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大汶口
王財舉著千里鏡仔細看了一會,轉身朝立在身邊不斷揮旗的較炮手道:「能夠著嗎?看上去離得遠啊!」
「行的,殿下,我們有一組炮在城西娘娘廟,若是調到東門來,應當能夠著,不過……」較炮手伸出大姆指瞇著眼睛看了看道,「不過不一定能剛好打在狗日的頭上,咱們的炮距離過遠,這準頭可就一般了。」
「管他的!先調三門來,打不到嚇也嚇他們一跳!」王財朝地上狠狠的唾了一口。
較炮手應了一聲,從擱板上抽出一面繡著白色「炮」字青旗,又從懷裡抽出一根白布帶子用力的綁在旗桿上,伸出望樓不停的揮舞起來,過了一會洪仁?就看到三十幾個炮兵駕著炮車匆匆的趕到東門開始佈置炮兵陣地。
這時另外一個較炮手朝淮軍將官聚集的那個方向伸出大姆指瞇著眼睛瞄了半天,隨後抽出插在背後的紅、黑兩面小旗上下左右的揮舞了幾下,而趕到東門的炮兵中也有一個人拿著紅、黑兩面小旗同樣的重複了一遍,確認無誤後各炮開始較高、裝彈。
王財可沒有洪仁?看得那麼新鮮,這一套用旗語來較準炮擊方位的點子還是他想出來的,此時他一動不動的拿著千里鏡仔細觀察那伙淮軍將官,其中一個是劉銘傳無疑了,但是另一個穿著青布戰衣的人怎麼就那麼面熟,好像在哪裡見過,劉銘傳似乎對此人還頗為恭敬,可惜離得遠了看得不是那麼真切。
正猶豫間只聽三聲炮響過後,那夥人的周圍馬上升起三道煙柱,雖然沒有直接命中,但是威力也是驚人的,七、八個人當場摔下馬來,其他人則拚命的想要拉住受驚的戰馬,頓時亂了套。圍在四周的淮勇聽到爆炸聲,立刻奮不顧身的衝上來搶救,沒等他們穩定下來,三顆炮彈又在人群中炸開了,這次造成的傷亡比前一次大的多,一個騎在馬上的將官甚至被炸地彈開去二、三丈遠。
王財興奮的看著這一幕,四濺的血腥讓他有種莫名的衝動,要是能一舉打掉淮軍的指揮系統,那可真是戲劇性的收穫了,不過這種一項情願的想法往往都與事實相反,劉銘傳和幾個淮軍將官拚命的護住王財的那位「熟人」往後跑,又打了幾發之後,王財看看也沒有什麼效果了,便下令炮兵回西門娘娘廟,雖然沒有全殲淮軍中樞,但好歹也讓那個自以為得計的什麼顧詩狼狽了一回,王財心中得意非常,當場就升了較炮手的官!
也許是炮擊淮軍指揮中樞的行動激怒了顧詩,接下來的三天裡,淮軍發動了一次又一次不計傷亡的大規模攻勢,甚至還真的嘗試了挖地道的辦法,只可惜被布了水罐陣的太平軍識破,辯明方位填了炸藥,當場就把好不容易挖出來的坑道給炸得塌方,活埋了幾十個挖坑運土的淮勇,與之相比最危險的一次是在南門,望城興歎的顧詩發了狠,集中三個洋槍營近六千人,排著密集隊形,不顧頭頂上猛烈的炮火與身傍飛舞的彈丸,吶喊著衝上了南門角缺口,數天來一直在望樓上指揮作戰的王財眼見各門援軍來不及趕到,飛身跑下望樓,親自帶著自己一千多牌刀手趕到南門角發起反衝擊。剛剛攻上南門缺口的淮勇還來不及高興就被輔殿參護幾排手榴彈炸得暈了頭,雙方就好像兩列高速的火車相對撞擊,發出驚天的轟響,只一個照面就有一百多個人倒了下去,隨著各門援軍趕到,這伙淮勇終於還是被打了回去。
王財擦了擦汗,舉起手中的步槍,看著潮水般後退的淮勇,大聲的喊道:「天朝萬歲!」
滿臉硝煙,混身是血的士兵們紛紛歡呼起來,「天朝萬歲」的吶喊聲響徹天際。
「輔王萬歲!」突然王財身後一人大聲喊道。人群馬上靜了下來,只停了一會,士兵們馬上更加熱烈的歡呼起來「輔王萬歲!輔王萬歲……!」很快城內到處都響起了同樣的呼喊聲。
王財面無表情的回頭看了一眼,原來是康興邦,他當自己參護長沒多久就經歷了這樣的血戰,剛才為了保護王財,左臂上著實挨了一槍刺,此刻他卻好像根本感覺不到痛,右手死死的壓住傷口,滿臉通紅的跟著士兵們大聲的歡呼著。在他們身後不遠處,洪仁?剛好帶著自己的一百多個親兵趕來,見到此種場景,匝巴了兩下嘴唇,久久說不出話來……
