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平倭七
一踏足到築後國的土地上,李恪便感覺到了房遺愛的作戰方式,這小子的作戰方式簡直就和後世老美的作戰方式一個德行,那就是先通過猛烈的炮火將整個土地都翻一個遍,然後再出動大部隊向前平推,一旦進攻受阻就會呼叫炮火支援,直至將那些個阻礙清除,然後才會繼續前進。
走在近半尺厚鬆軟的土地上,李恪無意間聽到兩名士卒的聊天,其中一名士卒蹲下身抓起一把鬆軟的泥土,讚歎的說道:「這炮彈炸過的地可比用牛犁地強多了,你看這土多麼鬆軟、多麼的細啊!這要是用來種糧食,肯定能有個好收成。」另外一個點了點頭說道:「誰說不是呢!你說今後都用這炮火耕地該多好,不但可以省去很多的氣力,就算是收成上也肯定能夠增加至少一兩成。」
李恪聽完了不禁一笑,這兩個士卒還真是有趣,居然想通過炮轟來翻地,先不說被炮轟過的土壤內的養分會流失多少,單是這成本就是所產糧食的上百倍,又豈是農民可以承受得起的呢!
時間過了不久,李恪不禁開始心中暗罵起房遺愛來,原因無他,剛剛運上岸來的火炮,全部都陷入到了鬆軟的泥土中,原本一頭牛便可以輕鬆的拖拽走一輛火炮,如今卻要用兩頭牛才能勉強的讓火炮前進。這還是經過了數萬先行登陸的士卒們的踩踏後,鬆軟的地面已經比一開始的時候結實了許多的結果,這要是在沒有經過踩踏的鬆軟土地上前進,還不都得陷入其中。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士卒們開始登陸的時候是早上,經過一夜海風的吹拂,土地的表面多多少少的會有一些水汽,士卒們踩在上面還不至於飛揚起來。數萬士卒登上岸以後,時間已經接近了中午,經過幾個時辰的陽光暴曬,浮土中的水分全部被蒸發掉以後,再踩上去便會飛揚起來。人數少的時候還覺不出來什麼,但是數萬人一起移動所造成的後果就是,漫天飛揚的塵土看上去就像是起了濃霧一般。好歹濃霧再大也只不過是影響視線罷了,這漫天的塵土可是令人喘氣都變得不順暢,以至於李恪在臉上蒙上了兩塊絲質的手帕都不管用,這又怎麼能夠不令他罵造成這個後果的房遺愛。
築後國的三池郡與肥後國的玉明郡相鄰,如果沿著西海岸的平原地區前往肥後國的話,難免會遇到像薩摩國和大隅國那樣的地下工事,所以李恪並沒有這樣走,而是在大軍登陸以後一路向東前進,等到進入到丘陵地帶以後,這才轉而向南前進,這樣的話即便是對方在海岸沿線布下重兵把守,他們也可以輕易地繞過去,然後從對方防禦力量薄弱的後方發起進攻。
雖說肥前國的高來郡與肥後國的宇土郡隔海相望,中間寬度只有二十餘里,大唐的數百艘戰船從這裡經過的時候,不可能瞞得過對方的眼線,不過這並不要緊,即便是被對方發現了又能怎麼樣,在實力佔據絕對上風的時候,陽謀就變得非常的可怕。
李恪就是要告訴對方,我懶得在你設下重兵把守的海岸線與你進行正面交鋒,所以我決定繞道你們的身後來打你們。怎麼樣,你們到底是接不接招吧,不接招我就從你們的後面防守薄弱的地方突破,然後再將你們的地盤一點點的蠶食掉。如果接招的話,你們就必須都給我從老鼠洞裡鑽出來。到時候沒有了老鼠洞做你們的掩護,在大唐無比強大的實力面前,你們同樣沒有任何的機會。
李恪在大軍登陸之後,並沒有著急向前推進,而是以每天二十里的速度緩緩地向前推進,一是為了給對方製造壓力,二是把對方的防守力量全部都調動起來,使得他們在壓力面前不得不做出對大唐軍隊有利的選擇。實際上他此番在三池郡登陸的部隊只有五萬人,另外的四萬餘人則藏匿在早已經被房遺愛清理過的長島附近的海域。
李恪在率領著數百艘戰船,穿過高來郡和宇土郡之間的海峽的時候,特意的使了一個障眼法,就是將平時掛在禺京艦兩旁的靖海艦全部的放了下來,並且穿梭於禺京艦之間,這樣一來就顯得艦隊的數量極其的龐大。不管是艦隊在海上行駛,亦或者登陸以後的行軍速度,都是非常的緩慢,如果分佈於肥後國海岸沿線的守衛力量,想要前往大唐軍隊登陸地點馳援的話,時間上是完全來得及的。
李恪事先制定的戰略就是,自艦隊在長島附近海域分兵之後十日,留在長島附近的艦隊便從肥後國南部的蘆北郡登陸,然後沿著平原地帶一路向北推進。這樣一來便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不管他們是否被李恪的戰術所迷惑,最終都無法逃脫戰敗的厄運。
