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烏克蘭效應(1)
烏克蘭農奴暴動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世界,明眼的人都知道這個事件對協約國意味著什麼。在參戰的幾個大國中間,如果要選擇最先崩潰的國家,其答案只有兩個,一個是協約國的俄羅斯,一個是同盟國的奧匈帝國。這兩個國家都有著共同的特戰,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經濟落後,民族矛盾特別尖銳。可是,與奧匈帝國不同的是,俄羅斯還加了一條,其國內的農奴與地主的矛盾已經激化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俄羅斯是一個農業大國,從事農業的人中,農奴佔了一個很大的基數。這些個農奴的命運極其悲慘,沒有自己的土地,沒有人身自由,甚至於連自己兒女的所有權都不是自己的,只能算是地主的私人財產。為了爭取到屬於自己的權利,農奴們不斷反抗,單單一九一七年一年間,就發生了三千多次的農奴起義。不過,尼古拉二世在鎮壓農奴起義上,一向是心狠手辣,殺的人之多,可謂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啊,一千多次農奴起義,幾乎無一例外的都在短時間內被鎮壓,沒有一次能夠撐得過三個月的。因此,不但俄羅斯國內,就連國際社會也已經習慣了俄羅斯的農奴起義,一向不把他們當回事。可是,這一次不同了,發生起義的地方是在烏克蘭,俄羅斯的糧倉,提供了俄羅斯軍方七成以上糧食的地方。而且,這次起義與以往不同的是,規模特別大,參與的人達到了百萬之多,其中組織起來的武裝力量,就達到了三十萬左右。這次起義其實在兩個月前就爆發了,可是,俄羅斯軍隊主力都呆在西伯利亞一帶與中國人作戰,而且地方官員為了自己的腦袋,拼了老命地捂著不讓莫斯科知道,只想著憑自己手中的地方部隊解決問題。所造成的結果就是,起義不但沒有被鎮壓下去,而且越演越烈。當地方政府官員一看實在瞞不下去,不得不向莫斯科報告,並且把情況通報給協約國的幾個盟友時,事情已經不可收拾了。
金宮在第一時間得到了俄羅斯起義的消息,林傑立刻把在京的幾個老大們都找到自己的辦公室裡來,商量一下此事對戰局可能發生的影響。從間諜那裡得到的情報,此次起義非同小可,起義者已經佔領了基輔周邊的大片地區,並且正在向基輔挺進,沿途得到了農奴們的熱情響應,人數不斷增加。由於俄羅斯的精銳部隊都呆在西伯利亞一帶,就算剩下的一些二線部隊,也被德國和奧匈帝國拖在東線,根本就來不及回援。而那些地方武裝,用來欺壓百姓、敲詐勒索,那倒是一流好手,可是,用來打仗麼,那還差了十萬八千里。間諜還告知,尼古拉二世正緊急從前線調部隊回來鎮壓。可是,西伯利亞的部隊一直被中國的西北方面軍纏得死死的,一旦撤退,將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保不定現在尼古拉二世手中最強的戰略部隊就得全部被中國人吞掉。而且,西伯利亞離烏克蘭太遠了,就算立刻撤退,也得十天半月的才能到達,那個時候,基輔說不定早就被農奴們佔領了。沒辦法,只能從歐洲戰場上撤軍了。在歐洲戰場上,俄羅斯現有一百多萬部隊,可都是二線部隊,與奧匈帝國的近百萬部隊,土耳其的幾十萬部隊對抗著,勉勉強強打了個平手。奧匈帝國和土耳其的部隊一向較弱,他們也沒有能力追殺撤退的部隊,從歐洲戰場上撤軍,保險係數大一些。
當金宮方面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北京時間四月二十一號凌晨兩點多了。與會的那些老大們,基本上都是從熱被窩裡面被強行拉出來的。可是,他們卻一點兒也不睏,他們心裡高興著呢,無論這事情將來如何結束,反正,對中國有利是肯定的事情,說不定,中國可以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
幾個老大才剛剛來到林傑的辦公室,陸軍總司令林虎就大聲地叫了起來:「各位,烏克蘭發生起義,俄羅斯已經岌岌可危,我們是不是應該再考慮一下進攻印度的戰略?我個人認為,應該暫時放慢對印度的進攻,轉而打擊俄羅斯。反正伊朗高原在我們的手上,就算我們不進攻印度,印度也跑不了,早晚得落入我們的手中。」林虎一向穩重,可是這一次卻出人意料地大聲嚷嚷了起來,可見,他心中是多麼的高興啊。此次大反攻,都是海軍當主角,他們陸軍只不過起輔助作用而已,就連指揮西奈半島登陸戰的,也是海軍上將趙長春,而不是陸軍方面的人。這回機會來了,如果攻打俄羅斯的話,海軍基本上就可以靠邊站了,主要戰事全得由陸軍和空軍來解決,那麼,陸軍將可以痛痛快快地打上一仗了。
林龍也是高興得很:「我贊成林虎元帥的意見,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不充分利用的話,一旦俄羅斯把農奴起義鎮壓下去後,再回過頭來跟我們對峙,我們後悔都來不及了。我認為,現在是殲滅俄羅斯精銳部隊的最好時機了。俄羅斯駐西伯利亞的部隊約的兩百多萬,他們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糧食,而這些糧食,幾乎全都是由烏克蘭經亞伯利亞大鐵路運過來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經我們雙方反覆爭奪,有很多地方本來就不牢靠,運輸能力也大大減弱。憑俄羅斯的財力和科技力量,又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因此,駐西伯利亞部隊的糧食供應本來就相對要緊張一些,而且還引起了士兵們的不滿,也曾經發生過因為軍官剋扣軍糧而引起的暴力事件。這事情一發生,西伯利亞部隊的糧食供應肯定不夠,我們完全可以打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