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賈寶玉新傳

第六卷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第五章 京都攻防(下) 文 / 空空道人

    第五章京都攻防(下)

    距德川部隊發動第一次攻擊,京都攻防戰已經過去了五天。

    城下屍橫遍野,德川家在京都城已經損失近兩萬人馬,這讓德川此次的統帥,也就是德川家光的叔叔德川義直煩惱不已。

    其實,兩萬人相對於總數二十萬的德川部隊並不算什麼,但令德川義直沮喪的是,部下衝鋒不下數百次,德川家的四大天王也是身先士卒,但一次也沒有衝上過城頭,甚至可以說,他們的進攻根本沒有對守軍形成過真正的威脅。

    京都的守軍遠程使用火炮,近程使用火銃,到了城下還有萬人敵等著,這支沒有配備弓箭、長槍和腰刀的部隊成了所有德川軍人的噩夢。

    應該說,德川家族在攻城方面是很在行的,當年德川家康征戰南北時的拿手好戲就是在城外築土城,居高臨下使用弓箭壓制守敵,趁勢拿下城池。可是這一次,想要築城簡直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離城近了,剛起點頭就會被對手的火炮直接炸平,離城遠了,還築它幹什麼……

    「一定要築,還要不停的築……」德川義直身邊站著一個五十多歲的武士,正是德川家光為此次京都之役特意聘請來的德川軍副統帥宮本武藏。

    中國將軍注重的是運籌千里,很多名將本身並不精通武藝。東瀛則有些不同,戰國群雄幾乎個個都是這個流、那個派的高手,諸多著名的統帥,像德川家康、上泉信綱等人本身就是武藝超群,宮本武藏也不例外。

    作為東瀛鼎鼎大名的「劍聖」,宮本武藏在東瀛的影響相當大,有「真田的槍、宮本的刀」之稱。在他二十餘歲時,便以「圓明一流」

    自成一派,其後更創立了著名的二天一流,可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用他自己的說法便是「余自幼鑽研劍法,遍游各地,遇各派劍客,比試六十餘次,不曾失利。」

    本來宮本武藏與德川家是沒什麼交情的,宮本武藏參加了關原之戰,屬於石田三成的西軍,是德川家康東軍的對頭。當德川家康向豐臣家族動手時,他作為浪人也進入大阪城對抗德川家康。

    雖然這兩次戰役都是德川家康取勝,但這並不影響德川家族對這位「劍聖」的看重,因此在中華志願軍打出「打到武士」的口號後,這位「劍聖」便帶著他的三部兵書《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條》以及《五輪書》,應邀重新出山,對付武士的公敵——中華志願軍,當然也包括「勾引外敵」的天皇一脈。

    「宮本君,你這話是何意?」德川義直有些疑惑地看著勸他作築城這種無用功的宮本武藏。

    「想必您也已經發現,敵人的火器比我們厲害的多,這是我們一直無法攻佔京都的原因……」宮本武藏笑著說道:「但它們也不是沒有弱點……」

    「但凡火器,依仗的便是彈藥……敵人遠道而來,所攜彈藥必然不會很多……從這幾天敵人使用火器的頻率和強度來看,他們的彈藥已經不多了……」宮本武藏顯然不僅是武藝超群,在謀略上也很有見地:「因此我們不僅要築城,還要繼續組織人馬進攻……想盡辦法消耗對方的彈藥……我們這些武士的血不能白流,一定要為他們報仇……」

    宮本武藏的意思很明白,中華志願軍的優勢在於火器,德川軍隊的優勢在於人多……用人命換彈藥對德川家族來說是目前最恰當的選擇……再死兩萬人對雙方總體的兵力對比並沒什麼影響。

    「宮本君高見,」德川義直恍然大悟:「只要把京都的彈藥耗盡,戰場的主動權就回到了在我們手裡…….沒有了彈藥,火器還不如普通的燒火棍好使…….」

    「傳令下去,立刻加大攻擊強度…」德川義直顯然也是一個不拿手下人命當回事的主兒,他轉頭看著宮本武藏說道:「我剛剛接到消息,中華志願軍的第二批隊伍,約三萬人,已經再次由神戶登陸,直奔京都而來……一定要搶在敵人趕到之前將京都拿下!」

