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初唐第一猛將

第二卷鎮守東北 第四十一章空地一體戰爭2 文 / 我自漫步

    第四十一章空地一體戰爭2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郁的酒香以及烤肉的味道。不過任何人都沒有被激發出一絲一毫的食慾,相反的所有的觀摩團成員都有一股強烈的嘔吐感。酒香以及烤肉的味道是被北風吹過來的,源頭正是被大火肆虐的縣城。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陣強烈的北風,才是的大火沒有在縣城中蔓延開來。大約半個時辰以後,大火漸漸熄滅,在確定了沒有高句麗的士卒重新回到城牆之上以後,大唐的軍隊開始分東南北三個方向向縣城進行包圍。

    很快的,東西兩個方向傳來消息,大量的平民正在通過東西兩座城門湧出縣城。李恪傳令下去,這些百姓今後都將是大唐的子民,不要對他們加以留難,願意出城的就隨他們去吧。

    隨著南門的打開,李恪的中軍陸續的穿越南門進入縣城。南門內靠近城牆的附近到處可以看到被焚燒殆盡房屋,以及遍地被大火燒焦的屍首,從散落在他們附近的武器不難看出,這些被燒焦的屍首,絕大多數都是高句麗的守軍。

    跟隨在李恪身旁的觀摩團成員,其中已經有人在看到這種場景以及空氣中瀰漫的烤焦的肉味,刺激得跳下馬跑到一旁痛快淋漓的狂吐不止。其餘的人也紛紛摀住口鼻,滿臉的痛苦神色。

    半個時辰以後,李恪來到縣府的大堂,並且把這裡作為了臨時的中軍大帳。手下人這時已經呈上了這次攻城戰的戰報。據查,高句麗軍方的指揮,早在大唐的投石車發動第二波投擲,也就是投擲燃燒彈的那一次過後,就已經意識到敗局已定。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傷,他果斷的下令放棄無謂的抵抗,率隊撤往瀋陽。另據初步統計,剛才在攻城的過程中,消滅了兩千名左右的高句麗士卒。這個數字是根據燒焦的屍首進行統計的,這一次的戰報只是先期的統計,詳細的資料要等所有的資料匯總到一起後才會上報。

    通過已經統計過的數字不難看出,對方當時一定把大量的兵力集中到了南城牆附近,這也是造成對方損失慘重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也給李恪提了個醒,要想最大可能的讓敵人把兵力集中到一起。其實要想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只要讓敵人準確無誤的確認自己的主攻方向,就不難做到這一點。

    傳令下去全軍在縣城內休整三天,晚上將殺豬宰羊犒賞三軍,同時取消禁酒令,每人可以領到燒酒半斤。令下之後,全軍歡呼聲雷動。到了晚間,到處可以看到三三兩兩的喝醉的士卒,不過也不用擔心他們醉酒鬧事。唐軍進城之前,城中百姓絕大部分早已經逃出城外,剩下的也都是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弱婦孺,大唐的士卒即便是喝醉酒也不至於找這些人的麻煩。

    再說,部隊之中還有監察部隊,這種日子口你如果喝醉了酒打個架什麼的,只要不動傢伙,他們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不去管你,可是如果敢找城中百姓的麻煩,一旦被他們發現你自己首先就會有跟大的麻煩。

    後半夜開始,天空中刮起了七八級的西北風,氣溫也開始驟降。到了早上起床的時候,士卒們已經穿上了大軍出發時就已經發到個人手上的厚重皮襖(唐朝初期的時候,棉花還沒有傳入中土)。

    天空中烏雲密佈,而且非常的低,令人產生一種伸手就能夠到的感覺。這是暴雪的前兆,估計很快就會有一場暴雪降臨。

    原本觀摩團的所有成員在大軍出發都一致的認為,這個大唐的遼王居然會選擇冬季進行大規模的作戰,實在是不明智的選擇。只要遇到風雪,只怕這一次作戰就要就此終結。他這麼做簡直就是在浪費錢餉,或者說只是做一個姿態,證明他是要去帶兵打仗的,從而避免了索要人質影響。

    前一天的作戰,只能說明大唐部隊攻城的火力強勁。可實現如今馬上就要有暴風雪降臨,到時候大雪封路,倒要看看你還有什麼辦法繼續作戰!

    這也不能怪他們準備在一旁看熱鬧。畢竟大唐的實力過於強大,一旦針對高句麗的戰爭結束,很有可能會把矛頭指向自己。所以,現在能有機會看到他們出醜,也是一件非常解氣的事情。

    到了晌午時分,觀摩團期盼了一上午的大雪終於如期而至。成年人拇指肚大小的雪片子,鋪天蓋地的從空中狠狠地砸落到地上,僅僅一下午的時間大雪就已經沒過了腳踝。

    晚間吃飯的時候,李恪特意把所有的觀摩團成員都叫來和自己一同吃飯。認真的說起來,這些人是沒有資格和他一同吃飯的。就好比一個帝王不會和平民在一個桌子上吃飯一樣,李恪完全可以不請他們吃飯,即便是他們部族的首領來到營州,最多也不過是由李靖這個副職出面照應,前提是這個部族的首領還要和李靖非常熟悉,關係非常好才可以。

    李恪之所以邀請他們一同吃飯,實際上就是因為猜透了他們的心思,所以這才把他們叫過來,調侃他們一番後再用事實告訴他們,他們潛意識當中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對於他李恪乃至大唐來說,根本就不算個問題。是輕而易舉便可以完成的。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該說的客套話也都已經說完,李恪這時說道:「今天請各位過來,實在是本王有事要向你們詢問。在座的人中,不論是室韋部還是靺鞨諸部,你們全都常年居住在北方的苦寒之地。你們也看到了,這外面突降大雪,如果是坐在一起飲酒賦詩,倒是個不錯的天氣,但是對於行軍打仗來說就不是一個好事情了。不知道各位對於這種天氣,有沒有克服大軍行動不便地方法?」

    在做的這些人一聽原來是向他們討主意的。表面上一副畢恭畢敬的神態,內心裡卻是早已經就樂開了花:原來是遇到難題了,想通過我們尋求指導幫助。如此惡劣的天氣下,別說幾萬大軍的行動,就算是幾千人馬也是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再說了,別說我們沒有好的辦法,即便是有也不可能告訴你啊!現在的大唐軍隊就已經如此的恐怖,一旦再克服了雪地行軍受限的困難,還讓不讓我們這些成年累月生活在嚴寒之地的人活了!

    相互之間用眼神從對方的臉上掃過,做了個極其短暫的交流,在達成一致意見後紛紛上前進言。進言的內容與其說是在出主意,還不如說是在訴苦更恰當一些。歸納起來無非是北方苦寒,長年累月的都要生活在忍饑挨餓之中,究其原因也就是因為這冰天雪地的根本就沒有辦法就行勞作等等等等……廢話說了一籮筐,歸結起來只要倆字就可以概括——沒轍!這些人在進言的最後,無一不提出一個相同的建議:退兵!早一天退兵,就可以減少一天無謂的消耗。

    對於他們的表現,李恪原本就沒有報什麼希望。相反的他更希望看到現在這個結果,因為他們現在說得越是熱鬧,自己能夠拿出雪地作戰的絕技時,對於他們的觸動也就越大,抽在這些個枉稱是北方部落的人的臉上的耳光也就會越響。

    李恪不置可否的微微一笑。「想不到你們這些個生活在這苦寒之地的部族,也無法解決掉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如此看來本王這次作戰怕是要令你們失望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