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泱泱大唐

第三卷 長安風流 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世將很快來臨 文 / 黃昏前面

    第一百二十八章盛世將很快來臨

    白雪紛飛中,很快就年盡。

    對於大唐來說,將逝的貞觀四年,是一個非常的年份,值得任何大唐子民稱耀的一年。

    春末夏初時分,時任兵部尚書的李靖以定襄道行軍大總管身份,率大軍一舉平滅了時常犯我大唐邊境的東突厥汗國,將東突厥頡利可汗及其手下的眾多頭領生擒往長安,經此一戰,大唐兵威震天下,四夷臣服,許多人相信,至少在數十年之內,大唐的北疆再沒有大的威脅。

    這是讓所有大唐子民為之揚眉吐氣的事,從此百姓們,特別是大唐的邊民,不再時刻擔憂突厥人的侵襲,可以安居樂業了。但更讓百姓們高興的是,這一年,風調雨順,天下豐足,家家戶戶糧食都豐產,豐產的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對於老百姓來說,不再餓肚子,能吃上飽飯,甚至能吃上好的、前幾年不敢奢望的東西,這是最讓他們高興的事。

    糧食豐足,官府並沒有相應地增加賦稅,使得家中存糧頗多,看著一家子的人每餐都能吃飽肚子,家中還有餘糧換錢,可以用換來的錢給家人們添幾件新衣服,置一些家什,對於每家每戶的戶主人來說,前幾年逢過年時候因衣食無著所帶來的擔慮,都隨之消散。誰說不能喜上加喜的?

    幾乎所有人都記的,貞觀元年時候,天下遭災,連富庶的關中都饑民遍地,一斗米值絹一匹,天下間餓死的人不計其數;貞觀二年,連遭水災並蝗災,許多地方顆粒無收,百姓衣食無著,怨聲載道,盜搶之事不斷,甚至一些地方有大規模的作亂出現;貞觀三年,春旱連夏澇,再到後面又是連續的大旱,百姓依然吃不飽肚子,糧食價格貴的驚人,導致流民不斷;及至到了現在的貞觀四年,天下間的糧食產量就極大地豐富了,幾乎所有的州都是豐產,長安的米價才不過兩三文錢一鬥,流民皆歸故里,各地盜搶之事近乎絕跡,到年終時候,各地送呈的需判死刑的才不過二十九人。

    只有太平盛世時候才會出現的盛況,在連續幾年的大災過後,幾乎是憑空出現了,對於大唐的決策者們,特別是對於雄心勃勃,勵精圖志,想幹出一番超過以前所有帝王偉業的李世民來說,天下間出現這樣的盛況,如何不讓他們高興和得意,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

    連對此情況的出現並沒什麼意外的王易,知道這些事後,也是忍不住的驚喜,更有一種自傲感湧上心頭。這一切,與他所提的建議不無關係,至少他的建議,讓貞觀四年繁盛的情況比歷史記載的更甚了。

    在年關將至的大朝會上,皇帝李世民向諸臣及眾多外蕃的使節宣佈了一年以來大唐所取得諸般成就,滿朝文武皆喜形於色,馬屁聲不絕於耳,不只是朝中的文武大臣,相繼出列,以華麗的字眼讚美了幾番皇帝決策的英明,連那些外蕃的使者,也先後站出來,盛讚大唐皇帝的英明,並表示,他們會永遠聽服於大臣,做大唐忠心的藩屬國,歲歲進貢,聽從大唐皇帝的差遣。

    在這些外蕃使節相繼出列恭維一番後,被新任命為原東突厥系部落頭領的右武衛大將軍阿史那思摩,再次領著眾使節出列,演出了一曲很有戲劇性,又似特意安排的大戲。

    李靖班師時候,隨大軍一道來長安朝見的諸部落頭領不少,這些是大唐北邊突厥系部落,如回紇、薛延陀、撲骨、契苾、思結等部落的頭領,這些部落頭領在抵達長安後,一直逗留未歸,及至秋天左右,又有一大批西北一帶,西域諸國及西突厥系各部落的頭領來到長安朝貢,隨李靖來長安再加上後來陸續抵達長安的各部落頭領約有近兩百人,這些人在阿史那思摩的帶領下,集體上呈奏議,奏請大唐皇帝為天下各部落的頭領,行「天可汗」之尊位。

    看著殿下一大處黑壓壓胡人出列,面請此事,李世民在大感意外的同時,得意的不得了,笑的嘴巴都合不攏了。

    不過李世民到底是大唐的皇帝,在諸部落頭領上呈此表,得意忘形了一番後,也馬上冷靜下來,以「朕為大唐天子,如何再可行可汗之職」為由推托,但諸部落頭領長跪不起,懇請李世民一定要接受他們這般請求,隨即朝中文臣大臣也都當殿跪下,懇請皇帝接受諸部落頭領的呈請。

