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太平新篇

龍騰世紀 第186章 :新政 文 / 春鋤

    第186章:新政

    第186章:新政

    做了帝國皇帝之後,王財納妃遠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隆重,幾乎是在悄無聲息之間儲秀宮內就多了一位女主人,但不管怎麼說,洪天姣這位天朝公主終於走進了皇家,角色一轉成了帝國皇帝的皇妃。早就對洪天姣傾心嚮往的王財卻沒有迫不及待的去見他的第三位夫人,到不是不想去,實在是因為幾次走到儲秀宮門口都轉了回來,他非常清楚洪天姣之所以嫁給自己十有九成都是迫於無奈,更何況自己與洪秀全的死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再加上洪天姣的未婚夫鍾萬信也是被他親自下令秘秘密處決的,可以說他的手上沾著洪天姣兩位親人的血,每每想到這裡,王財如何還有勇氣去見她?這種事情王財不主動,洪天姣更不會去捅破窗戶紙,結果兩個人就這麼咫尺天涯的冷戰起來。

    石達開接受帝國皇帝的御令,以越北總督之職親率119師及西南軍一部二萬人進入越北平叛,派譴石達開的西南軍入越平叛是王財仔細考慮過的,既然石達開能夠放棄西南三省之地歸順朝廷,那他就不擔心這個年輕的總督會佔著越北搞獨立,此外朱衣點、彭大順都是石達開舊部,派別人去說不定他們真的要提兵對抗,但派石達開去,王財就不信他們這些人敢亮傢伙、動刀子。其實派石達開進入越北並非是貪圖阮朝阮福蒔的那一畝三分地,而是本著禦敵於國門之外地態度。將法國勢力限制在南越,不但如此,對於英國人在印度那邊的動作,王財也是極有戒心的,派往西藏的勸降的特使送回的消息顯示,英國人數次在印藏邊界挑起事端,幾個英國人的所謂探險隊居然深入西藏幾十公里才被藏兵攔住。王財看來。西洋各國之中,英國人對華地態度是正反兩手。方面希望帝國政府能夠給英國人提供一個穩定的市場,另一方面又不願意看到帝國日漸強盛,最好地辦法就是阻止帝國統一,讓帝國政府始終為內亂頭痛。這種如意算盤王財一時間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畢竟現在的國力只能忍住這口氣以圖將來,只要能夠搶在英國人之前恢復對西藏的控制,那就可以將英國人到處亂伸的爪子縮回去。從目前來看,西藏的那些喇嘛、土司們對於漢人重新恢復對高原的統治心存疑慮,也許他們聽說了帝國政府正在準備對北疆叛軍用兵,因此頗有觀望之意。

    帝國軍隊的大規模向西調動與戰備物資源源不斷地西運,已經非常明顯的向天下人明示了在關外中俄血戰結束後,帝國下一個用兵方向了,這對於那些在新疆各處稱王稱霸的叛亂政權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原先藉著中國內亂。各路軍閥混戰之機,他們糾集起來趕走朝廷官吏,屠殺當地漢民,這就好比是幾個跳蚤在睡著的老虎身上蹦噠一樣,無非是想抓住機會吸飽肚子,可現在老虎醒來了。他們就不得不另想出路了,原先對北疆非常熱心的浩罕汗國與俄羅斯帝國這會都閉上了嘴巴,不但沒有兌現出兵助戰承諾,甚至連以往供應不斷的武器都停了,俄羅斯邊防部隊主動關閉了《中俄東北亞條約》中規定的兩國西北邊界,嚴禁任何人向新疆叛軍提供幫助。要命的是對於帝國大軍地不斷進逼,北疆叛軍之間也是矛盾重重,有的主張停止抵抗,有的卻要血戰到底,更有甚者還叫囂著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建立一個維吾爾族政權。什麼與漢人打一場「聖戰」。

    他們焦頭爛額的瞎折騰,帝國軍隊卻在按照即定的策略。有條不紊的大舉推進,在敦煌整訓了半年地倪守道大軍終於踏上了新疆土地,一舉攻克哈密、鎮西兩廳,隨後兵分兩路,一路過鄯善後直撲吐魯番廳,另一路取奇台後進佔迪化,兩路大軍目標直指盤距在烏魯木齊的妥得麟叛軍。北疆各路叛軍中只有妥得麟叛軍是以回部為主,同時也是擋在其他各路叛軍之前的最大阻力,如果能夠一舉消滅妥得麟叛軍,那無疑是個極大的震懾,要是能因此而讓那些維吾爾叛軍看清楚大勢,放下武器歸順朝廷的話,和平統一無疑是王財最想看到的。

