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阿斗

第五卷 天下大勢 第六十五章 一顆釘子(上) 文 / 傳說中的饞蟲

    第六十五章一顆釘子(上)

    諸葛瑾走進帳中,見到孫權正躺在床榻上,身上傷口處已經包紮起來,擔任仍然有鮮血不時的從傷口處滲出。

    孫權臉色蒼白,嘴唇也微微泛著一絲淡黃色,眼神更是迷離的很。見到諸葛瑾等人進來,孫權雙眼難得的閃出了一絲精光。

    「陛下……」諸葛瑾等人紛紛跪在孫權近前。

    「子瑜,朕要不行了!」孫權略微有些惆悵說道。

    「陛下,您……」

    「不要打斷朕,聽朕說。孫韶,你執筆,朕要立遺詔!」孫權喘著氣說道。

    孫韶急忙從忙邊拿起紙筆,同時,諸葛瑾和顧雍兩人都圍攏上來。

    「子瑜,朕死以後,大軍暫時由你代為統領,立刻撤回壽春,令賀齊為水軍大都督,緊守淮水,只要能守住淮水,不讓魏軍南下淮南即可,無須攻城略地……」

    「速招呂岱至荊州,代替陸遜,呂岱老成謀國,開疆闢土不行,但是鎮守荊州卻綽綽有餘。交州無呂岱坐鎮,士徽等人必反,可封士徽為鎮南將軍,蒼梧侯,暫時安定其心。」

    「爾等回到壽春以後,立刻招子高(孫亮表字)回來即位。子高雖是庶出,然宅心仁厚,定能安定黎民,是民心順服。但是子高卻不善攻伐之道,所以朕希望,諸位愛卿能夠盡心盡力輔佐……」

    「子高畢竟年幼,諸葛瑾、陸遜、顧雍,你們三位為首輔大臣,統領朝政,步騭、全琮、朱據、呂岱、吾粲、闞澤、嚴畯、張承、孫怡等人,忠於為國,通達治體,皆可堪大用。」

    「長安劉禪、鄴城曹叡皆為新君……曹叡雖然年長幾歲,而且自命文采風流,但是卻不是個開疆闢土之君。長安那劉家子,自小便聰明非凡,即位以後更是連番大動作,敗鮮卑匈奴,抵擋羌人,改革官職,興建六部,可見此子外通軍事,內曉政事,此子才是我江東大患!」

    「遼東公孫一族,素有野心,怎奈遼東地域偏僻,人煙稀少。不過我江東水軍可出東海直抵遼東,這一點那劉家子是做不到的。朕多年前就曾想聯合遼東公孫家,共同伐魏,朕死後,爾等一定要與遼東保持聯繫,一旦時機恰當,可策反公孫家。」

    孫權說道這裡,看了看旁邊的顧雍,接著說道:「陸伯言乃當世奇才,頗有公瑾之風,任用於軍事,進可攻城略地,退可保家守國;元歎你飽讀詩書,通曉政事,頗有蕭何之分,由你輔佐元亮,安定國政,朕也放心了!」

    孫權話音頓了頓,伸出手來,緊緊的抓住了諸葛瑾,而後開口說道:「子瑜你有安邦定國之大才,內事外事皆精,由你居中策應,查漏補缺,內可避除奸讒罔佞之臣,外可抵禦狼顧鷲啄之敵,有爾等忠心輔國,朕也可以安心的去了……」

    「陛下……」諸葛瑾眼神已經泛起了一絲淚花。

    「呵呵呵,當年父親僥倖得到穿過玉璽之時,曾有相士言,得玉璽這,三代必受其禍。遙想父親當年,死在黃祖之手;而且家兄孫策,又死於許貢門人暗算;我本以為當年三弟孫叔弼遇刺身亡,乃是應驗了第三代,沒想到啊!還是躲不過去。如今,終於輪到朕了,我們孫家三代……注定了不得好死,難以善終啊……」

    孫權說道這裡,眼神逐漸變得迷離起來,隨後,孫權眼睛當中的光芒漸漸的消散,呼吸聲也漸漸的停頓,那緊握著諸葛瑾的手,猛的垂了下來……

    孫權的父親孫堅,因為私藏玉璽,被劉表部將黃祖給射死了;後來孫策則是受到許貢門人的伏擊,不久後病死了;孫權的三弟孫翊,字叔弼,自小勇猛果敢,但是最後卻被親信邊鴻所殺。

