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官商風流

龍騰世紀 第316章 李經緯 中 文 / 常官落葉

    第316章李經緯

    繼續說健力寶和李經緯。84年給健力寶打出名氣之後,李經緯並不滿意這樣的結果,他還有著大的野心。

    他第二次讓人眼前一亮,則是1987年。

    1987年11月,廣州舉辦的全國第6屆運動會上,第一次出現了國企業與國外跨國企業同場競爭的場面。兩年多前洛杉磯奧運會上出足了風頭的健力寶此時風頭正勁。為了得到「運會指定飲料」的名號,當時已是全國大飲料企業的健力寶公司與可口可樂公司展開了競爭,後者願意出資100萬元,而李經緯則一口氣把價碼抬高到250萬元,並外加贈送10萬元飲料。結果當然是健力寶如願以償,而可口可樂只得到了「可樂型」飲料的指定權。這個細節被當時的媒體記者津津樂道了很久。賽會期間,建成的廣州天河體育心,大到牆壁,小至痰盂、垃圾桶,都鋪天蓋地地印上了健力寶的廣告。誇張的景象出現閉幕式上,當日會場的入口處,200多名工作人員均被要求穿上清一色印有健力寶標誌的運動服裝,他們還向入場的8萬名觀眾每人贈飲一聽健力寶飲料。放眼環形運動場,星星點點全部是健力寶的飲料罐,簡直成了一個橙紅色的海洋,為健力寶的知名提升了無數個分點。

    「運會」一過,李經緯趁熱打鐵召開了全國經銷商訂貨會,短短兩個小時,訂貨額就達2億元。第二年實現銷售額27億元。健力寶的廣告也第一次出現央電視台上,李經緯親自擬定的廣告詞非常實也很朗朗上口:「您想身體好,請喝健力寶。」

    這,是健力寶的第二個大台階。

    1989年,健力寶的廣告投放值高達1000萬元,這當年國的消費品企業名列第一,其產值接近5億元。

    1991年,李經緯異想天開地策劃出一個「拉環有獎」的促銷創意,凡是購買健力寶的消費者只要拉到印有特別圖案的拉環就可以得到5萬元的獎金。李經緯宣稱每年投入數萬元的獎金——從一開始的200萬元,後來遞增到1994年的800萬元。這個活動國城鄉獲得了意外的成功。尤其讓人驚奇的是,「健力寶拉環」竟成為很多鄉村騙子的道具。他們坐長途汽車上,突然驚呼自己拉到了一罐有5萬元巨獎的健力寶,然後將之轉賣給那些貪小便宜的無辜乘客。這種詐騙遊戲一直到2000年前後,還全國各地的城鄉無比愚蠢卻又驚險地上演著,唐昱自己甚至還親自遭遇過一次。

    這,是健力寶展的第三個大台階。不過李經緯的好運也就到此為止了,之後的李經緯的商路,頗有些不順暢,而健力寶也開始走下坡路了,終讓這個名聲赫赫的品牌慢慢的消失不見了。

    至於說健力寶的衰落和李經緯後的淒慘下場,有政商交惡的原因,多的卻是因為產權糾紛不清的關係。

    1997年,38層高的廣州健力寶大廈落成,李經緯按計劃把公司總部遷到了廣州。這時的健力寶達到了歷史的高峰,1996年集團的銷售額突破了50億元大關;4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評定第一批「國馳名商標」,健力寶赫然榜;8月,國飲料協會公佈行業數據,健力寶產量、總產值、銷售收入和稅利4項上均排名第一;它還被媒體評選為「90年代國公眾心目的十大知名品牌」之一。

    可是,不為人所知的是,李經緯與三水市政府的關係已經到了嚴重惡化的境地。

    李經緯產權上的如意算盤很大程上是一廂情願。三水市政府官員們看來,他的所有舉動都無異於叛離。作為地方大的財政收入來源,健力寶的離心行動越來越讓他們坐立不安。據稱,健力寶大廈的建造並沒有通過三水市政府的批准,而其造價之高是有轉移資產的嫌疑;當總部搬到廣州之後,是否意味著這棵搖錢樹終將從自己的土地上「遷走」?這些懷疑如病毒一樣三水市政府官員圈內繁殖和擴散,有人甚至質疑健力寶的海外戰略也是一個「圈套」。因為,「上千萬美元的錢被投入到美國市場,可是那裡的超市並看不到健力寶的產品」。這些懷疑終變成了一個堅定的共識,那就是,李經緯已經不跟三水人一條心了。從此,他的所有行動都被打上了可疑的標誌。

