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高粱酒?好東西啊!
營州位於後世遼寧朝陽。唐朝初年,營州再往東包括遼東半島在內的的大片土地都被高句麗所佔據,再往北方向則是契丹的勢力範圍,而吉林、黑龍江以及更北的大片土地則被靺鞨諸部所佔據。
當時,契丹的勢力在東北地區最為薄弱,只佔據了遼寧阜新至鐵嶺再到內蒙通遼之間的一小塊區域。最為強盛的就是高句麗,後世的朝鮮以及遼寧大部分土地都被他們所佔據。至於靺鞨諸部雖然佔據了北方的大片土地,但是地廣人稀,有多處於苦寒之地,所以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營州現有兵力四萬一千人,其中騎兵約六千人,弓箭手約兩千人,其餘均為步卒。當初組建的快速反應部隊,如今一分為四,其中西北分得其中三分,分別把守在與吐蕃以及西突厥接壤的地帶,最後一支便是當初薛仁貴手下率領的那三千人馬,如今也歸到了李恪的營州大都督府治下。這也使得李恪所轄人馬達到了四萬四千人,這在當時的大唐戍邊軍隊中,至少在所轄兵力上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了。
即便是這樣,李世民仍舊不放心自己的這個三子。李恪動身上任後第五天,李世民再次下令任命李靖為兵部尚書兼營州大都督府司馬(嘿嘿,為了自己的兒子,硬是把李靖給降了一級。),協助李恪鎮守遼東。
李恪出京之後,倒也沒有著急趕往營州上任,由於他的祖父李淵,也就是唐太祖在四月去世,他由於當時正在返京路上,所以沒有趕上。如今尚未下葬,他又要離京赴任。所以在行程上稍作調整,改道前往太原,拜祭了一番李家祠堂,又專程去了趟河間,拜見了伯父李孝恭,送上了十把太師椅,一整套的三國演義之後,這才前往營州。
快速部隊的三千人,按計劃要自行前往營州的,但是李世民不放心自己這個寶貝兒子的安全,就讓這三千人馬跟隨遼王殿下的親衛隊同行。這樣一來,三千多人馬一起上路,倒也是浩浩蕩蕩,頗為壯觀。只是苦了沿途的州縣,尤其是那些小縣城,城內根本就駐紮不下這麼多人。再加上李恪不務正業的一邊遊山玩水,一邊探親訪友,這行軍速度也就可想而知。
他這一路人馬還沒有到達河間,李世民便派來信使把他給訓斥了一番,讓他加快速度趕往營州赴任。誰知信使一走,他又恢復了老樣子,仍舊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已經成為他心腹的薛仁貴十分難以理解他的做法,忍不住問他這一次為何行軍如此緩慢,難道說其中有什麼奧秘。李恪之所以不著急,是因為據史書記載,這幾年遼東地區相對平靜,再說有李靖替他打理軍務,他還有什麼可不放心的。但是他又不能這麼說,同時又覺得薛仁貴這個人,雖說在歷史中是個人物,但是在為人處事上太過剛直,不懂得變通,所以決定借此開導開導他。於是微微一笑,然後告訴他人不可以事事都要出風頭,也不可事事都做得盡善盡美,否則的話連老天也都會妒忌他的。見到他還不開竅,就又告訴他人不可以太過聰明,要做到大事聰明,小事糊塗,時不常的還要犯些小錯。只有這樣,你的同事、上司才會覺得你這個人還不錯,才不會嫉妒你、算計你。
薛仁貴也是聰明之人,聽完他所說的話,哪還不明白他是另有所指,同時也是在變相教導自己。再仔細這麼一琢磨不覺得出了一身的冷汗,自己這上司加靠山,也未免太聰明了吧,如此年紀考慮事情居然如此縝密,這樣的人簡直太可怕了。看來以後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再向以前那樣率性而為,不管別人感受。
這一路上就這麼不緊不慢的往營州走,到達關外的時候,已經是八月中旬。正好趕上秋收季節,道路兩旁到處都是待收的高粱。
看到這紅彤彤的高粱穗,李恪的心裡不由得一動。去年底,李愔曾經給了自己一份釀酒的方子,後來由於忙於練兵打仗,就把這茬給忘在了腦後。如今看到這熟透的高粱,不由得又想起了這回子事。高粱酒?這可是好東西啊!喝了一年多酸酒的他,在這個念頭出現的一瞬間,便再也坐不住了。下令部隊急速行軍,二百多里路只用了三天就趕到了營州。
到了營州,把所有的工作都交代給下屬們之後,他便再一次做起了甩手掌櫃的。在城內貼出佈告,招收了十幾個會釀酒的人,讓他們簽下了不外傳,教給他們的釀酒技術的保證書後,在城內買下一處不大不小的宅院後,開始在裡面搭鍋埋灶,開始了他的釀酒工作。
經過十數日,無數次的反覆試驗。這一日當又一鍋酒出鍋時,終於讓他聞到了魂牽夢繞已久的白酒味道。盛出一點嘗了嘗,嗯!還真是高粱酒的味道!終於讓我給試驗成功啦!分給幾個釀酒師傅嘗了嘗,幾個人在酒進口的一瞬間,眼睛一下子瞪了起來,緊接著散發出炫目的光芒。如此醇香的味道,是他們從來沒有感受過的,簡直是太美妙了,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去形容這種感覺!