    淮陰,曹軍大營。

    曹真一臉焦急的在帳中來回轉來轉去。旁邊陳泰略微有些詫異的望著曹真。

    陳泰跟隨在曹真身邊打仗也有些年頭了,但是在陳泰的記憶當中,卻從來沒有見到過曹真這麼緊張過!哪怕是大戰在即,也不曾見曹真有如此舉動。

    的確,此時的曹真是很緊張,孫權是生是死,關係太大了,這不僅僅是會影響目前這場戰役的勝負,這還會影響到三國未來的格局,以及三個國家以後各自的戰略部署。

    比起劉備和曹操,孫權的確是很年輕,算起來孫權要比曹操劉備玩上一輩,真正算起來孫權的年紀與曹丕差不多大。但是孫權即位的時間卻已經很久了。算起來孫權如今是正直壯年,而且孫權平日裡健康的很,並沒有什麼疾病,按理說活過六十歲,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對於曹魏來說,未來二十年江東的假想敵都是孫權,而若是如今孫權突然死了,無論是魏國,還是蜀國,必然會馬上改變響應的策略,這孫權的死,不僅僅是一條性命的逝去,更牽扯到三國格局的變化,所以曹真才會如此的緊張。表現就未免有些失態了。

    「大將軍!」毌丘儉從外面急匆匆跑了進來。

    「怎麼樣?孫權死了麼?」曹真急切的問道。

    「大將軍,孫權死沒死,末將沒有查探出來,不過吳軍已經開始撤退了。據探馬所報,淮水上賀齊水軍也有動靜了。」

    「吳軍撤退了……」曹真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這麼說孫權不死,也是受了重傷,所以吳軍已經無力再戰了!」

    「大將軍,我們去追擊吳軍吧,趁著孫權受傷之際,吳軍必然士氣大喪,群龍無首,這時候去進攻吳軍,定能有所斬獲!」張虎急忙說道。

    「不可!」毌丘儉立刻阻止:「大將軍,前往不可追擊。末將在吳營內潛伏多日,發現吳軍當中能人頗多,如今吳軍撤退,定然會有所準備,想必路上已經準備好了埋伏。」

    「毌丘儉說的是。」曹真點了點頭,接著道:「孫權非死即傷,但是別忘了還有個諸葛瑾,這諸葛家的人都謹慎的很,諸葛瑾肯定會防備著我軍尾隨追來,想必已經做好了應對,我等貿然追過去,說不定真的會遭到埋伏,如此反倒不妙!倒不如先靜觀其變,帶到吳軍撤回壽春以後,我們得立刻分兵,支援司馬懿,擊潰陸遜,方才是上策!」

    「父親,父親,大事不妙了!」曹爽三步並作兩步衝了進來。

    「什麼事情?如此驚慌!」曹真開口問道。

    「父親,大事不妙了,洛陽丟了!」

    「你說什麼?洛陽丟了?怎麼可能?這麼快?」曹真第一反應就是,這洛陽丟的也太快了。

    「那司馬懿呢?他怎麼樣?」隨後曹真立刻問道。

    在曹真看來,洛陽丟了,損失非常大,但若是司馬懿所部保住了,魏軍還能夠守住其他的地方。

    「司馬太尉領兵退回了襄城,同時在穎川一線佈防。不過這宛城,卻落入了陸遜之手!」曹爽開口答道。

    「呼……」曹真微微鬆了一口氣,還好司馬懿的主力還在,如此穎川一代還能夠築起一條新的防線,不至於一潰千里。

    「事不宜遲,看來我們要盡快支援司馬懿了,陳泰,立刻召集諸將,升帳議事!」

    宛城。陸遜已經進駐了宛城。

    戰事順利要比陸遜想想當中的順利得多,由於並沒有跟司馬懿進行過多的交鋒,吳軍損失的並不多,如此少的損失便得到了整個南陽,算起來是物超所值的。

    想到這些,陸遜就不得不感謝阿斗,要不是阿斗快速的推進,司馬懿是不可能接連放棄襄陽和宛城的。

    同時,陸遜心中又有那麼一絲的後怕,漢軍只用了極短的時間久攻破了武關和潼關,就連洛陽也是輕鬆拿下,可見漢軍戰鬥力之強大,漢軍這麼強大,早晚會成為江東的一塊巨大的絆腳石。

