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強悍神農

第三卷 無冕之王 第四百八十四章 發展北方 文 / 旺家家

    第四百八十四章發展北方

    劉宇只是瞭解了一事情的經過,並沒有問具體的馮通打算如何處理,一個四品大元,堂堂一個知府如果這點事情都處理不好的話真該回家賣紅薯了。

    劉宇第二天就起身南下去邯鄲府一帶轉悠了,冀州南部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區,沃野千里,是重要的小麥基地,但是由於品種多年未經選擇,水利灌區年久失修,肥料不足,本該是糧食產量的重地反而糧食產量不足。

    驕陽似火,馬隊冒著烈日趕了幾十里的路,眼看就要到中午了,附近也沒有大的鎮店,有的只是小村子。領頭的金興霸從裝甲車的天窗裡探出了頭,看看士兵們額頭上面都是漢水,木然發現前方不遠處有一大片樹林,樹林邊有河水,有菜地,正好去樹林裡休息。

    「大家去樹林裡休息。」隨著金興霸的命令,幾個精悍的騎兵先行過去,在樹林轉悠了一圈之後出了樹林朝大家揮動了綠色的旗子。馬隊保護著裝甲車快速的來到了樹林裡,大家很快拿出馬背上的馬料和乾糧。馬料是餵馬的,乾糧是人吃的。

    劉宇在裝甲車裡自然感覺不到熱,他那車外表是裝甲迷彩的,內裡可是保姆車類似的,有空調的,而且舒服。

    小猴和洋子給劉宇準備了吃的,劉宇下車去樹下吃東西。正吃著忽然發現北面一百多米外有兩個頭戴斗笠的農夫正從不遠處的河流裡挑水澆灌自家種的蔬菜呢。

    「旁邊就是一條河流,水也不小,為什麼還要用肩膀挑水呢,看來水渠修的還是不到位啊。」劉宇感歎說。

    負責水利的一個工匠,叫做李春,笑道:「不如過去看看,問問百姓。」

    劉宇和李春,還有洋子、小猴,一共四人慢步走向了黃瓜地。戴著斗笠的應該是父子兩,父親四十多歲模樣,身體挺壯實。兒子十七八歲,曬的挺黝黑的。

    和普通百姓一樣,看到這些當兵的還是有些不知所措的。

    年紀大的一個放下水桶,笑道:「各位軍爺,有事?」

    劉宇笑道:「老鄉,大熱天的還澆灌菜地啊,咋不弄個水渠。」

    「軍爺有所不知道啊,弄水渠哪裡有那麼容易,我們這裡是平原,要把水位抬高,修築水庫,然後引水入渠,這樣才能澆灌田地。而且這片地大多種的莊稼,這個時候雨水多,不需要灌溉,只是種菜就另說了。」

    劉宇抬眼看去,這片黃瓜地還是很不錯的,有五六畝的樣子,用樹枝搭著架子,上面掛滿了嫩嫩的黃瓜,一根一根的,還帶著刺。

    「種菜的收益比種糧食如何?」劉宇問。

    「一畝糧食差不多能收入二百個銅幣,但是一年最多種兩次,夏天收了小麥,再種其他的糧食。我種菜收入稍微的高點,但是累,需要的管理比較多,如果趕上好行市的話差不多是種糧食的兩倍。」

    劉宇一摸口袋,裡面可憐巴巴的還有幾個金幣,皇帝出門也要帶錢,不帶錢照樣沒飯吃。

    掏出一個金幣遞給了老鄉:「我看你的黃瓜不錯,我買些,你讓你家小子摘些,好給我們樹林裡休息的人下飯。」

    「唉呦,黃瓜目前是一個銅幣五斤,你這一個金幣差不多能買我兩畝地的瓜了,主要是沒稱。」

    「不要緊,不要緊。弄三四百根就行了,大熱天的吃根黃瓜消消暑。」

    老鄉轉頭對他兒子說:「你去摘上幾擔子送過去吧。」

    不過老鄉執意不收劉宇這麼多錢,按照四百根算,只收一百銅幣。

    「你們當兵的也不容易,我要是多收了你們的錢回去村裡人指定綽我脊樑骨。」

    聊了一會兒又聊到水利上來了,劉宇等幾人坐在田埂上的樹下,老鄉笑道:「我最想要的就是一個水車,不用人踩的那種,水一沖,呼嚕呼嚕就往上翻水的。平原上河流多,誰要是能造這種水車保證能賣不少。」

    李春說:「你說的是筒車吧,有,南方有很多,中間是鋼鐵的軸承,大滾輪上面依舊是竹筒子,水一沖,水車就動,依靠水車自身的力量把水給翻上來了,一天一夜能澆灌幾十畝地的。」

    「北方怎麼看不到這車啊,只有一些有錢的富戶才有,我們普通百姓沒可沒有。」老鄉說。

    「這個很快就會有的,你們就安心種地吧。不管是筒車還是翻車都會有的。」劉宇暗暗在新種記下,北方不能只想著推廣新品種,更應該推廣新的農機,筒車這一類絲毫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非常的實用,不需要電力的環保農具。

    天下初定,如果立刻就上馬一些大的水利工程,諸如大水庫、大水渠等等,肯定會勞民傷財,如果再管理不到位下面貪官污吏趁機撈錢,那對百姓來說將會是災難,還不如先推廣一下腳踏水車,筒車這樣的農具呢。

    劉宇等一行在冀州南部轉了四天,大致瞭解了各地發展的情況和民風。回到真定府的時候第四騎兵軍團已經開拔了,三萬人,兩萬人去壩上駐紮,一萬人留下負責冀州南部的防務。真定府馮通那個收費站的問題已經解決了,沒有人跳河,也沒有強制拆除。

    原來馮通回來了閉口不再提拆橋的事情,反而貼出告示招募能工巧匠,說要在大石橋旁邊從新修座一橋樑,還讓人畫了一副大橋的圖。不少的石匠都嚷嚷著要報名修橋,還有的富戶要捐款,當然也有要求,就是橋邊立碑寫上誰捐款多少多少。石家自然坐不住了,沒幾天就過來找馮通,馮通借此壓價,把賠償金額定在了三百金幣,就這樣收費站沒了,大石橋不再屬於石家了。

    馮通把事情說完,問:「陛下,您看臣處理的如何?」

    「很好,即便是把事情交給法官審判,最後把收費站拆除也會有百姓說三道四的。這樣很好,通過談判讓石家人最終自己同意把收費站拆掉。不過這新橋你打算修嗎?」劉宇問。

    「這個。」馮通為難了,「臣料定了石家會認輸,所以未打算修這個橋,畢竟這座大石橋堅固的很,再用五十年也不成問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