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異時空之大中國

第十一部 第二十二章 麵包的妙用(1) 文 / 伍漢民

    第二十二章麵包的妙用(1)

    克裡斯諾亞爾斯克城裡雖然有著六十三萬的部隊,而且還都是俄羅斯有數的精銳部隊,其戰鬥力在俄羅斯部隊中也排得上號,從表面上看來,憑著其堅固的工事,應該可以支撐上一兩個月甚至於更久。可是,城裡的俄羅斯人日子不好過啊,缺醫少藥,缺槍少彈,更重要的是,糧食近乎沒有了。自打烏克蘭農奴大起義以來,整整四個月的時間內,沒有一批作戰物質被運進西伯利亞,沒有一顆糧食能夠到達俄羅斯士兵的手中。他們本來還有著一個多月的存糧,可是被中國人繳獲了一部分,被飛機炸毀了一部分,所剩下的本來就已經不多了,就算因為戰鬥減員,吃糧的人越來越少,而且實行了配給制,可是,也支撐不了多久啊。等到中國人合圍的時候,那裡的俄羅斯士兵已經斷糧三天,只能啃些青草,或者把自己的皮鞋煮著吃掉了。

    金宮方面命令資歷較深的王保生元帥為攻擊克裡斯諾亞爾斯克的總指揮,並授權其便宜從事。得到城內已經斷糧三天的消息之後,兩個元帥經過商量,決定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反正時間有的是,金宮方面並不急著攻打歐洲,想讓德國人與協約國的人再頂一陣子再說。而且,克裡斯諾亞爾斯克城內的六十三萬俄羅斯士兵,可都是精銳啊,要強攻的話,就算短時間內能夠拿下來,天知道得傷亡多少人。中國士兵傷亡得多了,那不用說,金宮方面要多心痛就有多心痛。就算是僱傭軍方面傷亡得太多了,林傑總統也心痛啊,那可都是錢啊,傷亡一個,就得付出大筆的撫恤金和補助金。

    兩支戰略部隊進行了重新部署,王保生派了三個正規軍到西面,以防俄羅斯人從那裡突破。日本僱傭軍第二集團軍群重新劃歸王保生屬下,在東南兩面構築防線。第三集團軍群則仍由王猛元帥統領,在西北兩面構築陣地,把個克裡斯諾亞爾斯克圍了個水洩不通。中國部隊則部署在僱傭軍後面約五公里遠的地方,憑著其強大的機動能力,俄羅斯人從那裡突破,中國部隊都可以在短時間趕到,把他們重新趕回城裡。同時,大量的火炮也被佈置到城外,對準了克裡斯諾亞爾斯克一陣狂轟,反正這裡離中**隊的交通樞紐烏蘭烏德近,交通便利得很,要多少炮彈就有多少炮彈。當然,空軍也不能閒著,這回派上的空軍不多,只有一千架飛機而已,可是攻擊的頻率相當的高,每隔一個小時就有一百架轟炸機出現在克裡斯諾亞爾斯克上空,扔下了兩百噸炸彈之後,再悠然自得地離去,俄羅斯那並不猛烈的防空炮火根本就無能為力。

    二十五日晚上,俄羅斯人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突圍行動,而這也是俄羅斯唯一一次突圍。俄羅斯人選擇的突破口是北面。也是,南面離中國境內近得很,他們能往那裡逃?東面和西面都是西伯利亞大鐵路,追起來就更方便了,唯有北面還多少有點兒機會,一旦突圍成攻,就進入了西伯利亞大平原,那裡地廣人稀,跑的地方多的是。不過,秋天眼看著就要到了,如果真的跑到西伯利亞大平原去,估計俄羅斯士兵的日子也不會好過,不被餓死,也會被凍死吧。

    可是,就連這個小小的願意,中國人都沒有給俄羅斯人機會。渡邊的第三集團軍群首先遭遇了蜂擁而來的俄羅斯部隊,他們進行了頑強的反擊。雖然第三集團軍群在北面只有十五萬部隊,可是,他們是呆在工事裡面,而且有著中國方面的火炮支援,俄羅斯人想憑著夜色突圍,也沒那麼容易。戰鬥進行了一個小時後,王猛的裝甲集團軍群到了,三個軍共兩千多輛坦克和兩千多輛裝甲車在一萬兩千輛摩托車的掩護下,朝著俄羅斯人直撲了過去。這是一場不對等的戰鬥,沒有反坦克武器的俄羅斯人根本就擋不住如洪水般湧來的鋼鐵巨獸,在激戰了九個小時後,在天剛剛亮的時候,不得不退回了克裡斯諾亞爾斯克城,留下了七萬具屍體和九萬名正餓得直打晃的俄羅斯俘虜。

    此後,俄羅斯部隊再也沒有能力進行大規模的突圍了,零零星星的行動還是有的,不過對於正嚴陣以待的中國部隊來說,其作用微乎其微,有些突圍的士兵一看到前面的中國部隊,索性就扔下了武器,舉起了雙手。至少,當俘虜可以吃飽飯吧。

    八月二十八號,對克裡斯諾亞爾斯克城的圍困已經進行了六天,而城裡已經缺糧九天了。從飛機上看,城裡連綠色也沒有了,所有還帶著翠色的草都被俄羅斯人拔了吃掉,更不用說城裡的那些老鼠等活著的東西了。更讓俄羅斯人雪上加霜的是,八月底,西伯利亞的天氣已經夠冷的了,而俄羅斯士兵身上穿的卻是夏裝。他們的秋裝根本就沒有運到,去年穿的秋裝和冬裝本來是放在伊庫爾茨克和下烏金斯克等地,早就被中國人奪走了。夜間派出的偵察機在空中看得十分清楚,克裡斯諾亞爾斯克城內,到處都是火堆,到處都是不斷地走動以取暖的俄羅斯士兵。城裡能夠找到的木材都已經被用來當成燃料了,到二十七號的時候,有些人實在找不到燃料,只能拆掉房子尋求木材。在城外就可以時不時地聽到槍聲,那是俄羅斯人為了爭奪糧食和木材而爆發衝突時打的槍。在二十七號的時候,槍聲還是零零星星的,偶爾才能聽到一次,可是到二十八號的時候,槍聲就突然間猛烈了起來,此起彼伏的,這說明,城內俄羅斯人已經快要被逼到絕境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