    這其實便是政商交惡的關係,若是他們之間能多一些人,健力寶日後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1997年秋天,李經緯的精心策劃下,健力寶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方案行將通過,此方案,包括了經營層的股權分配。然而,三水市政府以李經緯團隊「沒有香港暫居證,因而不得購買h股原始股票」為理由,拒絕批准這個方案。李經緯一怒之下,放棄上市。從此,他和三水政府的矛盾開始變得公開化。

    從1998年開始,三水市政府加大了對健力寶資金的掌控。集團每開一種產品都必須通過市政府審批,經過市政府的財政預算,然後劃撥經費。知情者解釋說,這是因為「三水非常警惕李經緯借開產品之名轉移資產,因此幾乎每一個的招商引資項目,政府都要親自審批,資金卡得緊,還主動要求替健力寶尋找合作對像」。

    當懷疑像魔鬼一樣地橫亙合作夥伴之間的時候,任何理性或善意的判斷都會被扭曲和誤解。對於這句話,當時解讀這個案例的唐昱深以為然。

    將近6年的時間裡,個性豪爽而耿直的李經緯始終沒有放下身段,與政府部門溝通以緩和關係,這也許是他大的失誤。

    1999年,三水市政府大換屆,一些與李經緯有交情的老官員退休或換崗,一層因歷史淵源而形成的溫情脈脈的薄紗也終被揭開了,他的處境趨艱險。便這一時刻,健力寶集團提出公司內部實行員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層自籌資金買下三水市政府所持有的股份,李經緯開出的價格是45億元,將3年內分期付清。三水市政府斷然拒絕,理由據稱是「風險很大,有用健力寶資金來買健力寶之嫌」。之後,深圳一家咨詢公司又設計出一套的方案,李經緯團隊持股75%,三水市政府再給李經緯個人5%的股權獎勵。這個方案也遭到三水市政府的否決,理由依然是「擔心經營層的錢來歷不明」。

    這一時期,出售健力寶已成為許多人的共識。

    一方面,三水自1998年開始的國有企業改制已經完成80%,健力寶成為後一個待改制的大型國有企業,而地方財政的狀況也不是很好。據上任的市長後來承認,那些年的某些月份裡,「公務員工資都欠,日子非常難過」。另一方面,健力寶的經營業績也大踏步地下滑。自1997年創造了54億元的驕人紀錄後,銷售額逐年大幅降低,到2001年跌到31億元,相當於1994年時的水平,上交政府的利稅也從1億元降到2000萬元左右。因此,快將健力寶出手,已經成了一個明擺著的現實,其需要研究的問題僅僅是,把這個正由「香餑餑」變成「燙手山芋」的企業賣給誰。

    一次關鍵性的會議2001年7月召開。三水市政府為健力寶召開了轉制工作聯席會議,市委、市政府領導悉數到齊,每個與會的政府官員都被要求依次當場表態。結果,90%的人主張賣掉健力寶,但是不能賣給李經緯團隊。

    健力寶和李經緯的命運這一刻被強悍地決定了下來,從這兒開始,就已經注定了李經緯的悲慘結局,政商博弈,大多數時候,吃虧的總是商人,政府總是處於強勢的一方,胳膊,終究還是擰不過大腿的。

    事實上,若是僅僅是因為政商交惡,還不至於毀了這樣一個知名的品牌,當初政府不信任李經緯的團隊,可是若是接手健力寶的,是一個懂得經營的團隊,那麼健力寶這個品牌也不至於完全的衰落,可惜,當年政府的不理智,徹底的毀了這麼個品牌,當年,唐昱也很為這麼個品牌惋惜,他小時候對於健力寶可是情有獨鍾的。

    當健力寶即將出售的消息被釋放出來之後,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鯊魚」聞腥而動,悄悄向三水圍攏。它們均不陽光下遊行,而尖銳的利齒已經兇猛地露出。張海登台:命運三耍李經緯初,加坡第一食品行情論壇公司險些成為健力寶的主人。那次關鍵的聯席會議後的第三個月,李經緯被通知去參加一個晚宴。就宴席上,一個名叫魏成輝的加坡商人被介紹給了李經緯,市長開宗明義地說,市政府已選魏先生的公司來購買健力寶。

    李經緯聞言,如驚雷轟頂。他的憤懣之情可以想見。第二天,公司內部的工作餐上,他突然失去控制地說了粗話:「他媽的,市裡要賣股,我一點都不知道,就只通知我一起吃個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