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官路

第九卷 或躍在淵 第四百零七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 文 / 盡歡歲月

    第四百零七章語不驚人死不休!

    【好久沒有看到***什麼樣子了啊,有沒有同學支持一張?好吧,繼續努力!】

    劉鎰華看到王理強驚訝的樣子自己也笑了。

    可不是嗎,這樣的想法和建議提出一樣來都已經是不得了了,劉鎰華倒是好,搞成批發了!這麼好的主意簡直是不值錢的一樣樣地往外拿。

    劉鎰華摸了摸頭說道:「這個……伯父,也沒有多少了,還有兩項。」

    王理強笑道:「說吧。我不怕你有20項。你說得對,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我在這個位置上,就要想方設法留下一些什麼東西。也不枉此生啊。」

    劉鎰華點頭道:「還有這就是110報警系統,這個我們已經在韓江經濟特區完善了。」

    王理強道:「這個我知道。你提出來的那些理念非常好。部裡正準備把你們那裡當成一個樣板。關於這方面,你回去之後要寫一個詳細報告。還要說一下如何在全國各地的***系統推廣。鎰華,我知道你有的時候不在乎什麼功績,但是既然你現在在官場,那就要利用一切能夠給你帶來功績的東西,比如說你剛才所說的那些,你可以全部先在你所管轄的分局裡面試行。然後再通過新聞媒體報道出來,看看社會的反應。到時候***部就可以把你們打造成一個典型一個樣板,這樣豈不是更好?」

    王理強知道劉鎰華好像不是一個削尖腦袋想要陞官的人,但是不管怎麼說劉鎰華這麼有本領,就應該快速提升。應該來說劉鎰華手裡的權力越大,那麼劉鎰華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利益也就越大。權力這個東西如果落在心懷叵測的人手裡那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如果落在劉鎰華這樣的手裡的結局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應該是國家和人民希望看到的。

    劉鎰華猶豫了一下說道:「伯父,實際上我不想出風頭,你看……

    王理強搖頭道:「這可不是出風頭。這個是必須的。你在這個官場之內,就沒有辦法做到低調。如果你將來做了領導,你還想低調嗎?有多少領導削尖了腦袋想要上電視上報紙?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名聲和名譽!沽名釣譽固然不好,可是有的時候名聲和名譽是必須的!有了這些東西,你就能得到老百姓的看重,你就能得到上級領導的看重,你的官職才能上升!只有你的職務上去了,你才能為更多的老百姓做一切事情?難道不是這樣嗎?」

    王理強可真是絞盡腦汁苦口婆心在勸劉鎰華。

    劉鎰華眼前一亮,沉聲道:「伯父,我明白了,我也想通了。我會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回去之後,我就大刀闊斧進行一系列的出新和改革。只不過,有的時候肯定會遇到一些阻力……畢竟韓江市政法委***、***局的局長都不是我們這邊的人。」

    現在韓江市的情形比較微妙。市委***王厲祥和市長蔡正華都是剛上任不久。王厲祥現在緊緊抓著政法委***郭春年和***局局長李大岳。但是,有點諷刺的是,***系統內大部分都是蔡正華的老部下。也就是說現在王厲祥抓住了大頭,蔡正華擁有基層幹警的支持。

    蔡正華也想改變局面,盡快拿下政法委***和***局局長的位置。只不過現在蔡正華立足未穩,要想拿下市委常委政法委***郭春年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郭春年這個傢伙可是蔡正華老對手了,他可是經歷過風風雨雨幾經磨難還沒有倒下的,這證明他可不是一個大草包。劉鎰華雖然抓住了李大岳一些把柄,但即使這樣劉鎰華要在韓江市***局毫無阻力地展開一些工作那也是不可能的。

    王理強沉思了一會,然後說道:「韓江市那邊的情況我也多少瞭解。政法系統是雙重管理,我們也不方便強硬調整韓江市的政法系統。除非他們犯了非常嚴重的錯誤。這樣吧,你現在不是***部特別督查小組的副組長嗎?剛才你還說了要成立什麼督察委員會,你再兼任督察委員會的委員。我給你辦一些證件,也給你一些特殊的權利。這樣子,你要開展一些工作就方便多了。」

