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賈寶玉新傳

第六卷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第二章 殺手之鑭(上) 文 / 空空道人

    第二章殺手之鑭(上)

    「諸君不要擔心,漢人的船雖然厲害,但它的炮射程再遠,卻也打不到長崎城……他們的陸軍能上岸,他們的火炮卻上不了岸……已經獲得準確消息,並沒有發現對方的炮車……」長崎城上一名高級東瀛軍官大聲鼓舞著士氣,用手指著城下的中華志願軍:「瞧!他們手裡只有火槍!跟我們玩火槍,他們豈是對手?」

    應該承認,東瀛在其戰國初期,於火器尤其是火銃(東瀛稱之為鐵炮,相當於明朝同時期的火繩槍)的製造與使用方面相當有一套。著名的豐臣秀吉火槍隊採用的三段擊戰術,在當時火繩槍精度低、射速慢等性能較低的情況就曾大敗過對手的騎兵部隊。

    在王燃時空有一種說法,明朝的鳥嘴銃就是明軍在收復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佔的雙嶼戰鬥中,根據繳獲的火繩槍,加以研究改進而研製出來的。

    不過東瀛人顯然太容易自滿,在學習到這項技術後便坐井觀天,停步不前,並在推行「閉關鎖國」政策的一開始,第一個便與當初的老師葡萄牙人斷絕了關係。而在經歷了德川幕府三代將軍的「和平安定」生活後,一度昌盛的鐵炮技術更是直接急劇衰落。

    此消彼長,明朝自然是後來者居上,不談王燃來到這個時空後從體制角度引發的革新,單是趙世禎研製的魯密鳥銃、畢懋康研製的燧發式自生火銃便已然與火繩槍拉開了檔次。

    可不管怎麼說,在那名高級東瀛軍官說完後,被中華志願軍從岸邊驅逐回長崎城的東瀛軍人們紛紛振奮起了精神。

    「剛剛的失利只是一個意外,現在到了長崎城下正是我們報仇雪恨的好機會!……他們有火銃,我們有騎兵!長崎城聚集了我九州最精稅的重裝騎兵!……」東瀛軍官臉上透一滿意之色,繼續說道:「諸君請想,這些漢人能有豐臣秀吉將軍的勇敢與智慧嗎?不可能!……我以我小泉純狼的武士名譽保證,我們的重裝騎兵只需要幾個衝鋒便可以衝散他們……」

    這位叫小泉純狼的東瀛武士並沒有完全說謊,長崎的確集中了幾乎九洲全島的騎兵,雖然數目不多,只有兩千鐵騎。

    但當這兩千重裝騎兵排著整齊的隊伍吶喊著衝出城來的時候,卻也讓王燃和莊子固等嚇了一跳……東瀛人的思路果然與眾不同,這個時候「先固守城池以消耗對手實力、抓住機時再放騎兵衝擊……」的戰術好像更加合理吧。

    其實說到對付騎兵,不管是輕裝的,還是重裝的,王燃與莊子固等人比起豐臣秀吉更有經驗。在對付滿清以及諸如陳德、劉澤清等其他勢力過程中,他們早就大量實踐了利用三排輪換射擊方式抗擊騎兵的方式。在保證一定人數比的情況下,性能較火繩槍更高的「康禎造」再配上火炮的攻擊,陸軍在野戰對抗中基本上便能應付住一般騎兵的攻勢。

    在王燃等人看來,面前衝出來的這股騎兵雖然氣焰囂張,但比起滿清八旗的善於騎射,頂多也就是「一般「的水平。

    時間並不允許王燃等人多想,莊子固號令聲下,幾十輛造型稍顯古怪的戰車分開陣形迎了上去,同時陣前的步軍也開始收縮,分小隊聚集在戰車附近……如果可以點數就可以算出,此該雙方陣前的總人數比近似為一比一,東瀛騎兵兩千人,莊子固陸軍不算那五十輛戰車,亦為兩千人。

    「哈哈哈哈……這是什麼東西?現在居然還有人用這種古代的戰車?!……想用它對付我們的騎兵嗎?真是太可笑了……」城樓上小泉純狼包含嘲笑的聲音響起:「我再次以我的名譽保證,我們的重裝騎兵只要一個衝鋒便可以將他們全部衝散……」

    事實證明,狼,不管是純的,還是雜的,都沒什麼信譽可言。

    一個衝鋒後,長崎這股總數在兩千左右的重裝騎兵全部被殲滅,一個活人也沒能衝進中華義勇軍戰車前的一百米……這是東瀛火繩槍的有效射程,至於這些重裝騎兵的倭刀根本就沒機會拔出來。

