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大宋天龍

正文 第二十六章 百川匯海 文 / 水隨天去秋無際

    第二十六章百川匯海

    龐莫雲知道此人就是大輪明王,早就小心起來,心裡知道這個鳩摩智看起來像個得道高僧,實在是個陰險小人,見他一掌隔空劈來,忙側身讓過,見身後竹林倒了一片,卻是被掌刀劈斷,於是使了個回身,一式八極小架中的反手摘盔隨式打出,龐莫雲剛吸了兩個蕃僧的內力,此時一身功力,當真非同小可,這一招打出,隱隱間有一團白色氣團脫拳而出,直奔鳩摩智面門,這樣一來大出鳩摩智意料之外,剛才見他在兩位師兄的夾擊下,用的全是以慢打快,借力使力的功夫,所以上來就是『火焰刀』法,想用無形氣刀取勝,沒想到對方拳法突的加快,又如此霸道,看這有如實質的氣團,不敢硬碰,一個鐵板橋,堪堪避過,身形微側,袍袖揮處,手掌從袖底穿出,一瞬間便變化了招式,手掌翻花一樣漫天彌眼,四招『火焰刀』的招數同時向龐莫雲砍來。龐莫雲也不說話,見招拆招。他此時內力激盪,拳拳都有氣勁破體飛出,這正是北溟神功理氣訣中的理氣之法,吸人內力之後要將吸來的內力所含之唳氣逼出體外,才能真正為已所用。他頭一次吸人內力,用這北溟理氣之法施展八極拳,在對敵中逼出唳氣,竟達到如此效果,卻是始料不及了。龐莫雲越打越順,越打越是精神,內力早就練的精純無雜,也漸漸從中悟出拳勁出體的竅門來,打到後來想發則發,想收則收,再不是拳氣亂飛了,吸來的內力也早與自身融為一體,如百川匯海,再不分彼此。

    龐莫雲與大輪明王本來相距不過數尺,但你一掌來,我一拳去,竟越來越遠,漸漸相距丈餘之遙,各以平生功力遙遙相擊,卻是越打越遠,兩人中間,更是氣勁縱橫,嗤嗤有聲。

    眾人見鳩摩智與龐莫雲如此打法,無不暗道歷害,龐一龐二更是目不轉睛的觀看二人打鬥,他兩人隨龐莫雲闖蕩江湖以來,所見都是高手,見識已是不凡,適才又與眾多蕃僧惡戰,武功更進一層。這邊眾人都關注場上二人,那邊眾多蕃僧早把阿修羅王和迦樓羅王攙扶走遠,那公孫小怡和司空玉還有龐一龐二四人都被場上打鬥吸引,不曾發現,沈括卻自持身份,見眾蕃僧都攜傷帶殘,阿修羅王和迦樓羅王更是一臉死灰,也不管他,任之去遠。卻沒想到成就了日後兩位蕃僧的正果,想他二人萬念俱灰之下竟能得大徹大悟,回到桑頂寺後竟一心鑽研佛門經、律、論三藏法門,終於真正成了一代高僧,此後廣譯天竺佛家經論而為藏文,弘揚三藏佛法,度人無數。其後天竺佛教衰微,經、律、論三藏俱散失湮滅,在西藏卻仍保全甚多,其間阿修羅王和迦樓羅王實有大功;更有相傳他二人為佛前天龍八部眾轉世弘佛等種種傳說,不一而足。

    鳩摩智不愧為一代絕頂高手,火焰刀法使出時爾迴旋飛舞,靈動無比,時爾大開大闔,氣勢雄邁,兩人相鬥二百多招,沒有一絲疲累之意反而也是越來越精神。龐莫雲與之對攻,打的酣暢淋漓,心中異常痛快,每拳打出都有如洪水滔滔、東流赴海一般,內力圓轉,似取之不完,用之不盡,心道北溟神功總訣誠不我欺,果然是「內力為本,招數為末」這內力越深,打架越是暢快,心中便又起了吸掉鳩摩智內力的念頭,這一來有心想要吸他內力,便把八極化做太極,蹂身而上,後坐落手,跟步抱球,虛步插掌一時間白鶴亮翅,左右攬雀尾,閃通臂等招式似慢實快的打出,大圈小圈地太極纏絲勁氣把大輪明王全身都攏在拳下。鳩摩智倒底武功見識不同凡響,在龐莫雲這一快一慢之間突地轉變之下,雖然氣機感應之下氣血被帶動翻湧,但立即運轉內力在體內生生不息流轉不止,同時又加了三分功力催動掌法,火焰刀更熾兩分,龐莫雲想用纏絲勁把鳩摩智的內力吸出卻是不可能也,但要搭上鳩摩智的身子吸取內力卻被火焰刀逼的進不得身,一時之間,兩人誰也奈何不了誰,只鬥得旗鼓相當。

    鳩摩智本是吐蕃國的護國法師,敕封大輪明王,每隔五年,便在大雪山大輪寺開壇,講經說法,四方高僧居士雲集聆聽,執經問難,無不讚歎。他天生睿智,自少年時起便迭逢奇緣,生平從未敗於人手,此次前來奪圖,沒想到先是為陣法所困,好幾天都沒能參破,這回又碰到如此少年高手,先是挫敗兩位師兄,本想上來揀個車輪戰的便宜,卻不料相鬥半天,內力漸有不繼,而對手卻越戰越強,如深淵無底一般,這久戰不下,頓生退意。這時餘光一掃,發現已方竟只剩自已一人,心中暗罵兩位師兄不講義氣,卻是不知他的兩位師兄早就武功盡失了。他這邊退意一起,火焰刀法越來越凌厲,待窺個破綻,就此遁去。那邊龐莫雲一心想要吸他內力,見他突然搶攻,不似方才攻防嚴謹,無機可乘,當下使出太極圓勁纏字訣,粘連隨走,突然雙手一圈,如抱太極,一股雄渾無比的力道組成了一個漩渦,連內力深厚如鳩摩智者都險些被帶的轉動起來,鳩摩智何曾見識過如此神功,內力之雄厚更是自己生平所未見,不由得大吃一驚。