沒有等到五天顧詩就開始準備撤退了,這小小的濟寧城雖然被轟的千瘡百孔,但卻仍然固若金湯,數萬淮勇浴血奮戰了四天,除了在城外留下堆積如山的屍體外什麼也沒有得到,相反城內的太平軍卻是士氣高漲,那一陣陣「輔王萬歲」的歡呼聲證明了這些長毛對他們領袖的忠誠。
站在陣前的顧詩遠遠看去,濟寧城是這樣的弱不禁風,硝煙中彷彿隨時都會倒下來,但就是這樣一座弱不禁風的小城讓他的數萬淮勇傷亡近二萬人,短短的四天就有八千人倒在了這冰冷的黃土地上,那幾個死人堆裡滾過幾回的淮軍將領都開始有些打怕了,吳長慶流著淚勸他撤軍的情景好像就在眼前,這仗打慘了!眼看著掃清順德外圍的長毛已經調兵南下增援,再打下去只會是全軍覆沒。報效朝廷?顧詩冷笑一聲,這朝廷又怎麼是他一個人能支撐起來的?一邊是**的朝廷,一邊是用神怪之說愚弄百姓的長毛,難道中國真的沒救了嗎?想到這裡顧詩禁不住熱淚盈眶,窮途末路的英雄悲壯之心頓起,忍不住大聲唱了起來:「鞏金甌,承天幬,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時幸遭。真熙嗥,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制台大人,卑職願領一軍再攻濟寧,誓取王財首紀獻於大人!」張樹聲心中不忍,在顧詩身後輕聲道。
顧詩回頭看了看吊著半個手臂的張樹聲,擺了擺,再打也是圖傷性命而已,乘長毛援軍未到,我們撤回保定府,再謀出路吧。此敗責任在我,我自會向皇上請罪!」
「制台大人!」十幾個淮軍將領哽咽著跪在地上。
「制台大人,如今國事越發不可為,若大一個大清王朝,大人一人又如何能撐得住?大人在前面血戰,背後就有人給大人下袢子,大人在京、津練兵,那些個王爺哪個給您好臉色了?」劉銘傳憤憤不平的道,「若不是他們故意拖延,我們定可早到濟寧三天,他王財又不是神仙,真能算這麼準?」
「不用再說了,我決心回軍保定,另圖進取。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平安撤走了。」顧詩略一沉思道,「省三(劉銘傳字),今晚我帶軍撤往泰安府,到時候你帶部下再攻一次濟寧城,聲勢要做大,免得讓長毛查覺到我們撤退了,出城追殺。攻上半個時辰,你就帶人隨後跟上來。咱們來去自如,也算找回點面子!」
傍晚的時候淮軍再次發動了進攻,不過躲在望樓上的王財瞪著他那雙幾天幾夜沒有合眼的紅眼睛卻好像感覺到什麼。千里鏡中發起衝鋒的淮勇遠遠不如前幾天那麼堅決,往往遇到太平軍槍彈射擊馬上就伏倒在地或是轉頭狂奔,一句話「前兩天不要命的淮勇,現在變得特別怕死了!」
「不對啊,這顧詩怎麼越打越不成話了!」王財奇怪的叨念起來,「這種兵也拿上來丟人,他手裡沒兵了?」王財仔細的看了好一會兒,轉頭問康興邦道,「南宮保和倪守道兩人的援軍到哪裡了?」
「殿下,南宮大人的三千人已到按大人的吩咐到了平陽寺,倪大人派出的一萬援軍昨天過了臨清州,現在算日子……」康興邦算了算接著道,「東阿也快到了吧!」
「派人通知倪守道,濟寧州不用來了,去泰安府待命……」王財帶是拿著千里鏡不停的東看西看,「另外通知南宮保,王冠三和王藩的一千騎兵沿大安、平陽一線搜索,如果發現顧詩主力就緊緊咬住……這狗日的八成是想跑了!」
剛過小馬青顧詩就接到手下報告,淮軍主力的身後被幾百個太平軍的騎兵咬上了!原以為是長毛佈署在附近的防軍,顧詩派了一支騎兵上去想把這些陰魂不散的長毛給驅散,結果沒多久就得到消息,派出去的騎兵竟然被尾隨的長毛給全殲了,這下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身後這些騎兵肯定是在安徽多次交手的近衛騎兵團了!這說明什麼?顧詩驚出一身冷汗,濟寧城血戰了四天,這支近衛騎兵團不但沒見長毛調動過,更是連他們埋伏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那誰能保證長毛不會有另外一支部隊在什麼地方布好了口袋等著自己去鑽呢?