    王理強理解劉鎰華的難處。凡是改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凡是改革,都會觸碰一些人的利益,都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阻力。在這種情況下,王理強當然要給劉鎰華一把尚方寶劍。

    劉鎰華高興道:「那就好了!有了這一把尚方寶劍我做事情就方便多了。對了伯父,隨著我們國家電話普及率的提高,撥打110報警系統的人會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建立好110報警系統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了。我們一定要有超前的意識,不能小打小鬧,不就不上,要上就要上世界上最先進的系統!在這方面,技術方面沒有問題,我有一定的辦法。資金方面我也可以想一點辦法。」

    劉鎰華知道時間就是生命,如果人民群眾碰到了危險,撥打110不通或者是110指揮出警不順暢那就麻煩了!這筆錢,不能省!

    「好,你這個建議很好。確實應該一步到位。避免重複投資。還有別的建議嗎?」王理強現在看著劉鎰華的眼光越來越亮了。心想劉奕菲真是好運氣。劉鎰華這樣的人才,應該說是天才,簡直是可遇不可求的。只可惜,要是自己的女兒王雨凌能夠有劉鎰華這麼一個男朋友那該多好?看了看王雨凌,王理強搖了搖頭,一切都是靠緣分的。

    劉鎰華想了一下,乾脆道:「伯父,在一般老百姓眼裡這個110有可能只是用來報警的,就是刑事案件為主。但是老百姓碰到的事情可不光是刑事案件。比如說火警,比如說交通事故。國際上火警119,交通事故122。我們國家肯定也要按照國際慣例大力建設119和122。可是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浪費,屬於重複投資!」

    王理強一揮手說道:「等等,你的意思是將110、119、122合併起來?那麼……以誰為主?」

    劉鎰華道:「當然是以110報警系統為主!也就是說110指揮中心還要負責火警和交通事故。這樣子,就可以避免重複浪費。當然,119和122既然是國際慣例,那這個號碼我們要保留。只不過撥打這些號碼的時候就轉到了110報警系統!」

    「好!」王理強一拍大腿指著劉鎰華笑道:「你小子,我真的是服了你了,110報警系統還沒有完善呢,你就已經未雨綢繆想到110、119、122合併的事情的。你這真的是天才!難道你有未卜先知的功能?」王理強現在對劉鎰華真是很佩服。有沒有本領,和職務高低沒有關係。別看王理強現在是國家領導人之一,但是他同樣被劉鎰華所表現出來的本領給驚訝了。劉鎰華實在是有點不可思議了。

    看到自己的姐夫把自己的老爸搞的一愣一愣的,王雨凌就開心道:「怎麼樣老爸,我姐夫就是厲害吧?姐夫,你們說完了沒有?都煩死了,我們出去玩吧。今天晚上京大有演出晚會呢。」

    劉奕菲推了推王雨凌說道:「雨凌,不要鬧。你姐夫在和你爸爸談正事呢。」

    王雨凌哼了一聲,噘起了小嘴。

    劉鎰華笑道:「也沒有多少事情了。剩下最後一個那真的是有點未雨綢繆了。伯父,你知道什麼是網絡吧?」

    王理強一愣說道:「什麼網絡?該不會是打魚的漁網吧?」

    劉鎰華差點噴了,這可是以前歷史中趙本山的名言啊。他笑著說:「伯父,當然不是漁網。是互聯網,是一種通過計算機來傳遞消息的網絡。今後計算機的發展就會日新月異,計算機發展了從國家到老百姓就會大量使用,但是計算機也是非常容易洩露秘密的。將來會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計算機網絡專門進行犯罪活動。總之,我現在一下子和你說不清楚。現在這個設想可以慢慢開始實現,為了防止將來的計算機犯罪現在就要開始培養一些計算機的人才,這才是真正的未雨綢繆。至於這些人才的培養,香港正華集團可以負責。」

