的低級武士與誓言保護自己勝利果實的平民通過了考核,成為了光榮的中華志願軍一員。

    「木村君,你先退下去……」木村拓荒正要再說什麼,一直沒有多說話的明正天皇突然伸手制止了他:「我想和賈大人單獨談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