    邊疆峰火不斷的同時,國內也在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行政中,首先就是帝國政府授權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行通用紙幣--華元,以此取代國內銀貨交易時通用的金、銀,根據與西洋各國的談判結果,華元與英鎊兌換比例為3.2:1,同銀兩和英鎊地兌換比例基本相同,全國官民百姓人等都必需到各地人民銀行分行將手中地金、銀兌換成這種印著皇帝頭像的紙幣,從今往後,凡國外貿易都嚴禁再繼續使用金、銀等貴金屬,避免國內地貴金屬繼續外流,而考慮到很多百姓對紙幣的不信任,帝國政府允許以五年為過渡期,在此期間,國內商品交易金、銀與紙幣可以同時等值流通,五年之後再徹底取消,百姓兌換的金、銀,國內各金礦、銀山開採出的貴金屬都統一集中到國庫管理,作為國家的戰略儲備。同時為了配合華元的流通與建立國家金融體系信譽,帝國政府宣佈今後的所有行政支出將全部採用新版華元,百姓在繳稅時,以華元納稅的比用銀兩繳稅的享有九折優惠,而任何製造偽幣的人無論數量多少,都一律處斬。

    同時,推行了十幾年的聖庫制度終於徹底結束,原先的聖庫一分為三,其一,仿照上海例,在中央設立工商總局,在各地設立工商局,在通商口岸設立海關署,主管內外商貿業務,凡是在帝國境內從事商業的商販都必須在各地工商局登記註冊,按月繳納商稅,其二,設立聖庫司,強制推行福利保險制度,每年每戶徵收保險費一元(相當於一兩銀子),收繳後歸各省銀行統一管理,所有支出由各地聖庫司核准後撥付,其三,分設郵務司,負責全國郵務、公文傳遞。

    第三項就是按照傅善祥所說的那樣開始立法制約豪強,改革鄉官制度。正如傅善祥所預料的那樣,土地收歸國有的法令並沒有激起豪強的過分牴觸,畢竟名意上國家收回了土地所有權,但土地的實際控制權仍然在豪強手中,而鄉官制度也在悄悄的改變,從原先鄉舉裡選的推選出一個地方首長轉變成選舉出一個議政會,由議政會和政府任命的地方官共同擔任地方行政,考慮到現在議政會的實際行政能力,王財特別強調議政會對地方政務只有建議、申訴權,嚴禁干涉地方官行政。從實際情況來看,王財的擔心並不是多餘,各地選出來的議政會成員五花八門,地主豪強有之,士子酸儒有之,販夫走卒有之,但不管怎麼說,長期選舉鄉官的經驗總算讓老百姓對這個選舉有了點概念,對於他們來說以前是選一個人,現在無非是選一群人,至於議政會上雞鴨魚肉、鶯歌燕舞的胡說八道他們並不在乎。

    最大的變動莫過於軍事上,經過長期的規劃與試行,帝國政府正式宣佈,帝國軍隊從原來的徵兵制改革為募兵制。帝國軍隊一脈相承於太平天**制,那時基於聖庫制度,天下財物統一由聖庫調配,百姓統一編入男營、女營,各營兵丁參軍打仗由國家負責吃喝、裝備,但卻從不發給餉銀,從根本上說,帝國的徵兵制與聖庫制是相輔相成的,既然取消了聖庫制度,那徵兵制也就必須改革,否則士兵打仗賣命所得的銀子卻連家都養不活,如何能夠穩定軍心?因此這次改革規定,帝國軍隊統一改稱帝國國防軍,全軍將士按軍種、等級按月領取餉銀,從三十元到五百元不等,這項決策讓皇帝在軍隊中的威望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但畢竟是白花花的錢掏出去了,僅此一項,國家財政每年就是增加近一千五百萬元的支出,幾乎佔到了帝國全年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對於帝國政府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壓力,但朝臣的反對並不能阻止皇帝的決心,王財在朝會上非常直白的告訴他的大臣們「錢不是存出來,錢是花出來!」,只有讓百姓更有錢,他們才會更有底氣的去花錢,花錢的人越多,銀貨流動的越快,那整個國內的生產就會得到刺激,國家的稅收也會越來越多,這才是錢生錢的好辦法,不過王財也非常清楚,國家不可能每年拿出幾千萬元來養兵,現在正是建設時期,到處都是要用錢的地方,國家更需要的是一支裝備精良的常備軍,而不是人數眾多的烏合之眾,因此王財下令常備國防軍的數量不得超過五十個師,而作為國防軍的後備力量,全國的警察部隊則得到了加強,警察既是地方維護治安,緝拿匪盜的主要責任人,又是帝國國防軍的預備隊,和平時期維護地方治安,戰時則可以馬上改編,投入戰場殺敵。

    ps:月票少啊,打擊自尊啊

    bk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