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宋行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一百五十三章 龍城 文 / 六軍

    第一百五十三章龍城

    「哈哈,哈哈!」梁雲龍暢快地大笑。

    這次夜襲出奇地順利,他也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剛一衝進金營就發行一頭撞進了女真人的牲口棚裡,裡面養著幾千頭大牲口。

    梁雲龍本就是馬販子出身立即放火將牲口棚燒得火光一片,受驚的牛馬山洪爆發一樣向前猛衝,將一片軍營撞得稀爛。

    許多金兵聽到動靜,剛從帳篷裡探出頭來,就被這群發瘋的畜生踩死在地。

    梁雲龍跟著牲口群,一路放火,跑了半夜,活生生將一個諾大的金營攪得稀爛。天實在太黑,遍地火光,幾千頭牲口一跑起來地動山搖,就如同千軍萬馬一般。

    梁雲龍他們來的時候每個人都准了十幾個裝滿火油的瓷瓶,口子用棉布封住,按照楊華以前的說法,這東西叫燃燒瓶。

    今日照楊華教的方法,將棉布點著了,遠遠一扔,落地便是一片烈火,效果好得驚人。

    轉眼,敵人的大營就變成了烈火地獄,火光中,渾身著火的女真人嚎叫著衝出帳篷,在地上不住打滾。可火油這種東西也不知是什麼變的,惡毒非常,一但沾到身上,那火根本就滅不了。

    金軍亂成一團,整個大營都騷動起來,留守大營的金軍將領以為遭到宋軍主力突襲,心下大恐,立即派人去文水向耶律五馬求援,並竭力恢復秩序。

    無奈,部隊已經炸營,天昏地黑,又如何恢復得過來。而且,這個時候,太原城中的宋軍發現了外面的異相,認為援軍已到,士氣大振,用竹筐送了一千多人下城反擊。

    如此一來,太原城不臨水的三面同時發生激烈的戰鬥,打成一片。

    到處都是喊殺聲和慘烈的叫聲,竟如最後的大決戰一般。

    等到天亮,文水援兵趕到的時候,城內宋軍和城外金軍才愕然發現,晚上來偷營的不過是一小隊騎兵。

    發現這一點的金軍將暴跳如雷,集中所有兵力尾隨攻擊。

    身邊的敵人越來越密集,空中羽箭雨點一樣落下。

    廝殺了一夜晚的騎兵們已經累得快堅持不住了,馬刀上全是缺口。很多人已經換上了戰斧,再看看他們身上,除了鮮血就是煙塵。

    笑了幾聲,梁雲龍回顧身後,發現那五十騎只餘十來人,心下一顫。一個女真士兵衝了上來,梁雲龍馬刀一劈,正中他的肩膀。按照訓練時的條例,他應該在這一刀劈下後加一個抽刀的姿勢,可殺了一夜,手早酸了,而且,馬刀也鈍得讓人惱火。這一刀下去,竟然卡在敵人鎖骨上,一抽,只聽得「叮!」一聲,立即斷成兩截。

    那個金人一時未死,疼得大叫,在地上滾個不停。

    梁雲龍忙一提馬韁,戰馬憤怒地長嘶,提起前蹄狠狠地踩下去。

    「梁將軍,我跑不動了!」一個戰士悲憤地大叫。

    梁雲龍定睛一看,立即抽了一口冷氣,前面全是洶湧的女真士兵,他們十來人被擠在當中,根本就跑不起來。

    失去速度的騎兵也失去了戰鬥力,等待他們的就是慘烈的犧牲。

    「媽的,倒霉!」梁雲龍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戰鬥到現在,箭壺裡的箭早已經射完。馬刀也砍斷了,只剩一把大斧,到現在,早累得沒有力氣,還怎麼打下去?

    「算了,死在這裡算求了。」梁雲龍大叫一聲:「各位弟兄下馬,我們讓北奴看看我中原男兒的血性!」

    「願隨將軍戰死!。」十來個騎兵同時大吼。

    正在這個時候,身後卻突然射來一片綿密的箭雨,立即將蜂擁而來的金人射倒了一大片。

    「呼!」一枚炮石落到人群中,強勁的人頭石正好砸在一個金人的腦袋上,將他頭上的鐵盔砸得四分五裂。

    一陣呼嘯從身後傳來:「弟兄們,殺北奴啊!」

    十幾個龍衛軍士兵同時回過頭去,這才愕然發現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殺到城牆邊上來了。而城牆是吊下無數只竹筐,太原守軍正不斷從竹筐裡跳下來,加入到戰團之中。