招集將領商議了半天也沒什麼好辦法,有人說分散突圍,有人說改道膠州灣租洋船北伐,更有人說乾脆南下經江蘇入安徽,那裡是淮軍老家,本鄉本土的再募新軍也容易。顧詩仔細想了半天,最後還是決定全軍經泰安北返,此時分兵反而讓已經是孤軍的部隊分得更散,更容易讓長毛個個擊破,倒不如破釜沉舟,且戰且退,只要進入直隸那就好辦了。當下顧詩下令各級將佐都必須把情況跟士兵們說清楚,鼓勵大家死戰求生!
在確信淮軍真的是全線撤退之後,王財這才哈哈大笑的鬆了口氣,這命是保住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要讓自己擔驚受怕好幾天的顧詩也嘗嘗這個味道了,當然,僅僅讓顧詩受驚還不夠,王財看了看蒼茫的夜空,心中暗道「我要讓你明白,這中華萬里錦繡江山,究竟誰主沉浮!」
南宮保不斷的派人送回淮軍的動向,王財帶著幾個參謀將這些情報一一標注在地圖上,毫無疑問,顧詩是想經泰安府過濟南退出山東進入直隸。這條路雖然有些懸,但卻是最近的一條路,喜歡冒險的顧詩真讓王財有些佩服,心下到有些惺惺相惜來,可惜一句老話說的好「臥榻之傍,豈容他酣睡?」因此王財在地圖上大大的畫了個圈,惡狠狠的說道:「就在這裡吧!」
千百年來大汶河的碧波之中記錄了多少悠悠中華千年往事?這條平靜的河水像一個旁觀者般目睹了數千來國人自相殘殺,血盈荒野的慘況,而今天,這手足相殘的悲劇又一次發生在他的面前。
帶著數千傷病退到大汶口的顧詩看到河對岸幾百面飄動的太平黃旗和無數個太平軍的營壘無奈的歎了口氣。接到命令的倪守道連夜拔營,丟下火炮輜重,一日一夜強行軍二百里趕到大汶口外設防,徹底斷了淮軍北撤的退路。而在淮軍身後,率領三千濟寧精銳的王財和南宮保的三千人馬也漸漸圍了上來,一萬淮軍真的是前有阻擊,後有追兵,求生無路了。
「制台大人,大丈夫能屈能伸,此時我軍已陷入絕境,不如……」劉銘傳猶豫了一下,勸道,「當日長毛曾對卑將說,若是大人肯降,必會裂土封王以待,大人何不暫且曲與委蛇,以圖日後東山再起?」
「放你媽的屁!制台何等英雄,怎麼會向反賊曲膝?」張樹珊馬上跳起來怒斥道,「老子必要殺出一條血路,保護制台大人退往直隸!」
「不錯,卑將等誓死追隨制台大人!」眾人齊聲道!
