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時光之心

第三卷 第五十四章 大典(上) 文 / 格子裡的夜晚

    第五十四章大典(上)

    昭華公主對百蓮公主的再教育,是現在丹陽城裡大家私底下最喜歡討論的話題了。談瑋馨的強勢,也由此可見一斑。同樣是公主,同樣出自沒有人敢於忤逆的家庭,但一個是除了吃喝玩樂耍大牌之外,沒什麼別的本事,固然,百蓮公主的琴棋書畫方面的造詣確實不弱於談瑋馨,但是,其他方面呢?幾乎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昭華公主談瑋馨能夠讓上千萬兩的資金在手裡流轉,游刃有餘地不斷產生各種效益,來讓以往向來有些緊巴巴的內庫現在充盈得讓戶部都有些垂涎,而做到這一點甚至沒有耽擱她多少時間,她仍然有非常多的閒暇來從事各種她喜歡的活動。

    被談瑋馨以這樣的方式警告了一把,百蓮公主常菱果然收斂了很多。讓這婚典之前的十多天平淡無奇地飛快地過去了。至於她心裡是怎麼想的,到底是反省自己或者是怨恨他人,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談瑋馨歷來也不怕別人的怨恨,更知道哪怕百蓮公主嫁入東平王室,想要靠枕邊風之類的不利於自己,那絕對只會適得其反。

    雖然對於兩國聯姻不以為然,但在婚典的置辦方面,東平高層仍然是不遺餘力,盡可能做到盡善盡美,要讓這次婚典成為很多人永生難忘的盛典。

    王室的婚禮,形式上和普通人家,乃至於和那些官宦世家的婚禮都不同,國與國之間的聯姻由於數量很少,實際上也沒什麼先例。不過,畢竟是代表兩個實力都不俗的國家之間的友好關係的開端,這議程也只好通過反覆磋商之後,達成了一個規格高於迎娶王妃,低於王后的有些古怪的程序。

    大清早,談曉培就跑去郊外的談氏宗祠祭告。然後大約是中午前後回到王宮。在午餐之後,百蓮公主的車駕從金谷園出發,而在東平王宮,則在議政殿裡進行送親團首腦常洪泉遞交國書,以及常洪泉和談曉培之間的一番設計好的對話……時間,大約是一個時辰。進行這種沒有營養的對話也算是他們這樣的人的必修課吧。

    對於丹陽的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感受最深的還是百蓮公主的車駕從金谷園一直到王宮的這段路。從金谷園到縱貫丹陽的朱雀大街這一段路倒是平平無奇,但整條朱雀大街卻不同了。兩側以整齊的間距一共排開了一萬禁軍倒是預想之中的氣派,但這些頂盔貫甲的軍士們身後,則是一根根的兩丈高的旗桿,懸掛著各色旗旛。和這些軍士所屬的軍隊,和軍中的號令完全沒有關係,這一次的旗旛完全是主題性質的。

    整條朱雀大街上的旗旛以色調不同分成了立國,發展和繁榮三個主題。每面旗旛上都繪製著不同的圖案,全都是以木刻畫的風格來設計圖案,然後以套色印染的方法來呈現不同的圖案。基本上是每隔三到五個旗旛,就會出現一面旗旛上繪製的是東平歷史上比較著名的人物,有將軍,官員,也有詩人,文人等等,而這些形象出現的位置也都是選擇得剛剛好,將他們的功業和他們所出身的地點全都作為不同的元素散置在了那周圍的旗旛裡。

    紅色底色和黑色圖紋來表示立國階段的奮勇戰鬥,以綠色底色白色圖樣來描繪蓬勃發展期的平和和興旺,而以藍色底色和銀色圖樣來表述現今的東平的富裕與壯闊,又同時隱含著東平海納百川積極進取的精神……整條朱雀大街,成為了展示東平歷代發展的一副長卷。實際上,從清晨開始設置旗旛起,開始對此有所發現的各色人物就興奮地追看著一幅幅懸掛起來的旗旛,那些自己對於繪畫頗為精通的甚至弄來大疊的紙張將大致的圖樣記錄下來。

    木刻畫在這個時代,至少到現在為止,還只是一種用於民間繪製簡單的年畫,繪製一些常用圖樣的時候的權宜之計。與其說是一種藝術形式,倒不如說是一種手工藝。類似於後世金山農民畫之類的東西。然而,大家忽然發現,原來版畫是可以做成這個樣子的,原來那刀劈斧鑿的堅硬的筆觸質感,可以用來呈現這樣的內容。

    這樣的創意自然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夠想像出來的。實際上,這項佈置是談瑋馨創意,而由葉氏工坊會同東平王室所屬的幾個工坊聯合實現出來。最難的倒不是上面的那些內容,雖然前前後後五千旗旛的數量的確是驚人了些,但能夠以嫻熟的筆力直接繪製出合格的底版用於印染工序的老工人畢竟數量也很可觀。這樣的技藝紮實、對於藝術稍有些理解力的工匠,是東平從來不缺少的一種人。比較難的,反而是套色印染技術。對於漆色漆工已經有著深刻理解甚至已經開始研發第一代內牆用乳膠漆的葉韜才不會擔心漆的問題,但在印染方面他卻沒那麼有辦法,苦思冥想,折騰了好久才弄出這第一代的套色印染工藝。工序倒是不複雜,就是使用的材料的經濟性比較差而已。但這套工序卻仍然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尤其是那銀色和藍色的套色,那銀色的顆粒狀質感十足卻又輕盈地不會影響旗旛隨風飄動的熱染整工藝,可能會在將來為一部分禁軍定制專門用於禮賓場合的制服的時候使用。

    常菱將車窗撥開很小的一絲,望著車外,望著大街兩旁那整整齊齊威武雄壯的隊列,和那每個士兵身後的旗旛,這些規劃有序,創意精湛,筆力雄厚的版畫樣式的印染,無聲地敘說著東平國毋庸置疑地有著不同於其他國家所沾沾自喜、孤芳自賞的所謂文治,而是有著另一種文化生態。

    這壯麗的旗旛在引起了春南國使團中頗多有識之士的重視的同時,更大的作用是攤薄了大家對於百蓮公主車駕的重視程度。而的確,雖然公主的車駕前呼後擁,陣勢看起來十分壯麗豪華,但在這公主必然不會露臉的場合,大家對於車駕本身的興趣不算很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