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我謀洪荒

龍騰世紀 清靜經 文 / 夜之冊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牽之。常能遣其?,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豈能生。?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翻譯: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天與地之間,看起來,好像就是空的,本來就沒什麼形體可言;可是天與地間,雖然是沒有形體,卻能生出天地之間的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及植物,與無生命的沙土、石頭,及許許多多的物體。〕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天與地的運轉,本來就沒有什麼感情存在可言;雖然沒有什麼感情的存在,但是天與地之間,卻好像是有感情的存在,才使它們不斷的運轉。〕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天與地的空間,它都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所以,本來就沒什麼名字可以去稱呼它;可是雖然沒有名字,但是它卻能養育萬物,滋潤萬物,使它們的生命能夠繼續成長。〕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這的確是一個很玄妙的問題,連我(老子)也不知道它的原因,所以也不知道要怎樣去稱呼它,那麼乾脆勉強給它取一個名字,叫做道吧!〕

    夫道者。〔這個道的確太玄妙了,包涵也太廣闊了,為什麼呢?〕有清有濁。〔因為這個道;有時候,有些地方是清清淨淨的;有時候,有些地方就顯得非常污濁。〕有動有靜。〔有時候,有些地方就活動著;有時候,有些地方就靜悄悄的。〕天清地濁。〔像天空是一片清淨的,大地就顯得一片混濁。〕天動地靜。〔像天體的運轉是屬於流動之形,大地的本體是屬於靜止之物。〕男清女濁。〔男人是屬於清陽之體,女人是屬於濁陰之身。〕男動女靜。〔男人是表現外在的、活動的;女人就表現內在的、靜止的。〕降本流末。而生萬物。〔因此,清陽之氣是上升的,陰濁之氣是下降的。如果萬物清陽之氣不能保守,那麼萬物的本來靈性便容易下降;萬物本來的靈性如果下降,便失去了本性的主宰;萬物如果失去了本性的主宰,便容易起了**之念,思想與行為便自然而然流於下體之末端;萬物的思想與行為如果流於下體之末端,便有陰陽之交合;萬物如果有了陰陽之交合,便自然而然生長出種種輪迴之萬物來。〕

    清者濁之源。〔清淨是污濁的源頭,如水源在上游是清淨的,在下游就顯得污濁。〕動者靜之基。〔活動的事物只是清靜的基礎,如一切的建築物,都是由活動而來的,這就表示出--活動的力量只是靜止的基礎,只有清靜才是萬物的根本之道。〕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所以,人如果能夠經常保持清清靜靜,一切天地萬物,就全部歸納在人的本性之中了,這就是學道的根本,可是學道的根本,每個人都忽視了。〕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比如說,人的元神本來是喜好清靜的,可是都被後天的識神給擾亂了。〕人心好靜。而欲牽之。〔人的心性也是一樣,本來也喜歡清靜的,但是都被貪念的**牽引去了。〕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因此,一個人如果能夠遣除這些貪念的**,人的心性,自然就能夠清靜。〕澄其心。而神自清。〔澄濾這個心性之後,我們的元神,自然能夠清醒。〕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這樣的話,六種眼、耳、鼻、舌、身、意這些所接觸的**,自然不會帶來干擾,三種貪妄心,愚癡心,嗔怨心之毒素也自然而然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但是有些人就是做不到,這就是這個人的心性,還沒有澄清的關係,所以尚有一些**還沒遣除。〕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如果人能夠遣除這些**,達到清淨的話,你去觀察你自己的心,連你自己的心,都會感覺沒有了。〕外觀其形。形無其形。〔你再往外看一切形體,這些形體也不是形體了。〕遠觀其物。物無其物。〔就是瞭望遠處的物體,遠處的物體,也不是什麼物體了。〕三者既無。唯見於空。〔這三種心、形、物都能了悟一切都是虛幻的話,心地就唯有一片空曠,毫無一物了。〕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能夠這樣的話,看到虛無的天空也是虛幻的,連這個虛幻,都能看破以及看空的話;〕所空既無。無無亦無。〔就是一切都沒有了;既然知道一切都沒有了,心性之中還有什麼可以存在呢?本來都是一切假相而已。〕無無既無。湛然常寂。〔既然知道一切都是假相的,我們就要連這些假相都不要執著,連假相都不執著了,就是一片靜止的狀態。〕寂無所寂。欲豈能生。〔心性的靜止達到連想要靜止的心,都沒有的時候,**怎麼能夠生出來呢?〕欲既不生。即是真靜。〔能夠達到貪念的**,完全不生出來的時候,就是達到真靜的工夫了。〕

    真常應物。〔心性達到真靜的狀態,然後去應用實行一切事物,自然就是自在自如了。〕真常得性。〔能夠自在自如的人,就是能夠守住真正--常清常靜的人,能夠守住真正常清常靜的人,也就是已經得到--明自本心,識自本性的人。〕常應常靜。〔能夠達到明自本心,識自本性的人,無論在紛擾的場所或是在清靜的場所,他都能時時保持清靜的心。〕常清靜矣。〔能夠經常保持清靜心的人,才是真正清靜之人。〕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達到真正清靜之人,就是已經漸漸邁入真正的大道了;〕既入真道。名為得道。〔既然邁入真正的大道,就是修道人所稱的得道這個名詞。〕雖名得道。實無所得。〔可是雖然稱為得道,實在是沒有得到什麼。〕為化眾生。名為得道。〔但是為了度化天下迷昧的蒼生,所以才舉個得道的名稱,作為他人修道已成的名詞。〕能悟之者。可傳聖道。〔現在我(老子)講到這裡,如果你們能夠領悟的人,就可以普傳這個至真至貴的聖賢大道了。〕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所以,吾(太上道祖)說:最上等有智慧的人,是沒有爭奪之心的,只有最下等沒有智慧的人,才一天到晚產生貪妄的爭奪心。〕上德不德。下德執德。〔最上等有道德的人,是不說自己有德行的,只有最下等有道德的人,才說自己有德行,因為他是一位頑固執迷的人呀!〕執著之者。不明道德。〔所以,一個頑固執迷的人,會常常說自己有德行,但是依我看來反而是一位不知道什麼叫做道德的人。〕

    眾生所以不能得真道者。為有妄心。〔為什麼眾生不能邁入真正的大道呢?就是因為他常常有一顆虛幻的妄想心;〕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然有一顆虛幻的妄想心,就已經驚擾了他本身的元神了;〕。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然已經驚擾到他本身的元神,他的元神就貪著一切有形的萬物了;〕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然貪著一切有形的萬物,就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貪求;〕

    既生貪求。即是煩惱。〔既然心性中產生不必要的貪求,心靈中就有了邪思妄想的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既然心靈中有了邪思妄想的煩惱,就會帶來憂愁的痛苦,既然帶來了憂愁的痛苦,就會擾亂到自己的身心;擾亂自己的身心,自然就會犯下錯誤的行為;〕便遭濁辱。〔既然犯下錯誤的行為,就會污辱自己的靈性,既然污辱了自己的靈性;〕流浪生死。常沉苦海。〔就要流浪在生死的輪迴中,既然流浪在生死的輪迴中,便要沉淪於茫茫苦海;〕永失真道。〔既然沉淪於茫茫苦海,就要永遠失去真正的大道了。〕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而真正長久的大道,是領悟的人,才能得到的呀!不是別人能夠送給你的;〕得悟道者。常清靜矣。〔所以,能夠真正領悟大道的人,簡單一句話來說,就是經常身心保持清靜的人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