    陸遜雖然得到了南陽,但是陸遜也知道,若是想要繼續東進,難度可要大的多了。再往東便是穎川,許都便位於穎川正中,司馬懿就是再傻再無能,也不可能將許都輕易的拱手讓給自己,接下來的進攻將不可能像現在這樣順風順水。

    「司馬懿啊,讓我們好好較量一場吧!」陸遜眼中閃爍著一絲精光,可以感覺到,陸遜身上流露出的那濃濃的戰意。

    「大都督,壽春急報!」

    「壽春急報?」陸遜微微一錯愕,這時候孫權應該還在跟曹真大戰,壽春發現消息,而且還是急報,無非就是兩種可能,一是孫權大勝,這是來給自己報捷的;二便是孫權吃了敗仗了。

    陸遜結果書信,輕輕的打開,隨後,臉色「唰」的一下,變得蒼白起來,眼神中更是流露出不可思議的神采。

    「怎麼可能,陛下駕崩了?」

    與所有人一樣,陸遜也以為今年不過四十來歲的孫權,至少還有二十多年的壽命,在這亂世,二十年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子曹操陳留起兵,到一統北方,也不過用了區區十幾年而已。若不是赤壁戰敗,說不定曹操真的有可能二十年一統天下。

    孫權平日裡健壯的很,自始至終,陸遜都沒有想過孫權有可能會死去。所以如今,孫權駕崩的消息落入陸遜手中,陸遜反而變得有些不知所措起來。

    陸遜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努力想平靜下來,不過可惜的是不管怎麼努力,陸遜仍然是心亂如麻。

    「是不是我眼花看錯了?」陸遜強壓著心神,再次看了從頭,一字一字仔細的看了起來,而事實證明,陸遜的眼睛沒有任何問題,孫權的確死了。

    陸遜誰下手,那書信緩緩飄落在地上,隨後陸遜一臉迷茫的望著前方,那迷離的表情,宛城充斥在陸遜的五官當中。

    「陛下真的駕崩了……」

    為了確定孫權是生是死,曹真幾乎動用了所有的力量,那些被安插在吳軍當中的奸細紛紛開始運動起來,試圖查探出孫權的具體情況。

    但是,諸葛瑾並沒有給這些奸細機會。孫權雖然死了,但是諸葛瑾卻下令,秘不發喪,而且每日諸葛瑾等人依然會到孫權房中待一會,對外宣稱向孫權匯報軍情。

    諸葛瑾這麼做,當然是為了安定軍心。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孫登還沒有回來。

    孫登被孫權派去征討夷洲,吳軍水師雖然強大,但是征討夷洲需要跨越那長長的海峽。所謂國不能一日無君,孫權死了,作為長子而且又是太子的孫登卻不在壽春,這時候將孫權的死訊傳出,必定會引起一番爭鬥。

    要知道,孫權可不僅僅只有孫登一個兒子,如今孫權的二子孫慮,三子孫和,四子孫霸都已經出生,而且這三人都在江東,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三人的後台,都比孫登要硬的多。

    孫登雖然是長子,但是卻是庶出,而且孫登的母親出身卻不怎麼樣。孫登的母親當年不過是一個歌姬,孫權酒醉之下臨幸後才得了孫登。而孫登的親生母親因為地位低微,甚至連養育孫登的機會都沒有,孫登自小是被徐氏養大的。相比較起來,孫權其他幾個兒子的母親,好歹有個妃嬪的名分。

    所以諸葛瑾不敢發喪,諸葛瑾必須要等到孫登回來以後,才可以為孫權發喪,否則的話,這內部權力的鬥爭,恐怕會毀了江東。

    孫權撤回壽春,曹真立刻分兵去支援司馬懿,至於陸遜則火速趕往壽春城,荊州交給了呂岱來管理。如今的呂岱已經六十多歲了,再加上能力確實不如陸遜,所以只能守住荊州,而無力給司馬懿繼續施加壓力。

    江東兩路人馬一停,阿斗那邊也就無法繼續進攻了。缺少了東吳的牽制,阿斗獨自對抗魏軍,並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況且如今阿斗已經得了洛陽,獲得了進攻魏國的一塊跳板,也心滿意足了。

    於是,三國不約而同的休兵,中原又迎來了短暫的和平。

    孫登被從夷洲召回,諸葛瑾才敢於為孫權發喪,而後在諸葛瑾、陸遜、顧雍等人的擁護下,孫登坐上了江山,成為了吳國第二任皇帝。

    而後,消息很快的就傳到了長安與鄴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