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宋行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一百三十九章 孔方 文 / 六軍

    第一百三十九章孔方

    隆德府。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

    入夏的第一種水果是杏子,楊華和梁紅玉坐在坐在綠蔭下,吃著剛送來的水果。

    院子另外一邊,幾個女子彈著琵琶,吹著簫管,有柔柔的歌聲傳來。

    正值夜半,浩月當空,有涼風習習。

    楊華摟了一把正睡眼迷濛的梁紅玉,笑道:「已經退涼了,還是回屋子去睡吧。」

    「不了。」身材高挺的女子睜開如絲眼眸,「屋子裡熱得緊,進屋反有清醒過來,還不如在外面睡。」

    楊華笑笑:「你又說孩子話了,外面露重,仔細傷了身體。」

    梁紅玉不耐煩地坐直了身體,道:「說不進去就不進去。」

    楊華訕訕一笑:「我這不是關心你而已,別生氣了。」

    梁紅玉聽楊華陪了半天小心,這才煩惱地歎息一聲:「你哪裡是關心我,你是關心你楊家的骨肉……茂先,你也別生氣。我最近身子發沉,又上不了戰場。心裡憋得慌,脾氣也壞了許多。你成日價都說自己忙,又不過來。我說兩句氣話,你又放在心上去了。」說著說著,她突然委屈地掉下眼淚來。

    楊華無奈指了指那幾個正在唱曲的歌女地說:「我這不是送了這幾個女子過來嗎,讓她們陪你說話解悶。」說句實在話,自從懷孕之後,梁紅玉身材好像壞了許多。以前並不十分突出的胸脯驚人地飽滿起來,又因為在屋子裡呆的時間多了些,皮膚也呈一種水汪汪的粉嫩,不像從前那樣呈現出一種健康的小麥色。

    不過,這大概是暫時的吧,三個月後,等肚子一大,大概又是另外一種模樣。

    聽楊華說起這幾個歌女,梁紅玉更是生氣:「你弄她們過來做什麼,我自有下人服侍。她們成天住在府中,別人的知道了,還當是你起了苟且『淫』樂之心。」

    楊華聽她這麼說,心中頗為憤怒,揮手示意那群歌女退下,壓低聲音問:「誰說的?」

    梁紅玉雙眼望天,不予理睬。

    楊華更是惱火:「被讓我查出來是誰在造謠,否則……」

    「否則怎麼樣?」

    「誰讓我不痛快,我就讓他一輩子不痛快。」

    見楊華生氣,梁紅玉也不安慰,只提起小扇對著楊華的頭不住地扇。

    楊華終於忍不住「撲哧!」一聲笑出聲來,「你這是在為我降溫啊?對了,你最近漂亮了好多。」說著話,眼睛上下打量這個高挺的女人。

    同平時一身戎裝不同,現在的她穿著一件輕薄的紗裙,風一吹,薄紗後嬌美的身軀楚楚動人。

    「討厭,看什麼看。」梁紅玉也笑了起來:「對了,你想要個兒子還是個女兒。」

    「女子好些。」楊華笑道:「女孩子同父母貼心。」

    「你就要個女兒吧。」

    二人正拉著家常,陰影中,一個高大漢子走出來,「稟大人,古大人和高昌來了。」說話的正是楊志,他身上的傷養好了之後被楊華要了過來做了侍衛長。一來,他是軍中第一高手,有他在身邊,楊華也覺得安全許多;第二,楊志畢竟做過西軍軍官,又在王相府呆過。處理起機要來是個熟手,在觀察處置司也算矮子當中顯人才。

    雖然楊華對這傢伙膽小謹慎的性格非常不感冒,卻不能不用。

    梁紅玉忙站起來,「你們談正事,我回屋去了。」

    「別忙著走,你也是龍衛軍的軍官,雖然在休假,也可以在這裡聽的。」楊華一把將她拉住:「今天的事關係重大,你既然是我屋中人,有的事情還是知道的好。」

    這是高昌第一次參加楊華系最機密的事務,他一臉凝重地站在楊華面前,躬身道:「見過大人。」

    楊華指了指旁邊的幾張椅子,淡淡地說:「坐吧,吃杏子……對了,事情辦得如何了。」

    古松落落大方地坐在一張椅子上,從懷裡摸出一個小紙包遞了過去:「萬老爺子做了個樣子,大人定度一下,若可用,就讓他開工。」

    見二人如此神秘,梁紅玉心中好奇,忍不住伸頭去看。只見,紙包中是兩枚最普通的大錢。一枚是銅錢,一枚是鐵錢,看起來毫無任何獨特之處。不過,等楊華將這兩枚小錢舉到眼前仔細端詳時,她才驚叫出聲來。

    原來,這兩枚銅錢上赫然刻著「靖康通寶」四個小字。而且,看成色,比之市面上流通的普通銅錢不知道要好多少,整枚銅錢閃爍著金屬的質感。

    「難道你要鑄私錢?」梁紅玉很是吃驚。宋朝每改一次年號都要新鑄一批貨幣。靖康一年才過了一半,朝廷忙於戰事,根本就沒時間鑄錢。現在居然出現靖康通寶,如果沒有猜錯,這錢肯定是楊華自己私鑄的。

    不過,人家鑄私錢是盡力摻假,而自己的男人卻做得比朝廷發行的小錢質量還好,這不是做賠錢生意嗎?