    「大人儘管放心,神戶至京都一線也佈置有五萬人馬,就算攔不住這股援軍,拖他們個四五天總不成問題……」宮本武藏說道:「而依在下看來,京都的彈藥至多還能再支撐兩天……我們完全有時間拿下京都,再轉回頭慢慢吃掉這股援軍……他們的彈藥同樣也不會多!」

    宮本武藏不愧是經歷過大場面的人,問題分析的相當到位,但他畢竟缺乏大規模使用熱兵器的經驗,過高估計了京都城內的彈藥儲備量……按前五天的使用強度計算,莊子固此行帶來的彈藥也就能再支持一天,不過看著德川部隊突然加大力度的攻擊,一天好像也不是很保險……

    「一天?」後水尾天皇臉色蒼惶地看了看莊子固,又環視了一下眾人,希望得到否定的答案,很顯然他失望了。

    本來後水尾天皇看著莊子固及中華志願軍屢屢擊退德川部隊,已是寬了一大半的心,正和自己的兒子女兒商量下一步的發展大計,沒曾想……再沒有打過仗也可以算得出,失去了火器的犀利,區區三萬人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住數倍於已的對手,更何況中華志願軍也沒有配備其它的兵器……火銃上標配的刺刀在天皇等人看來跟女孩用來保護自己、用於自盡的匕首沒什麼區別

    「陛下不必著急,微臣有一策……」看著急得團團轉的後水尾天皇,沒等莊子固說話,木村拓荒先一步勸慰道:「我們可以利用這一天的彈藥量衝出京都,向神戶方向突圍……據莊將軍說,我們的援軍已然從神戶登島,正向京都而來……這樣我們就有很大的機會在彈藥耗盡之前與援軍會合……」

    很明顯,木村拓荒並不是空口說白話,經過這幾天的實戰觀摩,他對作戰倒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他的主意可說是正常情況下的最佳選擇……後水尾天皇的眼光又亮了起來。

    「不行,」莊子固斷然拒絕道:「根據計劃安排,我必須堅守京都,等待援軍的到來……」

    「只有一天,援軍怎麼可能趕的到?他們肯定是在神戶被德川軍隊拖住了……」後水尾天皇叫起來。

    「那如果彈藥耗盡,莊將軍準備怎麼辦?」明正天皇一邊寬慰後水尾天皇一邊問道。

    對這個在危險面前尚能保持鎮的女天皇,莊子固確有幾分讚佩,他有些無奈地說道:「那只有拼刺刀了……」

    其實莊子固心裡也有些疑惑……根據總計劃,第二批部隊應當在五日內趕到京都,看來事情真有可能被後水尾天皇的烏鴉嘴說中。

    「刺刀?別開玩笑了……就算那個刺刀管用,但你們只有三萬人,對方可有二十萬啊…」木村拓荒也急的跳腳:「莊將軍,這計劃不如變化快…….你們中國也有一句話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趕緊下令突圍吧,再晚可就來不及了……」

    「哈哈哈,宮本君,果然不出我們所料,他們的彈藥快用完了……」京都城下傳來德川義直狂妄的笑聲:「你瞧,城上火器的強度明顯降低了,居然有箭射出來了……」

    德川義直也算是一個久經戰場之人,通過這些小事對京都城內的變化倒是猜了個**不離十。

    由於不確定原定五日趕到的援軍出了什麼問題,莊子固不得不作好了再堅守幾天的準備……降低火器使用頻率,把京都城內公私所藏物資、軍械等分類徵集,統一分配使用,同時調動人手全城的戶口分丁壯老幼詳加調查,挑選年輕力壯的男子組成預備民兵,發給徵集而來的弓箭等冷兵器,會合中華志願軍分班上城,按時換班。

    幸好莊子固本身就是從冷兵器過渡到熱兵器的,不論是作戰還是戰前動員都很有一套,而京都也一直是天皇的居住地,天皇在這裡還算是有一定的權威,現在天皇與中華志願軍又在一條線上……莊子固既然要死守,天皇一脈自然只能是全力配合,倒也很快做到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不過,老百姓畢竟是老百姓,有很多人只看了幾眼城下的血惺就直接軟倒在地,更不用說與訓練有素的德川家武士們相抗……而同時,失去了高強度的火力支持,頭一次面對逆境的中華義勇軍也感到了壓力。

    「宮本君,形勢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好……」德川義直心情巨爽:「看來我們用不了三天,今天就可以解決問題……你看,我們的人已經有爬到一半才被打下來的了……傳令各部,再加大攻擊的力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