    劉鎰華知道,在這個年代。什麼電腦網絡說出來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譚。可能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劉鎰華一個人明白將來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將來的計算機會如何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

    「這個……我還真的是不懂。但是,既然你說的這麼有道理那不妨就試試。只不過,這個東西我是一竅不通,你一定要拿出一份方案來,要不然我也沒有辦法說服相關部門。」王理強看到劉奕菲和王雨凌疑惑的樣子,就知道這個東西好像只是劉鎰華明白。劉奕菲可是負責部隊裡面一個重要的情報部門工作的,連劉奕菲都有點疑惑不解王理強就更不用說了。

    劉鎰華將手裡的最後一份資料拿給王理強笑道:「伯父,所有的東西都在這裡了。」

    王理強接過了資料,只見上面寫著: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將來的網絡將逐漸成為人們用來交流、獲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但同時網絡犯罪也會隨之而來。由於網絡犯罪的特殊性,建議成立:網絡警察。網絡警察既要擁有計算機相關專業技能,又要具備一定的網絡案件辦理經驗。也就是說網絡警察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專業素質、業務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以及其他方面的素質。只有這樣,網絡警察才能對付將來猖撅的網絡犯罪,才能真正勝任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

    王理強放下手裡的資料說道:「好,這樣吧。你最近要在***部學習一個多月,這期間我派人和你落實一些東西,一直接到軍隊授銜。對了,你說軍隊授銜了,我們***系統可不可以也搞警銜?相關方面領導實際上已經同意了、,就是具體工作需要落實。」

    劉鎰華道:「這個我知道一點。其實建國初我們國家就曾經醞釀過實行警銜制。49年***部好像在在警察機關實行了2等6級的警銜制。但由於當時警察隊伍剛剛組建,時機未成熟,這事就擱置起來了。56年好像***部又遞交文件想搞警銜,只不過高層由於有意見分歧沒有通過。」

    劉鎰華在以前的歷史中可是武警,他原來最大的願望就是想轉業到***系統,所以對於***系統的那些東西劉鎰華很是關心了一陣。這些東西就是那個時候記下來的。

    王理強驚訝的看著劉鎰華笑道:「不錯,看起來你非常熱愛***這個職業嗎。把歷史都記住了?哎,你說得不錯。以前都是陰差陽錯沒搞好警銜,83年我在部裡是時候,又提出了在人民警察中實行警銜制的報告,84年上級領導基本同意,但是考慮到軍隊尚未實行軍銜制,決定在軍隊實行軍銜制後,再實行警銜制。現在軍隊軍銜就要實行了,估計我們的警銜也就快了。只不過警銜如何劃分這個還在討論呢,意見不同意。」

    劉鎰華拿起筆和紙笑道:「伯父,在這個方面我還真的有點見解。我們可以這樣設定:

    一、總警監、副總警監。總警監授予正部級警官,就是***部部長、***部部長;副總警監授予副部級警官,就是***部及***部副部長、政治部主任、紀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副部級的廳局長

    二、2警監。一級警監,正廳級,***部部長助理、廳長;二級警監,正廳級、副廳級。三級警監,副廳級、正處級。

    三、警督。一級警督,正處級、副處級、正科級、專業技術高級;二級警督,正處級、副處級、正科級、副科級;三級警督,副處級、正科級、副科級、科員。

    四、4警司。一級警司,正科級、副科級、科員、辦事員;二級警司,副科級、科員、辦事員;三級警司,科員、辦事員;

    五、5警員。一級警員,辦事員;二級警員,辦事員。

    當然,還有一些搞技術的、特殊身份的要另算。」

    劉鎰華一邊說,一邊拿著筆把大概的架構圖畫了出來。王理強一拍大腿道:「好啊。這個基本上和軍隊差不多了。比我們原先設想的要好很多。我們原來想叫:警階,就是不想和部隊混淆。這樣一說還是警銜好!這個級別設置的一目瞭然啊。特別是警銜和職務並沒有掛鉤,同樣的警銜,級別可以是科級,又可以是處級,這就靈活多了。」

