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傲仙

龍騰世紀 資料4 文 / 黃巾神使

    【作品簡介】還珠樓主驚天巨著,洋洋500萬言,給後來的梁羽生、金庸、古龍等武俠小說,中國後現代神怪,仙俠等類型的小說,遊戲(如仙劍奇俠傳等)以及諸多作品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亞洲週刊》評出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位列55,尤在古龍的《楚留香傳奇》(84)及梁羽生《白髮魔女傳》(87)之上!

    《蜀山劍俠傳》是還珠樓主最有名的代表作,也是篇幅最長的一部,達五百萬言,絕對可稱為鴻篇巨著了,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將神魔和武俠完美的結合起來,在中國的文學發展中,真正的武俠小說是從唐代的傳奇小說開始的,產生了著名的虯髯客,聶隱娘、崑崙奴等俠客,後來經過宋元兩代的過渡,到明代出現了著名的《水滸傳》,將俠文化推向一個高峰,清代的武俠出現了新的發展,漸漸分離出奇幻和技擊兩派,前者以《七劍十三俠》等為代表,他發揚了唐代的武俠風格,主角是神秘的仙佛式的人物,他們的技巧也是各種法術和能夠殺人千里之外的飛劍法寶。後者則有《七俠五義》,《永慶昇平全傳》等著作,在這裡人物都是塵世間的俠客,他們的本領也只是客觀的十八般武藝而已。晚清到民國的時候,出現了王度廬,他的作品一般歸為京派,開始了武俠的改造,將歷史結合進來,描寫也更為細膩。而民國時期真正的武俠**的到來,則是因為還珠樓主和他的蜀山劍俠傳。本作也是後世修真類小說的鼻祖。

    [編輯本段]

    【作者簡介】

    本名李善基(1902∼1961年),後改以李壽民行世,1949年後又改名李紅,四川長壽人。清朝光緒廿八年(1902年)生於一官宦世家。其父李元甫曾任蘇州知府,為官清廉。李善基自幼即隨父遊歷各地,走遍大江南北。父親死後家道中落,故僅在蘇州讀過幾年中學便告輟學。曾在傅作義幕中任中文秘書,復任天津電話局長段茂讕之秘書,業餘在銀行家孫仲山公館兼做家庭教師。

    其作品代表了民國武俠荒誕怪異的一派,融合神話、志怪、劍仙、武俠於一體,進行高度藝術化的想像發揮,尤其是各種劍仙神術、奇幻法寶,顯示了天縱奇才的大氣魄,對後世武俠作家影響巨大,幾乎無人可以企及。主要作品為1932年以筆名「還珠樓主」於天津《天風報》發表的長篇連載《蜀山劍俠傳》,聲譽鵲起。臨終前口授完成長篇小說《杜甫》,二日後逝世,享年59歲。

    在民國武俠小說北派四大家中,最早使讀者著迷,又最受評論界斥責,被稱為「荒誕至極」的便是還珠樓主。

    [編輯本段]

    【內容簡介】

    小說以峨嵋派為主要正義的幫派,講述了峨嵋弟子學藝和斬妖除魔的經歷,尤其以三英二雲、七矮和四大弟子為主要的記述對象,這些人都是峨嵋派的弟子,他們年紀都很輕,在外出修行的過程中,他們不斷的獲得奇遇,得到很多的奇珍異寶,本領也越來越高強,其中又以李英瓊(就是三英中的一個)為最主要的小輩人物,詳細描述了她從一個普通的女子,經過無數的機緣巧合,得到長眉真人的紫郢劍,收復神雕佛奴和猩猩袁星,吃下了許多罕見的朱果,又得到前輩仙人所留的太清神焰率兜火和白眉和尚的定珠,最後還獲得了前世摯友聖姑的一甲子功力,總之她終於成為峨嵋派後輩中最傑出的人物,因此連書中那些前輩高人都對她的奇遇讚歎不已。這些小輩的故事以第三次峨嵋鬥劍為線索,在書中一直交代不久就會開始正邪的大交手--第三次峨嵋鬥劍,這次鬥劍是正邪人物一次最後的比試,所有的恩怨都在這時完結,在交代故事的間隙中,李壽民也往往狡猾的透露一點鬥劍的結果。這讓讀者的心一直記掛著這場大戰。

    全書的另一條線索是五百年前的神仙大劫,李壽民認為那些沒有成為金仙的散仙、地仙都必須不斷的經歷天災大劫,因此書中的很多的前輩高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三劫做準備,而峨嵋派就是不斷的幫助其他非本派的正義的散仙們,防止他們在三劫中出事。書中塑造的一些前輩都很有特色,例如怪叫花凌渾、嵩山二叟、駝神乙休、藏靈子等等。由於是五百萬字的篇幅,所以作者可以全面的展開描寫,這樣使得作品有些凌亂,往往兩個聯繫的故事要過很長的篇幅才聯繫起來,中間作者開始不急不慢的講述前面一個新出現的主要人物的來歷背景,而這個介紹,他又往往從他出生開始,所以性子急的讀者有時真是很苦惱的。