英雄末路是何等悲涼!顧詩靜靜的看著不遠處默默湧動著的汶河水自言自語道:「我自從軍以來,大小數百戰,越打越是不明白,朝廷腐朽事不可為,而長毛奉行神怪,亦非強國之道,遍觀我中華大地,數千年文明傳承,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有心一腔熱血救國救民,卻是左右受制,難道我中華就注定了要承受百年之恥嗎?我本來就不該來,如今無非就是魂歸故里罷了,今日之事,唯有一死而已!」說著顧詩回過頭看了看跪在身邊的眾人道,「我雖然決心赴死,但是你們卻不必這樣,都有家小的人,何去何從你們自己拿主意。」
顧詩說完,眾人垂頭痛哭,個個捶胸頓足,哭喊著「絕不苟且偷生」什麼的,場面倒也頗為感人。
顧詩擦了擦眼睛又道:「省三,我觀你為人謹細,慮事周祥,於上於下,口碑都甚好,禹廷(丁汝昌字)謀劃得體,進退有度,是個明白人,你們倆個都非池中之物,將來必能成就一翻事業,振軒(張樹聲字)的脾氣太直,將來只要在這上面要吃些苦頭,你們都是我淮軍中興之將,等會我親率兵將反攻發逆,你們三人覓得機會就逃出去吧,數萬兩淮子弟戰死沙場,我們總要留幾個種子,將來救國重任就靠你們了!」
劉銘傳挪動雙膝,緊緊抱住顧詩大腿,哭著不肯走,顧詩拍了拍他的肩頭道:「長毛不日必要攻打京師,我妻婉清就拜託你照料,她身懷六甲,可惜我卻見不到孩子一面了!」
「制台大人,長毛派人送來一封信!」幾個親兵押著一個穿著黃馬褂紫邊號衣的輔殿參護道。
顧詩默不作聲的接過信來掃了幾眼,嘿嘿一笑道:「賞金千兩,封清王,入內閣,世襲罔替……呵呵,你們輔王倒也實在,末了還說什麼再高的價碼,他也出不起了?」顧詩順手把信給撕了,用力拋向空中道,「回去告訴你們輔王,本制台絕不與神棍為伍,咱們戰場上見吧!」
送信的參護看著漫天飛舞的紙片猶豫了一下道:「大人,我們輔王說了,大人不懼死,但請為這些淮軍弟兄想想,大家都是漢人,用不著這麼血拼到死,只要大人肯歸降天朝,什麼事情都好商量!」
「什麼事情都好商量?」顧詩冷笑一聲道,「讓他宰了你們的天王,奉我為主如何?」
參護失望的抱了抱拳轉身離去。顧詩看著他慢慢走遠,低聲道「一個送信的都有如此膽識,這輔王真不是一般人!」說完他轉頭大聲道,「我命令!」
四周的淮軍眾將馬上挺身而立,昂首接令。
「吳長慶、潘鼎新、張遇春、周盛波、葉志超、聶士成各率所部隨我向發逆進攻,務需人人奮勇,殺出一條血路來。炮營將所有炮彈打光後,炸毀洋炮,以免資敵,」顧詩看了看劉銘傳等人道,「劉銘傳、丁汝昌、張樹聲、張樹珊各領五十騎,等本制台開仗後向東突圍……一定要保全性命,以圖將來!」
送信的牌刀手把顧詩誓死不降的決心帶給了王財,這讓他又是一陣唏噓,原想給大家一個台階下,兩方罷兵,不要再打了,但沒有想到顧詩卻是一個如此不識民族大義的人,心中無奈,也只好下令整隊出戰,早點結束吧,這仗打得他也有些不忍了。
遠處灰布號衣的淮軍開始緩緩向前推進了,隊形整齊絲毫不見散亂,雖萬分窮蹙卻仍有如此風度,王財忍不住又道了一聲可惜。太平軍這邊中央是三千濟寧精銳,南宮保帶來的部隊由王冠三、王藩各領一千五百人分列兩翼,隊伍後面是一排二十門十二磅「靖夷將軍」銅炮,面對抱著必死之心而來的淮軍,也是默然肅立,嚴陣以待。
王財帶著幾位將軍騎著馬在隊伍的前排來回巡視,讓倪守道渡河夾擊的命令已經派人送出去了,估計用不了多久倪守道就會在淮軍背後打響,到時剿滅這滿清朝廷最後一支主力就易如反掌了,接下來揮師北京,砥定中原,萬里江山再復漢妝,這是何等武功!
王財抽出佩劍,高高舉起,大聲喊道:「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緊跟在他身後的將軍、參護紛紛拔出腰刀,同聲喊道:「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霎時間一人的聲音變成了數千人的聲音,一人的理想成為千萬人共同的理想,可悲的是,北伐胡滿的血戰卻是在兩隻漢軍中爆發。自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後,滿清朝廷幾乎是依靠漢人對漢人的屠殺來鞏固他們的統治,這是一種怎麼樣的悲劇?
