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官路

第九卷 或躍在淵 第四百五十五章 想要畫?盜墓去! 文 / 盡歡歲月

    第四百五十五章想要畫?盜墓去!

    【大喊一聲求訂閱!求***!很快就是盡歡女兒生日了,盡歡要拚命啊啊啊啊!】

    劉鎰華看到呼延傲博著急的樣子就無名道:「呼延大哥,稍安勿躁。我再問一下我妹妹到底是什麼情況。」

    王雨凌輕輕搖搖頭語氣堅定道:「我說是贗品,絕對就是贗品。沒有必要再懷疑了。」王雨凌心裡面有底氣,我們國家在文物鑒定方面沒有一個人可以超過她姥爺,而王雨凌在這方面的水平達到了她姥爺的九成!剩下的一成還是因為年齡太小缺乏經驗!王雨凌的老爺是我們國家書畫界、鑒定界第一人!連他都驚呼王雨凌是天才,可見王雨凌在這方面有多麼厲害!

    呃!劉鎰華和呼延傲博一翻白眼,劉鎰華心裡面還是有點不敢相信,呼延傲博心裡面好像根本就不怎麼相信。只不過,這幅畫的真真假假爭論了很久,沒有一個人給出一個最終的定論。

    這個時候旁邊響起了一個略帶惱怒和呵斥的聲音:「哪裡來得小輩竟敢在此信口雌黃?一幅畫驗證真偽不能只看時間,再說了這幅畫就正真的才200年?儀器都無法鑒定出來你個小娃娃肉眼就能看出來?」一個老專家脾氣有點暴躁。

    「就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是不學無術……」

    「我看應該是譁眾取寵……」

    港台幾個名家很顯然不贊成王雨凌的鑒定結果。

    王校長一陣尷尬,王雨凌是他拉來的,現在竟然受了別人的奚落,王校長覺得有點內疚。

    王雨凌當然聽到了那些老專家對自己的評價,但是她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好像根本沒有生氣。在她的眼裡,她的鑒定就是最終的審判,結果是不會再改變了。

    劉鎰華哼了一聲,有點生氣了。但是沒辦法,誰叫人家是名家、專家?在這個年代,老百姓們還是相信專家的權威。

    「鎰華,你妹妹看出什麼問題了,你快點說說吧。」呼延傲博說完看了看趙菲艷。畢竟他和趙菲艷比較熟悉。

    趙菲艷不得不開口道:」鎰華,這幅畫是呼延學長的,他比較關心這幅畫的真偽,如果王雨凌看出什麼,就直說吧。」趙菲艷知道呼延傲博和劉鎰華不太熟悉,需要自己從中撮合一下。

    劉鎰華笑道:「呼延大哥,這個……怎麼說呢,我妹妹說這幅畫是贗品,反正我是比較相信我妹妹的眼光。當然這幅畫是真是假我們也不敢斷定……」劉鎰華不好說這幅畫絕對是假的!如果那樣,可能會打擊了呼延傲博。

    看到劉鎰華不想明說,王雨凌不想開口,王校長就上前問道:「呼延先生,我不知道此畫你是從何處得來……但是我剛才隔著防彈玻璃已經看出一些問題,如果信得過我,我們可以用科學儀器對這幅畫進行一次檢驗,來驗證真偽,你看……」

    王副校長是本次書法展覽的組織者之一,呼延傲博當然認識他!呼延傲博聽到王副校長都說這幅畫有問題就覺得事情大了!這幅畫可是花了巨資購買……他連忙道:「王副校長我當然信得過,既然王副校長對這幅畫真偽有疑義,那麼此畫繼續展覽就不妥了……我這就叫人取下吧?」

    王副校長笑道:「也不急於一時,再說是不是贗品現在還無法定論。就算是贗品,其價值也很高!等晚上再取下來吧。」

    呼延傲博點頭稱是。然後道:「王副院長,聽說這一次唐伯虎的《空山長嘯圖卷》也來參展了?我們要不要一起過去看看?」

    王副校長笑道:「好,劉鎰華、雨凌,如果有時間一起過去看看唐寅的真跡如何?」

    王雨凌點點頭,跟在劉鎰華的身邊,一行人和王副校長、呼延傲博一起走進了貴賓展廳。這一次的書法展覽是***一次大交流,因此出動了很多珍品。

    這一次兩岸的故宮博物院都拿出了不少好東西,所以對於書畫愛好者來說,這一次展覽無疑是不可錯過的!這裡面有不少的國寶第一次重逢……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很多國寶現在分別收藏在兩岸的故宮博物院……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這個時候,任馨道:「表哥,唐伯虎是不是真的點了秋香?是不是真的有好多個貌美如花的老婆?」

