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五卷 東擴 第十六章 滅百濟 十一 文 / 我自漫步

    第十六章滅百濟十一

    第十六章滅百濟十一

    新羅王金春秋可謂是鬱悶到了極點。明明是想趁機撈上一把,順便也在大唐的皇帝陛下面前,增加一點功績。誰曾想本以為已經是沒牙的老虎,最終卻狠狠地咬了自己一口,而且這一口還咬得自己非常的疼,痛徹心扉的疼。

    自打三個國家在年初發生戰爭以來,一年的時間整整的消耗掉十萬士卒,如今的這五萬士卒已經是新羅全部的兵力了。如今由於自己的貪功冒進,五萬大軍一轉眼的時間就少了一半,要知道這些可都是百戰餘生的精銳士卒啊!又怎麼不令他心痛。

    如果不是大唐的軍隊救援的及時,自己最後的這點骨血只怕也保不住了。不過他還是有些不明白,這個劉仁軌的麾下士卒,明明擁有攻克武珍郡的能力,為什麼卻遲遲的不肯發動進攻呢?莫非是……莫非是想趁機消耗掉自己的有生力量,從而達到順便也把新羅給吞併的目的?想到這裡,金春秋不由得出了一身的冷汗。

    晚間,在答謝酒宴之上,金春秋吩咐手下的武將們,輪流的去給前來救援的大唐武將敬酒,並且想盡一切的辦法,用出各種的理由送給這名武將金銀珠寶。最後趁著酒意正酣之際,金春秋終於從這名武將的口中探出了,劉仁軌為什麼不著急進攻的原因。

    在知道了劉仁軌的用意之後,金春秋不禁暗罵自己愚蠢,這麼簡單的事情,自己居然都沒有反應過來。同時又有點小慶幸,幸好自己沒有把武珍郡給打下來,不然的話自己的馬屁可就排在馬腿上了。不過這樣也很好,至少說明自己已經盡心了,到時候見到大唐皇帝陛下的時候也有的說辭,說不定還會有什麼賞賜呢。

    心情大爽的金春秋,第二天一大早,便在大唐軍隊的陪同下,再次返回武珍郡的南門外,並且按照大唐將軍的提議,佈置下了堅固的防禦陣勢。用大唐將軍的話,百濟要是突圍的話肯定會選擇東門,所以新羅的軍隊只要不讓對方突圍,就是大功一件。金春秋再也不敢疏忽大意,更不敢再小視百濟的戰鬥力,所以對於大唐將軍的提議,那是非常的重視,並且誠懇的邀請他協助防禦。這名大唐的將軍,此番的目的就是這個,自然也就答應了他。

    李世民親自率領的大軍,在黃昏時分終於來到武珍郡城外,並且分別在北門外和西門外駐紮下部隊。並且吩咐劉仁軌和新羅王金春秋前來見駕,同時也是為了部署攻打武珍郡的。

    實際上也沒有什麼可佈置的了,武珍郡雖然號稱城高壕深,但是大唐方面至少有三百五十們神威大炮,正把炮口對準武珍郡的城池,到時只要一聲令下,頃刻之間便可以令整座城池灰飛煙滅。但是此刻的武珍郡城內,至少集中了百濟三成以上的富商,所攜帶的財富更是難以計數。如果直接將城池毀滅,似乎有些得不償失。戰爭的真諦是什麼?還不就是為了獲得利益。如果只是為了一時的解氣,而將整座城池盡數毀掉,雖說金銀珠寶等財物不會損壞,但是古玩字畫甚至是書籍,這些極具收藏價值的物品就很難保存下來了。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李世民是不會下令這麼做的。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例行的派出傳令兵,來到城下向對方提出最後通牒:限對方在一個時辰內放棄一切抵抗,打開城門出城投降。

    實際上李世民根本就不想讓對方投降。這已經是百濟方面最後的有生力量,如果不找個機會將他們徹底消滅,等到大唐的軍隊離開以後,難免他們不會跳出來鬧事。與其以後和這些叛軍進行無休止的游擊戰和襲擾戰,還不如一勞永逸的將這個隱患徹底剷除。

    這一點上,李世民和李恪的意見出奇的一致,不過李恪的意見則更加的偏激,他甚至打算在消滅百濟和高句麗後,順勢再將新羅給滅了。用他的話說那就是半島之上的三個國家,沒有一個好東西。如果不趁著他們虛弱的時候,將他們連根剷除的話,一旦他們緩過來以後,肯定會在背後搞鬼。

    不過李世民沒有接受他的提議。作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往往不能只看眼前,還要去考慮周邊的小國的看法。李恪提出的辦法,確實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掉朝鮮半島的麻煩。但是沒有一個合理的借口,便輕率地滅掉一個國家,而且還是自己的附屬國,會令其他的附屬小國,心生疑慮的。這對於大唐的統治沒有任何的好處。

    今天已經是臘月二十二日,馬上就要到新年了。李世民想在新年到來之前,徹底的將百濟和高句麗解決掉,所以在對百濟的最後一戰,就不能拖延的時間過久。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今日便攻破武珍郡的城池,然後星夜趕往平壤。這裡到平壤還有四百里路,至少需要六天的時間才能到達,留給他的時間並不充裕了。

