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遼東製造局
「父皇,您這是何意?好端端的為何要讓他發誓?」
「為德,為父這麼做是不願意再出現兄弟相殘的事情。為父雖然知道你們兩人雖然不是一母所生,關係卻非常的親近,但是為父也終於明白了,一旦牽扯到權利鬥爭,一切的親情都將不復存在。所以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唉……為父也只能做這麼多了……」
李恪聽後默然無語。過了許久這才抬起頭說道:「兒臣會在三日內離開京城,有生之年將不再踏足關內。朝廷如果有什麼需求,可以隨時通知兒臣,只要能夠辦得到的莫有不從。」
李治聽完李恪的話後,不由的神情大變,剛要開口說話卻被李恪的目光所止。李世民這時則說道:「為德,真是苦了你了。不如這樣吧,今後你遇到皇帝手書令你回京之時你再回來吧。」
李恪微微一笑,說道:「兒臣已經成年,原本就應該常駐封地。」說到這裡給李治使了個眼色,讓他先出去以後,才說道:「父皇,兒臣此番離京不知何時才能回返,所以有兩件事需說與父皇知曉。其一,太子已經到了大婚年齡,父皇勿要選王姓女子做太子妃,此女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會對我大唐造成不好的影響。另外還請父皇不要重用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二人,天地可鑒兒臣絕非是對他們有私憤,實在是這二人……史書記載,我李氏宗族被殺近千人,便起源於他二人。至於更多的細節,還請父皇見諒,兒臣不能再多說什麼了。」
第二天早朝,李恪正式上書請求辭去大唐軍校的教導主任一職,此職位隨後由太子李治接任。早朝過後,李恪又前往工部製造局,瞭解了一番汽車的研究進展以後,拿出聖旨將其中兩名全程參加研發,但是又並非是絕對核心的工匠帶走。
第三日一早,在親衛的護送下,李恪一家老小離開京城,返回瀋陽的遼王府。兩個月後李恪一行近五百人,終於在漫天大雪中進入到營州城內。
可以說營州城是現在的李恪真正起家的地方,雖說現在他的大本營已經遷移到了瀋陽城,但是營州城內依然保留著大都督府,而且府內有專人負責打掃,儘管他已經不怎麼來這裡了,可以說這裡是李恪的別院。李恪名下的釀酒廠還設在這裡,畢竟這裡要靠近關內,生產出來的白酒大部分還是要銷往關內的富庶地方,如果遷往瀋陽城的話,在路途上就要遠處數百里路。
另外就是,李恪麾下的機械製造局,也是分成了兩個部分。其中之一便設在營州城內,主要負責的是機械方面的研究與製造,這裡的負責人是當初最早一批的工部的工匠張大山,他率領著一半的學生在這裡研製蒸汽發動機;而瀋陽城內負責研發的負責人則是張老道,他所負責的項目則更加的側重於軍工產業,比如火炮的改造之類的都由他來負責。兩個製造局的研發側重點不同,如果放在一起的話,很有可能雙方面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李恪這才決定將他們分成兩個部分進行分別研發。他麾下的製造局的保安措施,要遠遠的高於京城的工部製造局,在這裡負責保衛工作的侍衛,一水的黑人侍衛,由於和周圍的人沒有任何的交集,所以沒有正當的手續閒雜人等根本就難以靠近這裡。
來到營州李恪才知道,這裡的蒸汽發動機的研發進度,絲毫不亞於京城的工部製造局,甚至在很多地方已經領先於京城。陪同李恪一起來的那兩個工部製造局的老工匠,在看到了這裡的研究成果後不禁大為驚歎。原本還以為自己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內行,所以在來的時候抱著指點江山的萬丈豪情,誰知道到了這裡才知道他們根本就沒有資格去知道對方,甚至有些地方還要他們去虛心的請教才行,於是以善於思考並且對於機械製造有著狂熱興趣的兩個人,立即便放下了所謂的架子,積極的投入到學習當中。
實際上,李恪在京城的那一次實驗,已經無限的接近於成功,只要添加上制動裝置便可以算作是成功了。不過這個時代所有的零部件都要依靠純手工製造,而且結構也非常的複雜,這才使得第二次的正式測試遲遲沒有進行。
然而營州這裡,幾乎是在京城進行正式測試的同時,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只不過這裡的測試和京城不同,這裡的測試並不是以整車的形式進行測試的,而是把各個系統進行了單獨的測試,這其中就包含有剎車制動方面的測試,據說效果還不錯。
主持汽車方面研發的是一名叫做王海川的學生,今年還不足十九歲,當初高句麗趁李恪不在遼東之際,出動二十萬大軍對遼東發動進攻的時候,李恪便認識了他,等到戰事結束以後,便把王海川送到了這裡,讓他組織人手進行汽車的研製。之後由於李恪過於忙碌,便再也沒有過問這邊的事情。
當初進行一些列的測試的時候,就有人提議進行整車的測試,但是被王海川以遼王殿下不在遼東,整車試驗這種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必須有殿下在場才能進行試驗為由給否決了。這才使得整車的實驗一直就這麼拖了下來。不過經過近半年的不停實驗,倒是有很多最初實驗的時候沒有被發現的問題,逐一的被發現或者找了出來,並且加以改進,相信進行整車試驗的時候,效果肯定會好於京城那一次。
這一次李恪來到這裡,正好可以見證一下他們這些年來的實驗成果。於是李恪便答應了他們的請求,在這裡多停留幾天,等到他們將整車組裝完畢以後,見識一下整體的效果。
其實,這裡同時進行研發的並不止汽車一項,在發動機被研製出來以後,便將研發團隊一分為二,開始研製可以安裝在戰船上的大型蒸汽發動機。經過大家廢寢忘食的研製,實驗已經到了最關鍵的地方,只不過由於水面之上的制動與陸地上不同,大家一時間沒有轉過這個彎來,把大把的力氣放在了如何才能使制動效果,達到陸地上的制動效果上,才使得最後的實驗一直無法進行。
還是李恪一語道破了天機:水面之上沒有任何憑靠,制動效果自然不可能達到路上標準,與其把大把的時間花在這上面,倒不如想想有沒有其它可以改進的地方。
負責研發的工匠們也想讓李恪看看他們的研發成果,但是此時的河面之上早已被冰封住,也就只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