    劉鎰華氣道:「那只是傳言!你沒有失望歷史?哦,歷史上好像也沒有說唐伯虎。畢竟他不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政治性質的歷史人物。」

    任馨搖晃著劉鎰華的胳膊說道:「表哥,你就跟我說一說唐伯虎的歷史吧。」

    劉鎰華呶呶嘴巴,道:「你去找王雨凌啊,她可是非常厲害的。」

    王雨凌搖頭道:「我只是關心唐伯虎的書畫技藝,對他的風流史沒有研究。姐夫,難道你有研究?」

    劉鎰華摸摸頭笑道:「也不是研究,就是好奇,多少知道一點。」然後劉鎰華仔細整理了一番繼續說道:「這個……歷史上對唐伯虎這個人眾說不一。他是明朝人,就是500年前的人物!所以剛才說呼延傲博收藏的那幅畫年代只有200年那就證明是贗品!如果是真跡應該是500年前的!」

    停頓了一下劉鎰華又說:「這個唐伯虎人稱詩畫雙絕!他的詩詞我只是覺得《桃花庵歌》比較好!我給你背一下:『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中間的記不住了,最後幾句是:『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怎麼樣?我覺得很不錯!」

    王雨凌笑道:「這個我知道,真是好詩!只不過這個唐伯虎好像有點不得志……」

    任馨可是第一次聽這首詩詞,也是覺得非常好。

    劉鎰華笑道:「對!這確實是好詩詞,唐伯虎這個傢伙如果出生在現代那可是不得了!只不過他出生在500年前……那就是一個悲劇人物!怎麼說呢,生不逢時吧!當不了官,經不了商,到了後來只能依靠賣畫為生!」

    王雨凌惋惜道:「還真的是很可惜……但是你不是說唐伯虎點秋香裡面他風流不羈,有好多妻子嗎?」

    劉鎰華搖頭道:「那都是藝術創作!還有很多是惡搞。實際上根據歷史研究,唐伯虎好像有過3個妻子,最後一個叫什麼『九娘』,所以人家就以為唐伯虎有很多老婆。你想想,他那麼窮,怎麼有錢養得起那麼多老婆?」

    任馨點頭又問道:「剛才說我們要去看那個《空山長嘯圖卷》……你知道這幅畫麼?」

    劉鎰華還真的知道一點,但是只是一點……他苦笑道:「這個我可不敢亂說,王雨凌肯定知道。」

    王雨凌這個時候也沒有低調,接口道:「這幅畫據說清朝一個王爺收藏過,據說非常珍貴。唐伯虎靠賣畫為生……估計他的真跡不會少。但是這幅畫《空山長嘯圖卷》應該是比較有影響力的。」

    來到了貴賓區域,王副校長回頭道:「各位請看……這就是唐伯虎的真跡《空山長嘯圖卷》……」

    看到劉鎰華、王雨凌、呼延傲博好像對這幅畫的不是特別瞭解,王副校長又介紹道:「這幅畫紙本,墨筆,縱53厘米,橫29.5厘米……大家請看,此畫上右側留下了『嘉慶九年歲次甲子八月奉聖子藏詒晉齋臣永瑆慕承』字跡,表示這幅畫曾經被清代永瑆成親王收藏過。」

    王雨凌仔細地觀看了這幅畫,然後讚歎道:「不錯,此畫成畫應在500年以上,是唐伯虎的真跡!」

    王副校長點頭道:「這個經過了歷代書畫家的鑒別,是假不了。」

    王雨凌又說道:「不過呼延大哥收藏的那幅畫雖可能是贗品,但是畫工極佳,亦是難得。」

    呼延傲博笑道:「多謝安慰……要不然,我可是難受死了!」

    「哼……」旁邊有幾個書畫名家看到王雨凌這樣評論,就忍不住哼了起來。這不過他們都是有身份有年齡的大家,自然不會當著這麼多人批駁王雨凌。日韓和香港台彎的大學生也是有點將信將疑。王雨凌這麼年輕,就敢鑒定這些國寶?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王副校長看了看那些大家,心裡面有點不高興。不管怎麼說,王雨凌是他請來的。王校長現在可是對王雨凌是越來越佩服,因為王雨凌的看法基本上和他一致,別忘了,王雨凌只不過是一個學生而已!

