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異時空之大中國

第一部 第二十四章 出兵(3) 文 / 伍漢民

    第二十四章出兵(3)

    福建槍械廠建產的時候,通過閩北的路還沒有通,林文費了好大的勁,單單運費就花了幾萬兩銀子,總算是把槍械廠的設備全部運到位,保證了工程的順利進行。幸好,林家在福建災害來臨時的表現太好了,福建人心裡感激得很,做起事來也是任勞任怨的,要是換個總督來,保不定幾年都運不到閩北。剛開始的時候,用的全是進口的鋼材,一直到福建鐵廠建成,並且質量達到要求了以後,才開始用上了自己生產的鋼材。

    福建鐵廠是在1894年建成的,跟通往閩北的道路一塊兒建成,比原計劃晚了一點點,主要是,林傑沒有考慮到閩北那難度大得嚇人的造路工程。有錢能使鬼推磨,林傑總算是真正感受到了,大把大把的銀子扔下去之後,道路竟然也奇跡般地建成了,這讓林傑心裡很是高興。雖然比計劃晚了一點點,可是,仍然比張之洞的漢陽鐵廠早兩個月建成。漢陽鐵廠的月設計產量是七萬噸,為了不引起朝廷的眼紅,林如風上報的是月產量八萬噸,比實際設計的三十萬噸,少報了一大截了,但是,就算是這樣,福建鐵廠,也成了大清的第一鐵廠了。福建的鐵礦,幾乎全是硫鐵礦,冶煉起來麻煩了一點點,剛開始的時候,質量一直就上不去,可是,經過一年左右的技術改造,總算是克服了難關,煉出了不比進口鋼材差的優質鋼材來了,完全可以滿足槍械廠的需求。

    更讓林傑高興的是,林家派出去的五百個留學人員,也回來了四百多個,比起自己預想的要好多了。當時,林家是以派人前往學習工廠管理為名義派出留學生的,而且選的都是那些十五六歲的窮苦孩子,書讀的都不是很深,對朝廷也不是很有感情,有不少人,甚至於是被窮困潦倒的父母親給抓大街上賣了,被林家收養了,教了一年半載的書後,送到美國去學習了,因此,這些人對林家很是忠心耿耿的,倒是對朝廷不大放在眼裡了,畢竟要真論起來,是朝廷讓他們窮得賣身為奴,又是林家讓他們有了做為人上人的機會,中國人一向講究感恩,難怪歸國的留學生竟然達到了九成左右,有一些沒有歸國的,只不過是因為成績太好了,被留在那裡繼續深造呢。當然,也有二十幾個不願意歸國的,林傑也不管,人各有志麼。這些歸國的留學生,可是對林傑安享榮華富貴大有用處的人,林家對他們可好了,工資高,待遇好,他們也安心在林家的各個工廠裡面創造財富了。

    林文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了起來,當然,這裡不可否認的是,他那個當總督的老爹,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以及林家這十年來在兩江五省處的收買人心的策略,起了大作用了,但凡生意人,都願意與林文做買賣,一來付款及時,不拖不欠,二來麼,人家手筆大,一收購就是一大堆,三來麼,後面有個大靠山。所以,這十年來,林文前前後後,賺了有兩千萬兩銀子,不過,大部分都花在水利工程,以及在兩江五省地區建各種各樣的工廠了,兩江一帶,這十年來,工業發展極其迅速,上交國庫的銀子,已經佔了大清朝的半壁江山了,林文功不可沒啊。老婊子天天花著從兩江一帶弄來的銀子,可開心了,對林如風,也越來越器重了起來。林家還有一個收入不少的產業,那就是抓貪官。兩江一帶,是大清最富的地方,到這裡來當官,可是絕對的肥差,一般官員,到這裡呆上幾年,那一個不撈上幾十上百萬兩銀子呢。因此,剛開始的時候,那些有後台的傢伙,儘是往兩江一帶跑。林如風狠得很,只要一抓到他們貪污的把柄,就把人往死裡整,把財產沒收了,當然,上報給朝廷的時候,為了給那些貪官留點兒面子,總是少報上一半左右,那一半呢,自然而然就落入了林如風的腰包裡了,幹這種事情,只要不怕得罪人,好處多著呢,一來,腰包鼓了,二來,國庫有錢了,老婊子高興了,三來麼,幹掉了貪官,老百姓也高興,對林家也越來越擁護起來了,就是在讀書人當中,也得到了巨大的名聲,還被說書人稱之為林青天,天天在各個茶館唱著。靠著這筆收入,林如風能夠用於生產的錢,也不少了。

    在對待洋人的問題上,林如風也得到了老百姓的真心擁護。對於那些為非作歹的洋人,林如風一點兒不怕,直接找到領事館那裡去,告訴他們的領事,要是不把那些壞蛋處置或者派回國去的話,他們國家的商人,休想在兩江一帶好好地做生意,林家也不會與這些國家的洋人有任何生意上的往來。現在的兩江五省,可是大清朝最具有經濟活力的地方,美國人在兩江一帶得到了大量的利益,其它各國的商人,可眼紅了。為了保證洋人對自己的支持,林傑對各國也採取了拉攏政策,大大小小的合同滿天飛,反正兩江正處於發展的最佳時機,要的設備很多,單單靠美國人一家,也不好。洋人在兩江一帶得到利益了,更加不敢得罪林家,對為非作歹的商人,也不像在大清朝別的地方一樣,全力維護,一般都能按照林如風的要求,趕回國得了,省得惹惱了林如風,自己國家的商人,在兩江一帶就混不下去了,中國人所說的強龍不壓地頭蛇,洋人也懂。所以,在兩江一帶的洋人,從來不敢擺出一付趾高氣揚的樣子來,有時候跟中國老百姓起衝突了,也不敢如其它地方一樣,就算沒理,也要爭個先來,對商人來說,賺錢是第一重要的,人家兩江的林總督,對手下的老百姓很好,不要亂觸霉頭得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