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官路

第九卷 或躍在淵 第六百四十章 最高首長家拜年!【三】 文 / 盡歡歲月

    第六百四十章最高首長家拜年!【三】

    【今天第一更!】

    劉鎰華連忙道:「謝謝首長關心!我一定在搞好正華經濟開發區的前提下,努力配合韓江市的蔡正華市長,搞好韓江市的經濟。」

    劉鎰華知道,他和蔡正華之間的關係現在高層都知道了,在上一次的國家經濟工作小組會議上,蔡老都說明白了。

    蔡老曾經說兒子蔡正華不上廳級幹部,他是不會出手的!現在蔡正華既然是韓江市市長了,蔡老當然要大力支持了!

    首長點頭道:「蔡正華最近表現不錯,但是資歷尚淺,特別缺乏經濟方面成績,不過他的運氣不錯,能得到你這樣一個好女婿的支持啊。只要你那個正華經濟開發區成功了,那樣就可以有利帶動韓江經濟特區的經濟發展。只不過,地方是不是小了一點?改革開放要敢想敢幹,小華,有沒有想過搞一個大的開發區?或者是特區?」

    「這個……」劉鎰華一下子沒回答,他大腦裡面在飛速運轉,考慮著首長到底是什麼意思?大一點的開發區?特區?

    首長提醒道:「現在我們國家的經濟特區全部在南方沿海,有些人就問:為什麼不能在內陸搞一個經濟特區呢?內陸也有很多適合的地方啊。」

    劉鎰華仔細想了一下,突然道:「首長,我覺得內陸搞經濟特區是可以。但實話說,要在內陸搞一個經濟特區難度非常大,因為沒有地理優勢啊。你看,現在的四大經濟特區都是依托港澳台發展,就是韓江經濟特區也是依靠華僑多來發展。內陸有什麼優勢?根本沒有啊。」

    首長笑道:「不錯,分析得不錯。但是,如果一定要在內陸搞一個和四大經濟特區媲美的特區呢?有什麼辦法?我想問你……有什麼辦法。」

    「這……我想不出有什麼好辦法。這個不是拍下胸脯下定決心就能解決的!如果一定要搞,沒有強大的資金是根本不可能的!再說了,就算有了資金,也是困難重重,因為很多政策現在在內陸是沒有辦法實現的。」

    首長嗯了一聲,道:「比如呢?」

    劉鎰華現在已完全放開了,他侃侃而談道:「比如,土地租賃政策,現在在四大經濟特區是默許進行的,但是這種政策在內陸有辦法實行嗎?除非更改了憲法,明確提出土地轉讓租賃是合法的!否則的話,內陸一旦進行了土地轉讓和租賃,所造成的轟動和反對浪潮是不可想像的!」

    劉鎰華說完就靜靜看著最高首長。醜話必須說著前面,劉鎰華知道最高首長是看好了他強大的經濟實力,但是劉鎰華知道,光有經濟實力是不行的!要在內陸搞一個經濟特區最重要的是政策!說白了,最主要的是政治!

    果然,老首長歎息一聲道:「要想現在更改憲法是不可能的。阻力太大。小華,你所表現出來的才能真是一次次震驚著我們這些老革命啊。這樣,政策和政治方面我這邊負責,經濟方面你那邊負責,然後在內陸打造一個我們國家第五大經濟特區,有沒有問題?」

    「沒有問題!」這一次,劉鎰華很乾脆。老是在首長面前畏首畏尾那算什麼?不要不識抬舉啊。再推辭,你還有什麼資格喊著上大位?

    首長高興道:「好!這才是年輕人嘛!年輕人就要有一腔熱血,要敢打敢拚才行!不過,我現在還看不透你的經濟實力,你能出動多少資金支持新特區建設?」

    劉鎰華盤算一下道:「內陸的經濟特區必須從頭來,就是在一片荒山野嶺裡建設一個全新的國際化大都市。這需要的資金可想而知!我這邊盤算了一下,啟動資金至少在300億,我這邊可以拿出600億。至於台彎華夏集團……」劉鎰華說完,看了看宋楚華。

    宋楚華立刻道:「首長,我們華夏集團可以支持300億。」

    首長高興道:「不錯,這樣1200億了,啟動資金是沒問題了。當然,這對於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來說還是九牛一毛啊。不過,我相信你們的經濟實力,是有辦法帶動新特區發展的。小華,政策方面、政治方面、資金方面解決了,但是,內陸的這個經濟特區放在哪裡合適呢?這可要考你一下啊,你要是能和我想的地方一樣,那就破格讓你去做這個經濟特區的掌舵人。」

    「啊?」劉鎰華暈了。這個真是大手筆了!內陸的經濟特區一開始肯定要低調,但是再低調行政架構不會太低調,至少是地級市架構,要知道鵬城經濟特區那可是副省級架構啊!將來的這個內陸經濟特區的掌舵人肯定是省委常委兼市委***的,那是正兒八經的副部級幹部了。

    首長看到劉鎰華震驚,就笑道:「你現在副處級吧?最近立功不小,上到正處級別是沒問題的。然後,正處級別享受副廳待遇,掛一個經濟特區籌備小組組長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前提是你要回答對這個內陸的經濟特區放在哪裡才合適!」

    「好!我就分析一下!」遇到了挑戰,劉鎰華同學又興奮了起來。

    全盤分析一下,劉鎰華說道:「內陸的經濟特區,必須要依托大的港口,這樣說來,東北、華東的沿海城市是首選。

    接下來再分析,東北天氣有點冷,不合適。最主要在國人的眼裡,東北是關外,有點不穩定不受控制的感覺,

    排除了東北,就剩下華東沿海城市了。滬杭那裡,已經比較發達,再說了滬杭江浙保守勢力比較強大,而且靠近南方經濟特區,如果在那裡搞一個內陸的經濟特區,距離首都太遠,沒有象徵意義。

    那麼接下來只有齊魯省和江海省合適。我覺得,最後只有兩個地方有大型港口:黃海市和雲港市!」

    劉鎰華說完,繼續看著老首長。

    首長沒帶微笑道:「繼續。」

    劉鎰華笑道:「齊魯歷來是京津門戶,黃海市又是國際知名城市,這一點雲港市就無法比擬了!所以,我來選擇,只有黃海市!只能是我的老家淶西縣!」

    老首長一笑道:「為什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