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大宋天龍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千葉迦葉掌 文 / 水隨天去秋無際

    第二十四章千葉迦葉掌

    沈括本與龐莫雲相談正歡,不想又是這幫蕃僧前來搗亂,前幾次因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在他們闖陣失敗後,都網開一面轉動機關,發起生門,放之離去,今天卻誤了自已興致,便有心要懲戒一下,於是在龐莫雲三人出陣之後,立時發動巨石大陣的傷陣,然後從小樓一躍而出,不知用的卻是什麼身法,似只眨眼間便已追上龐莫雲等人。

    待眾人出得陣來,只見龐一,龐二已被那些蕃僧團團困住。龐莫雲一看,除去陣裡的三名蕃僧外總共一十八名,個個頂門深陷,一看就知道是密宗高手,此時那十八個蕃僧一分為二、裡八外十地環成兩圈,將龐一和龐二圍在當中,裡外兩層,交錯奔走,上下飛躍,赤紅的僧袍飛旋閃動,恍如布起了一道道血色的鐵壁飛盾,煞是刺眼。

    只聽沈括咦了一聲,「十惡八邪伏魔陣,這些蠻夷,有點料嘛」龐莫雲聽了也是一驚,原來這十惡八邪伏魔陣脫胎於佛門五百羅漢大陣和金剛伏魔陣,取意寂滅佛教「十惡八邪」之說,以十八名蕃僧各守一方、各克一難,按照蓮台正反輪迴的方式帶動。那內外兩層的「二進三退」之理,則是按照參星與商星見此不見彼的原理,進退間合力消去對手的攻勢,龐莫雲小時在司馬光的書房裡的一本古書上曾見過一次,當時看那陣法裡的僧人手持飛缽,覺的好玩,便多看了幾眼,不想今天在這遇見。

    司空玉和公孫小怡剛才在陣裡轉了大半天,早就暈頭暈腦,此時見那些蕃僧又轉來轉去,不覺心煩,張嘴喝罵「這些死蠻夷,轉來轉去做什麼?咦,怎麼還拿出金缽,要唱戲嗎?」原來這時那些蕃僧已擺好陣勢,各自亮出了金缽,鈸面銳利如刀,在陽光下甚是奪目,其中一蕃僧一聲呼喝,三十六面金鈸漫天飛旋,這金鈸飛旋時帶動的奇異嗡鳴,兼且十八名蕃僧各自口宣密宗經文,擾得陣外眾人都開始有點心浮氣躁,更不要說在陣中的龐一和龐二了,只見龐一龐二兩人在陣中背向而站,雙腳來回錯動跳躍,兩手則不馳而松,令人看不透一絲破綻,口中怪叫著當初我教他們截拳道時讓他們呼喝的李小龍式叫嚷,堪堪抵得住那些蕃僧的唸經。

    蕃僧擲飛鈸的手法與擲「飛去來」等迴旋的暗器十分相似,此時金缽在空中穿來插去,若不小心被飛鈸劃到,輕則裂皮削肉,重則筋骨折損。但見金缽飛來,龐一龐二兩人身體做著最小幅度的避讓,每次都讓金缽貼身而過,口中更加嗷嗷之聲不絕,大呼刺激過癮,兩人長這麼大,卻是頭一次這麼放肆自已。

    龐莫雲見這些蕃僧輕功並不見長,只是他們內力悠長,帶動陣式的步法又十分古怪,若風輪隨風、水車車水一般流轉不休。雖見龐一龐二應付輕鬆,卻怎麼也是放心不下,提起功力小心看著場內,只等萬一龐一龐二有失,好出手救人。

    龐一龐二兩人躲避了一會,慢慢摸清金缽來路,漸漸放開手腳與眾蕃僧對攻起來,陣勢也隨之一變,圈子猛縮猛開,一張一弛,雖不再擲飛缽,但各蕃僧所用均為「千手迦葉掌」,這一近身打鬥,只見紅雲翻滾,掌影彌天,龐一和龐二的周圍上下左右,無一處不是敵人攻來之掌,兩人卻更加興奮,截拳道發揮到了極至,你退我進,出拳踢腳之間毫無章法可尋,卻又快絕無比,每攻敵必救之軟肋,口中呼喝更加快速,沈括頭一次看到截拳道這種拳法,不禁著迷,只覺此拳簡單明瞭,卻讓人找不出一點暇疵,漸有所悟,原來招式越是繁衍複雜,使將出來越是容易被人找出破綻,想那無招無式的直打一拳,便就是一拳,又用什麼招才能去破?