    可惜的是,這兩條線索都沒有完結,因為在作者準備繼續寫下去的時候,全國解放了,由於當時的政治環境,這樣的小說自然不敢再寫下去了,於是在五百萬字之後,留下了無數的懸案和故事,在我讀他的時候,經常聯想到曹雪芹的《紅樓夢》,兩者都是沒有完成的傑作,可是《蜀山劍俠傳》卻遠沒有《紅樓夢》的聲譽,也沒有眾多的續書,真也算是一個悲哀了,在中國這樣的小說實在很難得到社會主流的承認和褒獎。

    [編輯本段]

    【作品特點】

    這部小說還有一個現代的文章所不可比擬的特點,就是其作者本是一個傳統的文人,所以在其筆觸下,總是帶有著這樣的痕跡,不管是描寫人物還是景色,都帶著傳統的古文的華麗風格,對於喜愛古文色彩的讀者,閱讀這部小說真可謂是一種享受。還珠樓主的本領還在於對傳統的儒釋道三教的透徹瞭解,所以在書中的武功和法寶,都有著一個美麗的名字和包含著三教精神的功用,例如佛家的八部天龍劍、雷音鈸、定珠神光、佛火心燈。道家的九天十地避魔梭、紫煙鋤、青靈髓、紅欲袋,連邪魔的法寶也是十分厲害,像五鬼白骨錘、化血神刀等等。這部作品對後來以古龍、金庸、梁羽生為代表的新派武俠有很大的影響,像書中的降龍十八掌,彈指神通,白髮龍女,總之這部書絕對是武俠小說史上,值得大書一筆的巨著,白先勇先生就曾經反覆的通讀此書,認為「沒有其他書讓我這麼著迷過」。後來推出的著名的rpg遊戲--仙劍奇俠傳中也借用了蜀山派的背景,其中李逍遙的師傅醉道人也是書中就有的人物。

    寫任何小說都須考慮兩個因素:趣味性和文筆。最能體現文筆優劣的是大段的寫景。現在許多小說裡很少或沒有寫景,只以情節取長,而往往以低級**描寫來吸引出版社和讀者。雖然紅樓夢中也有性的描述,但其主題卻是嚴肅的,不像有些現代小說的主題就是寫性。「蜀山劍俠傳」中有不少寫景段落,文筆優美,字字珠璣,讀後齒頰留芳,沁人心脾。但絕大部份武俠小說讀者只是看個情節而已,不管作者的文筆如何,或者他們根本沒有文學水平來辨別文筆的優劣。但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武俠小說本身就是給人在茶後飯余作消遣的,所以只能看作通俗文學。

    「蜀山劍俠傳」的趣味性非常強,壓倒其他一切武俠小說。首先其情節非常曲折離奇。武俠小說看得很多的讀者,必有這種體會,許多現代的武俠小說,你能估計到下一步的情節會怎麼發展,**不離十,就像現代電視連續劇的情節一樣,因為都公式化了。而且作品中反映出作者知識面很狹隘。這就會減低趣味性和吸引力。而「蜀山劍俠傳」裡的情節無法預估下一步會怎樣發展。要知道就得看下去,於是產生了吸引力。

    一般武俠小說寫的都是身具武功的俠客。作者為了吸引讀者,把武功寫得越來越神奇怪異,從而顯得非常不合理,違反常識。而「蜀山劍俠傳」則寫劍仙一類人物像唐宋傳奇裡的妙手空空兒一樣,飛行絕跡,瞬息千里。劍仙用的是飛劍,一道白光,一道金光,取人首級於千里之外。「荒江女俠」裡雖然也有飛劍,但過於簡單,沒有「蜀山劍俠傳」裡描述的飛劍變化大,更有趣。還描述了光怪陸離的海外仙山,奇形異狀的妖魔鬼怪。有的武俠小說裡描寫了陣圖,包括劍陣等。但與「蜀山劍俠傳」裡的一比,太簡單乏味了。再說「封神榜」,「西遊記」有法寶,如番天印打出來一道金光。「蜀山劍俠傳」裡也有許多法寶,如法華金輪能發出一片金光,把人包住以自衛,使敵人的飛劍法寶不能攻進來。而其所描寫的七寶金幢、大旌旃佛光、神禹令牌、天遁鏡、乾天一元霹靂子、離合神圭等各種法寶比封神榜裡的還要神奇熱鬧。再如由旗構成的旗門陣圖,裡面有五行變化,相生相剋,青紅黃白黑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種顏色輪換變化,而且還有汽水冰物質三態的物理變化,將科學的原理揉合到五行裡去,極盡了人腦豐富的想像力。再寫到劍仙用法力化出一個個光圈,從中可以看到幾千里外發生的事情,就像現代電視傳真一樣,簡直就成了法國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這是任何其他武俠小說中所沒有的,完全是獨樹一幟。

    [編輯本段]

    【後人評價】

    天下第一奇書(錄自香港《武俠春秋》月刊創刊號)

