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厚重如山

第三卷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夜深人靜(下) 文 / 秋日我好睡

    第一百七十一章夜深人靜(下)

    一方是北元的領軍大帥,一方則是北元的死對頭,大週三大派之一的文昌閣長老,本應該是兵戎相見的場面,雙方此時卻是這種和諧的氣氛,若是讓人看見,想必只有一個感覺,詭異。

    大周和北元是世仇,數百年的攻伐,雙方已經接下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可以說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在這種關係下,大周的支柱,文昌閣竟然派人秘密和北元私會,這個消息如果傳言出去,恐怕用驚天地震形容絕不為過。

    當然想必這屋子中兩方四個人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雖然此時他們在屋子中交談著,不過在這屋子外三十米內卻是被清理得一個人也沒有。

    而在這屋子三十米外,則是佈滿了士兵,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看守的是極為嚴密。

    所以此時這屋子裡的四人都沒有擔心消息洩露的可能,再加上這些人中,除了二皇子修為差一些,不過六品中期外,其餘的三人都是七品以上的高手,而這北元的大帥更是八品的頂尖強者。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徐明和周泰林雖然自持自己文昌閣長老的身份,頗為高傲,不太將北元放在眼裡,不過對於這位大帥,他們還是表示了一定的尊重。

    「二位長老,想想必你們應該知道,我們該做的已經是完成了,不知今日二位長老來此,是否給蕭某帶來了好消息啊!」

    這北元的南院大王一向是北元的領兵大帥,統領這北元所有的兵馬,地位十分的重要,所以這人選除了修為高,能鎮住軍中諸將外,還要對王庭絕對的忠心,而這位大帥則是選來選去,最好的人選,所以才會輪到此人擔當南院大王的位置。

    大周朝國姓為周,而北元的國姓則為蕭,而這位蕭大王則是此時北元國主的弟弟,是這同行監軍二皇子的十三叔。

    當然此時能坐上這個位置,靠的可不是裙帶關係,此人極為有才學,本身亦是八品強者,而且治軍嚴明。

    曾經就有一次北元攻入大周,侵佔四城後,這位蕭大王下令士兵只是駐紮,並無擾民之舉,所以雖是敵國,這位蕭大王也是名聲頗佳,也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敬重。

    所以此時徐明自重於文昌閣的身份,不過說話已經是極為客氣,「蕭大王客氣了,我文昌閣也非無信之人,只要是事情結束,答應你們的事情一定就完成。」

    「文昌閣蕭某還是敬重的,兩位長老的話我也相信,只是不知今日來此,難道只是為了這事情?」這蕭大王疑惑問道。

    作為北元的頂尖人物,這蕭大王也是知道為什麼這次要大舉入侵青州的原因,之所以聽文昌閣的安排去做,想得到的無非也就是文昌閣的一個承諾。

    而雖然這是場交易,不過北元方面從沒有搞清過文昌閣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反倒是被文昌閣知道了自己這邊無意中得到了一塊太元洞府令。

    所以北元更加的投鼠忌器,所以文昌閣的命令他們也是十分的實行。

    而在這交易中,文昌閣方面只是出現過兩次使者,第一次來是派人來商議這件事情,最後達成協議,北元按照文昌閣說的去攻打青州,而北元獲得的是文昌閣的支持。

    要知道雖然北元是獲得了太元洞府令,但是太元洞府的位置是在大周的範圍內,而已北元和大周的關係,大周方面是不會同意他們進入大周的範圍的。

    當然他們也是可以偷偷的進入,但是到了太元洞府,就一定會被也是抱著同樣目的前來的大週三大派給發現,到時候可能人還沒進入,這太元洞府令倒是丟了。

    所以北元必須得到一方的支持,而此時文昌閣也是找上門來,雙方就如此達成了協議。

    而第二次是北元按照協議所說,攻打到萬安城的時候,這文昌閣的使者又一次來到。而這次是讓北元按兵不動。

    本著兩家談的條件,北元王庭方面硬是壓下了各個部落的攻擊請求,靜靜的等待著。

    本來北元方面在按兵不動後,原以為文昌閣的人會很快的到來,誰成想等了近一個月,這文昌閣都沒有消息傳來。

    這下子王庭方面的人坐不住了,要知道此次大舉南侵,是由北元王庭牽頭,各個部落一起派人組建的軍隊。

    而此時入侵,王庭並沒有說到和文昌閣的交易,只說是一場單純目的的戰爭,所以這各個部落的族長,都是不知道實情的。

    畢竟一個太元洞府令只有五個進入的名額,這王庭也是有著私心,要知道每一代的北元國主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一統北元。

