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四卷 東征西討 第八十三章 攜美夜遊 文 / 我自漫步

    第八十三章攜美夜遊

    禮物全部送出之後,李恪回到王府換上一身休閒的衣服,等到晚飯以後,攜帶者幾位王妃,在親衛們的陪同下,前往街上觀燈。

    天黑以後,街上的行人越發的多了起來,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觀燈夜遊的百姓。而街道兩旁各式各樣的小吃、玩具、花燈此刻早已經擺了上來,此刻正在賣力的推銷著自己的產品。

    轉了一會兒,感覺到沒有什麼值得吸引他們目光新鮮玩意,便漸漸的向著商業區溜躂。今晚來講那裡才是整個城內最繁華的地方,各個商家精心製造的各式花燈將在那裡爭奇鬥艷,經過三天的評比,最後得票最多者,將會獲得諸多商家聯合設立的獎勵。

    從王府到商業區要整整跨越四條街區,街道之上到處都是人,想快也快不起來,所以眾人也就不著急,索性就一點一點的往那邊走。對於眾女來講,他們什麼都不缺,只要能夠跟隨在李恪的身邊,就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要知道,這可是李恪第一次有時間陪她們去逛花燈。

    不知不覺中,眾人終於來到商業區。進入這裡以後,各種花燈和格式的遊戲逐漸的多了起來。遊戲主要分成兩大類,一文一武。文是指猜燈謎類的遊戲,主要考究的是人的腦子。武是指蹴鞠、擲箭壺等需要動手或者動腳參與其中的遊戲。一般來說左右的遊戲都有綵頭的,就拿猜燈謎來說,一般都是只要猜中其中的一條,主人都會獎勵三到五枚的元宵。獎品並不豐盛,圖的就是一個樂兒。相對而言,蹴鞠等需要花費體力才能參加的遊戲,獎品就要豐厚一些,一般來說也就是十幾文乃至幾十文的紅包。之所以獎勵不等,是根據連續勝利的場次來句定的,一般來說只要連續贏下三場,便可以獲得一個裝有十幾文錢的紅包。隨著連勝場次的增加,獲得的紅包也就越值錢。

    連續溜躂了幾條街,再加上這裡的小吃要遠遠的比別的地方更為精緻,而且花式也更加的繁多,足以吸引住女孩子們的眼球,所以進入到這裡不久,女孩子們便逐漸的散了開來。或是駐足於小吃攤旁品嚐小吃,或是駐足於各種各樣的小飾物攤旁,完全根據個人愛好而定。身旁有眾多的親衛跟隨,也不用害怕有人趁機過來騷擾。只是約好最後在街尾處匯合,李恪便不再去管她們的活動。

    楊怞雲不喜歡小吃與那些新奇的小玩意兒,所以一直陪同在李恪的身旁。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一處燈謎處,可能是這裡的燈謎有些難猜,周圍駐足了很多觀看的人,但是上去猜的人並不多,即便是偶爾有人上台競猜,也未必都能猜中。李恪看了一眼身旁的怞雲,看到她波瀾不驚的目光中,居然多了幾分炙熱。於是說道:「還記得我們第一次相識嗎?那一次正是因為你擺下的擂台,我才有幸認識你。不如我們也上去湊湊熱鬧,看看這一次能夠贏些什麼好不好?」

    誰知還不等她開口,李恪便接著說道:「不如這樣好不好,我們兩個同時上台,看看誰能先猜滿是個燈謎如何?輸了的要被刮一下鼻子如何?」知道李恪這是在拿自己打趣,卻仍舊忍不住要白了他一眼,不過眼中掩飾不住的柔情卻徹底的將她出賣。

    見到怞雲沒有反對,李恪便拉著她的柔夷,順著一旁的木質台階緩步走了上去。周圍圍觀之人,絕大多數人都並沒有見過李恪,至於楊怞雲因為她幾乎是足不出戶,更加就沒有人認識。但見到上台的兩個人,男人挺拔俊朗,女人雖然不是十分的漂亮,但是氣質雍容華貴,舉手投足間更加擁有絕代風華的風度,不由得紛紛的替他們二人喝起彩來。

    兩個人從台上侍從的手中,各取過一支沾過墨的毛筆後,開始走向掛有燈謎的地方。也不見兩個人挑選或者思考,直接順著各自面前的第一個字謎開始猜起。

    首先楊怞雲所選中的兩個字謎謎面分別是「巨」、「日」分別各猜一字。楊怞雲毫不遲疑的在上面寫出了答案:巨的謎底為:奕、日的謎底為:畔。寫完之後便不再理會單字的燈謎,轉而向後面走去。然後在二字燈謎處開頭的兩個燈謎處寫下了答案:西施的謎底為:儷,東施的謎底為:妞。

    李恪選擇的則與怞雲略有不同。他所在的地方是單字猜成語,相對來講,要比怞雲多寫出很多字。一的謎底為:接二連三,呀的謎底為:唇齒相依。他也是才了兩個以後,便轉到二字區去繼續猜謎。初一的謎底為:日新月異,背臉的謎底為:其貌不揚。當他猜完這四個燈謎之時,楊怞雲已經猜完了整整六個謎語。

    台下正在觀看的觀眾們,這是不由得替李恪擔起心來,甚至有些人已經開始為他抱打不平。但是台上的兩個人,卻絲毫沒有因為台下人的叫喊聲而分心,繼續著他們的猜謎。

    轉眼間,李恪來到了猜動植物的燈謎處。打頭的兩個燈謎分別為多兄長和屢試屢成。李恪稍事思考便寫下了答案:八哥和百靈。當他再次向後走的時候,楊怞雲已經站在了第八個燈謎的地方。這個時候的台下,已經是鴉雀無聲。燈謎每年都會有,能夠猜到答案的更加是大有人在,但是向他二人這樣,幾乎是不假思索的便寫出答案的人,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現在的他們不禁在想,他們究竟可以把這個態勢維持多久。於是紛紛的閉上了嘴,靜靜地等待答案的揭曉。

    李恪在典故謎出遇到了兩個句子比較長的答案。其一「傀儡」的謎底為:為其像人而用之也,其二「長劍在握鎮東吳」的謎底為:因利而制權民。

    在他剛剛寫下第一個答案的時候,楊怞雲便已經來到了最後的一個謎語面前。這個燈籠是一個四邊形,四周用白紙糊成的燈籠,上面沒有任何的字,謎底為典故中的一句話。就在這裡,楊怞雲的腳步終於停了下來。思考了半天,都沒有想出答案。實際上兩個人比較之前,並沒有約定一定要按照順序去猜。但是一直以來,兩個人都是這麼做的,楊怞雲自然不肯就此罷休。由於之前已經領先了李恪三個燈謎,時間上居於優勢,於是便站在燈謎前思考起來。

    就在她苦苦思索之時,忽然間發覺李恪已經來到了她的身邊,於是微微一笑說道:「看來怞雲還是不及殿下,還望殿下釋惑。」

    李恪微微一笑後將燈籠摘下,用手撕開其中的三面,然後在台下一片驚呼中,將燈籠交到楊怞雲的手中。轉身走了兩步後,又回到她的身旁,將最後一面也撕去。

    楊怞雲眼睛瞬間瞪大,驚呼道:「三思而後行,再斯可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