    接下來,王校長指著旁邊守衛森嚴的展位道:「這是著名的書法展位……」

    王雨凌慢慢走過去,突然她指著一幅書笑道:「這……這書法我見過真跡!」

    劉鎰華不解道:「見過?我們現在不是看見了?」

    王雨凌看了看周圍的情況,小聲對劉鎰華說:「這《蘭亭序》以前在……在我的書房裡鑒定過,我可是親手摸過的,你知道嗎?」

    劉鎰華看著那幅書法作品驚訝道:「不會吧?這可是王羲之的《蘭亭序》!雖然不是王羲之的真跡,但是好像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的摹本!同樣極其寶貴的!怎麼會跑到你的房間裡面?你還鑒定?」

    王雨凌笑道:「當然,是我姥爺鑒定的,我比較喜歡這個,就比較用心。這一幅畫了我姥爺修改過一處損壞之處……你看,就是最右邊那個淡淡地小點。我姥爺說這可能是古人秉燭觀畫時留下的蠟燭印跡,很有可能是被燭火燒過。」

    「啊?」劉鎰華傻了。「你姥爺是誰?」劉鎰華嚥了一口口水。

    「保密。」王語嫣笑道。

    劉鎰華一翻白眼。

    然後劉鎰華就仔細觀察那一幅書法,果然發現這個《蘭亭序》右下角有一個小小的被火燒過的痕跡,當然是經過處理的。如果不明所以,根本不知道這個痕跡是如何造成了!還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是歷代收藏家所作的特殊印記。沒有人會認為這一幅《蘭亭序》曾經差一點被古人付之一炬!

    王副校長看到王雨凌指著一幅《蘭亭序》和劉鎰華竊竊私語……就過來道:「《蘭亭序》為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所書,被歷朝歷代書法家推崇為「天下第一行書」!當然,是不是第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蘭亭序》確實是一幅不可多得的書法珍品!」

    王副校長說完微笑著看了看劉鎰華和王雨凌。劉鎰華道:「王副校長,這個我多少知道,但不是特別清楚。」

    王副校長笑了笑,繼續介紹道:「公元353年農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修褉時,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王羲之即興揮毫作序,這便是有名的《蘭亭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王羲之當時興致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後來王羲之曾經再寫,但是一直找不到靈感。只可惜傳說真跡被唐太宗騙了去!這個歷史上也沒有定論。」

    聽完王副校長的介紹,王雨凌點頭道:「傳聞唐太宗對王羲之書法推崇備至,他將王羲之的《蘭亭序》從王羲之後代騙來之後敕令侍臣趙模、馮承素等人精心複製一些摹本……」

    王副校長看到王雨凌小小年紀知道這些就高興得補充道:「是的。這個傳言是真是假我們先不說,至少在唐代有過很多《蘭亭序》的臨摹版本。此外,還有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臨本傳世,我們現在正在展出的就是這些傳世的臨摹版本。」

    劉鎰華以前學習書法完全是興趣所好,因此在以前的歷史中,劉鎰華的說法水平並不是很高。其實這些知識在網絡上有很多,只不過人的大腦裡面記憶是有限的。但是,經過王雨凌和王副校長的刺激……劉鎰華存儲在大腦裡面的關於王羲之的記憶被激活了!

    劉鎰華回憶了一下說道:「我想起來了!我以前看過資料:據說《蘭亭序》的真跡在唐太宗死時作為殉葬品永絕於世。史***載,《蘭亭序》在李世民遺詔裡說是要枕在他腦袋下邊。那就是說,這件寶貝應該在昭陵唐太宗的陵墓。可是五代有個什麼刺史……把昭陵盜了,但並沒有發現《蘭亭序》……王副校長,那麼現在史學家們認為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應該在什麼地方?」

    王副校長驚訝道:「不得了!想不到現在的年輕人還有人在關心這些!我補充一下:你說的那個什麼刺史……是五代耀州刺史溫韜!這個人盜墓之後據說沒有在唐太宗墓裡發現《蘭亭序》的真跡……後來史學家們猜測十有***《蘭亭序》就藏在乾陵武則天的陵墓裡面。而且乾陵一帶的民間傳聞中,早就有《蘭亭序》陪葬武則天一說。當然,也許王羲之的《蘭亭序》早就被毀!也許根本沒有被陪葬!這大千世界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總之,王羲之的《蘭亭序》影響力是巨大的!」

    劉鎰華玩笑道:「不行盜墓去……看看武則天墳墓裡面有沒有王羲之的《蘭亭序》!」

    ***:有點資料,多了600字免費。當然,搜集資料的時間不止寫幾千字。盡歡厚道吧?支持一下好嗎?實在不行推薦票一下吧!現在推薦好慘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