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倚天屠龍飛鷹記

龍騰世紀 no.017 上海海上 文 / 猛太奇

    神蛇壇壇主封弓影的座下,尚有四位武功不遜於他的長老存在。總體的實力加起來,卻是天鷹教外部五壇當中,高手最多的一壇。

    這五人,原本就是關係親近的結拜兄弟,聯手稱霸西南邊陲多年。未被殷天正收服並納入天鷹教前,因為五人皆是擅用藥石毒液之輩,即被雲廣的江湖草莽尊稱為「天南五仙」。

    老大封弓影,擅使飛刀暗器,一套壁虎游身輕功,殊為不凡。

    老二洪通,一十二路化骨綿掌,陰險詭異,又使一柄奇兵吳鉤劍。

    老三何首,左手虹蛛索,右手蠍尾鞭,軟兵器上的造詣頗為高深,殷揚也是跟他討教過的。

    老四藍山,因為家傳的一門天蠶功,內力極強,會一套蛛絲擒拿手。據殷揚大膽估測,猜想其人極有可能就是《神雕》末尾,在丐幫選主大會上,與耶律齊打得有聲有色的那位藍天和後人。

    老五區克,練得一種在殷揚看來類似蛤蟆神功山寨版的內家功夫。威力雖然不錯,但其運功的動作……反正不怎麼好看就對了。不過,他所習有的另外兩套外門絕技,靈蛇拳與朱蛤掌,招式卻很漂亮。這個矛盾的搭配,總讓殷揚覺得很是彆扭。

    而之前,殷揚所想的那位「金蛇郎君」,則是指封弓影的獨子封雪。

    封雪的天資自幼便很高,所拜的師傅,又是五兄弟中的最強者洪通。身具父親與師傅兩家之長的他,倒是極具組合創新精神地練出了一手蛇形劍法,以及與之相匹配的蛇形游身步法。

    因其精於暗器,但又不喜飛刀的關係,殷揚聽聞了以後,便建議他改刀為錐。並且,還順便幫他打造了一把金光閃閃,造型拉風的奇門曲劍,與幾十來根同樣款式質地的蛇形金錐。

    其後,更是索性送了他「金蛇郎君」的綽號。拋開殷揚的嘀咕不提,封雪自己倒是對這個名號極為喜歡。平時有事兒沒事兒的,就喜歡抱著他那把,極具爆發戶氣質,更兼騷包屬性的蛇形長劍,在人前晃悠個不停……

    便如,現在這樣。

    「小封,我說你能不能別再晃了!」殷俊似乎有些暈船,原本就十分蒼白的臉龐,自從離開上海,於海上飄揚了十幾日後,更加白了幾分。

    「誰晃了,我這不實在無聊麼。」

    封雪十八歲,因為父親是殷揚直屬手下的關係,平時在堂裡跟殷俊的關係很是不錯,聽到殷俊的話,翻了個白眼,辯解了一句,便依然我行我素地,抱著自己懷裡價值不菲的金蛇劍,晃啊晃啊地,又朝往船舷那邊轉悠去了。

    殷揚穿著一身衣角繡有黑鷹紋式加火焰標示的雪白寬袍,悠然自得地坐在擺於船頭甲板,由涼竹編成的寬大躺椅上,笑嘻嘻地看著兩個少年鬥嘴。時不時地,飲上一口齒頰留香的溫茶,享受著午後的暖和陽光。

    他們現在所乘的便是朱雀壇調來的海船,體積龐大,速度亦快,船上的設備一應俱全,舒適度也算不錯。但就在這麼一塊頗為有限的地方,待了半個多月,是人都會覺得無聊,也難怪殷俊兩人有些不耐。

    紅日西下,斜陽夕照。

    殷揚打了個哈兮,站起身來,伸了個大大的懶腰,感覺自己整個人都彷彿懶散了不少。剛出海時,觀賞海洋廣闊無邊,波濤起伏,晚霞時間與天際交匯,海天一線的壯麗美景的興質,這些天下來早就已然淡卻不少。靜極思動間,心裡總想著,什麼時候能有個人來給他揍揍,舒絡下筋骨,那就爽了。