    說實話,這兩千東瀛騎兵就是換成善於騎射的滿清騎兵,先意外地承受了五十門火炮的密集轟炸,再面對一百挺連珠銃與兩千康禎造也只能是一個「死」字……武器性能的差距不是完全靠勇氣能彌補的。

    火繩槍比起「康禎造」已然差了幾個等級,與戴倉父子的「連珠銃」更不可同日而語……豐臣秀吉的三段擊據稱可達的極限速度是每分鐘至八次,而連珠銃則達到每分鐘至少二十八次,射擊速度提升了近四倍,簡直就是天然的四段擊……

    至於那些所謂的重裝,在採用新火藥的彈藥面前,不過是皇帝的新裝而已。

    「這新式戰車的確可稱的上是『殺手鑭』,我還頭一次看到戰車不用拒馬槍卻讓騎兵根本近不身……周圍的散兵幾乎都不需要採取輪放戰術……」一旁與王燃一同觀看此次實驗的夏允彝喃喃地說道:「配上火炮和連珠銃的戰車簡單就是騎兵的剋星……真可惜了那麼多好馬……拿來拉東西也好啊」

    戰車確實就是王燃的『殺手鑭』之一。當然,讓春秋時期盛行一時的戰車舊貌換新顏的主張並不是王燃到了這裡才提出來的。

    明朝與歷史上的漢族政權一樣,都受到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對於這種威脅,明朝的戰爭思想卻與歷朝歷代大不一樣。雖然明朝同樣重視養馬,但是卻不是用來以騎克騎,隨著火器的發展,以車克騎的思想流行起來。

    在戚繼光、俞大猷、孫承宗等眾多明朝名將看來,明代戰車是有屏蔽的車和威力很強的火炮的結合物,眾多戰車組成的車營,是有足之城、不襪之馬、移動的火炮,能攻、能守、能移動,用以平原作戰對付敵騎兵完全可以彌補自己的缺點。

    而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戚繼光在防範北部遊牧民族時,用於克敵制勝的最重要法寶便是其創立的車騎營。用車載運火器,便於機動,車又屏蔽敵人的矢石,保護火器,從而能充分發揮火器的威力,較好地解決了重型火器機動作戰與車、步、騎合成協同作戰問題。

    在這種用火器加戰車思想的影響之下,諸多明朝名將在戰車上裝備了更多、更先進的火器,提出了許多新的戰術、戰法。

    可以說,當時明朝的作戰模式已經向著熱兵器時代過渡,戚繼光、俞大猷創立的偏廂車和正廂車兩種戰車使得明朝的騎兵作用進一步的降低,而以步克騎和以車克騎成為了明朝戰略思想的主流。

    可惜清朝入關繼而奪得天下卻打斷了這一進程,使中國重新回到了冷兵器的時代,從這一點來說,清朝是大大的退步了……再鄙視一下清朝君主的短視……但話又說回來,誰叫人家滿清靠著冷兵器打敗了使用先進武器的明朝呢?

    當然,這裡面有很多原因,有皇帝造成的,有體製造成的,有本身運用武器不當造成的…與當時的戰車本身有缺點也是分不開的。

    用戚繼光的話來說,戰車「所恃全在火器,火器若廢,車何能御……」,而俞大猷也指出:「車必藉火器以敗賊,火器必藉車以拒馬,二器之用實相須也……」。

    從這裡可以看出,戰車的性能取決於火器的威力,而大威力的火器無疑就會影響戰車的機動性和靈活性,而且想要對付騎兵,光靠火炮也不行,必須附加很多的其它武器。

    象魏學設計改進的戰車,車上載佛朗機炮2門,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桿,每2輛中設拒馬槍1架,填塞間隙,每架拒馬槍上樹長槍12柄,下置雷飛炮,快槍各6桿,每車用卒25名。從這裡就足以看出戰車的複雜。

    而戰車到了王燃這裡就簡單的多了。新型火藥的誕生使得原本的中、小型佛郎機就可以發揮甚至超越大型紅夷大炮的威力,標準化的推行更促進了彈藥攜帶和使用的方便,同時也快速了炮彈的擊發速度。具備超凡連發性能的連珠銃,更簡化了戰車的配備。

    目前,王燃的新式戰車上最核心的配備就是一門佛朗機炮,兩挺連珠銃。不論是從作戰威力,還是從機動性而言都大大超過了前面。

    可以說,王燃的新式戰式,從設計理念到運用方式都具備了現在戰車的特點。

    「諸君不要慌……」城牆上又傳來了小泉純狼的叫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