    一個時辰很快便過去,見到武珍城內沒有任何的動靜,李世民也就不再客氣,直接下令所有的炮火直接對準城牆開火,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武珍郡的城牆完全徹底的摧毀,然後不惜通過肉搏戰也要將這裡收復。

    接下來的整整一個時辰的時間內,大唐的炮火用最大的效率,就如同不要錢一樣,不停地向著武珍郡的城牆傾灑著炮彈。等到炮火終於停了下來的時候,武珍郡的城牆至少被炮彈炸得矮了一半,而且除了東面的城牆外,剩下的三面城牆上都至少被炸開了兩道以上的缺口,最小的缺口也至少有七八丈寬,足以令大唐的軍隊在最短的時間內,從南、西、北三方同時衝進城去。

    大唐的軍隊再發動進攻的時候,百濟方面負責守城的部隊,根本就無法站在城牆之上進行反擊。被炸得矮了一半的城牆之上,地面上有一層厚厚的浮灰,浮灰的厚度甚至超過了一尺。百濟的防守部隊也曾經想,依靠這被炸的只剩下半截的城牆進行反擊。但是那厚厚的浮灰,士卒們只要踏入其中,就會將之激起。滿天飛舞的灰塵令士卒們連呼吸都變得異常的困難,就更不要說在這樣的環境下作戰了。

    無奈之餘只好放棄城牆,轉而用士卒的身體去封住城牆的缺口。先不要說百濟的士卒,有沒有大唐方面的人多,單是在戰鬥力上雙方就明顯的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都不用去考慮神威大炮的威脅,單是陌刀手的存在,就是百濟士卒難以抗拒的存在。

    雙方只是進行了短暫的交鋒,已經在之前炮擊中遭受嚴重打擊的百濟士卒,便立即潰不成軍。接下來的巷戰,簡直就成為了大唐軍隊單方面的屠殺,到處都可以看到大唐的士卒,把百濟的士卒追得向沒頭的蒼蠅般四處亂竄。

    這期間,百濟試圖阻止一支部隊,掩護著扶余泰從東門突圍,但是在新羅的嚴密防禦,以及大唐軍隊的從旁策應,這一計劃終告破產。扶余泰在無奈之餘只好返回城內,躲進臨時王宮進行最後的抵抗。

    黃昏時分,扶余泰的臨時王宮被攻克。扶余泰也在臨時王宮被攻破之前,在大殿之上引頸自刎。至此,百濟領土上的最後一支抵抗力量也被消除,百濟徹底成為大唐領土的一部分。

    就在這臨時王宮的大殿之上,李世民下達了一連串的任命。首先在百濟的故地設立了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個都督府,這五個都督府治下下轄三十七州共計二百五十縣。同時任命青州刺史劉仁軌為熊津都督,統兵鎮守全境。說起來劉仁軌此番能夠率兵出征,還是李恪向李世民推薦的。

    當時李世民還覺得有些奇怪,這個劉仁軌只是一個文官,而且從未有過哪怕是從軍的經歷,更加不可能和李恪認識,自己的這個兒子怎麼會推薦此人率領大軍出征呢?後來,想到了李恪曾經擁經歷過的奇遇,一定是他掌握了天機,這才推薦了劉仁軌,所以才答應了他的這個推薦。沒想到這個劉仁軌還真的沒有令自己失望,帶兵打仗還真的有一套,高興之餘決定要重用於他。

    又下令讓郎將劉仁願(與劉仁軌沒有任何關係)鎮守百濟都城泗沘城,百濟當地的酋長則出任各州刺史以及各縣的縣令。最後又下令將百濟王扶余義慈、太子扶余隆和朝中文武百官,以及百濟國內的世家、豪族、富紳一萬餘人,盡數通過戰艦運往大唐。武珍郡的所有富戶,由於幫助叛軍抵抗大唐軍隊,被李世民盡數斬首,家眷中的男丁全部充軍邊塞,女眷則全部進入樂籍。

    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李世民讓劉仁軌率領麾下三萬大軍留下善後,然後率領著六萬大軍星夜趕往平壤,準備發動平定高句麗的最後一戰。

    高句麗境內,薛仁貴已經圍困平壤城達半月之久,但是始終不對平壤發動進攻。而李恪則率領著麾下的大軍,對高句麗境內的剩餘城池進行攻擊。這期間,李恪手下的一支部隊,由於語言不通導致「誤入」新羅境內,並且趁著夜色襲擊了新羅位於兩國邊境上的一座城池,而且還是軍事要地。

    這座城池內駐紮著五千新羅最為精銳的部隊,這已經是新羅國內,除了新羅王金春秋親自率領的大軍外,規模最大的一支部隊。結果,李恪麾下的這支部隊,僅僅用了三個時辰的時間,便將這座城池洗劫一空,五千新羅的精銳士卒在睡夢中,便稀里糊塗的做了冤死鬼。

    新羅王在得知這一消息以後,儘管心疼的要命,卻只好捏著鼻子忍了下來,就連李恪提出的賠償都沒有要,並且把被李恪部下搶走的財物,作為出兵幫助他們攻打高句麗的謝禮,送給了李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