    龐莫雲這邊全力使出太極拳纏字訣,纏絲勁隨著自已打出的太極漩渦一絲一絲的加在鳩摩智身上,使其漸漸力不從心,出招越發凝滯,最後終於抵擋不住在原地急轉起來,如轉陀螺,如旋紡錘,好容易使出「千斤墜」之力定住身形,卻已滿臉脹得通紅,狼狽萬狀,哪裡還有得道高僧的半點模樣。龐莫雲見他空門全露,當即踏出凌波微步,眾人只覺他在丈許的距離遊走,使人感到他並非直線進擊,而是不斷改變角度方向,但偏又好像只是直線疾進。那種難以形容的感覺,首次讓鳩摩智生出欲逃無門的頹喪無力的感覺,眼見龐莫雲左手似虛似實的抓來,一時間竟忘了閃避,心念俱灰之下,閉目等死。

    便在此時只聽「颼颼」聲不絕於耳,卻無掌力打上身來,睜眼看時,身旁卻插滿狼牙倒刺箭,但見龐莫雲等眾人個個施展武功,全力拔打漫天箭雨。二拔箭完畢,卻聽馬蹄「得得」之聲,如雷鳴一般,怕有百匹之多,初時還似在千米之外,轉瞬已到百米之處,百餘騎拉馬急停,居然整齊如一,只見馬上所乘之人通是一身黑衣,人人蒙面,人似虎,馬如龍,人既矯捷,馬亦雄駿,每一匹馬都是高頭長腿,通體黑毛,雖只有百餘騎,氣勢之壯,卻似有如千軍萬馬一般,眾人看得心驚,勻不知這一大隊人馬為何而來,又是何方神聖。龐莫雲見這仗式,知是來者不善,只好先放過大輪明王,這時一個沙啞男聲傳來:「鄙上與大輪明王添為知已,望各位英雄高抬貴手」話音稍停,接著又道:「聽聞沈括大師傾二十年心血得成《天下州縣圖》,鄙上欲借來一觀,可否?」說話之間,身形動也不動,語氣霸道非常,倒不似借,而是要搶。

    沈括哈哈一笑:「老夫之圖,豈是爾等說借就借的!」

    沙啞之聲又起,「那只好得罪了,放箭!」只聽「嗤嗤」之聲破空不絕,那百餘騎同時掣出弩弓,朝眾人發箭射去。剛才那兩拔箭雨眾人抵擋起來不覺的有什麼費力,是因為眾騎離的尚遠,箭失到得跟前已經勢弱,些時只有百米之距,正是弩箭最佳射程,眾騎射手又都是九箭連珠,一時間漫天箭雨,傾瀉而來。

    龐莫雲恐眾人有失,急忙腳踩凌波微步,步法自然而然,看似極慢,卻搶在怒射的狼牙倒刺箭前擋住眾人,雙手抱了太極,一圈一引,太極圓轉之勁發出,立將這凌歷無比的狼牙箭定在半空,隨太極氣機引動,旋轉不停,漫天射來飛箭都先後融了進來,漸漸形成一個大大的太極之圖,竟能分出陰陽魚首尾相連之勢。這時但見龐莫雲頭頂白氣氤氳,漸聚漸濃,便似蒸籠一般。眾人知他耗力甚多,怕他力竭氣殘,想過來幫忙,卻又插不上手,只在一旁著急,沈括見對方弓騎手進退有度,揮指如意有如臂使,狼牙箭連射手法更是精奇有力,百餘騎連番射擊,只聽破空之聲,無一人多語,隱隱中透出一股久經沙場的伐殺之氣,知道這些黑衣弓騎絕非常人,見此陣勢還能不動聲色,戰意更是有增無減,定是經過戰爭的洗禮才能磨出如此殺氣,此番又是一輪九珠連射,龐莫雲雖然武功通玄,時間若久,面對這像潮水般一波接一波湧上來的強弓箭射,怕是要累也累死。當下一聲大喝,「退入巨石大陣,大家跟我來!」

    黑衣箭隊首領武功本也不弱,但在見識了剛才龐莫雲的手段之後才知道此人了得,不是自已能招惹得起,這時見對方退卻,有心想追,卻懼怕龐莫雲武功了得,不敢獨自上前,只得命令手下連射不已。

    沈括率眾退入巨石大陣,身影立刻隱沒。龐莫雲此時內力早就透支,一咬舌尖,強打精神,運力一絞一推,那大大的太極箭圖向敵人攻去,只是那狼牙箭雖堅,卻早已在他的太極絞勁之下碎成粉末,頓時碎屑紛揚,煞是好看,而此時龐莫雲的內力早就透支,這一大團屑狀之物,球捲過來,看著極其威猛,卻沒有半點功擊效果。黑衣弓騎手不料他如此神勇,都一愣神,心中卻無不佩服。龐莫雲乘機轉身一縱,如飛失般射向巨石大陣,剛一進陣,勁箭隨後而來,「叮叮」之響,卻是被巨石所擋住了,險至毫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