相對於士氣振奮的太平軍士兵來說,對面的淮軍就有些暮氣了,面對不斷爆炸的炮火,他們只能緊挨在一起相互鼓勵,在他們的身後,顧詩帶著一百多個親兵騎在馬上跟著大隊緩緩前進,對面太平軍的呼喊聲讓他頭皮一陣陣的發麻,越是此刻士氣就越重要,於是他馬上帶頭唱了起來「鞏金甌,承天幬,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時幸遭。真熙嗥,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悲壯的曲調很快在天際響起,在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伴奏下,淮軍士兵齊聲高唱著這首《鞏金甌》,邁著整齊的步閥慨然赴死。曾經指點江山,揮灑熱血的身影一一變做往事,歷史將記下他們的笑容和名字,顧詩……他也曾笑過吧……
這場震驚中外的血戰在倪守道強渡大汶河之後終於落下帷幕,初春漸綠的荒野上佈滿了殘肢斷臂,浴血奮戰的雙方士兵直到死後都還緊緊的擁抱在一起,仇恨在生命消逝的一霎那間煙消雲散,王財一個人騎著他那匹沾滿了鮮血的白馬穿行在屍山血海中,耳邊傳來的是垂死者的陣陣哀號,心中倍感淒涼,一將功成萬骨枯,何止萬骨?倒在這小小的大汶口的年青士兵只怕就不下數千人,成就功名真的要背負這麼多的血債嗎?
「殿下,找到顧妖頭了!」一個士兵跑到王財身邊抱拳道。
「還活著嗎?」王財探身問道。
「還有口氣,不過怕不長了。」士兵朝不遠處圍著的一群人指了指。
王財翻身下馬,趕緊跑了過去,黯紅色的血水浸濕了他的官靴,身後留下長長一串深紅色的腳印。
士兵們看到輔王來了,自動讓開一條路,王財走進人群,好奇的想看看這位清廷的忠勇之將到底長的什麼樣子,目光所及處,他竟然呆住了,是他!
這位混身是傷,左臂已經不知去向,閉目待死的大清兵部尚書,直隸總督顧詩竟然讓太平天國輔王義千歲雙膝一軟跪倒在地!
「你他媽的給我醒醒!」王財拚命的搖晃著顧詩的身體,每晃動一下,傷口處就咕咕的湧出深紅色的紅來,「你他媽的到底是誰?」王財不顧一切的搖晃著顧詩。
已經有些迷糊的顧詩艱難的睜開眼睛,看到王財時也是全身一怔,呆了半響才輕聲道:「唉,我原是知道只有死後才能見到你的。」
「他媽的,你還沒死呢!」王財轉聲吼道,「拯危急呢?都他媽的給老子滾過來,救人啊!」
顧詩咳出一口血,眨了眨眼睛道:「你是王德敏嗎?」
「是我,是我,你狗日的什麼時候叫顧詩了!」王財號啕大哭起來,「我可真不知道是你啊!」
「我也不知道……」顧詩勉強笑了笑,「我改名字你原是不知道的……你小子投了太平天國嗎?」突然顧詩看見王財官帽上繡的「輔王」兩個字又是一震,歎了口氣道,「唉,沒想到你我兄弟,卻……卻……早知如此,這仗又打個什麼呢?」
「你狗日的顧永剛不是蠻好,改什麼名字啊!」王財一把拉住趕來的拯危急,「快,要是救不了他,你也活不了!」說完又跪在顧詩的身邊痛哭起來。
「咳……用不著啦……」顧詩用力的想抬手拉住王財,意外的發現左臂已經不知去向了,皺著眉頭苦笑了一下道,「那天送你回家,卻沒想到把你送到這裡來了……咳……我對不起你啊,兄弟!」
「不要說了,要道歉等你狗日的好了再跟我說,」王財痛苦的閉上眼睛大聲吼道,「我決不會讓你死的!」
「嗯,不談這個了……」顧詩又猛咳了幾下,鮮血噴在王財那件素黃袍上,「兄弟,我要先走一步了,有時候我琢磨著,也許死掉才能回家去,我想爸爸、媽媽……我想……念那些朋友們,真得很想他……們……」
王財看著顧詩眼神越來越迷離了,狠狠的抽了他兩個嘴巴:「你他媽的胡說什麼呢!我決不會讓你死,決不!」