    回到自己豪華的大間船艙,例行瞻仰了一遍掛在床頭的那幅《無俗念》。殷揚匝了匝嘴,從床頭櫃的抽屜裡,取出一本辭海般厚度的誇張書典,豎起枕頭,靠坐床上看了起來。手中,則把玩著一個從枕下撈出,溫涼如玉,手感極為不錯的小小物事。

    那盒狀的物事,不時地在殷揚的指間,彈跳轉移。偶爾,還會被高高拋起,空出的手掐作劍指,對著空氣迅速地比劃幾招,然後才將落下的黑色盒子穩穩接住,繼續旋動摩挲。

    過了一會兒,殷揚才收好小黑盒,放回那本厚書,到廳艙與眾人用餐。

    雖說這次用的是朱雀壇的大船,但朱雀壇的人馬卻未跟殷揚前來。如今,船上掌舵的水手,都是青龍壇的人。因為程嘲風的青龍壇,本就是在中原東路活動的關係,論起對東海的熟悉程度,主職在長江中下游做事,並不常出海外的朱雀壇,確是遠遠比不了程嘲風這條地頭蛇的。

    更何況,殷揚之前就已經動了對付那行動詭異的巨鯨幫的主意,留下常金鵠的朱雀壇,也能夠早做準備。以後等殷揚回到大陸,欲動手時,也好有些先行佈置。

    晚餐食畢。

    程嘲風要主持船上的諸多事物,自然很忙。唐斬方西墨這對同僚,最近相處的不錯,吃完就去了外邊切磋,算是飯後的消化運動,順便打發無聊的時間。而殷俊與封雪兩人,則都是耐不住性子的練武狂人,早就回到各自的房間修煉內功去了。

    看著神蛇壇的五大高手,毫無形象可言地在餐廳裡,擺開了場面,開起了賭場,引誘了不少意志不怎麼堅定的青龍壇弟子參與。知道眾人這些日子以來,的確是無聊透了頂,身為領導的殷揚也不斥責,逕自回了自己的房間。

    坐在床上,凝神練氣,靜心地作完晚課之後,殷揚發覺自己的真氣充溢,氣息的流轉輕便靈快,卻顯得有些浮躁,猜測大概是到了突破邊緣,便生出一絲安慰。心想,自己修煉了整整十年的《六辯御氣訣》,終是快至小成了!

    《六辯御氣訣》,是殷揚的祖父殷天正一脈的內功心法。已故的常天鴻,現在的天市堂主李天垣,父親殷野王,二弟殷俊,練得都是這門氣訣。

    這門心法,習練者初始時的修煉進度,精進飛快,諸魔不侵,實為極上乘的內功法訣!但它卻有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基淺奧深,既不承上,也不啟下,就好似吊在半空當中一樣。很顯然,這個功法並不完整,是有些殘缺的。

    若不是,殷天正意外地練成了《參合氣訣》,發現能與自家的內功相輔相成,從而達到突破。一般單練這門《六辯御氣訣》的人,內功只要到了一定的境界以後,便會出現停止不前,無法再進一步的尷尬狀況,便與先前的殷天正相似。現如今,有資格兼練《參合氣訣》的,也僅有殷天正父子兩人而已。

    而殷揚,則是因為自身的內力尚未小成,因此還不能像自己那便宜老爹一般,觸類旁通。

    不過,殷揚倒是由這個情況推斷出來,原著中的殷野王,為何在最先出場的時候,弱到被俞岱巖的十成鎮天鐵掌擊飛噴血,而只才十年的時間以後,就有了殷素素歸來時,李天垣口中「你爹爹都誇他青出於藍,你說厲不厲害。」等自愧不如的厲害贊語。

    想是慕容婉兒娘家的那本《參合氣訣》,確實對殷野王的補益甚大,讓他年紀輕輕,只過而立之年,功力就達到了相當正品的高手境界。

    至於殷家的《六辯御氣訣》,為何會與慕容氏的《參合氣訣》,起到如此互補的化學反應,則要從常天鴻,殷天正,李天垣,這三個師兄弟的師從說起。

    他們的師門,名叫天山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