    沈括看著場上打鬥,正聚精匯神,卻聽龐莫雲一聲輕笑,道:「這兩個小子,學那個動作,學的真像啊」原來龐一和龐二打著打著,就不自覺的用大拇指去碰一下鼻尖,到後來越來越有節奏,慢慢的那個碰鼻子的動作,竟隱隱成了帶動著蕃僧進攻的鼓點,只是看在龐莫雲眼裡,覺的突然像是在看李小龍的電影了,忍不住笑出聲來,司空玉和公孫小怡平時就見過龐莫雲教龐一龐二兩人這些呼叫聲法及摸鼻子的動作,當時就覺的好笑,此時看龐莫雲笑了起來,也不禁莞爾,沈括卻是瞪了他們一眼,才又繼續觀看。

    那些蕃僧本來就內力深厚,此時又借助陣法的先天輪轉之功,「千葉迦葉掌」使將出來更是一點力氣都不費,龐一龐二兩人不懂陣法,戰了不到半個時辰就有點支撐不住了,出招漸漸渙散,你來我往之間已是中了不少的招,只是兩人有九陽神功護體,中招雖多卻不傷大礙。龐莫雲見狀,就想縱身破陣去替下兩人,卻被公孫小怡一把拉住道「看我和姐姐破他陣法,易如反掌!」

    司空玉嫣然一笑,取出玉蕭,只聽蕭起宮調,平緩深悠,如冰川潛流,輕溯暗洄,淹淹然卻浩浩不止、蕩蕩無休。而公孫小怡反手取下雙劍,一聲嬌喝「蕃夷蠻族,看劍」,人以落入伏魔陣中,蕃僧見有人持劍落入陣中,又一聲呼喝,陣法再變,只見蕃僧錯步交差,陣勢又蕩了開去,漫天金缽直奔陣中三人飛來,公孫小怡手持雙劍,於蕭音中舞了開來,一時之間,劍芒吞吐,叮噹之聲大響,卻是金缽紛紛被寶劍割裂破碎,散落一地,只氣的蕃僧哇哇大叫。

    公孫世家寄劍於舞中,唯能極於舞,故能極於劍,心法自成一派,且每代一個傳人,千百年來只作為保護皇帝的近衛,江湖之上並無人得知天下間竟有如斯美妙的劍法,公孫小怡劍走輕靈,招斷意連,綿綿不絕,當真是婀娜嫵媚,搖曳婆娑,襯著蕃僧的梵唱狂走,更加顯得韻姿佳妙,清華絕俗。這時卻聽司空玉蕭聲突然調轉音變,音透至商角,勁凝明達、蒼蒼揚揚,如龍戲深水、鷹擊長空。龐莫雲和沈括只覺蕭音絕美,繞樑不絕,卻苦了這一十八位蕃僧,但見一個個步法逐漸呆滯,往來奔走之間更是露洞百出,這時蕭音漸抹漸高,最後竟升至羽調,鏘鏘然隱有金戈鐵戟之聲。

    那些蕃僧似受了蕭音影響,一個個欲隨之狂舞,而陣中的公孫小怡卻越舞越是清柔飄逸,初出劍時人尚在左,劍招再出時身已轉右,竟似劍是劍,人是人,兩都殊不相干,到得後來,每出一劍,就有一蕃僧受傷,若不是小姑娘心慈手軟,這群蕃僧早就殘肢斷臂了,死得不能再死了。龐莫雲正在欣賞公孫小怡的西河劍舞,就聽沈括讚道:「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臨穎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哈哈,果然是天下第一劍器之舞,喂,小女娃,你手中可是西河劍?」

    公孫小怡隨著蕭曲的金戈之音,劍舞也變得有凌有角,方方正正,待到沈括問時,已刺倒最後一名蕃僧,蕭音方歇,舞亦完結,公孫小怡劍交單手,對沈括一禮,道「回沈大師,小女子用的正是西河劍器,劍名一日「追風」,一日「逐日」。」

    「嗯,西河古劍,果然名不虛傳,西河劍舞更是妙舞神揚啊!那些飛缽,乃是鎢金所鑄,本已削鐵如泥,呵呵,今日被你這小妮子所破,不知那些人要心疼多久呢!」沈括手捋美髯,輕笑說道。龐莫雲已是第二次看到公孫小怡的劍,上一次匆匆間並未曾留意,此時聽沈括讚不絕口,不禁也細看起來,只見雙劍,劍身龜文漫理,龍藻虹波,異光花紋像有生命般似在流動,給人以欲破體而飛之感,他前世就喜收藏刀劍,卻從來未曾看過如此靈動之物,不覺多看了幾眼,心喜之意,露於言表,公孫小怡看在眼裡,暗自得意。

    司空玉道:「龐大哥,這些蕃僧怎麼處置?」龐莫雲道:「巨石大陣裡還有三個蕃僧未曾出來,等會一併捉了,交由游帥手下便是。」

    「哪裡來的娃娃,如此狂妄,」原來是阿修羅王和迦樓羅王還有另外一個蕃僧,竟能從巨石大陣的傷陣中全身退出。他們三人在巨石陣中久困不得其路,想來今天又是無功而返,心中煩燥,幾人研究這巨石陣已然多天,當下決定退出陣來,再做研究。三人出得陣來,剛好聽到龐莫雲所說的話,不禁將這許多天來所受的窩囊氣撒在他的身上,待看到一地蕃僧,均是受傷在地,迦樓羅王見狀忙去看他的弟子傷勢,阿修羅王本身就性烈如火,此時更加氣惱,怒喝道:「啊,竟敢傷我弟子,過來受死吧!」言罷,縱身而起,隔空打出一拳,直奔龐莫雲而來,待到一拳既出,身子卻搶先到龐莫雲身左,又是一拳打出,不等收拳,又轉至其後,又是一拳,同時左腳劃弧已奇詭無比的路線踢向龐莫雲右側,這阿修羅王前兩拳皆用的是緩勁,先發後至,一波三疊,後來這一拳一腳,卻是後發先到,一時之間拳勁腳影排山倒海的壓將過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