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鄂軍來說,他們的感覺和第一天交戰的十七師一樣,視野幾乎全是敵軍,就像從對面傾斜過來的泥石流一樣,沿途吞噬著一切,壯觀無比。
但是這看來是絕望的衝擊,就如鄂軍第一天的衝擊一樣,鄂軍有足夠多的重炮,還有堅固的工事,甚至兵力也不處於絕對劣勢。
柳鏡曉也親自到一線指揮,騎在健馬上他顯得信心不足,唯一與平時不同的是沒有郭俊卿的協助,他的命令更富有攻擊性,只是柳鏡曉仍是不自覺在發佈命令之後帶上一句:「俊卿,你的意見……」
整個部隊擺著密集無比的隊形,隨著炮兵的支援下,用不大的代價佔據了第一道戰壕。
不過鄂軍很快就準備用預備隊出擊,而且鄂軍的第一道防線並沒有多少兵力,而十七師佔據了鄂軍在山腳的第一道戰壕,只是將自己置身於鄂軍的火海之中。
而此巨大的炮彈在隊形中造成很大的傷亡,幸運的是今天凜冽的北風伴著無數的雪花落了下來,加上沒有消散的晨霧,給守軍炮兵的觀測帶來很大問題,命中率並不高,即使如此仍是非常恐怖。
在這時候,前線的陸達團官兵一聲呼喊,接著在興奮的喊叫聲中,整個隊形向前推進,越過由戰壕組成的第二道防線,直接向鄂軍的核心陣地西山炮兵陣地,柳鏡曉張大嘴巴望著這一切,大聲叫道:「誰下的命令叫他們攻上山的……」
看起來這是一次毫無希望的衝擊,事後查明,那完全是少數前線士兵自發的舉動,而下層軍官默認了這次衝擊,即便是全師最富攻擊性的副團長吳蒼雷,也被這種場景震驚住,這完全是一次死亡衝鋒,但下一刻他大聲呼喊道:「全團突擊……」
團長陸達話不多,當他發現自己的團隊已經不能停下來,拔出了軍刀衝了上去,全團自發性地發出一聲呼喊,全團蜂擁而上。
而陸達團的行動很快演變成了整個部隊自發的行動,伴隨整個部隊的衝擊,柳鏡曉大聲叫道:「把我的戰刀拿來……衛士排,跟我上……」
雖然以柳鏡曉的地步,早就不需要親自上陣肉搏的地步,但到了這種地步,表個姿態也能提高士氣。
而山頂上那堅不可摧的防線,高聳的尖峰,還有冷風中傳來鄂軍守軍的呼聲:「十七師的兔子送上來送死了……」,似乎表示著十七師的這次突擊將會徹底失敗。
只是戰鬥的發展完全超出了雙方的意料,守軍在構築工事犯了大錯,高處的戰壕築在地形上的制高,而不是構築在稍低幾公尺的「軍事上的制高點」上,結果只能留下了很多火力死角,很快陸達團的官兵發現這一點,事實上前幾天就是他們據守著這一帶,他們利用地形在障礙物之間快速跳躍,並很快推進步槍的射程之內。
接下去,伴隨吳蒼雷率先衝上去,整個部隊又是一聲歡呼再次衝了上去,鄂軍看得眼花繚亂,只看見敵軍像一陣風地衝上去,接著很多士兵也是尖叫,然後轉身向後退後。
西山頂峰的守軍只有一個護衛的步兵營,他們認為十七師不可能會這麼快衝到眼前,看到那雪亮的刺刀,整個部隊的信心都崩潰,即使這樣可怕的火炮加上這樣險要的地形都守不住,自己這些部隊怎麼可能守得住。
看著敵軍拋下軍旗向後跑去,就連山頭上無數巨炮連同器材全都丟在地上,整個部隊因為攀登而帶來的疲勞一下子都沒有,紛紛端著刺刀衝了上去,上千名敵軍完全跨掉了,非死即降,吳蒼雷團的官兵望著陶醉在興奮的興奮之中,他們紛紛在勝利之中大聲叫道:「膽小鬼……快點跑吧」,看著敵軍倉皇逃下山去,一路上丟下不少背、滑膛槍和毛毯。
經此一戰之後,陸達每當擔任防守任務,一定要求守村子,而讓別人去守高山,而他守村子從來沒有被攻破的紀錄,倒是守高山的部隊時不時受到損失,大夥兒還口口聲聲讚道:「陸團長真是識大局……吃苦耐勞的典型啊……」
不過其它團隊的部隊進攻就不怎麼順利,司馬勘團在槍林彈雨中拚死突擊,由於地形限制,部隊多被打散,各連排自行向槍聲最密處衝擊,雙方互相迂迴側翼,廝殺得難分難解。
但是見到看到西山頂已經變換了旗幟,鄂軍當即士氣受挫,當柳鏡曉帶著衛士排衝上山頂,三個團隊的先頭部隊已經在山頂匯合。
鄂軍的主將陸心蘭被槍炮聲驚醒,但他剛趕到前線的時候,就已經聽到西山頂炮兵陣地失守的消息,他大聲叫道:「該死……」
退下來的鄂軍多是河南的地方部隊,見到陸心蘭的時候紛紛向他行禮,陸心蘭在馬上叫道:「不要向我行禮,回前線去……」
部隊依舊向他行禮,但紛紛轉過身來,圍著陸心蘭大聲歡呼著,陸心蘭這位老前輩在河南省軍有著極高的威望,就連李福李督軍都是他提拔出來。
因此柳鏡曉衝上山頂的時候,也正是陸心蘭帶著鄂軍殺回來的時候,正在忙著折騰戰利品的先鋒連當即被擊潰,整個連隊被迫向後潰散。
接著眼見陸心蘭帶著部隊衝上山頂,此時陸達正在用槍逼著俘虜把重炮調轉炮口,只是這種重炮一時間哪有可能調轉過來,這一見到援軍上來,一部分俘虜趁機重新拿起槍繼續抵抗,整個山頂亂成一團,接著跟著先鋒連的潰散,又一個連隊也潰散下來,陸心蘭的部隊已經沖了戰場,佔據了一塊立足之地。
這個山頂十分寬闊,足足有幾十畝寬,擺著十幾門龐然大物,又有無數的士兵,光是十七師就有三個團隊的不同部隊。
吳蒼雷倒有所準備,當即帶著他指揮的一個步兵連衝了下去,只是前線又有一個連隊跨下來,吳蒼雷大聲叫道:「跟我來啊……」
柳鏡曉也遇到了險情,他帶著衛士排一上山頂,有幾十號俘虜重新拿起了步槍,朝這邊衝了過來。
p:某人問:他們利用地形在障礙物之間快速跳躍,19世紀中葉有這種概念麼
答:這個戰鬥的原型是傳教士嶺的北軍衝擊,南北戰爭中很幸運的一次衝鋒,如果不是運氣,恐怕又是一次死亡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