李恪在第一鍋酒出鍋以後,又連續盯了幾鍋,當確定每次都能確定釀酒成功,不會出錯後,這才離開帶著十幾壇釀好的白酒離開。
李恪剛開始張羅釀酒的時候,李靖還試圖勸過李恪,不要過於荒於嬉戲,凡事當以國事為重。誰知他苦口婆心的勸了兩次,頭一次李恪還口不對心的答應著,第二次再說的時候,他一句:您辦事我放心。給頂了回去。再往後,李靖也就懶得理他。
此刻已經釀酒成功,李恪第一個想到的人便是李靖。這帶兵打仗之人,又有幾個人不喜歡喝酒呢。當李恪帶著酒來到李靖的府上,一進客廳李靖便聞到了一股與眾不同的酒香。當李恪端上一杯酒讓他品嚐的時候,一口酒下肚,便不停的連讚好酒,並且不停地說,這才是男兒該喝的酒。連忙吩咐廚房準備酒菜,他要與殿下暢飲一回。頭一次喝到如此烈酒,哪會想到酒勁會這麼足,還不等廚房把酒菜端上來,兩個人就已經把一整壇,約兩三斤的白酒喝到肚裡。李恪也是很久沒有喝到白酒,一時興起便陪著李靖狂喝。等到廚房把菜端過來的時候發現,兩個人已經躺在地上呼呼大睡。
第二日,無所事事的李恪,漫無目的的四處亂轉。不知不覺中來到了軍營之中。無意中看到李靖也在這裡,便上前去打招呼。發現他的精神不好,便勸他不要過於勞累。李靖卻歎了口氣說道:「唉,不服老不行啊!年輕時喝上五六斤酒都不在話下,昨日才喝了一斤多酒,便臥床不起。如今已經快到晌午,這酒勁兒還不曾過去。」
李恪聽了不由得一笑:「李伯父有所不知,這白酒非常烈,比起那米酒要高出好幾倍。這一斤多絕對比那五六斤要厲害。侄兒昨日也是一時高興,忘記了這碼子事兒,害得李伯父至今沒有還在難受。還望李伯父勿怪。」
李靖聽後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說我不至於喝上這一點兒便一醉不起嘛!看來這東西好是好,但是一定不能過量,不然會誤大事的。」
李恪看到李靖居然如此自律,一點小事便會聯想到正事之上,不由得從心裡為之敬佩。面容一整,說道:「李伯父實是我等楷模,恪今後一定會向李伯父學習,嚴於律己。」說到這裡突然又想起一件事,連忙繼續說道:「李伯父,恪忽然想起,這白酒還可以用於軍中。」
「哦?可以用於軍中?此話怎講?」
「是這樣,此酒非常烈,如果士卒受傷後用此酒塗於傷口,可以避免感染。」
「哦?此話當真?!」當見到李恪用力的點了點頭後,不由得一下子站了起來。「遼王殿下,您可知道如此一來,可以避免多少士卒由於軍中大夫不足,不能及時醫治,而造成減員嗎?至少可以減少一半的損失啊!」
李恪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會有這麼大的損傷嗎?」
李靖沉重的點了點頭。「以往每次戰鬥中損失的兵員,遠遠要低於那些,由於得不到及時醫治而損失的兵員。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啊,軍中的大夫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