    要知道王庭雖說是北元的領袖,不過這只是名義上的,這是因為王庭的實力並不是很強大,能壓住所以的部落。

    也就是這個原因,王庭只是道義上的領袖,其實各個部落,尤其是那些較大的部落,他們都不怎麼服王庭。

    就拿這次的戰爭來說,若非南侵大周有著非常豐厚的利益,他們絕不會在王庭的號令發出後,就立即聚起人馬的,而且這次雖然北元只有五十萬人,但這五十萬人都是北元各個部落的精英組成的。

    而這次得到太元洞府令,也讓北元國主看到了一絲希望,一絲能一統北元的希望。

    這太元洞府的大名這北元的國主是早就瞭解的,所以得到這太元洞府令,則是讓這個國主欣喜若狂,他知道這太元洞府意味著的,就是實力的增強。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國主為了取得文昌閣的支持,才會暫聽候文昌閣的命令。

    而事情也向著國主預期的一樣,向著好的地方發展,這一次的戰爭,不僅是和文昌閣的交易完成,而且北元這次也是收穫頗豐。

    只是現在問題出現了,文昌閣只是派人來告訴他們不需要在打下去,只要靜待即可,而在他們聽得文昌閣的話,等待後卻是發現文昌閣的下一步指示卻是怎麼等也沒有來到。

    這讓駐紮在萬安城的北元守軍,尤其是蕭大王和二皇子著了急。

    此次來大周的這些族長將軍中,也是只有他們二人只得此次的任務究竟是什麼,他們更是明白,這任務對於國主來說有多麼重要,尤其是二皇子,為了國主的位子他可是想要這次好好賣賣力氣。

    不過此時文昌閣的使者很久都沒有來到,這讓他們有些心急,而更讓他們焦急的事情在後面,因為他們下令軍隊駐守在萬安城,沒有在打下去,一天二天還好,時間一長,這些族長將軍都不幹了。

    要知道他們的目的和王庭不同,他們就是想通過戰爭發財,而此時形勢一片大好,攻下三座城池,這讓他們嘗到了甜頭,只是他們正想一鼓作氣的時候,突然王庭卻是下令守門不出。

    當然此時這些部落都是不願意的,畢竟現在形勢一片大好,乘著大周還沒有反應過來,一鼓作氣再打下些城池才是正理,畢竟大周太強大,一旦大周反應過來,他們將再也得不到什麼便宜。

    不過雖然這些部落不願意,而且他們的實力也很強,不過王庭畢竟佔著大意的名分,即使他們心中不願,但是也得忍著。

    只是這時間短還好,時間一長,他們都忍不住了,尤其是這些天,經常有部落的族長來找蕭大王和二皇子。

    這也讓他們忙的是焦頭爛額,而正當他們覺得已經壓不住的時候,這文昌閣的人終於來到了,這也不難解釋為什麼這蕭大王和這二皇子此時是一臉笑意了。

    所以這蕭大王和二皇子都猜到了這二位文昌閣的長老到來,一定是有事情,此時這二人也顧不上客套了,「不知二位長老到來,有什麼吩咐,蕭某一定照辦!」

    而此時聽到蕭大王的話,這徐明和周泰林點了點頭,周泰林「蕭大王,這次的事情我們已經安排好了,諸位也沒有必要打下去了,至於國主和我們閣主商議的事情,我們閣主也同意了!」

    而此時徐明接口道,「相信你們之所以提出武鬥這個條件,也是接到了幾天前我文昌閣帶來的指令吧?」

    聽到這話,這蕭大王和二皇子都是連連點頭,也正是因為這指令,才讓他們有這個耐心去應付這些天天請戰的族長和將軍們的。

    而看到蕭大王和二皇子點頭,徐明接著說道,「不過這次事情弄得這麼大,要是落了任一方的面子也不太合適!」

    此時聽到徐明這麼說,這蕭大王和二皇子是連連點頭,他們知道,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如果他們不能處理得漂亮些,那無論他們地位有多麼高,也只有一個結局,就是當替罪羊。

    事實上蕭大王和二皇子最為當心的也是這個問題,原本文昌閣的人遲遲不來,他們已經做好了當替罪羊的打算,不過似乎事情並不像他們想的那麼糟糕,事情再向好的一面開始發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