    聽到梁紅玉的驚呼,楊華呵呵一笑,將鐵錢扔到桌子上,對古松說:「鐵錢就不用做了,沒意思,若被北奴弄了去,回爐一煉,就變成上好精鋼,不就變成資敵行為了。倒是這種銅錢不錯,成分怎麼樣?」

    古松道:「質量比起粗製濫造的宣和夾錫錢自然要好上許多,銅七鉛三,同淳化通寶差不多。」他笑道:「可以肯定,這錢一出,用不了兩年,整個河北都會被靖康通寶佔領。」

    「對,大人這一招實在是高。」高昌豎起大拇指,「每年光錢息就足夠維持龍衛軍的的開銷,再加上私鹽。一年下來,大人就富可敵國了。」

    「錢息是什麼?」梁紅玉有些不明白。

    「稟夫人。」高昌忙道:「就是利息啦。比如一枚銅錢,若全部按照銅價計算值一文錢,如果我們在裡面加上不值錢的鉛。那麼,加進去的四分鉛就賣出銅的價格來了。也就是說,我們,每鑄十文錢就有三文的利潤。」

    「也不是太多嘛!」梁紅玉還是有些不太清楚。

    高昌一進龍衛軍就聽人說,在龍衛軍得罪誰都不要緊,但千萬不要去惹梁紅玉,現在聽她詢問,不由得打起精神,道:「夫人此話差矣,我大宋每年的鑄幣量數目巨大。真宗時期,銅錢年鑄造量已超過一百萬貫。仁宗時期,銅錢年鑄造量已達三百萬貫。以後一直保持在每年鑄造銅錢三百萬貫以上。神宗時期,每年鑄造銅錢就超過五百萬貫。至於宣和年間,鑄造量已達到驚人的七百萬貫。而且,這還是銅錢,更別說數量更大的鐵錢了。夫人請算算,我們一年可以賺多少?」

    聽高昌這麼說,梁紅玉吃了一驚,按照高昌所說,就算每年以鑄三百萬貫計算,也有十萬貫的收入。這可是無本生意,世界上還有比這更暴利的生意嗎?

    向梁紅玉解釋後,高昌對楊華說:「大人,依我看,這靖康通寶的成色還好了些,當心被劣錢給衝擊了。改成銅六鉛四吧。」

    楊華點點頭:「嗯,其實,就算改成銅鉛對半,一樣是市面上成色最好的。不過,真那樣也不利於靖康錢的推廣,依舊銅七鉛三吧。」

    北宋市面上流通著三種貨幣:交子、銅錢、鐵錢。

    交子是中國最早的紙幣,不過,這種東西流通量不大,更多的時候只當一種商業契約使用。至於銅錢和鐵錢,就是真正的硬通貨了。

    實際上,北宋早期這兩種貨幣質量都非常不錯。形制美觀,工藝精湛,上面的字也出自各大書法名人。如:蘇軾、司馬光和皇帝的御筆。質量好的銅錢簡直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

    不過,事情到趙佶當皇帝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趙佶揮霍無度,致使國庫空虛,為了最大限度地剝削百姓,將把主意打到普通老百姓頭上。銅錢的成分也一變再變,到最後達到銅、鉛各半的程度。

    到蔡京主政之後,更是在銅錢中夾雜進去大量的錫。銅鉛對半的銅錢已經讓人無法容忍了,現在又加錫進去。一枚銅錢的銅含量更是下降到令人無法容忍的四成——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夾錫錢——因這種錢的銅的成色低,百姓常常拒用。

    夾錫錢非常脆,用手輕輕一掰就折成兩截。當初設計這種錢,主要是防備北方遼、金兩國大量收購南方的鐵製錢幣,然後熔煉製作兵器。沒想到,蔡京在鐵夾錫上嘗到甜頭之後,將手伸到銅錢上來了。

    老百姓都實在,發現這種錢幣質量實在太水,索性拒絕使用。

    在內地拒絕使用還好,普通百姓可以用金銀進行貿易。

    但邊境貿易按照法律不許使用金銀,而且,若拒絕使用夾錫錢必將受到大宋法律的嚴懲。於是,又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出現了,邊境貿易時,大家都以物易物——這也算是經濟上的一大倒退吧。

    按照北宋政府的規定,山西是銅錢、鐵錢並用的地區,又處於邊境貿易的前站。經過朝廷的夾錫錢大搶劫之後,整個山西錢荒現象非常嚴重。

    此刻若楊華發行私錢,後果可想而知。

    有的時候,發財就是這麼容易。你只需要膽子大一點,步子邁得再快一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