    作者:倪匡

    在我的心目中,天下第一奇書是還珠樓主所著的武俠神怪小說《蜀山劍俠傳》。此說一提出來,反應不外兩種:對《蜀山》入迷的,一定首肯,而未曾看過《蜀山》的,一定搖頭。未看過《蜀山》而搖頭,並不奇怪,因為未曾看過,自然不足以明白此書之奇。《蜀山劍俠傳》是哪一年開始寫的,不甚確知,多半是在抗戰以前就開始出版第一集了,陸陸續續,至少寫到一九四八年,共出了五十五集,並沒有寫完,又有五集續集,和一些「姐妹作」,如《長眉真人專集》、《峨眉七矮》、《武當七女》、《青城十九俠》等等,但是都可以目之為《蜀山劍俠傳》同一系統的作品。《蜀山劍俠傳》之奇,是奇在全書充滿豐富的幻想力,古今中外,未曾有過任何一部小說,是充滿了如此奇妙不可思議的幻想力的。就武俠小說的本身而論,還珠樓主的作品,結構嚴謹,文筆流利,及不上金庸;性格激盪,感情現代,又比不上古龍;但是論想像力之豐富,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還珠認了第二,無人敢認第一者也。香港的武俠小說愛好者,對《蜀山劍俠傳》都很陌生,但港台的武俠小說作者,對之卻絕不陌生,翻開近二十年來的所謂「新派武俠小說」中的任何一部來看看,其中都可以找到還珠樓主作品的影子。這並不是說每一個作者都在抄襲還珠樓主的作品,而只說明了一種情形:在一代宗師的光芒籠罩之下,很難能擺脫他的影響,只有自身也具有同樣功力的人,才能例外。再就武俠小說本身而論,《蜀山》也不是還珠全部作品中的精品,《蜀山》大氣磅礡,上天入地,包羅萬象,而精品卻是還珠樓主的一部《雲海爭奇記》,共出了七集,也是沒有寫完。香港武俠小說愛好者對《蜀山劍俠傳》陌生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這部書在香港的版本,排校工作,實在太差,錯字之多,幾乎已到了不是以前看過原版本的人能看得懂的地步。早在十幾年之前,就曾登報,想徵求一套上海正氣書局出版的原版本,可是沒有結果,現在只怕更難了。也曾在十餘年前,就曾發過願,要替《蜀山劍俠傳》下一番整理功夫,加新式標點,刪去五十五集書中一些扯開去的枝節,重新出版,敢言其銷路一定在現在出版的武俠小說之上,可是一則一直忙得不可開交,二則本地出版商對之信心不大,是以也未曾實現。《蜀山劍俠傳》一書之所以不可及,是因為作者在這部書中,建立了一個「思想體系」(姑妄稱之),有一定的規律和步驟,指出一個「人」到「仙」、「超人」的途徑,成為一種修仙的法規。《蜀山》全書,講的是「修道人」如何努力,去修成正果的事。在還珠的筆下,修道的途徑和最後目的,可以有如下兩種:甲:金仙(天仙)--長居天上,無災無劫,逍遙自在,與天地同壽。乙:地仙(散仙)--每隔若干年,會有劫運一次,稱為「天劫」。度得過,還要再等下一次天劫;度不過,或形神俱滅(什麼都完了),或**毀滅,元神(靈魂)再去重生,以修下世。散仙之所以不能修到天仙,原因有很多:或因為性子剛愎,或因為**所纏,或因為有了過失,種種不一。在修煉過程之中,戰戰兢兢,不可有一點疏忽,更不可有一點惡行。這本來是佛道思想的演變,但演化在小說之中,而且如此之透徹,則只有《蜀山》書中才有。自然,還珠樓主的豐富想像力,不是憑空而來的,大都是從中國的古籍之中得到的靈感,是作者博覽群書的結果。例如《西遊記》中,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本來是大禹治水時用來量江河深淺的一個「定子」,在還珠的筆下,大禹治水時的物件,全成了威力無匹的法寶,而其中的一隻「禹鼎」,更將大地萬物、山川精怪全鑄在其中,連天地間的音律也全在其內。大禹治水時用的物件,會變成「寶物」,自然是受到《西遊記》的影響而來的了。在還珠筆下種種怪物妖精,有的也在《山海經》中可以找到影子,但有的實在是匪夷所思。例如盤踞南極大光明境的一個怪物「萬載寒蛇」,就根本不知是什麼東西,這怪物有九個身子,六個頭,又會幻化為絕色美女。結果,怪物煉成的絕色美女的「元神」,被一個人的妻子取走,這個「女人」本來是一隻大蜘蛛,就藏在她丈夫的胸前。這只不過是還珠作品中幾百則小故事中的一則,一斑可窺全豹,也可見此書如何之奇了。近來,還珠的作品好像又熱門起來了,一本電視雜誌,在重刊他的《柳湖俠隱》(還珠作品中未及水準的作品),邵氏公司又準備以大量特技配合,籌拍《蜀山劍俠傳》,所以才想起這部天下第一奇書來,而且,又再發願,一有空閒,就要動手,將之整理一番,好讓武俠小說愛好者知道,有此一部可以令人廢寢忘食的奇妙小說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