與李恪這邊的層層推進不同,姜文暉和李忠那邊則做好了嚴防死守的準備。他們二人手中只有七萬兵馬,如果放在平時的話,和大食或者突厥任何一方開戰都足夠了,即便是與雙方的聯軍交手,也未免沒有一戰之力,再說雙方之前也並非沒有交戰過。但是此次就完全不一樣了,以前沒有分出勝負,那是因為雙方還沒有到必須分出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嚴重地步,其中一方眼見著沒有希望獲勝,也就主動的退卻了。
但是這一次鬧出的麻煩太大了,不但令突厥可汗痛失愛子,更令大食國王的愛女未及出閣便成了寡婦,而且還是在他們的領土之上幹出來的,雖說並非出自有意,卻等於是重重的扇了對方一記響亮的耳光,如果他們在不做出相應的回應,就是在有些說不過去,屆時不用別人去說什麼,他們自己就該主動地找一塊豆腐撞死了。
姜文暉和李忠兩個人說是做好了防禦準備,實際上就是回到兩個人各自的城池進行防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誰讓兩座城相鄰的比較近,只有一百二十里的距離呢,不管是突厥人的騎兵,還是大食人的駱駝兵,都可以在一日間從一座城抵達另一座城,不管放棄那一座城池,他二人都不捨得。而對方此番前來的目的就是進行報復,如果他們選擇放棄一座城池,對方肯定會進行屠城的。
這兩座城池的規模都不算大,也就相當於大唐的中等縣城規模,即便是他們想將其中的一座城池內的百姓,臨時遷移到另外一座城池內,等到對方離開後再遷移回去都不可能。所以他們要想不損失掉城內的百姓,就必須分頭把守兩座城池。
當初他們剛到西域的時候,就與突厥和大食國的聯軍有過一場大戰,雖然那場大戰最終以他們將對方擊退而告終,但是所有的火器卻在那一戰當中消耗殆盡。雖說後來由長安給他們送來一批補給,其中就有數十門火炮,但是在其後的戰鬥中,尤其是在佔領了三座城池以後的戰鬥中,他們就再也沒有使用過火炮,而是將這些個火炮留在了城內當作守城的利器。
之所以棄用火炮,原因有兩個,其一就是火炮太過於笨重,在行軍過程中嚴重影響行軍速度,尤其是在突厥這種數百里難見一個人影的地方,帶著火炮追擊敵人,累死也休想有任何的斬獲。其二就是彈藥的補充是一個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即便是從長安往這裡運送彈藥,也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遠隔萬里不說,還要經過茫茫的大沙漠,更要翻越數道海拔超過三千米山脈,運送一次彈藥所消耗的時間往往要超過一年,而運送過來的彈藥總量,充其量也就能夠支持兩次大型的戰鬥。
不過這幾年當中,他們每年不管是前往長安的商隊,還是前往瀋陽的商隊,回來的時候都會只攜帶一兩門火炮以及大量的彈藥,雖說這樣一來會令他們的收入減少很多,卻令他們積攢下了大量的火炮和彈藥。如今的兩座城池內,各有八十門火炮分佈於四面的城牆之上,非但如此他們還分別組建了一支一千人的步槍兵,在他們看來只要是他們的主子李恪研製的武器,就一定是好東西,之所以不能夠代替連弩的作用,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徹底的發掘出步槍的優點來。
按說憑借他們手中掌握的這些個火炮,便足以令他們高枕無憂,不過他們仍舊是有些放心不下,究其根本就是城牆的問題。兩座城池的城牆在他們剛剛佔據這裡的時候,都只有一丈來高。雖然他們在佔領這裡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高加厚城牆,但是限於城內百姓的數量,至今雖然已經達到了兩丈高,但是堅固度卻是和大唐的城池無法比的,如果對方有大量的投石車的話,很容易就能夠將城牆摧毀。
不過事到如今再想加固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從別的方面著手,彌補一番城牆堅固度不足的缺點。就比如說一名漁夫就提出了一個相當不錯的主意,用粗麻繩編織成漁網狀的大網,然後掛在城牆前一丈左右的地方用原木立起的高桿上,高度略微的高於城牆的高度,從而形成一道防護網。這樣一來既不影響城牆之上的守軍作戰,又能在很大限度上使得城牆免遭投石車的攻擊,正可謂是一舉兩得。於是姜文暉和李忠兩個人分別發動各自城池內的百姓,全力的編織這種大網,並且成功的在對方到來之前,在城牆外豎起了一道防護網。
事發後的第三十七天,由七萬突厥人以及九萬大食人所組成的十六萬聯軍,氣勢洶洶、鋪天蓋地的直奔地理位置稍稍靠前的李忠的城池而來,並且發誓要將這兩座大唐的城池踏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