「狗日的你敢打我!」顧詩突然把脖子挺了一下,用力罵道,「要是老子沒事肯定還你兩個耳刮子……」說著皺了皺眉頭又癱了下去。
王財呆了一呆,傻笑一下又痛哭起來,抬手狠狠給自己兩個耳光,哭道:「打還你,打還你,這下你可爽了麼?」
顧詩嘿嘿一笑,看了看站在周圍詫異的太平軍士兵,若有所思的說道:「你把我的那些手下都殺了嗎?沒殺的話叫他們過來,我事交待。」
王財想也不想,轉頭朝周圍的士兵瞪著血紅的眼睛吼道:「還不快去把那些人給老子找來!」
士兵們從沒有見過王財發這麼大火,嚇得一哄而散。沒有一會,幾十個太平軍士兵押著周盛波一干淮軍將領跑了過來。看到顧詩如此傷重,周盛波等人無不雙目含血,當時就哇哇叫起來,要不是太平軍士兵死死的按住,只怕他們就要衝上來撕了王財。
王財憤怒的跳起來,上前狠狠的給了他們幾個耳光,喝道:「吵什麼!都過去跪下!」
顧詩也輕聲道:「你們都過來,我有話說……」
一眾淮將哭著跪倒在顧詩身邊,聶士成一腳踢開正在幫顧詩包紮的拯危急,手忙腳亂的上前按住顧詩的傷口,撕開衣衫一聲不吭的用力包紮起來。
顧詩也沒有理他們,自顧自的說道:「他……」說著顧詩用力的朝站在一邊痛哭的王財駑了駑嘴道,「他是我的好兄弟……只可惜我們知道的太遲了……我希望你們能像追隨我一樣的……輔佐他……」
這句話讓幾位淮將都愣住了,轉頭看了看痛哭的王財,又看了看神智有些不清楚的顧詩,葉志超突然跳起來一把糾住王財的衣領揮拳要打,旁邊的太平軍士兵馬上一擁而上,死死的按住他,葉志超仍是罵不絕口道:「你這該死的反賊,你給制台大人吃了什麼迷藥……反賊……老子定要抽你的筋,拔你的皮……」
王財也沒有想到顧詩會突然說這個,當下也呆在那裡。
顧詩朝王財笑了笑,艱難的看了一眼周圍的淮將道:「這仗本來可以不打的,只是造化弄人……白白死了這麼多好男兒……只怪我們都不知道……唉……我剛才說的你們也可以不聽……你們退下吧,我還有話和他說……」
王財推開不知所措的淮將,跪倒在顧詩身邊,眼見自己最好的朋友卻死在自己手中,心中痛苦難已言表。
顧詩看著王財猶豫了一下道:「你想把中國帶往何處?」
王財意外的愣了一下,擦了擦眼睛正想說話,顧詩卻自顧自的繼續說道:「即然我們來了,就要為國家做一些事情……我聽說過你的一些事情,唉,要是我們兄弟聯手該有多好……」說著顧詩奮力抬起右手,指著天邊那一輪夕陽,瞇著眼睛道,「我來過,我走了,我在那裡……」話沒說完,他的手臂緩緩的垂了下來……
王財撲倒在顧詩的身上,放聲大哭起來,周圍那些淮軍將領也全都跪倒在地,失聲痛哭,血色的殘陽下,屍橫遍野的山河被灑上了一層黃色,微風中竟然漂過淡淡的花香……
我來了,我走了,我在那裡……
ps(以下不計入正文字數):綜合朋友們在書評區的投票,鋤頭為顧詩設計了這樣一個結局,清末不乏類似顧詩這樣心懷抱國之志,卻壯志未酬,身先死的人,雖然他們並沒有為歷史添上濃濃的一筆,但是正如顧詩臨死前說的:我來了,我走了,我在那裡……
相關史實(上一章的史實忘了加上了,今天一起補上):
1、太平軍守城制度,駐地中央建望樓以調兵,如東方敵來,望樓麾青旗,西方白旗,南方紅旗,北方黑旗,幾方兵來,便同麾幾面旗,如欲調東方兵接應南方,便在大紅旗下加青布帶,調中央兵加黃布帶,依此類推。
2、《鞏金甌》:大清帝國國歌,公元1911年8月13日,清末帝宣統三年,正式頒發全國,六天後,武昌起義爆發,推翻了滿清帝國。由嚴復作詞,溥侗依照康熙及乾隆時代登基的禮樂編曲,郭曾?修訂。此歌曲調高亢,極其悲壯宏大,鋤頭因此借用到這裡,只是為了渲染一下場景、氣氛!拋開背景不說,這首歌真的很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