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星君瞳

龍騰世紀 品茶六大意境 文 / 關山之外

    意趣

    蘇東坡曾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大雪剛過天氣轉睛的晚上,詩人做了一個夢,夢裡有一位美貌女子,她箬雪烹茗予詩人品,她還唱著動聽的歌。詩人便在夢中寫下了迴文詩。等到醒來,詩人只記得一句「亂點余花唾碧衫」,於是把它續成二首完整的詩。

    文人意味重簡不重繁,重神不重形,不在器皿奢華與否,程序繁複與否,全在韻味優悠。

    滄桑歲月情

    坐在已經被時光風化得幾乎分崩的石桌前品茗,看著窗外的春秋古城樓慢慢融入暮靄中,思緒於是就像懷中升起的茶氣一般飄浮無定,思古幽情油然而生。等到月亮爬上城樓頂,品茗人終於完全進入「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意境之中。這就是茶醉吧。

    器物與心情都應該是能佔據足夠久遠的年代,層層生發,生出一番幽情。

    世外風光

    山石嶙峋不拘一格,演繹出光與影的千般變化。感受山風在石室穿流,涼涼的,帶著泥土的清香。在此品茗,竟意外地享受到遠古穴居的體驗,反璞歸真才是徹底休閒啊。廬山雲霧因茶樹產於雲霧縹緲的山嶺峰巖之間而得名,其香氣清高滋味鮮爽。茶客且慢慢品,且慢慢聊。說什麼「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都不用去理會!選茶選器都應選一些不落俗套的品種,落了俗套,再昂貴,也是俗物。

    世俗的快樂

    形態美輪美奐的花朵漂浮於水中享受日光的撫愛。花茶的調配師善於根據心情調配芳香,調配口感,調配功效。宋人茶肆,裝點門面,插四季花,掛名人畫,陳列盆栽,且有人在其中教習歌曲樂器,足見其表況景色,相當脫俗雅觀。而今,杯中亦花亦畫,花瓣沉浮彷彿霓裳飄動,依稀聽見絲竹之聲。

    既是世俗的人,用一些尋常的物什可以讓自己放鬆下來,享受一番世俗的快樂。

    質樸的況味

    聽採茶妹講茶葉的產季名稱,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定的,共有九個:一為不知春茶(立春);二為明前茶(清明);三為春茶(谷雨);四為夏茶(立夏),這個節氣對半發酵茶最重要;五為二次夏茶(大小暑茶或六月白),這段期間茶葉最適合製成紅茶,製成半發酵茶品質較差;六為秋茶(立秋);七為白露茶(白露),天氣漸涼,夜間水氣在地面的物體凝結成露,採茶妹說這段時間如吹北風,采收的茶一定又香又好;八為冬茶(立冬);九為冬片仔(冬至)。

    茶農家質樸單純,沒有半點鋪張奢華,其茶味亦如採茶妹清香可人。回歸綠色自然,寄情鄉間野趣,自古即有。時光變遷,前賢的茶道哲學所追求的清、和、儉、怡、健五字一如既往。

    一瞥之下會心笑

    月洞是門?月洞是窗?都不是,月洞是月下老人提供的雙人椅,是情人相逢、親人團聚,共品香茗的佳境。對於功夫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作了描述:「……杯小如核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下嚥,先嗅其香,舌有餘甘,一杯以後,再試二杯,令人釋燥平矜……」

    品茶很多時候是一種偷閒,一場相逢一縷笑容,重在會心,空間的層次感正可以提供一種相逢的「曲折」味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