    在差不多可以將大殿掀翻的山呼萬歲中,李世民「不情願」地接受了諸部落頭領的請命,並決定在以後呈送給各部落頭領的詔文中,皆以「天可汗」自稱。

    諸部落頭領當殿表示,他們在回去後,每年都會敬獻一定數量的牛羊,作為敬獻給天可汗的禮物,同時會修建一條直達長安的「參天可汗大道」,並在大道邊上廣設驛站,以方便各部落頭領來長安朝見他們的「天可汗」,李世民這次沒有任何的猶豫,馬上答應了這個請求,同時還承諾,大唐的邊軍會一道參與修建此大道,並負責保護來往此道行人的安全。

    李世民隨後當殿宣佈了對諸部落頭領的封賞,每一個頭人都被授以大唐的官職並爵位,並有數量不菲的財物的獎賞,還允許他們待到明年春後,再回到部落中去。諸部落頭人又是一片山呼萬歲中的致謝,領旨謝恩後先一步退朝。

    隨即李世民向滿朝文武宣佈了來年的一系列新政,包括在大唐各州的田地上,全部推廣一年幾熟,稻麥及其他作物的復種技術,大量種植產量高、生長期短的占城稻,通過官府制售或者出租農具,通過官府的渠道,教授南方百姓精耕細作技術,並在農閒時候,廣修水利工程。

    同時鼓勵人口生育,對多生育家庭採取獎勵措施,並通過修改唐律,降低男子初婚年齡,由剛開始的男子二十歲可婚改為十八歲。這些提議都是王易所提,他知道如今大唐最缺少的就是人口,如何盡快地恢復人口增長,這是以李世民為首的統治階級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政治經濟穩定發展,再出台一系列鼓勵人口生育的政策,天下的人口數量一定會大規模增長的。

    即使大規模增長,至少在數十年至百年間不必考慮計劃生育的問題,如今大唐境內在冊登記的人口數量才二千萬剛出頭,基數低,即使每年以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長,差不多到**年後才會翻番,到四千萬左右,但百分之十的增長速度,那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的,如今的嬰兒出生時候的成活率低,人均壽命也短,除非醫療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再加人鼓勵人口生育的政策施行,那才有可能達到。

    而且如今的男女性別嚴重失調,以王易從民部所得的資料大概推測,男女比例大概在一比一點五到一比二點五之間,甚至可能更高,也就是說一個男人只娶一個老婆,那天下間還有很多女子沒有人可嫁,一輩子得守活寡了。

    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意外,隋朝最盛時候,人口有六千餘萬,經過數十年的戰亂,到了唐初,直線降至兩千萬左右,損失的人口當中,大部都是男丁,導致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因此王易在向李世民提議的時候,建議鼓勵男子娶妻並納妾,並提高庶子的地位,但因為這個問題太過於敏感,並沒被李世民採納,將其當作正式的新政公佈,只是在鼓勵人口生育政策實施的同時,略略提起。

    李世民在王易提出此議的時候,還嘲諷王易納妾一年多了,還未添一子一女,未作表率,讓王易很是汗顏,發誓在新的一年裡,一定要讓蘇燕生個一男半女出來,以消除李世民可能有的,懷疑他某方面有問題的猜疑。

    一道宣佈的還有鼓勵民間商業貿易、完善府兵制度、修改邊軍戍邊制度等諸多關係重大的新政,這些新政的實施,都有王易數番在李世民面前鼓動之故。

    王易原本還想向李世民提議完善並改革科舉制度,但想著科舉施行不過幾十年,要改革是非常重大的事,即使想要有變動,也需要和李世民及其他大臣更多的溝通,再做提議會更好,因此並沒有提,他準備在新的一年內,好好考慮這個問題,待時機成熟時候,再提出來。

    朝會後,王易回到府上,與王復一道站在窗前看著外面紛飛的雪花,很是感慨地說道:「復哥,你說,朝廷明年採取如此多的新政,天下間又會有如何般變化?!」

    「二公子,依小的想,明年天下間會更加的豐產,百姓會更加的安居樂業,大唐會更加的繁盛!」

    「我也是這麼想的,明年,後年,及至再後面幾年,糧食產出會更多,百姓越來越富裕大唐會越來越強大,盛世將很快來臨!」王易說著,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二公子您向皇帝提了這麼多的建議,皇帝大部都採納了,二公子您為大唐的百姓帶來了福祉,您居功至偉,小的對您越加的敬佩了!」王復說話間一副恭敬加敬佩的神色。二公子的才情及得皇帝寵信程度,都是遠出乎他們的意外,他們為有這樣的主人可以跟隨而慶幸。

    王易抽抽嘴角,說了一句讓王復有些莫名的話:「希望我這個異人,能給大唐帶來更多的福祉!」。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