    劉鎰華謙虛道:「就是一點建議而已。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些東西都是以前歷史中發生的,劉鎰華當然知道。

    王理強笑道:「謙虛過分等於驕傲。你真的是有本領。哎,要是這個警銜明年能實行就好了。」王理強也是急性子。

    劉鎰華笑了一下。他知道警銜是1992年12月份才開始的,現在是88年,就算是提前估計也要到89年了!89……劉鎰華腦子裡面又是一陣,難道歷史還會重演嗎?自己把蔡素顏搞到共青團不就是想做一些事情嗎?劉鎰華很想改變這一段歷史,但是劉鎰華知道要想改變個人的命運和歷史還是有可能的,但是要想阻止歷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那是絕不可能的!比如說現在的蘇聯,你阻止得了他解體嗎?那是不可能的!

    王理強看到劉鎰華走神了,就問道:「想什麼呢?」

    劉鎰華咬了咬牙,揮手對劉奕菲和王雨凌說:「你們兩個先出去等我。我等一下就和你們去玩。」

    「哎呦姐夫,什麼國家大事要保密?」王雨凌不幹了。

    「出去!」劉鎰華一瞪眼。王雨凌就委委屈屈站起來,和劉奕菲一起出去了。

    王理強笑道:「鎰華,你真是厲害!我的女兒,我的管不聽。怎麼?有什麼秘密?」

    劉鎰華慎重道:「是的。伯父,你現在是國家領導人之一。我不知道你的政治立場是什麼……我也不想猜測,直說吧——對於現在一號首長的政治立場你是贊同還是反對?」劉鎰華這樣問可是很冒昧的。這可不是開玩笑。

    王理強臉一沉,說道:「鎰華,這些事情不是你所關心的。今後你千萬不要亂說。知道麼?禍從口出啊。」

    劉鎰華堅持道:「伯父,我知道我在說什麼,我也知道我現在這樣的身份這樣說有點不合適。但是請你一定相信我!我劉鎰華不是一個裝神弄鬼興風作浪的人!我現在必須瞭解你的一些想法。因為明年,有可能會發生一些大事。」

    「大事?什麼大事?」王理強認真了下來。畢竟劉鎰華的姥爺任老是老首長最信任的。難道劉鎰華聽說了一些什麼重要的東西?

    劉鎰華看了看四周說道:「人是要有思想的。我們現在都國家是什麼思想?好像我們現在一切都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可是在抓經濟的時候,要不要抓思想工作?如果不抓思想工作,就會導致資產階級自由化氾濫……那樣下去,會出大亂子!」

    王理強激動道:「不要這樣危言聳聽好不好?我覺得現在形勢一片大好!抓經濟工作不好嗎?一號首長的決定絕對不會錯的!我是非常支持的!鎰華,剛才的話就當沒說過。你還小,要是這些話被別人聽到了,你的政治前途基本就結束了!」

    「伯父……」劉鎰華著急了,他現在當然已經知道了王理強的政治立場。如果這樣下去,王理強明年肯定就過不了關。那樣子王正華肯定會受到牽連,自己和劉奕菲日子可就不好過了。這怎麼辦?

    王理強揮手道:「好了,別說了,你先出去吧,好好想一想你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劉鎰華無奈的站起來,知道今天沒有辦法說服王理強了,只能今後想辦法了。

    「伯父,我只知道你會說我危言聳聽,但是我還是要告訴你一個我的判斷——蘇聯維持不了幾年了,早晚會分崩離析!聯盟將分化,會形成很多個小國家。你是國家領導人之一,我想你應該做些什麼。我走了。」劉鎰華說完扭頭就走。

    「你……」王理強看著劉鎰華地背影,又驚呆了。這小子……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和昨天一樣,這章多出700多字免費。要不同志們會說裡面有什麼資料。盡歡就是yy一下***系統正規化提前實現而已。下面章節不會這麼枯燥了。好久沒跑新妞了吧?下面要泡!有票支持泡妞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