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四卷 東征西討 第二十五章 破敵 三 文 / 我自漫步

    第二十五章破敵三

    戰鼓聲響起,大唐的軍隊在鼓聲的伴隨下,邁著整齊的步伐,嘴裡面唱著剛剛學會不久的軍歌「男兒行」,向利源城逼近。

    北門外,李恪親自指揮的隊伍剛剛向前走了不到一里,便看到利源城的北門打開,緊接著護城河上方的吊橋也放了下來,一名騎兵自城內快速的奔向唐軍。在親衛的帶領下,那名高句麗的信使來到李恪的面前,地上了一封書信。李恪接過書信打開一看,原來是淵男生想要出城迎戰,希望唐軍能夠稍稍後撤,給他們留出擺開陣勢的地方。

    對方這是想通過堂堂正正的正面交鋒擊敗自己。李恪看完信後微微一笑,答應了對方的請求。地方信使走後,柴紹有些擔憂的提示李恪,當心高句麗會趁大唐軍隊後撤的時候出擊。李恪則告訴他不用有此擔心,通過剛才和這個淵男生的接觸可以斷定,他是做不出這等事來。話音剛落,便見到對方在信使回到城中以後,便開始收起吊橋,並且關上了城門。他們用行動告訴李恪,他們並不打算偷襲。

    李恪見狀不禁搖了搖頭,對方主將一點都不知道變通,這仗打起來也很難令自己興奮起來。隨即下令全軍後撤到原來的位置。同時給另外三個門外的唐軍傳下命令,暫且停止進攻,等候下一指令。

    一個時辰以後,高句麗約有三萬人馬的大軍在利源城的北門外展開陣型,隊形展開以後兩軍相距不過八百步左右。這個距離可以說已經相當的近,雙方騎兵發動衝鋒的話瞬間便可抵達。

    這一次高句麗的主將沒有再廢話,陣型展開以後便主動擂響了進攻的戰鼓。這一次,高句麗方面居然沒有採取前軍突進的方式,而是選擇了全軍同時向前突進,他們的作戰思路非常簡單明朗,就是用兵力上的絕對優勢,一舉衝垮對方的防禦。

    在這個時代裡,大唐的弩箭兵一枝獨秀,高達一百六十步的射程是這個時代其餘的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企及的射程。而且弩箭兵手中的弩箭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箭匣內的二十支弩箭連續不斷的射出,一支兩千人的弩箭兵隊伍,完全可以壓制住對方上萬名弓箭手。所以這個時代和大唐交鋒的國家,都會選擇刀盾手加長槍兵的組合,即一隊刀盾手後面是一隊長槍兵,這種組合使得隊伍看起來有些凌亂,卻能在一定程度上克制住對方的傷害。首先刀盾手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不受到對方弩箭手的傷害,近戰的時候又可以抵禦住大唐陌刀手的攻擊,同時給後面的長槍手反擊製造機會。他們的兩側則有騎兵的支援,至於弓箭兵,在經過與大唐的多次交鋒以後,基本上已經從高句麗的隊伍中消失。六十步的射程還不到大唐弓弩手射程的一半,還不等靠近對方的陣型就已經損失大半,這種雞肋的兵種還是留給與周邊其他民族與國家的交戰中使用吧。

    雙方相距五百步的時候,位於大唐隊形前列的兩千陌刀手突然間整齊劃一的蹲到了地上,緊接著便露出了位於他們身後的十五門神威大炮。隨著時間的推移,瀋陽的工匠營製造神威大炮的模具越來越多,生產神威大炮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已經從一開始的每日生產一門神威大炮,發展到了每日可以生產十餘門的速度。此番圍攻利源城,更是史無前例的在四門外各安置了十五門,總計六十門神威大炮。

    高句麗方面則通過這一段時間的交戰,已經對神威大炮由最初的驚慌失措,轉成了坦然面對。一門神威大炮的威力畢竟有限,一發炮彈充其量只能造成二三十人的傷亡,再說炮彈的落點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只要行動迅速的話,後面的隊伍進入到四百五十步的距離,就可以擺脫對方炮火的襲擊。對方並沒有多少次發射炮彈的機會,所以完全沒有必要為此而擔憂。所以,幾乎是在見到大唐方面露出了神威大炮的同時,高句麗士卒加快了行進速度,以爭取盡快擺脫炮火射程。

    然而,他們還是低估了大唐方面對於炮火進行改進的速度。首先,大唐的神威大炮這一次發射的並非是普通的炮彈,而是燃燒彈。燃燒彈在此次戰役中還是頭一次使用,而且這一次的燃燒彈所使用的材料不是烈酒,而是從林口附近地底挖掘出來的石油。石油的附著力要高於烈酒,燃燒的時間也更加的長,更加不容易被撲滅。

