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漢被打敗了,遼兵被葫蘆河擋住了。北方基本上沒有可操心的了。
不過,大周的疆域畢竟有限,頂多也就是小半個中原。南邊還有好幾個國家在那打打鬧鬧,他們沒怎麼找過柴榮的麻煩,但是柴榮早就想收拾他們了,只是一直沒有騰出手來。一統中原的大江山,絕對是一個很美好的願景,沒有幾個人能拒絕得了。
但還沒想好先拿誰開刀。
於是,柴榮找來了范質、王溥、李谷等幾個宰輔大臣,在宮中開了一個小會。大多主張撿軟柿子捏,先滅小國家,比如南平,一點點大,打起來容易,立馬就會有成就感。但也有不同意的,幾個人討論了半天,沒法達成一致的意見。
柴榮總結發言,「既然大家意見不統一,那就這樣,我們搞個小測驗,我出題。文武百官有一個算一個,報名就可以參加考試,考得好的有獎。」
20多位官員報了名,基本上都是大學士出身,寫文章是強項。主考官柴榮出了兩道題目,第一道是,「為君難,為臣不易論」,第二道是「平邊策」,讓考生們寫兩篇議論文。考場設在議政殿,時間是一天,皇帝大人親自監考。
考完了,主考官柴榮親自閱卷,但滿意的不太多,有拍馬屁的,也有讀死書的,沒有多少自己的想法。
不過,還是有3篇好文章的,作者分別是比部郎中王樸,給事中竇儀和中書舍人楊昭儉。
第一名王樸的文章雖然只有1000多字,但對治國安邦的策略論述得全面,見解獨到。這篇流傳後世的《平邊策》全文如下:
「唐失道而失吳、蜀,晉失道而失幽、並。觀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術。當失之時,君暗政亂,兵驕民困,近者奸於內,遠者叛於外,小不制而至於僭,大不制而至於濫,天下離心,人不用命,吳、蜀乘其亂而竊其號,幽、並乘其間而據其地。平之之術,在乎反唐、晉之失而已。必先進賢退不肖,以清其時;用能去不能,以審其材;恩信號令,以結其心;賞功罰罪,以盡其力;恭儉節用,以豐其財;徭役以時,以阜其民。俟其倉廩實、器用備、人可用而舉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強財足,人安將和,有必取之勢,則知彼情狀者願為之間諜,知彼山川者願為之先導。彼民與此民之心同,是與天意同;與天意同,則無不成之功。
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當今惟吳易圖,東至海,南至江,可撓之地二千里。從少備處先撓之,備東則撓西,備西則撓東,彼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間,可以知彼之虛實、眾之強弱,攻虛擊弱,則所向無前矣。勿大舉,但以輕兵撓之。彼人怯弱,知我師入其地,必大發以來應,數大發則民困而國竭,一不大發則我獲其利。彼竭我利,則江北諸州乃國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則用彼之民,揚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難而平之也。如此,則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吳,則桂、廣皆為內臣,岷、蜀可飛書而召之。如不至,則四面並進,席捲而蜀平矣。吳、蜀平,幽可望風而至。唯並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誘,必須以強兵攻,力已竭,氣已喪,不足以為邊患,可為後圖。方今兵力精練,器用具備,群下知法,諸將用命,一稔之後,可以平邊。
臣書生也,不足以講大事,至於不達大體,不合機變,惟陛下寬之。」
文章先以後唐和後晉為反面教材,提出應該吸取他們的教訓,苦練內功,任用賢能,把國家治理好,等到國家富強了,鄰居的小國家自然願意歸附,要收復就不難了。
最精彩的在第二段,他提出了詳細的戰略規劃,應該先易後難循序漸進,他認為,雖然吳越地域很大,卻是最容易攻取的,所以第一步應先收復吳越,然後是蜀國,南唐,南漢等。等到南邊和西邊都平定了,北邊的幽州也就不成問題了,只有并州(即北漢)確實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可以留到最後。至於如何去收復,他的設想是這樣的,不需要大規模出兵,而是用少量兵力對他們進行騷擾,讓他們顧此失彼,慢慢拖垮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