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異時空之大中國

第二部 第十二章 建國(1) 文 / 伍漢民

    第十二章建國(1)

    緊趕慢趕的,在十月三十一日中午,林斌終於趕到了北京,他顧不上休息,連忙與林傑、林如風、林天楚、林天威、林文以及護**二軍的幾個師旅級軍官見了面,商量建國事宜。經過一番討論,決定將國家取名為中華共和國,簡稱中國,首都定在北京。至於憲法麼,林傑那裡懂這些東西,就算懂一點,他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自己想出一整套的憲法來,幸好,那個倒霉蛋留下來的東西還是很多的,林傑把原世界各國的憲法參考了一下,弄出了一部中華共和國的憲法來,簡單地說,就是把各國憲法中比較適合這個時代的東西拿了出來,揉在一起就行了。其中,最主要的是參考了美國的憲法,林傑等幾個已經商量好了,中華大地上,不能再出現集全部權力於一身的皇帝了,就連君主立憲制,也不適合中國,天知道被立的皇帝是不是甘於呆在後台,畢竟中國,可是有著悠久的皇帝**的歷史,不能冒這個險,省得費了老大心機打下來的江山,不能落在老百姓的手裡,倒是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拿來用於恢復帝制了。

    至於臨時總統,當然是選林如風了,他可是林家名義上的老大,而且,歲數也最大,再怎麼選,也得選他。本來按照憲法的規定,總統必須是選出來的,可是,現在是戰爭期間,城外還呆著三萬洋人,西安還有一支幾十萬人的部隊,還有一個當了皇帝的袁世凱,而且,老百姓對怎麼選舉根本就不熟悉,要想讓幾千年來一直生活在帝制下的老百姓接受並且習慣於這種制度,起碼得好幾年時間呢,所以,真正的選舉,放在幾年後就行了。憲法規定,總統任期是五年,就算是臨時總統也是一樣,也就是說,1905年再舉行真正意義上的選取得了。

    經林如風提名,呆在北京城裡的幾個大員同意,任命林斌為政務院總理,任命林龍為國防部部長兼總參謀長,趙振忠為副總參謀長;任命林虎為陸軍總司令,林天威為副總司令;任命林天楚為海軍部司令兼副總參謀長;任命林文為商貿部部長,其餘各師旅長官,暫任原職,等部隊擴編後再重新任命。至於林傑麼,大夥兒都知道,他可是林家真正意義上的掌權人,林家的靈魂人物,雖然不可能超過他老爹當個總統,可是總得給他一個副總統的職務吧,可是林傑不要,跟哥幾個交流了老半天之後,總算是得到了大夥兒的同意,被任命為科技部部長,同時兼副總參謀長,也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投身軍界了。之所以要這個職位,林傑早就考慮好了,自己可是哥幾個中年紀最小的一個,而且,以前還背著一個傻子的美名,要是真的當了副總統,說不定會惹人笑話的,先撈個部長幹幹,干個幾年後,讓世人知道一下,咱林傑可不是一個傻子,而是一個天才,那個時候,再當上總統,就理直氣壯了,當然,林傑更想要的,是當一個被老百姓選出來的總統,而不是現在,是自己人選出來的。至於為什麼選擇拉技部,簡單得很,林傑現在手中最好的武器,可不是他那末卜先知的本領,而是他手中掌握的領先於時代幾十甚至於上百年的科技力量,他只有當上科技部部長了,才能真正把手中的東西轉化為咱中華共和國的東西,為咱中國的真正崛起,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當然,現在的科技部,其重心,仍然得放在軍事裝備上面,所以,林傑兼了個副總參謀長,也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說話,在軍方中起著較大的作用,利於中**事的現代化。

    在商量中,林傑還提出了一個要求,得到了在座所有高官的同意。一旦打敗袁世凱之後,中國的國庫收入,估計會在八千萬兩銀子以上,而且有極大的可能性會逐年上升。林傑提出,現在世界的局勢極其不穩定,而且在末來的幾年甚至於十幾二十年內,世界局勢還會越來越惡化,中國必須在短時間內,實現軍事現代化,建立一支強大的海陸軍,不但要保住我們中國的利益,還得想方設法,參於到爭奪資源的戰鬥中,並且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把被日本人和俄羅斯奪去的土地要回來,並且要讓這兩個國家的人付出一定的利息,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列強軍事的發展已有幾百年,中國想要在短時間內迎頭趕上,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加大對科技力量的投入,設計生產出遠比列強厲害得多的武器來。這次與洋人的交鋒,大夥兒也看出來了,護**手中的武器,雖然比洋人的先進,可是也先進不了幾年,就是憑著這樣的武器,再加上護**士兵們的英勇,就取得了讓世人矚目的戰績,所以,對於林傑的提議,大夥兒都十分贊同。經商量後決定,在世界局勢穩定之前,國庫收入的兩成用於軍費,兩成用於科技投入,主要是用於組織人馬,研發高性能的武器,以及建廠大規模生產。

    第二天是宣佈建國的日子,林如風本來決定要在紫禁城內宣佈建國,卻遭到了林傑的反對。林傑以為,在紫禁城內宣佈建立中華共和國,給老百姓的印象就是,又出了一個皇帝,換湯不換藥,激不起中國人的熱情,他提出了在園明園宣佈建國的建議,就是要告訴老百姓們,告訴護**的士兵們,不要忘了國恥,不要忘了,落後就得挨打,不要忘了,我們中華共和國,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還遠沒有到可以安享快樂的時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