    須臾,從上面就跳下來兩百多人。

    又這支生力軍的加入,加上頭上有有守城器械幫忙,金人的攻勢為之一潰。

    梁雲龍等人身前的壓力為之一空。

    一個將軍模樣的人大喊,「你們快上城去,敵人實在太多,我們堅持不了多久的。」

    「多謝將軍。」梁雲龍大喜,忙帶著士兵衝了過去,一步就垮進竹筐之中。

    當竹筐晃晃悠悠地升到半空,城下的金人已經開始撤退。險死還生的龍衛軍士兵們都痛哭起來。

    因為靠城牆實在太近,城上的弓手壓得他們抬不起頭來,加上,反正梁雲龍他們也進了城,於是,一聲令下,追擊的金兵潮水一樣撤退。再次回到遠處的堡壘之中。

    「哭,哭你娘的。」上了城牆之後,眾人都癱軟在地,再也動彈不得。但梁雲龍身為軍官,還得咬牙堅持。

    他清點了一下人數,還剩十人。提了一口氣,大聲怒喝:「都給老子站起來,我游奕騎都是鐵血好男兒,流血不流淚,聽我口令,起立!」

    十個騎兵同時從地上爬起來,站得筆直,雖然他們的雙腿都因為疲勞而微微發顫。

    「來將何人,我是河東路馬步軍副總管王稟。」一個消瘦的黑臉將軍從箭樓裡走出來。

    梁雲龍忙單膝跪在地上:「末將乃龍衛軍梁雲龍,多謝將軍救命之恩情。」

    「快起來隨我去見張大人。」王稟一把將他從地上拉起來:「我們被圍了半年,外面的情況是一概不知。張大人聽說你們殺過來,讓我務必將你等接進城來。」

    「好,我這就去。」

    張大人就是太原知府張孝純,在金軍進攻太原之前,童貫見勢不妙,帶著主力跑了。不過,在離開前,他還是將三千精銳士兵留給張孝純,由他的侍衛親軍中馬軍的副指揮使王稟帶領。

    這也算是童貫所做的唯一的一件好事吧。

    當宗翰大軍逼近太原的時候,為了安撫人心,張知府告喻全城百姓,太原自古都是軍事重鎮,城高牆厚,城防體系完備。敵人雖然多,也拿我們沒任何辦法。而且,金人遠來,供給不足,我們只要守上一段時間,等他們糧食吃完。各路援軍一到,女真人也只有灰溜溜地撤退了。

    這個公告一出,城中人心這才安定下來,也抱定了死守的決心。

    太原一府有百姓十萬,但等金兵一到,很多百姓都逃亡了,現在的城中只有兩萬多人。

    張知府以王稟的三千精銳為骨幹,征發全城百姓上城防守。所有十五歲以上十六歲以下男丁都發給武器。如此一來,竟然在一夜之間組織了一支上萬人的兵馬。

    為了構建太原的防禦體系,張知府還帶著全城百姓在城中築起土城,在城牆上設置了大量的城防器械。並徵收全城糧食進行軍管,無論貧富貴賤,統一配發。

    北宋的太原是一座新城,位於汾河以東。在北漢時,太原城本在河西。可是,趙光義在進攻北漢的時候,圍此城達到半年之久,竟無法破城。無奈之下,只得引汾河水灌城,這才在付出重大代價後拿下了太原。

    這一仗打得宋軍死傷過半,也給趙光義留下了慘痛的教訓。

    大戰之後,大概是因為有心理陰影的緣故,他也不知道腦筋裡出了什麼問題。居然命令潘美在汾河東面另立新城。

    可問題是,新城一建在河東,每當北方蠻族入侵的時候,汾河根本起不到任何防禦作用。而太原也將赤裸裸暴露在敵人的面前。

    這不能不說是趙光義出的昏招。

    現在的太原,周長八里,算沒起來,每面城牆長不過兩里,算起來根本就不大。也幸好城市不大,張知府手頭一萬多人馬站在城牆上,才不至於顯得稀疏。再加上太原人特有的血性,戰爭剛一開始,城中軍民就讓宗翰吃了大虧。

    剛開始,金軍用雲梯和沖車輪流衝擊,方圓百里只內的石頭都被宗翰的投石車全部扔進城中去了。而太原城外的壕溝、護城河也被徹底填平。可所以的攻勢都被宋人一一粉碎。

    無奈之下,宗翰只能將太原團團圍住,構築了大量工事,斷絕了太原通往外界的道路。

    這個時候,東路軍摧枯拉朽一般打到東京城下,而宗翰卻只能望著太原發呆。

    可見,非宋人不能戰,實在是北宋這個政府太操蛋了一些。

    見到梁雲龍已經滿面浮腫的張知府也不廢話,「梁將軍外面的情況如何?援軍還有多久才能抵達?」

    梁雲龍一看他的臉,心中不禁一酸,這是典型的水腫病,是餓出來的呀!

    不忍心說實話,梁雲龍大聲說:「請張大人放心,請太原百姓放心。城外折家軍、種家軍、姚家軍、張灝軍、范瓊部,及我禁軍龍衛軍二十萬人馬已開赴山西戰場。我們不會放棄一寸國土,不會放棄一個大宋百姓。」說到這裡,梁雲龍的眼淚就落下來了。

    透過朦朧的淚光,他看見張知府和王稟也都同時伸手去抹臉上的淚珠。

    外面大街上傳來陣陣歡呼:「援軍來了,太原得救了,大宋得救了!」

    這是靖康一年的夏天,這裡是龍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