    十五枚燃燒彈迅速的在高句麗的進攻隊伍中,形成了十五個直徑超過兩丈的圓形火場,火場內被濺到身上的石油引燃的士卒們,再用手拍打無效的情況下,開始四處亂竄。還不待隊伍形成大亂,大唐炮手們迅速的微微調整了方向,第二波燃燒彈再一次降落在那些個燃燒地點的周圍,進一步的擴大了燃燒的範圍,緊接著又是第三輪炮擊。三輪炮擊過後,燃燒起來的地點終於連成了一片,徹底地將高句麗的隊伍一分為二。

    在寬度超過兩丈的阻隔之下,前面的高句麗士卒回不去,後面的士卒又跟不上來,再加上上千名被大火引燃的高句麗士卒的四處亂竄,高句麗的隊伍徹底的亂了套,到處可以看到速出亂竄的高句麗士卒。高句麗的主將見狀,趕緊敲響了撤退的銅鑼。

    見到高句麗方面倉皇的後撤,李恪身邊的將校紛紛上前請求帶隊銜尾廝殺,卻被李恪所拒絕。見到將校們一臉的不解,李恪笑著說道:「對方的潰兵見到無路可逃時,難免不會做殊死抗爭,我們何苦增添無謂的傷亡。還有就是前方大火阻住了我們的道路,我們也無法趁機進行攻城戰不是。再說了,對方逃進城去不是更好嗎?我們完全可以把城圍起來一舉全殲對方。這總比我們銜尾追殺要輕鬆很多吧!」

    一刻鐘(半小時)以後,燃燒的熊熊大火終於耗乾淨了最後最後一絲能量,不甘心的在地上跳動了幾下後消失在空氣之中。而這時的高句麗隊伍,也已經趁機縮回了城內,並且緊閉城門,高高收起吊橋。城牆之上更是佔滿了嚴陣以待的士卒。

    李恪下令:所有神威大炮全部前進到距城牆四百步的地方對城牆上的高句麗士卒進行無差別炮擊,每門神威大炮必須發射炮彈以及燃燒彈各二十五發方可停止。

    當神威大炮擺放在指定的位置上以後,李恪讓一個大嗓門的士卒,拿著一個臨時用生牛皮捲成的大喇叭筒,站在安全的距離上向城內喊話。告訴他們還有最後一次機會,如果不在一刻鐘之內放下吊橋,打開城門出來投降,他將火燒利源城。

    回應李恪的則是城頭上的投石機。儘管大唐軍隊都在投石機的投擲範圍之外,但是對方還是發洩不滿似的,接連投擲了二十餘塊巨大的石塊才肯罷休。當然,這些石塊距離唐軍最近的也有至少五十步的距離,根本就不能對唐軍造成任何的傷害。

    一刻鐘以後,利源城四周的六十門神威大炮同時向著利源城城牆開炮。頃刻間整座利源城城牆之上便被大唐的炮火所籠罩,在爆炸和燃燒彈的雙重襲擊之下,守衛在城牆之上的高句麗士卒們,鬼哭狼嚎般的四處尋找安全的地點。一些來不及跑下城牆,又被大火所籠罩的士卒們,甚至直接選擇了從城牆之上縱身躍下。

    經過半個時辰的炮火攻擊,整個利源城的城牆之上,都完全的被大火所籠罩,再也看不到任何的高句麗士卒的存在。一些個翻閱了城牆,直接落到城內的炮彈,使得城內此刻也冒起了陣陣的濃煙。

    趁著城牆之上沒有高句麗士卒守衛的機會,大唐的工兵一個個抱著幾十斤重的陶瓷壇衝向了正對著城門口的地方。在護城河邊開始,每隔三十步便灑下裝在陶瓷壇內的石油,使得從吊橋處開始,向外每隔三十步便有一道寬度超過兩丈,總數為八道的半圓狀黑色油跡。屆時只要用火箭一一引燃,便可以形成八道徹底斷送他們逃生希望的火牆。

    當然,李恪的手段絕不止這一種。在每道火牆的外圍,還埋設了大量的地雷。在這種土地之上,只要三兩鍬,便可以挖出一個埋放地雷的土坑,只要在旁邊楔入一個木楔,把引線往上面一掛,很快的一枚地雷便安放好。對於那些沒有見識過地雷,又處於驚弓之鳥狀態的高句麗士卒來說,根本就不需要高超的佈雷技巧。

    一切準備完畢,每個城門外除留下一千名負責巡邏,並在對方準備突圍的時候,點燃火牆的士卒外,大部隊後撤十里安營紮寨。等待第二天對高句麗發動最後的進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